大魏王侯(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479


在厢军们惊疑不定的眼光中,大营中传来喇叭声响,这时六百人开始在原地散开,每个小队之间前后左右俱是相隔一米左右的距离,既方便将士散开,也可以挥矟迎敌。
正面长矟,两翼弓箭和神臂弓,神臂弓数量不多,还是以长弓为主。
这是标准的做战队形,令得营中的厢军将士大为哗然和紧张。
“是葛大和葛二?”李星五已经将站在队伍前的两个壮汉认了出来,三十来岁年龄,比自己还小一些,腰身挺拔,眼中桀骜之色难掩,隔着几十步上百步,还是感受得到眼中的杀伐之气十分强烈。
加上背后背负的长短投矛,这要是认不出是葛大葛二,才真是活见了鬼。
“操!”董瑞祥两眼瞪的如牛眼一般,情不自禁的道:“葛大葛二就这么老实,给人站班带队?”
“时也势也。”李星五又仔细看了一会儿,才冷冷的道:“端人碗,受人管。我就说咱们之前的事做的太蠢,你还不服?要么走人,要么听令,哪有那么多的便宜事,又要饷又要给养,还得替咱们养着人,咱们还抗上不遵令……你当南安侯是泥捏的?”
董瑞祥皱眉不语,此前他打的主意是建立在自己和李星五的实力上,有几百敢战的老弟兄,这在厢军里相当罕见,又有李星五和自己这两员悍将,足够叫徐子先动心。
礼下于人,展现所诚,这是贵人拉拢部下的一贯的套路,谁能知道,南安侯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到现在董瑞祥隐隐有些明白了,南安侯不是不循常理,而是手中的牌太多,根本不屑于理会他心里的那点小心思!
斜风细雨之中,在摆开喇叭声中,六百人的团练已经完全摆开,形成了一个相当明显的方阵阵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董,李二人原本已经感于南安团练的队列,鼓号,旗帜异常的整齐,强军状态相当明显,待看到摆开之时,心中的震动感就是更加的强烈了。
阵列摆开,要精准和效率兼得,特别是遭遇战,以敌之有备攻我之慌张,胜败立分。
如行军,摆开,阵列,进袭,都有章法,则胜负天平向哪一方倾斜,也是不问可知。
眼前的团练,已经完全做到了令行禁止,不仅听令,而且快捷,迅速,几乎没有丝毫的滞碍,哪怕是最精锐的禁军,也完全不能说比南安团练做的再好一丝半点。
什么是实力,这就是实力。
六百人的团练,给李星五和董瑞祥的压力,完全在两千人的禁军之上,连同那些厢军在内,他们都是并不怀疑,一旦鼓声再响起来,眼前的六百人,能够披坚执锐,一往直前,自己这边的防御,会被刀切豆腐一般,轻松的切割毁损,人多或人少,或是个人的武勇,在眼前这样的战阵面前是没有任何意义,输或赢,完全就是在于人家来不来攻打而已。
两个战阵的厢军将领,脸上已经满是沮丧之色了。
原本还以为自己有些筹码,可以有谈判的本钱,到现在才算明白过来,人家根本用不着自己,这些天的表现,完全就是跳梁小丑,不,比跳梁小丑都不如,就是虱子,臭虫一类的存在吧……
徐子先等人也是走到了营门口。
雨水不停,一个营的团练肃立在营门前,将士们的笠帽上满是水花,手持的长矟之上,手上,胳膊上,都是有雨水滴落。
而六百人肃立不动,有巍峨如山之势,看到徐子先之后,所有团练武卒做了一个叫厢军们毛骨悚然的动作,徐子先由北至南走过去,六百人的眼光和脖子便是随这位君侯走动时跟着转动,象是有一根根看不到丝线在牵动。
这个动作,此前厢军将士,包括两个都指挥在内,俱是看都没有看过,这个雨夜看到的效果可是比他们在荒郊野外的坟地里看到鬼火,还是要惊悚的多。
方少群站在营门处没出去,这时看看李星五和董瑞祥的脸色,笑道:“此礼叫注目礼,随着上官的行动而目光跟随……说破了是不是就没那么吓人?”
两个都指挥都没说话……叫一个注目礼给吓破了胆,说出去还真是丢脸的很。
“旗号,金鼓,喇叭,铜哨,俱是有学问。”方少群似在与人说话,又似在自言自语:“此前在京师见禁军多了,东胡兵也见过,以过已经看过了天下强兵,现在看看,究竟只能算是井底之蛙……”
两个厢军将领都没有出声,显然他们已经无话可说。
徐子先丢开近侍递上来的油衣,站在阵列之前,喝问道:“尔等是何人?”
“南安武卒!”
“所来为何事?”
“剿匪杀贼!”
“剿匪杀贼为何事?”
“保境安民!”
“好,各人准备入营!”
“杀!”
团练的对话,几乎也已经是相当规律了,徐子先怎么问,各人怎么答,俱是有现成的套路在,各武卒俱是很清楚。
对很多厢军来说,今晚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谁都没有想过,对话能这般进行,能这么问,还能这么答。
为什么来,为何杀贼,这些问题又有谁问过厢军,厢军们又怎么答?
所有的厢军将士看看自己身上破烂的袄子,手中劣制的长矟已经锈迹斑斑,只得叹息一声,自家心中隐隐有了答案。
在十步一响的鼓点声中,信字营缓步向前,开拔入营。
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
徐子先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对葛存忠,葛存义二人道:“义字营也入下寨了吧?”
“忠,义两营俱入下寨,骑兵两都亦入下寨。”葛存忠道:“秦爷留在大营操练新卒,义字营刘爷带队,忠字营和骑兵交给虎臣带,林存信几个给他们打下手……”
葛家兄弟的话语里还带着浓烈的江湖气息,徐子先也不在意,笑着点点头,说道:“短期内要将各寨抓在手里,各营都要辛苦一些。”
葛大和葛二都是一抱拳,在半年前他们眼中的徐子先还是小角色,数月前,他们带着老弟兄归于南安团练,只是为了给老弟兄们一条活路,一条安身立命的道,到现在这时候,他们对徐子先已经充满敬畏心,不再如几个月前那样,视自己为客卿,隐隐然有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打算和想法。
现在这个时候,葛家兄弟俱是知道,自己和麾下老弟兄的身家性命,功名富贵,俱是要在眼前的君侯身上得,随意求去的话,却是谁也不会再提起了。
……
如潮水般的武卒涌入中寨,除了入营房休整的之外,还顺带控制了军械库,储粮库,钱库,帐房,演武厅,这些要紧地方都是被控制了起来。
“何至如此?”董瑞祥想起刚刚的情形,心里已经只有服气的念头,但看到此情此景,还是忍不住发牢骚道:“都是防御使麾下,上寨都指挥只要有军令,我们也只能听从,又何必弄这一套,叫外人看了成笑话了。”
葛存忠斜眼看了董瑞祥一眼,冷笑道:“老董,论咱们在齐王麾下的资历,都算差不多早晚,我说实话吧,你和老李,都他娘的年龄活到狗身上去了。”
“葛大,你说什么?”董瑞祥是个脾气暴烈的,当下手便往障刀上按。
“等他说完。”李星五指节握的发白,却是没有急着动手。
“齐王的意思,无非是叫你们给南安侯效力,你们是怎么做的?”葛存忠道:“殿下替我们谋出路,你们是怎么回报的?无非是在这里久了,麾下一呼百应,心里存着那种非份念想,只想着占山为王,不欲受人节制……说句难听的,你们别说是对南安侯这样,就算是齐王现在重任防御使,你们也非得弄些花样,叫殿下不好直接指派你们,这样你们好继续逍遥……你们当年击倭贼时的进取心早没有了,就剩下享乐,威福自主……还有,现在不把这些地方接收了,外人怎么看防御使?叫部下的厢军都指挥给架空了?带着团练来,接收武库仓储,撵走旧人,这也是叫岐州外的人看到,毕竟岐州兵备,到底是谁说了算?不叫君侯把威望顶上去,叫外人看着,是你们俩把君侯给架空了?”
“明白了……”董瑞祥知道事不可免,颓然坐下。
“葛大,葛二,”李星五道:“我们也知道自家有不对之处,可是这些年来,无非就是如此?天道不公,世道也不公,咱们的劳绩,合该在这里烂死?你们兄弟俩的功劳,应该去落草为寇?”
葛存忠点点头,说道:“一会见君侯,赶紧请罪,要真心实意,否则就卷包裹滚蛋吧。”
……
“徐子先也不过如此。”赵王听了李谷的禀报,不以为然的道。
“殿下是说他带团练去争权夺利?”李谷沉吟着道:“总是感觉有些不妥当。”
“不管怎样,其声名已经受损。”赵王夸赞李谷道:“此前扬他扬的越高,耽搁时间越久,他的声名就越毁损的厉害。这小辈就是靠一个名字起来,等年前陈于泰再出来闹几次,我就等着看他身败名裂!”
赵王对徐子先的敌视,已经到了难以压制,不加掩饰的地步了。
在此之前,赵王府对南安侯府的打压也是相当隐晦,毕竟提出来不太好听,包括赵王当年之事,和对徐子先的冷遇,打压,也都是因为储位的考虑,近支亲戚的血脉关系,在储位之前,根本连屁也不算。
若非如此,南安侯府的窘迫,当年可以不管,到侯府只有徐子先一支独苗的时候,赵王好歹是亲堂叔,以赵王府之富,稍微帮衬一下,徐子先何至于一直有郁郁之气,成为宗室里出了名的怪脾气,不融于人群,不被人肯定,一辈子郁郁寡欢,被徐子威,徐子文压制了十几年,到江滩临刑时,徐子先的戾气还是难消,其被赵王府压了十几年,哪怕是刀斧将临时,这股子怨气都是难消……
京师之事,最出风头的是徐子先,最倒霉的当然是丢了性命的吴国公徐子诚,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徐子诚之外,最倒霉的就是赵王的嫡子徐子威。
率数千郎卫执白虎旗出宫,却是无功而返,寸功未立,这般成就当然不必多谈,不仅外朝官员提起徐子威都是极为不屑之外,就算天子对这个兄弟也是有极多不满。
赵王将徐子威送到京师,原本就是为了亲近天子,历练其本身的本事,养徐子威的声望,缓急时可以直接登临中枢,等于是天子的后备,事实上的储君。
结果京师变乱,徐子威大为失分,天子已经明确表示,数年之后若还是无皇子为嗣,可以考虑在赵王府下一代中选童子入宫教导养育,而不一定用徐子威之子,徐子文等兄弟辈所生的下一代,一样都是有资格。
对徐子威来说,这等于是最大的噩耗,就算是赵王本人,也是相当的狼狈和被动,毕竟徐子威的失分,也可以被视为赵王管教无方。
而最大的赢家就是徐子先,赵王当然不会去想是自己勾结蒲寿高,徐子先被迫反击才有兵变之事,赵王最恨的就是自家儿子颜面大失,灰头土脸,甚至是天子也是委曲求全,而奸相韩钟继续执掌大权,已经决意与蒲家和赵王合作的刘知远却是身首两处,此事最大的赢家除了韩钟之外,就是成功袭爵,主持兵变,考过锁厅试,上札言事,简直是光彩夺目,俨然是青年宗室中第一人的徐子先!
赵王之恨,如何能轻易消解?
现在江陵那边的宗室偶有信来,都是打听徐子先在福州之事,可见徐子先不仅是在福州出名,在江陵这样的宗室重地也是声名大噪。
对此,赵王隐隐感觉到威胁,所以在此之前,李谷在打击徐子先声望之事上的小招数,赵王都是迫不及待的用上了。
现在看来,小招数毕竟也是招数,现在已经有多家报纸继续在质疑了。
徐子先上任多日,对岐山盗毫无动作,而陈于泰又在兴化军烧杀抢掠,官府不能制,报纸上掷地有声的质疑,国家一年花那么多钱养兵,养官,意义何在?
兴化军的百姓,有理由知道并且催促,岐州防御使徐子先速速进军,剿灭陈于泰!
此前质疑只在报纸和少量的读书人,兴化军惨被劫掠之后,其余的各阶层也多少有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并且声音还是越来越大,受害百姓的怨气难消,还有外人的同情,逐渐成为较大的声浪,风波中心当然是矢志于报复父仇,一心要剿灭陈于泰的岐州防御使徐子先。
四月初,倒是一份政事堂札至,是朝廷询问东藩养马之事进行到哪一步的询问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