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79


从官职和职守来说都远在林斗耀之下。
如果袭爵成功,徐子先最少能够与林斗耀分庭抗礼,在官场上的职份也不会相差太远。
“我想明达请我过来,应该不是一直旁听?”林笃中笑着道:“不知道找我这个东藩防御使,上寨指挥,有什么吩咐?”
“九叔言重。”徐子先揖了一揖,说道:“我就是想打听一下,东藩那边的田亩情形如何,百姓是散居,没有官府管制,日常生计,治安,文教,这些事,是怎么处置的?”
“明达是做大文章的人……”陈笃中道:“这些事,说实话我都不是很放在心上。不过既然你问了,好歹能答一答。东藩东部俱是绵延不断的群山,密林不绝,群山不断,人踪难至。只有少数的土人生蕃居于其中,大大小小有几十个部落,十来万人总是有的。朝廷早年也想剿灭,但生蕃各部往群山中一躲,咱们大军却没有办法深处,补给,瘴气,瘟疫,俱是大军死敌。少量人马进去,生蕃擅长弓箭射术,躲起来不断袭扰,就算是披铁甲的禁军也不堪其扰。后来,朝廷干脆就在西部沿岸,东藩西南地方几个有河流出海的水源地,建立了十余个大小不一的军寨,护住咱们的屯民就行了。这些军寨,驻军不到两千人,统一由我这个上寨指挥防御使来管,主要也是要防范海盗在东藩落足,不仅其顺利补食补水,同时支应我朝廷水师,收容海难客商,保护从澎湖流落过来的大魏渔民,大约就这些事,说实在的,我在那里,闷的要死。”
徐子先坐在陈笃中对面,很沉稳的听着对方介绍,陈正宾脸上流露出同情之色,这个九叔少而聪慧,就是太过顽皮,所以文事不行,只能习武,考中武进士后,凭着陈家的关系倒也是扶摇直上,只是在东藩防御使这种中层往高层过度的职位上已经好多年,看现在的情形,只要林斗耀在,韩炳中在,还有赵王在,陈笃中也就只能继续留在东藩,不要想调任或是升迁。
徐子先至此也若有所悟,怪不得陈家和自己结亲也是要考虑再三,这门亲事一结,和齐王,徐子先一脉当然是结下姻亲同盟的关系,同时也是得罪了赵王一脉,蒲家,还有安抚使林斗耀的势力自然也是从中立到敌对,影响的可不是一两人。
文官体系,陈家不惧任何敌手,武官体系自有规矩,制置使可以便宜行事,陈笃中要是不听军令,韩炳中这个制置使敢直接将陈笃中拿下,朝廷事后也只会默认。
毕竟武职官事权要统一,不能有太多掣肘,否则前线将帅无法带兵。
“是我连累九叔。”徐子先只得再度起身,抱拳一礼。
“就算没有明达。”陈笃中道:“我三五年内也不要想挪动,这事不打紧……说回东藩的事,那边的商贸也谈不起来,岛民有万余人,就主要在东南沿海开荒种地,出产黄豆绿豆为主,和澎湖相似,沿海土地贫瘠,出产不多。另外就是和生蕃贸易鹿皮,沙金,量也不大,抽税当然也抽不起来。明达去了就知道,那边的光景,比福州这里差的远了。我这个防御使的官衙,都是和这边的窝棚差不多……”
陈正宾含笑摇头,九叔叫苦不是一天,主要就是想辞官不做。
昌文侯府的人未必要做官,辞职回家闲居,照样是有权有势的缙绅,而且近支族人每年在公中分得的红利不少,陈笃中自己也有商号买卖,回家之后不知道有多悠闲快活。
但族中长者公议,陈家可以少一两个文官,武职官毕竟太少,在这种乱世将至的时候,掌握军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这一次和徐子先的联姻,其实很多昌文侯府的族人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不管怎样,有宗室近支侯爵加两千人不到的精锐武装,其重要意义比一府知府还要紧的多。
陈笃中想辞官回家享福,族中几次会议都驳回了他,只能叫陈笃中继续在东藩捱苦,抱怨当然也是由得陈笃中去抱怨,他行辈高,但年不满四十,多吃几年苦又怎么了。
“我找九叔打听,主要还是想试试看在东藩大规模种棉花……”徐子先解释道:“福州这里的地除了我自己的官庄外,几乎都是有主之地。一买几千上万亩,乃至几万亩地,可能一两年内财力允许,但我也不能这么做。粮食是地方安稳的基础,固然咱们能从浙西和荆湖南路买粮,但依赖他人总归不好,无根之木难以存活。而且动静太大,容易引发不该有的麻烦……所以如果棉田能扩大,在东藩开辟棉田总是好的。我是想知道,民力够不够,水源,光照,这些允不允许……”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东藩棉田
“民力是够的……”陈笃中道:“万余百姓种植的都是薄田,收成有限,人心思变。打渔种地只是饿不死,他们也盼着能兴工商,但我有什么办法?那边有一些宗族,但力量不强,因为流落东藩的也多半是无宗族之力,在本地活不下去的人才到东藩求生存活。百年之下,繁衍生息,宗族就算有也不大。又无地方官府建制,什么事我这个防御使说了算,就算以调动徭役的名义去开辟棉田,百姓也都只能听令行事。至于水源,几条大河的水量足够,开辟些引水渠就行,而且棉田也不需要多少水来灌溉。光照,气候,倒是真的挺合适的……”
徐子先一下子想起来,自己按农田的标准问水源,其实大错特错了。
棉花这种作物,耐旱不喜渍是它的特点,对光照的要求高,这一点台湾合适,但台湾较为潮湿温润,对棉花生长不利,大魏的棉田产地,主要是在江南和山东,这两处地方只有山东在后世还是产棉区,江南的棉田在后世就很少了,只有少量的留存,没有大面积的棉田基地。
因为北方地区更干燥,光照足,水份干燥,反而更适合棉花生长,所以后世最大的生产基地是在地理条件相对优越的新疆地方,那里的棉田规划大,品种好,产量也高。
但这并不是说福建,东藩这样的地方就不能产棉,只是在后世工业化条件允许的情形下,可以做到集团化,大规模的工业化的产出,那样更加合算。
在当世之时,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就算产量和质量上有所损失,仍然是相当值得做的事情。
陈笃中就是如此感觉,他凝神细思片刻,终于展颜一笑,说道:“明达真的是天纵之才,我们竟然没有想到?从三月种棉,然后聚垄,分株,三个月时间吐絮成花,七月收棉,一亩地能收四百斤籽棉,出一百斤皮棉……”
“九叔,以防御使命令百姓种棉田,我觉得未必妥当。”徐子先打断陈笃中的想象,说道:“百姓总是害怕改变,怕血本无归。如果强令改豆田为棉田,或是强令开辟新田,百姓会有怨恨。防御使不是亲民官,督导百姓耕作的事,东藩有没有职官?”
“倒是没有。”陈笃中冷静下来,说道:“但这事确实不是我的职掌,明达提醒的对,一旦激起民变,或是引发百姓群起告状,我的麻烦就大了。”
防御使只是军职,没有管理地方的责任。
当年徐应宾就做过岐州防御使,主要责职就是指挥岐州上中下三寨防御征伐岐山盗,管理地方厢军,这才是防御使的责任。
如果有禁军奉命调入某地,禁军也主要是受都统制和制置使的指挥,防御使还不够格去指挥禁军。
只有制置使,或是临时设制招讨使,不仅可以指挥禁军,也可以调度指挥厢军,防御使只能配合。
至于民政事务,防御使向来不得过问,只能配合地方主官,约束军队,严明军纪,这就算是对地方政务的配合。
东藩那边,地广人稀,万余人口,两三千人的丁口,还没有赵王官庄的丁口数多,又孤悬海外,如果不是太祖当初执意要拿下东藩和澎湖设县,怕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拿下那个大岛。
事实也是如此,据徐子先记忆中的历史,澎湖是元至元年间设巡检司,大明也是一直没有设县,到明朝亡国澎湖也就是巡检司,但好歹是正式的国土,荷兰人要拿澎湖,大明福建水师就与其交战,寸土不让。
但东藩也就是台湾虽然有船队,人员,渔民抵达,却始终未形成规模,也一直不曾纳入领土范围之内。主要还是高山土著,山高地少,森林茂密,没有多少特产造成的情形,明朝与荷兰人交战后,明确同意荷兰人在东藩停泊设据点,这也是荷兰人退出澎湖后,开始在大员修筑热兰遮城的原因所在。
当时西班牙人也在台北基隆地方设殖民地,和他们在南美的情形不同,西班牙人在台北相当狼狈,受制于土人,又不是热闹的贸易点,屯田不易,在开始的时候西班牙人居然饿死了不少人,后来交好当地的结社土著,这才勉强站稳脚根,但也就修了一个小土堡,经营多年才有几百人在台北留驻,荷兰人后来撵走西班牙人时,对方也没有做激烈的抵抗,实在是鸡肋,食之无味。
荷兰人要台湾,也是因为在福建沿海的贸易量极大,转口贸易需要一个支撑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澎湖,但得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
对倭国的转口贸易,台湾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后来发觉台湾岛适合种茶,也有大量鹿群可以获利,荷兰人这才在岛上用心经营,到郑成功攻台时,荷兰人在岛上的统制已经达几千人移民的规模,再耽搁下去,台湾就永为其所有了。
从这一点来说,郑成功虽然是穷极无路,在满清禁海令下多方碰壁,无奈之下才想起其父早年经营过的台湾,攻台之役初衷只是获得一个稳固的后方,但其攻台,及攻台之后迁移大量汉民至岛,设州建府,才是真正使中国拥有台湾的第一步,其民族英雄的称号,当之无愧。
在此时此刻,大魏国力衰弱,也是视台湾为负担,水师已经缩小到只能捍卫澎湖至福州,泉州等地都力不能支的窘迫局面,如果不是东藩设寨多年,怕是早就有朝议要放弃了。
这也是陈笃中在东藩防御使任上尴尬原因的由来,既没有经济,也没有人力,更没有商业贸易,纯粹的海外弃子,想有所展布都找不到由头。
象徐子先能收团练捐,陈笃中找谁收去?徐子先杀群盗,福建路上下交口赞颂,两府少不得要从优酬功,陈笃中杀谁去?他要是带兵去山里剿蛮子,不管斩首多少,都会被弹劾为擅起边衅,杀的越多,挨的骂也越多。
生蕃十几万人,分布在千里之深的群山之中,没事去招惹他们做什么?这些生蕃行事各有规矩,有的蛮性重的会主动下山来割取汉人人头,做为部落勇士武勇的象征,这种行为毕竟是少数,三寨千多兵马,防几个割头生蕃算得什么大事?近年来这样的事也少了,大约生蕃也知道汉人不易招惹,割人头就去割别的部落,不再来没事招惹汉人,守备东藩的汉人军队也不会多事来管他们自家部落的事。
哪怕高山蛮部落互相攻打,只要不涉及到大魏军寨移民,朝廷的态度也是由得他们去。
若不是太祖建制,还有万余居民在岛上,怕是两府早就考虑要把东藩给放弃,只是顾忌天下人的观感,还有皇帝不愿担弃土的罪名,这才一直这么敷衍下来。
“这事交给昌文侯府来做,我们南安侯府也可以联手。”徐子先道:“两家凑出股本,购买大量的优质农具,棉种,开荒时的费用,百姓出工,我们出钱,烧荒肥土,开辟新田,规划好了,要连成阡陌,这样易于水利和日常防病,除虫等事。”
“你要一直雇佣壮丁种棉?”陈正宾道:“拿工钱的,未必出尽出力。”
“当然不能雇佣。”徐子先知道这个时代搞大农庄是不可行的,主要是后世的大农庄用的人力其实不多,飞机晒农药,各种器械收割,人力相对有限,可以根据农产品价格和人工费用,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工资水准,而且通过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可以有效的监督工人的工作成效。现在如果搞大农庄,用工成千上万,监督的官吏要几百上千,费效比太低,精细化管理做不到位,搞大型农庄肯定要赔死。
他笑着道:“当然是分成了,一百斤皮棉一贯钱,四百斤四贯,我们按时价向百姓收棉,他多种多得,卖的多,赚的多,早期开荒的各种费用,我们来承担,算是他们先欠着,慢慢用棉花来还。日后按佃农的份例交一部份棉,剩下的我们按时价来收。既然要做,就大气一些,这样东藩的百姓不会生怨气,就算心里认为会搞砸,也会一边拿钱,一边背地里骂我们是冤孙。”
“这话说的是了。”陈正宾是亲民官,百姓是什么德性再清楚不过,未有实际的好处,瞻前顾后,心存犹豫,一旦出了错,就恨不得将主事者撕成粉碎。给了好处,事情未成,反而被嘲笑异想天开,真的成了事,才会砸巴着嘴,不声不响的赶紧跟进。
种棉田的事,在东藩早期绝对得不到百姓真正的支持,要知道百姓是最保守和胆怯的,只要能活下去,他们就是一群绵羊,而且轻易不敢做任何改变。
这也是农业社会的常态,百姓抵抗风险的能力太小,除非眼前有成功的例子,否则绝不会轻易的冒险。
拿农作物来说,明末时玉米番薯进入中国,一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大规模的在中国种植,促成了人口增长的大爆发,反过来印证了康乾盛世,其实就真正的生活水平而言,康熙年间远不及万历年间,新的农作物广泛推开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种推广还是和朝廷官府无关,只是百年之下,陆续有人种植,获得了相当多的经验,这才使玉米等外来作物被广泛接受。
陈笃中对此事相当热衷,此事若成,东藩会迎来一个相当不错的机遇,地方会变富裕,也会被看重,他这个防御使做起来才有味道。
第一百四十六章
帐目
当下陈笃中道:“此事何时推行?”
“九叔回东藩后可以先放风声,下榜文,同时我会写条、子给南安团练长史李仪,先期可以拨付一些钱出来,买几千柄锹,铲,叉,耙等物,也要买一些壮年的耕牛,陆续运到台湾,现在是元月正旦,棉花三月种植为宜,还有三个月时间,足够展布。”
“此事我还要和家兄他们商量。”陈笃中一脸兴奋的道:“想来他们都不会反对。”
陈笃敬,陈笃光,陈笃荣等人,都是昌文侯府掌事的人,陈笃中年岁小,只能算家族中的外围,算不得核心。
如果东藩开辟棉田的事能够成功,陈笃中在家族内部的事务上,怕是也有开口说话的资格了,由不得他不兴奋。
“也好。”徐子先笑道:“九叔先开头炮,我跟进。”
“我当然也跟进。”陈正宾笑道:“澎湖不能种棉,但我们人手多啊,如果东藩事成了,澎湖的压力也要小很多,我也乐见其成。”
……
从昌文侯府出来,陈笃敬和陈笃光,陈笃中等人与徐子先一起密议,昌文侯府的人都是觉得徐子先的建议相当不错,值得跟进。
福州这里是八闽罕见的大规模平原区域,但地盘再大也早就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两家王府,几十家公侯府邸,国姓世家,还有文武百官,士绅豪族,就算大魏利在工商,但哪一家没有十个八个的庄园?
这些庄园各有其主,想要统合起来一律改种棉田,得花多少功夫去谈判,折冲,出让利益?
福建原本也有棉田,只是产量较小,完全不能和江南相比,百姓种惯了的作物,叫他改种,就得拿出现实的好处,哪怕是徐子先自己的官庄,想叫百姓放弃种粮全部改为棉田,代价也不会小。
此前一直是因为这些顾虑,算是把昌文侯府在内的大棉商,布商给困住了。
福建的纺织业也算发达,著名的黄道婆坊机就出于福建,近百年来反而被江南给压了下去,主要还是因为棉花产量不足,仰人鼻息,怎么好放开手脚?
徐子先也是看到商机,华夏原本是没有棉花,古人御寒,贫苦百姓穿麻,内塞木棉。富贵人穿丝绸,也是塞木棉,或是在冬季穿毛皮衣物,这都是穷人不敢想象的奢侈之物。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印度棉花传入中国,华夏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在唐末时,棉花逐渐流传于南北各处,到大魏这时,已经形成了河东,山东,江南,福建等若干个产棉基地。
产棉最多的就是江南和山东,一年都在千万斤以上的规模。
现在的普通百姓,肯定还是穿不起绸缎棉袄,但普通的布制棉袄还是家家户户要备上几件,最穷的云贵地方还是买不起,很多人家只有一件棉袄,谁出门谁穿……这当然是最穷困的家庭。在福建这里,一年总要制几身新衣,穿久了的棉袄会板结,缩水,也得重新加棉花再打松,这样才能保暖。
所以这一块的生意,潜力巨大,几乎没有底线可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