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79


陈正志正背着手,欣赏着吴时中的一副大字和一副画,也是北堂中最值钱的东西了。
“陈大兄喜欢?”徐子先到这时才有空脱下沾满了血迹的武袍,换了月白色的家居长袍,神态轻松的对陈正志道:“若是喜欢,可以请吴博士送你一幅便是。”
“我还以为你要说把这幅给我。”陈正志笑道:“你也太小气了。”
“这可是我千请万求,还动员了吴博士家里几个小把戏一起抱着吴博士大腿,这才求来的。”徐子先坐下喝茶,笑着道:“这人情不是容易来的,你想要,自己想办法去。”
原本两人说话还是有些拘礼,经过昨夜一夜奔袭,朝夕与共,这是性命交托的关系,两人又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共同经历过战场之后,说话已经随意许多。
“好吧,我自己想办法。”陈正志笑道:“不过你可别后悔,到时候你得乖乖把画送给多,还不算人情。”
“嗯?”徐子先一阵怀疑,再想想小妹的脸色,顿时醒悟过来。
“是陈叔叫你来的?”
“当然了。”陈正志笑道:“昨夜之后,我们家那些大伯叔父们不可能再说什么怪话,我想,你可以在年前准备好行纳采礼了。”
“哈哈,果真如此,那太好了。”徐子先当然很高兴,只是当着小妹的面还得绷着自己,特别是要防着不能伤着秀娘。
多妻的男子伤不起啊!
“在你进京之前。”陈正志道:“最好把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一个月内都做完。等你从京师回来,就可以定下日子迎娶了。”
陈正志感慨道:“我那小妹也不小了,过年十八了,多少权贵之家等着,没想到终于是花落南安侯府,明达,你可要善待她才是。她喜读书,爱看文章,看起来清冷高傲,其实秀外慧中,当家主事,也会是一把好手。”
陈正志看看眼睛发亮的小妹,神色微有不自然的秀娘,又接着道:“我那小妹,性格和顺,也大方,明达可以放心……”
徐子先微笑起来,他怎么会不知道?
陈文珺如空谷幽兰,身上总有一种恬静的气息,只有在自己亲近的人身边,才会暴露顽皮的一面,但不论如何,当侯府的女主人相当合格,家世,性格,能力,学识见解,都能叫徐子先满意。
秀娘是小家碧玉,徐子先能疼怜爱惜她,并不因为她的经历而介怀,但不论如何,在大魏这个时代,男女大防并不严重,侯府女主人需要一个落落大方,镇的住场面的大家闺秀,陈文珺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况且还有曾经在岐州相识,后来一直暗中相恋的前世过往,这种感觉,徐子先割舍不下,也不愿割舍。
男子和妇人一样,其实也会有深沉真挚的情感,只是很多时候不擅长表达而已。
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
“年前年后,我昌文侯府会有不少在外任职的族人回家,要明达你赶紧把诸礼定下,也是父亲想叫你先认得一些亲族,对你应该是有一些帮助。”
岂止是有一些帮助,帮助肯定不小。
昌文侯府是福建文官体系的大世家,讲真正的潜实力,连赵王府在文官一脉都远远不及。大魏毕竟是文官政治为主的国体,从中枢到地方,文官的影响力和实际的权力远大于武官和宗室。
赵王总不能直接插手地方政务?而昌文侯府对地方政务的影响,远非赵王可比。
抛开感情因素不谈,徐子先最为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昌文侯府在福建各路为官的族人,最少有二三十人,低到县丞,高到一州通判或同知,也有为正印官的知县,虽然看似官职不大,但彼此声气相连,对政务的决断能力并不在主官之下。而且昌文侯府传承百年,不光是自己族人,还有姻亲和门生故旧,不光是在福建路,在南方的各路,都可以攀上关系。
如果徐子先只有志于在南安当个团练使,昌文侯府对他的帮助不会很大,但如果他有意施展拳脚,在未来将权力笼罩在整个福建路乃至南方,昌文侯会的助力会很大,最少在人才储备上,等若一个飞跃。
当然,徐子先不会将昌文侯府的人全部拿来为自己所用,首先还是壮大自己,外来的助力可以用,但不能全数依赖他人,否则迟早有太阿倒持的危险。
“我明天就托齐王殿下去行纳采礼……”徐子先拱手行礼,说道:“面子应该是够了。”
古之六礼,纳采是请媒人上门说媒,问名,就是问八字,看看八字合不合。然后是纳吉,就是卜得吉兆之后,将结果告诉女方。
一般婚礼到第三步,还可以反悔,事实上很多婚事,都夭折在第二步。
到了纳征,就是送彩礼到女方家里,一旦女方接受,婚事在名义上就算定下来了,具有合法性,哪一方都不能随意毁婚。
到了请期之礼时,就是把结婚的日子定下来,等着最后一步的亲迎礼。
到明清时,改用朱子家礼,六礼为九礼,其实相差不多,只是将一些程序分为两步,弄的更复杂了。
哪怕是现代社会,保媒,给彩礼,基本上也是一桩婚约达成的程序,从古至今,自有华夏以来,婚礼的内核倒是真的没有太大的变化。
“足够。”陈正志欢喜的道:“想来齐王殿下也会给南安侯府和我们昌文侯府一个面子。”
陈正志看看徐子先,说道:“你太累了,我就不打扰了,明天我就一早赶回府城,等你的消息好作准备。”
“好……”徐子先知道这个未来大舅哥很有眼色,知道自己要安抚一下内宅的人,不会在此久留。
当下将陈正志送到门口,未来大舅哥一拍脑袋,又道:“我都糊涂了,父亲交代,南安这里用钱的地方很多,明达你现在手头并不宽裕,彩礼什么的,以不要超过万贯为宜。”
“我只能尽心尽力。”徐子先大感轻松,一般两大侯府结亲,男方的彩礼和女方的嫁妆相差不会很多,比如男方出万贯,女方一般陪嫁会是一万五千,总要比彩礼稍多一些。这一点来说和平民百姓不太一样,女方的嫁妆是保障妇人在男方家中的地位,另外也算是女方的私房钱,一般情形下男方不会动用。
这和几百年后男方出彩礼婚房,女方可以什么也不出的情形,不太相同。
指指墙上的画,徐子先笑道:“当然,这幅画大兄明早就带走。”
“我可不会客气。”陈正志说妥了这事,徐子先如预料之中的那般反应,没有丝毫的迟疑,犹豫,这件事虽是水到渠成,但未定之前还是会有变数。
昌文侯府还是昌文侯府,南安侯府却是和半年前大不相同,陈正志内心不乏担心,若徐子先得志之后心意改变,事情却是有些麻烦,现在的结果,当然令陈正志感觉高兴,能与徐子先结亲,他替妹妹感觉高兴,出门之时,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小妹恭喜大兄。”眼睛发亮的小妹还有一种老怀大慰的感觉,两种复杂的情绪出现在十来岁的小姑娘脸上,简直是相当的违和。
“你是想到父亲和母亲了吧?”徐子先颇为理解,缓缓道:“这一次新年祭祖,又有不少话好和父亲大人说了。”
“他肯定很高兴。”小妹瞬间红了眼眶。
兄妹二人的生母早逝,两人记事之后一直是父亲带大兄妹二人。
为了不想叫兄妹二人受委屈,徐应宾虽然有两个姬妾,但一直没有续弦再娶,府中无主母,不会再有嫡子嫡女,兄妹二人当然不会被欺负和冷落。
事实上连姬妾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徐应宾自知不起的时候,已经将两个妾侍各自给了一笔钱,再嫁出去了。
这在当时也是常态,不会强迫妇人守寡,虽然守寡被认为是品性高洁,但多数妇人会再嫁,更不要说身份低一等的妾侍。
小妹很知进退,知道徐子先对秀娘必得有一番交代,于是说了几句后,早早退了出去。
秀娘待徐子先吃罢了饭,着人打了一大桶洗澡水来,叫徐子先泡澡。
冬夜之时,泡进热水里,一天一夜没合眼没休息的徐子先,舒服的忍不住呻吟起来。
“你可真是太辛苦了。”秀娘替徐子先按着肩膀,眼中满是疼怜之色。
“多少英雄豪杰能成就大事,就得能吃的苦。”徐子先半躺着,说道:“顺风顺水的人,或许有,但多半人只看到他们风光的一面,却未曾见他们吃苦的一面。”
秀娘笑道:“就是你说过的,只看到贼吃,没看到贼挨打?”
“对了。”徐子先也是笑起来。
他扭头看看秀娘,柔声道:“是不是觉得委屈了?”
“哪有……”秀娘眼帘垂下,眼眸转了转,还是很认真的看向徐子先,说道:“女人一辈子就想靠个好男人,生下来自己当不得家,作不得主,嫁人又何尝能自己作主?若是能挑选,我好想早早就遇到你。可就算早早遇到你,我也不能霸占你一个,就算是陈三小姐,她的身份比我不知高哪里去了,还不是得忍着后宅已经有了一个我?女人就是这样,巴不得自家男人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哪有一个女人的道理?”
徐子先一阵汗颜,这种道理,几百年后的女人可不会认可,若是那时的自己讲这样一番话,钢铁直男的帽子就戴定了,要是敢当面宣扬,怕是能被激进的小女生挠出满脸血花。
“妇人也不能常出门……”秀娘说到这里,似乎是排解了不少心结,抿着嘴笑道:“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你又忙,家里有个小妹说说话还好,可是小妹迟早要嫁出去,进来一个陈三小姐,我们姐妹好歹有个伴,遇事也有个商量。就算是她,上回也是和我说了,后宅不可能就一个大妇,她觉着我还好,我也觉得这侯府后宅,凭我可撑不起来,她能替你见外客,出主意,不然的话你一个人顶着这么大的门户,也是怪累的……”
秀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接着道:“要是陈三小姐过门,她怀上了,你就不用给我算日子,我也想早点生个儿子……南安侯府的男丁太单薄,三代单传了,总得多替你生几个儿子,将来你辛苦创下的家业,好多些儿子替你守着。”
徐子先知道眼前小女人说的话在后世会被喷成狗,也不一定对,但现在的他心里有的只是感动……这样的女人,谁不喜爱?
……
齐王对徐子先的请求,欣然同意。
年前就行纳彩和问名,纳结等三礼,这些徐子先都不用前去,只拜托给齐王就好。问名和纳吉,侯府奉常李仪责无旁贷,当然是李仪跑前跑后。
种种细处都是李仪等人负责,这是小事,李仪等人连续跑了几天,每天都是满面春风,喝的满脸通红的回来。
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世子订了亲事,一桩大事了结。
南安镇内外不管怎样,都是有点高兴的样子。
徐子先的婚事当然不会令人不满,虽然这几天陆续有重伤将士死去,但三天之后能保住性命的已经多半没事,有好多个被斩断小腿的重伤残疾的将士,已经能被人扶着坐起来,看一看屋外的风景了。
武卒的训练还是暂停,大战之后人的精神体力都很差,徐子先给所有武卒五天假期,除了轮值人员之外,其余的人都可以离营休整。
不过多半的人在回家探望过后,还是选择回营里来。
人是能适应环境的,团练营里规矩很严,开始的时候人人都不适应,比如见了军官要停步敬礼,这是培养军官权威。还有吃饭排队,洗漱排队,毛巾衣帽要挂好,被子要叠整齐,垃圾不准随意乱扔,连茅房都得打扫的干干净净。
开始时是人人不适应,现在武卒们回到家里反而是不适应,他们已经成了军人,适应了军营的环境和规矩,平民的生活很随意慵懒,特别是在年前这段农闲时间,商行大多陆续停业,再勤快的人也揽不到活计做,多半百姓都是闲在家里。这样的情形反而叫武卒们不适应,多半的人在家呆了两天后就回到了营里。
--------
最近天冷,要冻成狗了,江苏没暖气啊,天天是手冻成冰一样打字,晚上不熬夜了,发布时间也提前一些,但不一定,基本上是都在晚上。
第一百三十三章
赏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