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眼前城门处的一幕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城楼上的茶客也有不少跑了出去,趴在城堞往下看热闹。
袁黄一开始还是找了几眼,后来发觉那个青年事务官指示随员去召人手的时候,他微微一笑,就不再往下看下去了。
一个事务官再嫩,只要知道办事流程就好……既然有人闹事,那就是公安司的业务范围,把事情解决掉,继续再做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就行。
他又继续喝茶,一刻钟功夫过去,唐志大和艾可中,李昭祥等人的身影才出现在眼前。
袁黄定的是雅间,能坐五六个人,茶具和茶摆在罗汉床中间的小几上,客人可以自己添茶,如果一壶茶喝完,可以叫伙计继续再上新的,小几上还有一些零食,不外是软糖和瓜子花生一类,聊作添头,喝茶无聊,可以吃点小食解闷。
内部的装修也很不错,这茶楼是一个南直隶商人的产业,刚刚袁黄进来时他已经过来招呼了一遍,又看到唐志大几个,茶馆老板又是亲自送到雅间门前,不过他很识趣,在外说了几句话后就告辞了……他知道袁黄见这些商人,当然一定是有正事要谈。
“诸位大东主,劳烦你们跑一趟,实在抱歉,请坐,请坐。”
袁黄的嗓音低沉而又有磁性,配上本人的长相,是一个风度翩翩,叫人一见心折的中年人,他的话略带南音,不过官话还是很标准,与这些本地辽商沟通起来,毫无困难。
“哪里,了凡居士太客气了。”
“就算居士不请,我等也想与居士见上一面,实在是有一些话,不吐不快。”
“我们还是开门见山的说吧,这阵子,城中实在是乱的不成话了。”
还是唐志大最爽快,说话也最直接,当然也是和他们与袁黄十分熟悉有关,袁黄虽然授给都司衙门的六品经历,但几乎没穿过官袍,也不怎么穿类似军便服的各司制式服装,一袭青袍,一顶软帽,简简单单,身上还有叫人见而忘俗的飘然出尘的气息,加上和唐志大等人经常打交道,彼此间十分熟识,而且也不象税务司直接管着他们,说起话来当然就很随便了。
袁黄看了说话的艾可中一眼,点头道:“艾东主说的是,确实乱的不成体统。不过,本司是民政部门,今日请各位东主来,是感谢各位东主在新移民的事情上慷慨解囊,别无它意。”
“可……”艾可中红头涨脸,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平常袁黄见他们,交情是交情,也是托钵化缘,见面了总没有好事,好歹要叫这几个辽商花上几个之后才算完,所以艾可中一接到袁黄的帖子就会有花钱的准备,今日袁黄开宗明义,只为致谢,不为它事,若是心里没有官司要打,艾可中自然是高兴的,现在,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袁黄也不理他,举起自己手中的茶杯,茶杯口茶雾缭绕,茶水清洌,茶叶竖在杯中,一看就知道是难得的上品好茶,他举了举杯,笑道:“本司以茶代酒,向各位东主致谢了。今后,恐怕还会有叫辽阳商会出头露面,或是出钱的地方,当然,本司只募捐,不强迫,若用强的,那本司就成了税务了,恐怕各东主见了就不是这般情形了,总之,请各位东主饮茶。”
这一次新移民的事情,辽阳的各司当然都倾尽全力,民政司获得的拨款最多,但很多事情并不是钱够就能办好,按辽阳最上层的理念,一件事,看着不相关的阶层也能出一把力,参与其中,在辽阳的主人意识便会更强,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统合各阶层的力量,也就更容易一些。
在这样的理念下,辽阳商会当然也是民政司动员对象,象是刚刚城门处的一些衣服,协助的人员,便是商会派出来的。
所费其实不多,只是表达一种统合参与的意思,对这些,商会其实也是明白……赋税才是他们缴纳的大头,象这种抛头露面,参与到民政事务里的事,花费不多,还落一个宣传作用,傻子才不干。
袁黄以茶代酒的致谢,换了别的司官肯定是各有各的做法,有人喜酒,有人爱茶,袁黄的秉性眼前这些商人们也是十分了解,清茶一杯,也不减郑重之意,不管心里是不是一团乱麻还是一脑门的官司,三个商人也是郑重举杯,同饮下去。
就在此时,又是有两个身影出现在门前。
唐志大露出不悦之色,他们有要紧的事情要和袁黄商量,这茶馆的掌柜难道这般不识好歹,居然还敢擅自带人过来,那真是太没有眼色了。
不过他的脸色瞬间转为和悦,原本坐着,猛然一下便是站了起来。
艾可中和李昭祥两人扭头一看,也是一起起身。
三人一起笑着拱手,唐志大笑道:“难得,难得,今早起来时听到喜鹊叫,心里还奇怪要应在什么事上,原来是两位老兄联袂而来,这可是难得之至!”
“今晚小弟做东,不去酒楼,就在小弟在南郊的别院替两位老兄接风洗尘。”
艾可中笑道:“好吧,叫李兄抢了先,不过李兄的静园修的确实不错,山水形胜,都是请师傅在苏州看了几个大园子,烫了样带回来,一切照苏州规矩,两位老兄进了园走上一圈就知道了。”
众人七嘴八舌,无非是尽述欢迎之意,来的两个人,也确实是当的起。
宋钱度和李文昭两人,已经都年过三十,不复多年前那种青年锐气的模样,但无论如何,两人都算是商人中的杰出之士,辽阳的很多生意都与宋、钱两家有关,他们也在这里买了大宅,有不少族人迁居在此,不过两家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也有商船和海外贸易,在苏州南京还有不少产业,苏州的大型丝厂也是和两家有关,可以说,不到十年时间,这两家的产业最少翻了十倍上去,原本可能是家资数十万的大商家,现在已经是家资数百万的巨无霸了。
在大明正常的历史轨迹中,这样的大商家不可能出现,地方官府的压榨,官绅和同行的排挤,各地的贸易壁垒,加上买地置田的引诱,资本可能被深埋地下,而不是拿出来进行持续的投资再发展。
树大招风和树大根深,两个词,也是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如果没有辽阳和惟功的撑腰,宋李两家绝不敢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树大招风对普通的商人世家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大明历史上,身家达百万的商人被官府盯上,抄家灭族,身死家灭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到如今,光是在辽阳一地他们两家也有过千个伙计,涉及到几十个行业,可以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两人的气度神情也是比之青年时期还要出气几分,虽然都穿着普通的衣衫,但这两人在此一站,便是磊磊不群,显示出过人的气质来。
唐志大几人,虽然也是都身家过百万,在这两人面前,仍逊色几分。
“两位大东主好久不见。”
袁黄也起身,向着宋、李二人拱手致意。
宋钱度和李文昭抢先赶紧向袁黄拱手还礼,一边答应三个辽商的邀约,五人彼此见礼过后重新坐下,彼此又重新喝了一轮茶,宋钱度和李文昭对视一眼,才由宋钱度开口道:“此番前来,是奉总兵大人相召的命令,说是有要紧大事。弟等自中左所上岸之后,沿途前来,听了不少锦衣卫在辽阳祸乱的事情……总兵大人还没有回来么?”
两人都是商人世家出身,对力量的把握已经深入到骨髓深处,换了别处地方,听说有锦衣卫为祸,两人在十年前肯定是避之大吉,根本不敢再近前,更不要说去做什么生意。
天大的事,也不如自家平安更为重要。
在京师,不少商人突然就失踪,然后锦衣卫通知人被关押,全家要卖房卖地还不够,还得借钱去赎人……锦衣卫绑人,经常搞到事主倾家荡产为止,落在他们手中,就算被赎回来,人也被虐待的不轻,重则残疾,轻则也要卧床数月才能复原,赎的慢了一天,亲人就象是在地狱里煎熬一天。
这样的危险所在,不是在辽阳,这两人是绝对不会过来的。
“我等在此聚集,也是为了此事。”
唐志大苦着脸,嘴里是答两个南商的话,脸却是转向袁黄,他呐呐道:“居士难道不知道我等现在的窘境么?锦衣卫到处勒索,绑人,打人,他们还到处寻青皮无赖当助手,本城没有,辽阳境内也没有,听说他们居然跑到沈阳召了几百个无赖过来,城中每天乌烟瘴气,混乱不堪,人心惟危,大家已经没有心思做生意,不少商家已经关门停业,就算这样,仍然被人盯上,听到人敲门,众人便是吓得胆战心惊,真要是锦衣卫上门,就是全家嚎啕了。这样的情形,在城中时不时的发生,而且不仅是商家,我辽阳的普通人家也很富裕,这阵子遭遇勒索的事也很多,现在一到傍晚,天还没黑全城就是家家关门闭户了,尽管街面上其实有公安司的巡兵,但人家不怕盗匪抢掠,怕的是那天子亲军和他们的爪牙啊!”
第728章
提点
唐志大的话,十分沉痛,看来也是憋了很久的心里话,在场的商人们,包括宋钱度和李文昭在内,都是将脸沉了下来,为商者,最害怕的就是眼前的情形了。
众商人面色沉痛,袁黄却不为所动,仍然是神态悠然。
“居士,老和尚!”唐志大急眼了,反正袁黄和他们熟,平时偶尔也会彼此开开玩笑,他一急,连“老和尚”这样的不恭之语出说出来了。
“我想居士心中别有丘壑吧,眼前的事,对我们来说是大事,对辽阳镇来说,恐怕是一件小事情。”宋钱度心中一动,微笑着拿话试探。
这一次他和李文昭奉召前来,惟功说是有大事要商量,但又没有言明,只是请他们抛下手头的事情,尽快从江南赶到辽阳来。
他们的生意,与顺字行息息相关,顺字行能发展到浙江和两湖,当然也是和他们的鼎力支持有关。
在他们的带动下,江南的大商家也有不少陆续加入同盟,获得好处之后,同盟越发稳定,现在也仿辽阳的例子,成立了南直隶商会,宋钱度任了会长,李文昭是副会长,商会成立之后,对顺字行和四海商行的发展帮助更大,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各家都落了实在的好处,大贸易开展之后,只要融入其中的人都是赚的盆满钵满,有利益驱动,支持自然就落在实处。
就是两湖,也是反对者少,主要是经营盐铁这一块生意的人敌视辽阳,就如江南一带,松江织布的人对辽阳的不满与日俱增一样。
谁都知道,辽阳的棉花出产越来越多,织的布也越来越多,现在影响的是松江低端布的销量,迟早会影响到高端。
当然,南商们并不知道,惟功要的是整个亚洲的市场!
英国佬之所以打鸦片战争,最要紧的就是他们的纺织品进不了中国市场,当时的清政府设置了贸易壁垒,对英国布匹进入进行了种种限制,英国佬在全球都是出超,大赚其利,不仅本土有大量纺织厂和棉田,在印度种植棉田更多,纺织厂也更多,对英国来说,贸易就是其立国和富国的基础,断绝贸易,就是毫无疑问的战争行为。
对现在的辽阳来说,垄断本国的纺织品市场,进而东北亚,东南亚,南亚,这些地方,是迟早要进入和抢占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迟一步,将来就得费百倍的力气去追。
宋钱度和李文昭两人已经不是当年奉家族之命南北经营的青年商人,而是成功带领家族持续发展的当家人,惟功平时与他们沟通当然是书信,象这样要求两人前来辽阳商量事情的请求当然非比寻常,宋钱度希望从袁黄口中先打听出一些消息,最少,象眼前锦衣卫的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一进辽阳地域,他们就感觉到人心惶惶,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辽阳已经确定大胜献捷,锦衣卫一定会被撤回,现在人心会慌乱到什么地步。
众人都很难想象,如果总兵官真的被召回了,辽阳会又落到什么样的境遇里去!
“和几位实说吧,”袁黄何等人,当然知道这几个商人心中的所思所想,沉吟了一下,便态度坦诚的道:“大人相召你们是何事,我并不知道,不过,应该是和商业有关,与锦衣卫在辽阳近期的动作无关。”
“那兵主爷对锦衣卫就这样放着不管?”
袁黄笑着反问道:“怎么管?他们是朝廷派来的,是天子亲军,你想大人派兵抓他们?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出一些苦主告官,然后由城中的观察大人下令约束锦衣卫行为,抓起那些外来的无赖,出兵震慑,这一套行起来,锦衣卫大约也就识趣走人了。”
“就这样很好啊。”几个辽商闻言大喜,赶紧道:“请上头赶紧这么做吧,我们等的急了。”
“但上头还没有这么做,说明上头另有考量。”袁黄闭目思索了一下,断然道:“你们得自己自救了。”
“什么?”唐志大十分惊愕,嘴巴大张,象一只受了惊的蛤蟆。
“现在辽阳左路军往京师献捷,但还在路上,等他们到了京师,献捷大典之后,朝廷封赏的旨意会过来,同时,锦衣卫会奉命撤回。这个过程,可能很快,十天八天,也很能很慢,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锦衣卫出来,不可能不捞好处就回去,张惟贤与我们总兵争斗多年,现在的大势他没有办法,但把这些锦衣卫留在这里,借着明面上的理由给我们总兵添点恶心,制造些麻烦,这总做的到吧?就算我们总兵一怒,把他这几百手下宰了,他又有何损失?对我们总兵官来说,也是两个选择,一就是刚刚我所说的那样,把这事给解决了,还辽阳清平世界,二就是再忍半个月,和朝廷现在不宜翻脸,刚刚大捷,朝廷一则欢喜,二来疑忌,再公然对付天子亲军,朝廷疑忌之心更重。现在看来,可能选的是第二种做法。不过,实在来说,这并不象是我们总兵素来的行事为人,恐怕这其中还有什么变化,不过,我一时还想不出来。”
要是张惟贤在这里,恐怕就要鼓掌叫好了。
袁黄不愧是袁黄,把他的心思和做法猜了个滴水不漏,现在局面的发展,几乎就是和袁黄猜测的一模一样。
就算是对惟功和孙承宗来说,袁黄这一番心思机变,也是足以叫人动容了。
对唐志大等人来说,袁黄的话,就是一道道晴天霹雳。
“这,这可怎么办?”
“是啊,我等难道真的要远离避祸?”
“唐兄,你在中左所的宅邸似乎还不错,不如我们几家躲一躲?”
三个辽商,惊慌失措,竟是当场商量起要远远躲开。
宋钱度心知不妥,温言提醒道:“三位老兄,你们是辽阳商会的头面人物,下头的人正水深火热,三位躲起来不妥吧?”
李文昭也道:“人可躲,产业怕是躲不掉,现在他们勒索多少银子?”
“前几天有个千户亲自到昌盛纺织厂见我,”唐志大苦着脸道:“嘴一张便是要五万银子,那盐引明显是赶制出来的,拿真盐引来好歹还算敬业,拿五万两的假盐引就叫我们拿五万真金白银,也亏他们敢想。可我还不能直接拒绝,只能虚与委蛇,那个千户一脸不高兴,直说了,叫我们赶紧准备,逾期不给,小心倒霉!”
在锦衣卫进入辽阳之初,因为辽阳的种种异常,他们敲诈钱财还有些分寸,时间久了,看到辽阳也没有怎么反制他们,这些人便是加倍放肆起来,在此前,唐志大这样的商会首领,算是辽阳上层的人物,锦衣卫也不想招惹,现在一出手,便是五万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