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这里确实是一个良好的修筑台堡的地方,大明的堡垒有大有小,小的里许方圆,大的二三里方圆,一般选址都是尽可能的修在险要地方,比如险山堡和宽甸六堡,全部都是如此。
另外就是冲要地方,比如镇武堡,西平堡,沿河套边墙地区的诸堡都是,现在各人身处的地方就是在开原东路外勉强可称道路的上方,以高凌低,将堡垒修筑在山陵地带,可以有效控制官道,并且在自身防护上也有额外的加成。
倒是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地方也会有突发的情况,怀着十分的好奇,唐瑞年和任磊赵士桢等人,在护卫们的簇拥下,随着局百总疾驰过去。
相隔不远,三里多地,纵马疾驰转瞬即至,从刚刚的军堡地点绕道这边,有一个突起的山峦挡住道路,各人只能下马步行。
细心的人可以在深过膝盖的草从和一个多高的灌木之中看到一条只容一人经行的羊肠小道,从这小道可以爬上山丘。
护卫们拔出腰刀,开始在两边斫斩,用来破开更宽的道路出来。
唐瑞年等人倒也能爬的上来,唐胖子虽然看着还是富态,但体能很好,其余各司主管虽然是文吏,但辽阳经常对文吏也组织锻炼考评,平时也有体能标准要求,各主管自己得以身作则,连赵士桢这种死硬份子都被惟功亲自从被窝里拖出来过,体能也练的不错,其余的人体能就更加看的过去了。
爬到山顶时,回首一看,几里外的残败驿道象一条蜿蜒的长蛇,清晰可见,不远处方方正正可修军堡的地方象一块棋盘,众人这才惊觉,原来这山坡并不算矮。
但还没有完。
局百总道:“刚刚我们的人察觉到几缕炊烟,跑到这里马不能上,就攀缘而上,最后发觉在这山坡再攀上那边的悬崖,上面居然住着十几户人家。”
“什么?”
赵士桢吃了一惊,仰脸去看,其余众人也赶紧仰脸。
那悬崖是另外一处山峦的顶峰,险而高峻,比这里要高出一倍还多,看着就十分陡峭,而且一路上去树木灌木众多,根本叫人想象不到,这样的荒山之顶,居然还住着不少居民!
“好家伙!”唐瑞年惊吧道:“他们是怎么住上去的?”
“暂时还不知道。”局百总道:“这是一件稀罕事,所以我一边派人上去叫住在上头的人下来几个说话,一边就亲自去请各位大人了。”
“你做的好。”唐瑞年瞟了一眼局百总,夸赞着。
这一次他们一起出来当然不止看地形这么简单!
辽东的边墙之内的情形,大到两个路城,各卫城,所城,各军堡,驿站,寨,都可以为众人所了解了,而边墙之外,这些年军情司做了极大的努力来完善对外情报,但多半限于地理和敌方情报,象眼前的这种事情,军情司就肯定没有涉及到了。
“等一会吧。”赵士桢被勾起强烈的好奇心来,这时候叫他走他也不走了。
过了一小会儿,众人看到眼前出现一副奇景。
几个身手颇佳的猎骑兵小心翼翼的从山顶上慢慢沿着可攀爬的地方下来,在另外一侧更加险峻的地方,几个山民却是如猿猴一样,十分滑溜的迅速滑了下来。
看到他们下的很快,猎骑兵们赶紧迎上去,这些人不明身份,还是要小心戒备。
等这几个山民下到峰底的时候,众人便一起迎了过去。
看到这几人模样的时候,猎骑兵和护卫们都是松了口气,很明显的,这就是最普通的山民。
但也有不普通的地方。
他们下山的速度快得惊人,身上的筋肉比普通的大明百姓要强健的多,两眼有神而犀利,两手虎口和手指上有厚厚的茧子,应该是经常用柴刀和射箭,只是身上的布衣破烂不堪,明显的是缝缝补补多少次,几乎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来了。
“小的见过老爷们,老爷们万福。”看到唐瑞年等人过来,几个山民中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赶紧跪了下来,其余各人也跪下,众人战战兢兢叩头,请安。
这样的场景在辽阳已经不大多见了,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辽阳的军户和百姓见到这些大人物也不稀罕,最多叉一下手,该怎样还是怎样,这些大官老爷们也不会叫人捉了这些平头百姓们去打板子,大明那种牢不可破的官本位所带来的一切,在辽阳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就算是惟功本人,底下的最低等的新兵蛋子见了他也就是打个敬礼就完事了,所谓上行下效,上有好,下必从,不管人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最少在表面上,辽阳的等级制度没有那么严格了。
“诸位赶紧起来。”
唐瑞年亲手扶起这个为首的,其余几个也被猎骑兵们扶起来了。
在扶起为首山民的时候,唐瑞年感觉对方全身都在发抖,再看其余几个,都是脸色惨白的样子,甚至有一个壮实的后生小伙子,刚刚下山的时候,下山崖如履平地,显示出良好的身手,但在此时,却是吓的浑身发抖。
唐瑞年和颜悦色的道:“你们都是哪里的人,为什么会住在这山崖顶上?这里住的好么,有水没有?”
“我们……”
几个山民面面相觑,眼神中心虚的色彩越发明显了。
唐瑞年是什么人,精明的石头里挤出油来的家伙,当下微微一笑,向着众人道:“你们莫怕,不论你们是逃亡军户还是江洋大盗,我又不是捕拿你们的人,只管实话实说,放心好了。”
有这么一句承诺,几个山民脸上的颜色就好看的多了,就算这样,为首的也是嗫嚅半天,才把话说明白。
果然是一群逃亡军户,全部是来自宁远,在各级军头的残酷盘剥下,这些军户过着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的凄惨生活,终于在有一次发生了小规模的抵抗事件,如果在内地州府,最多打一顿板子就完事了,但在辽东这样的军事管制体系下,犯这样的事几乎就是死定了,这群军户的长辈无奈逃亡,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年了。
“三十年?”赵士桢惊道:“你们在这山崖顶上已经过了三十年了?”
“是。”看起来五十余岁的山民答道:“小的当时七岁,现在已经三十七了,正好是三十年时间过付出了。”
“啊?”
这一次是所有人都惊异了,这山民看起来有五十多快六十,结果才三十七岁,怪不得筋骨看起来还算强健,不过头发花白,齿牙动摇,说话时一嘴牙齿参差不齐,这并不奇怪,当时的人一年到头全部是吃粗粮和野菜,牙齿磨损比后世要严重得多,但这个山民满嘴牙齿几乎快掉光了,情形看起来就象六十左右的人,现在看来,应该是长期缺盐造成的恶果了。
“这样的日子过的太辛苦了!”
赵士桢由衷感慨,他是官宦子弟,又几乎游学和成长在京城,除了叫花子乞丐流民之外,没见过世间百态,在辽阳,也是一心扑在将作大事上,虽然知道辽阳人在惟功治理下过的很不错,但以他的人生经历,真的没有想到人可以这样的生活着。
“老爷说惨,小人们倒不觉得。”
这一点时间的相处,这些山民已经知道这些大人物脾气很好,也不是来抓逃亡军户的官员,胆子也略大了起来,一个山民斗胆驳了赵士桢一句,见他并没有发火,便又接着道:“我等住在这山上,山顶有三百多亩地垦了出来,我们一共才十来户人家,尽够吃了,这里山林里猎物也充足,一年也不曾断了荤腥,这样日子,我们老一辈说哪里敢想能过的上!”
“是啊,自种自吃,没有官府管我们,没有将爷们叫我们做这做那,自己打猎自己吃,好不逍遥自在。”
“我等过这样的日子,实在是有福,各位老爷就不必替我等操心了。”
众山民可能害怕自己和家人被带走,开始一个劲地吹嘘起住在山顶上的好处来。
第684章
天时
“住的很好?那你牙齿怎么掉光的?盐不够吃吧?这附近没有我大明卖盐的地方,百里之内都没有,北虏和东虏自己都不够盐吃,你们住这里,哪来的盐?没有盐就只能想办法,多半看傻狍子獐子在哪里舔石头,你们想办法也去舔舔,这样吃法,够用才有鬼。”
“得一块盐,怕比黄金还金贵,是不是?”
“打的皮子,挖的参,只能看到小股的东虏想办法变卖,人家讹你们也不敢反抗是不是?”
“没有水喝,洗澡什么的更不必想了,是不是?”
“衣服没法补了吧,东虏和北虏自己衣服都不够,到了冬天你们也穿皮袄子,这夏天就只能穿以前的旧衣服。”
“人在崖顶病了怎办?上开原请医生去?”
任磊和张思根开始不怎么出声,但两人一张嘴,就是犀利无比,而且直指要害实质,根本不给这些山民回避的角度。
确实,盐,水,卫生医疗,这些东西属于公共范畴,住在这“桃源”般的山顶上,可以躲避世俗的压迫和伤害,但世俗所能提供的最基本的东西,却也是享受不到了。
看着这一群呆若木鸡却仍然心有不堪的山民,赵士桢叹道:“看他们,宁愿病死在这,宁愿吃不上盐喝不上水,也不愿回到我大明境内生活,当年还真不知道被怎生压迫了。”
众皆默然。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所谓“生于辽不如走于胡”,就是辽东大明军户最为强烈的呐喊。在很多女真部落就有这样的汉民,甚至有秀才也在胡人的部落之中。
这大明确实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象眼前这样的一群山民绝不是少数,在关外的很多山丘林地里头,不知道还生活着多少。
时间久了,渐渐他们可能形成村寨,也可能成为新的部落,也可能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一种真正的责任感,涌上所有人的心头。
哪怕是猎骑兵们,脸上也是有动容的表情,他们曾经也是穷苦的军户,虽然这些二十左右的小伙子在惟功刚到辽阳时才是半大娃娃,但已经颇为感悟到生活的艰辛了,现在辽阳镇治下全境虽然还有一些人未曾摆脱穷困的命运,但最少可以吃饱是没有问题了,而层层军官的盘剥,虐待,凌辱和压迫,这在辽阳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念及此,这些猎骑兵们心中不能不出现强烈的自豪感和团体认同感,正是因为有他们,有惟功这个总兵官,辽阳才成为现在的辽阳。
对赵士桢等人来说,则是强烈的责任感。
“今晚再踏看几个地方吧。”赵士桢道:“越早将这些地方建起屯堡和军堡出来,则越早可以安置更多的人。”
任磊道:“我想在河南陕西各处,宁愿逃亡胡地而不愿留守待死的人也不少。这是我大明朝廷之耻,也是我等读书明礼人的耻辱。应当将这样的事画成图册,广为宣传,这件事,很该叫教育司的人过来一下。”
“赞同,应该把教育司的人叫过来。”
“说得再多,亦不如实例能说服打动人心。”
几个大人物寥寥数语,就将眼前的事给定了下来,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以中国之大,地方之广袤,不仅是辽东,纵是在湖广四川这样的地方,为了躲避徭役,战乱等压迫,躲在深山之中,甚至是悬崖之上的住户也是很多,后世经济发达,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会有人住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深山之中,其实以当时的人来说,这样道路不通,环境恶劣,但却没有朝廷和官府压迫的地方,却无异于天堂。
所谓的桃花源记,便是这种情绪的深刻表达。
当然这样的情形其实也难以为继,住在崖顶的这些人不仅仅是水和盐还有医药的问题,不和外人沟通,平时肯定没少被北虏和东虏欺负,另外无法婚配,居民会慢慢减少,最终彻底消失。
在这个时代住在这样的深山之中,没有一定的族群数量,普通人是肯定生存不下去的。
“我们就要在四五里外修筑军堡,你们壮丁来应募吧,每日供给三餐,不会打人,另外每月发饷三两。”
唐瑞年向这几年山民一说,这些人脸上露出惊喜交集的神情。
看他们似信非信,唐胖子笑笑,也不多说,看到赵士桢想说话,唐瑞年还摇头阻止。
待他们全部离开后开始下山,赵士桢忍不住向唐瑞年道:“这些人在这里哪里过的下去,我们辽阳再不济也能叫他们过衣食无忧的日子,你怎不叫我劝他们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