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619

  “这里拆了,怎生打算?”
  “回总爷,俺打算投军。”
  “哦?”惟功大有兴趣,这还是头一个主动在他跟前说要投军的,当下笑问道:“你这是自己想的,还是我们的人劝的?”
  “自己想的。”李达大大咧咧的道:“俺才三十来岁,寻思着一直在扛活,种菜种地都不在行,老做活也烦了,不如给总爷当兵……俺看那些兵挑水都是雇的夫子,吃的也好,大鱼大肉的紧造……舒服的紧,嘿嘿,饷钱也不少,俺愿当兵。”
  惟功听的差点笑出声来,看来自己的吩咐下去,果然是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军队的待遇好,饷银俸禄高,自然就会吸引一批有志之士加入其中,这李达年纪有些偏大,但社会经验肯定充足,一旦军训成功,会是下层军官和职业军士的好苗子。
  毕竟一群二十来岁的军官管理二十来岁的士官再管二十不到的士兵,军队年龄层过于单一,结构过于单一都不是好事情,所以如李达这样年纪的,只要条件合格,肯定是优先允许加入的。
  “好好干,希望不久后能成为我辽阳镇的正式一份子。”
  惟功拍拍他的肩膀,想到李达日后扫厕所洗袜子叠被子打扫内务的模样,惟功便是忍不住要笑。
  这厮还真以为辽阳镇全是一群老爷兵?以后有得他受罪的时候了!
  ……
  ……
  惟功和大丫等人离开后,李达和杜家的人闲聊,他知道杜义和杜廉都是身手了得,胆气也过人的好汉,当下便劝道:“你们去倒腾山货,来回也是提着脑袋干,不如当兵吃俸饷,辽阳镇新军就一两,老兵一两八,骑兵二两四,俺们就算当不上骑兵,月饷一两八,一年是多少?这银子可是整落到口袋,每个月还有口粮,俺们在营里还有肉吃,几年下来,俺们就发了。”
  在李达等人眼里,一年赚二十两是不小的数字,就算是杜家兄弟,脑袋别在裤腰上去女真地界倒腾货物,整整一年不能归家,也就是带了百多两银子回来,给了杜礼之后已经所剩不多了,两人都是有家有口,也是快三十了,以前之所以没入营伍,是因为除非干家丁,还得贪污军饷,连战马的口粮都得克扣,一年也就几十两银子,还得上阵厮杀搏命,不小心死在沙场上可就啥都完了,不死的话,残疾了也不好过……肃清门,无敌门,安定门,哪个城门没有几个残废?除了天生的,就是战场上下来倒霉蛋了。
  “达哥,沙场上刀枪无眼啊。”
  “是啊,不小心残了也不是好耍的。”
  “戚。”李达一脸不屑,道:“想过好日子还前怕狼后怕虎?屯堡里种地也有一两八,不过肯定累个半死,当兵也是一两八,听说还会涨,沙场上各由天命,你在家就保险?不被砍死,饿死冻死也不好受啊。要说残疾,最近你还见着那些个残兵没有?”
  “咦,倒是真没见着。”
  “当然见不着了!”李达道:“已经全叫辽阳镇收养起来了!”
第444章
参谋
  “收养起来了?”
  “嗯,可不。”
  最近辽阳镇虽然银钱上十分紧张,但更叫城中人上下归心的就是将养济院和慈幼局重新立了起来,所费不多,但收获极大。
  其实大明每个城市都会有这些福利设施,相比较同时代的欧洲来说,大明在这方面堪称是文明的典范,鳏寡孤独不必太担心,养济院收容这些人,而慈幼局收抚孤儿,在宋时就是如此,大明早期也是如此,整个社会制度里,生老病死,其实都有专门的政府部门来负责,就算你客死在异乡,也有义庄来收容你,不会叫你暴尸荒野。
  但时间久了,这种福利制度也是和一切的制度一样,渐成具文,地方没有财政,自然无法支出,时间久了,所谓的养济慈幼,都无从说起了。
  倒是地方官绅,把持官府,在年景凋敝的时候,将所获得的拿出一些来,施粥舍药,反而博得善人之名,想来也是讽刺之至。
  当然,做总比不做好,吃相难看的勋贵和更难看的太监,连这种虚面子也是不要的。
  “既然这样,我们兄弟也加入。”
  “张总爷到我们辽阳来,是我们辽阳之福。莫说救命之恩,光是他做的这些事,我们给他卖命也是该当的。这么多在辽阳当官发财的,谁正眼瞧过那些孤老和乞儿,偏他就管这事,这样的官,俺打心里敬他服他。”
  杜氏兄弟一想,果然自己回辽阳以来,在街上没见着过孤儿和残疾,也没有那种无亲无故无人奉养的老人在路边发呆,看来,是全部被收养起来了。
  其实这样做法,花费并不算多,毕竟中国人最讲宗族和孝道,若非是运道不好全家死了,连宗族也靠不上的,否则也不会流落在城市里无处可去,孤儿也是一样,只有京城那种大城市才多,一般的小地方,死了全家还有全族,总不能一族全死光,所以这一类人并不多,倒是残疾人多一些,不过数量也有限,卫生医疗都不好,能活下来的残废也是很逆天的……
  银子花的不多,却能叫人归心,这便是好处所在。
  “养济院和慈幼局各拨一千两银,盐菜银子在里头,买布做衣服做鞋也在里,粮食是辽阳镇直接拨给,所以城中所有该着收养的全部都在里头了。”李达脸上也转为正经,沉声道:“摊着这样的总兵,是咱们的福份,好好效力,指望他在这里多住几年吧……这狗日的世道,再来个新总兵,换一个新都司,指挥再换一拨,怕又是和以前一样黑,所以趁着机会,博一下才好。”
  这夯货心里,倒是藏着好大一份野心。
  ……
  ……
  惟功和大丫算是表明心迹,回到总兵衙门,大丫便立刻跑回后宅去了。
  虽说这丫头跑得快,不过惟功知道,自己倦极回衙的时候,会有人熬夜在灯下等着,还会用煲热着鸡汤一类的汤水,惟功不象当世的人一样喜欢饮参汤一类来药补,但喜欢饮些汤水,大丫知道了,每日都会熬一些滋补的汤给惟功,待他睡了,这丫头才会去睡,惟功出行这一阵子,多少天没饮成汤,想到这些,心头自是一阵温暖。
  “大丫闺名叫啥?”惟功看着一路跟过来的李佑,笑着问他。
  这算是自己半个老丈人了,大丫肯定不能当正妻,什么平妻的也不可能,平妻是商人在外娶的良家妇女,只是给一个“妻”的称谓,不论是宗法还是国法都不承认,一直到清季乾隆之后才渐为世俗接受,不过也仍然属于很罕见的情形,象惟功的正妻是伯爵之女,他娶一个军户女儿当平妻,自是十分荒唐之事,大明宗法极严,生了皇帝的太后死后也不能入正殿享受祭祀,只能将牌位放在别殿,无人可以逾制,所以大丫只能是妾侍,而且惟功并不打算在成亲前就纳妾,但该知道的,总要知道。
  “大名叫李淑,小字丽贞。”李佑不知道怎地,和惟功说话总是有些胆怯,哪怕时间久了熟悉了,也是一样。
  “这名字怕不是你取的罢?”
  “是小人当初花了五分银子,请巷口替人代笔的刘铁口写的……”
  “好名字,取的蛮好。”
  这名字确实雅而不俗,贫家小户一般都是花儿草儿绢儿的,倒难得有这样的佳名。
  看着李佑畏畏缩缩的模样,惟功笑道:“大丫这会子还是大丫,月例涨一倍吧,不过总得我成亲之后,再纳大丫。”
  这话说的平平常常,李佑也唯唯诺诺的应了,惟功见他模样不是十分喜乐,想着自己进屋前的话,当下点一点头,对李佑道:“你也莫要担忧,我心里拿大丫并不当寻常妾侍,她跟我也不会受委屈,你放心吧。”
  能有这样的话,实属难得,当时的风气,婢女不可送人,妾侍却可以当礼物随手转赠,所以地位极为低下,有惟功这种保证,最少大丫不会有这种遭遇,因为可以写下文约,有约的与无约的妾自然不同,便是大妇也不能随意处置了,惟功的表示,便是有这样的承诺了。
  李佑这才十分欢喜,感觉女儿攀上一门好亲,待惟功走开后,便是一脸喜色的跑去找浑家报喜去了。
  到得晚间掌灯时分,惟功在西花厅设宴,款待参谋局的人,陶希忠领队,众参谋都是十分兴奋,这是难得的荣誉。
  测绘工作,也是不停地进行着,最近参谋局开始再一次招收人员,购买战马,只是碍于资金并不充裕,所以进展并不是很大。
  而协助军训局编制训练计划,将辽阳镇历次战事的经过详细编成战例,平时加以研讨,和各级武官商量加以改进,提出建议并协助实施。
  按参谋部在欧洲发展的轨迹来说,它的前身军需部已经出现了,在瑞典这个小强国家里已经有长矛和火枪的成熟方阵,西班牙方更全面,厚重,古斯塔夫的方阵和火炮配合,加上军需部提供了超级高效的后勤保障,所以成为北欧之雄,连败强国,成就霸业。在军需局之后,才是参谋部的雏形出现,到拿破仑时代,才有人提出成立一个专门研究战争的部门,再到普鲁士人手中,才算将这战争决策部门的最高成就给真正发掘出来。
  在德国人手中,参谋部第一职能是测绘,在当时,三角测绘还没有推广,人们绘图是用的两点测绘,是以两地之间的直接距离来绘图,加上山川海拔和河流的宽广,这样就算详细的地图了。
  当然,就算这种水平的地图也比明清时代的中国要高明的多了。
  第二职能是研究战史,第三职能是协调军需,在满足这些职能之后,参谋部的军官才算合格,可以根据军事情报来制定做战计划了。
  可以说,普鲁士在军事上的强大,在一战前后的赫赫威名,就仰赖于两个体系,第一是参谋军官制度,第二是少年军校,以少年军校出身又成为参谋军官的一员,就是德国敢于挑衅当时的老牌帝国的底气所在。
  惟功现在正着手建立的,也是这两个体系,确实是有些超前,比如三角测绘,其实在几十年后就由欧洲佬搞出来了,是几何学的初级应用范畴,但现在只有参谋处中不多的精英才搞的定,所以辽阳附近的绘图工作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预计想把辽中到辽南,宽甸,开原一带的地图测绘完毕,甚至出边墙之外,测绘女真和蒙古范围的地形图例,然后制成军用地图,沙盘,根据情报推演战例,拟定战役过程,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希忠,我希望参谋局不仅仅是针对女真,北虏,在未来数月之后,在军情人员的配合下,还要去测绘朝鲜地图,等朝鲜完成之后,再沿长城,由蓟镇到宣大,固原,甘肃,一路测绘过去。”
  陶希忠是精明而谨慎的性子,和李守拙有些象,但比李守拙更为进取一些,当下点了点头,与惟功碰杯,答说道:“请大人放心,参谋局绝不会故步自封,也不以眼下的规模和成就为满足。”
  参谋局未来将会是,也应该是辽阳军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是惟功对他们的期许,也是早就言明的事情。
  惟功又转向其余的参谋军官,看着一张张英气的脸庞,还有透露着智慧之光的眼神,举杯道:“诸君,来日将多有辛苦,然而为了我大明的强盛,华夏的长治久安,彻底歼灭丑虏,壮大我辽阳镇,诸君的辛苦一定不会白费,未来,我亦会有所报!”
  众人轰然应诺,起身举杯,共饮下肚,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志气昂扬。
  待回到自己房中,果见一碗解酒的牛骨汤已经摆在桌上。
  大丫等着睡眼迷离,见惟功过来,这才赶紧起来。
  今日她穿着青绿色的马面裙,整个人看起来娇俏可人,脸上虽不施粉黛,却是犹如人间胜景,妙手天成,根本就挑不出什么瑕疵来。
  男子疲惫之时,能有这样的女子洗手熬着羹汤等候,心中自是十分舒服,惟功也不说话,坐下用汤勺喝汤,轻碰瓷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大丫瞧他的模样,也是抿嘴微笑起来。
第445章
行动
  宋钱度和李文昭没有住总兵衙门,此前就是一直住在辽阳的在城驿中,这种官驿和京师及南京的会同馆一样的性质,只是规格略有不同,每个城市,都有一个这样的在城市之中的驿馆,以方便招待往返的客人。
  叫这两人觉得不便的就是城中居然没有会馆,会馆在后人想象来说就是同乡聚会的地方,其实远远不止如此,同乡之间的声气互通,婚丧嫁娶,会馆都会负责提调招呼,同乡中进士,在京会馆一定会大摆宴席,凡籍贯相同者,皆可与会,一起庆贺。
  至于会馆是商人收集情报之所,互通有无之处,乃至临时放置物品,居住,饮食,都是按本乡的习惯而来,这叫当时吃不惯外间食物的人来说极为重要了。
  辽阳无江南一带的会馆,吃食较关内自是十分粗鄙,两个大商人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出来的,正事没办好之前还顾不及这些事情,正事办妥当了,自然而然的就想着口腹之欲起来。
  “怎么样?城中总该有些象样的酒楼。”李文昭笑道:“好歹出去见识一下,找个不错的,将来往辽阳的时间可有的是了。”
  被这么一说,宋钱度也是起了兴,点头答应道:“老兄所说极是,我们赶紧出去,这两天好歹多试几家。”
  他们已经打算在辽阳各买一处商铺,用来做家族在这里的据点,除了此处,就是要在金州卫也设一个办事点,他们自然不是要抢顺字行的生意,只是图安置方便,来往不必事事仰赖他人。
  海贸之事,已经势不可免,而一年两年之后,可能就会是数百万的规模。
  这话说给晋商或陕商听,恐怕要将他们的大牙笑掉,毕竟大明禁海二百年,到现在北方除了少量的走私商船之外就几乎全是渔船,只能造小船,不准造大船,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大船图样被兵部尚书刘大夏一火焚之,儒林士大夫们还交口称赞,以为是正义之举,现在这时候也就是刚处于隆万开海的早期,江南和闽浙沿海才开始出现大型商船,大量的丝织物和瓷器茶叶出口,换回一船船的银子回来,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形成的往吕宋的黄金海道是刚刚出现,离成熟期还早的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