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校对)第32部分在线阅读
惟功听的也是不胜向往,油然道:“可惜现在倭寇被杀光了,不然我也想去杀倭祭刀呢。”
吴惟贤叹道:“海上还有一些,不过是真的不成气候了。倒是当年十倭中只有三名真倭,现在的倭寇,真倭多了些。”
惟功震惊道:“当兵只有十分之三是真倭?”
“唔。”吴惟贤点头道:“当年倭寇,多半是中国人。”
“那他们为什么为倭寇?”
“这个就复杂了……”吴惟贤沉吟着道:“嘉靖年间尚且不曾开海,海禁尚严,福建和浙江一带,多山少田,民喜经商,又能冒险,所以入海讨生活的极多。因为法禁严厉,捉住了就斩首,我记得在成化年间,一次捕船民数十,不分良莠皆斩。后来只要入海的干脆就存了不回岸上的心思,时间久了有一些还算良善,只在海上做生意,移居吕宋爪哇倭国等处,更多的就成了海盗,老船长王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初的倭寇,多半就是这些人了。”
“此事不必多提了,倭寇已经不能成气候了。”吴惟贤停住话头,看着惟功道:“你小小年纪,关心的事情倒是真的很多,现在还是练拳罢。”
“练拳,拳招是死的,拳意是活的,要把拳意练到了,就是真的大成了。”
“查拳拳意,最要紧的便是十字要决。所谓:缩、小、绵、巧、挫、速、硬、脆、滑!”
惟功接口道:“适才吴叔使的那拳,是不是速和硬?”
“是的。”吴惟贤赞道:“你说得不错,速是速如闪电莫迟疑,快打出不意;硬如钢锥戳软泥,冲撞莫松弛。拳意要快如闪电出其不意,而拳头要硬如钢铁,冲撞不松弛。但在速和硬之前,要会‘缩’!”
“缩如张弓蓄积力……”吴惟贤拍拍惟功,笑道:“自己好生琢磨吧。”
“吴叔,吴叔……”
某个壮实的身影一晃而逝,吴惟贤丝毫没有继续详细指导的自觉,一闪身便没了踪影,只留下了瞠目结舌的惟功,留在原地愣怔不已。
好在,吴惟贤虽然跑得快,但教导的真的非常仔细,几乎没有遗漏的地方,他的拳意,还有练气的体悟都教导给了惟功,此后的日子里,只要惟功继续苦练便可以了。
……
“练弓没有什么花巧的法子,无非就是耐心二字而已。”
“什么势如追风,目如流电,等你能拉开三石弓满半个时辰,或是左右开弓过百下手不软不酸时再说吧。”
“死盯着靶子,感悟眼力和手力的结合。”
“弓箭最少要数年才能见功,好在你底子强,我对你有厚望哟……”
……
“原本是要教你练剑或是练枪,不过我的枪法剑术真的稀松,你自己选择了练刀,这个大好,本将的刀术还是颇能提上一提的。”
“出刀狠,收刀稳,下劈,上撩,斜斩,挥挡,刀法无非就是这几个动作。你现在动作已经十分娴熟,出刀稳和准都有了,继续再练下去便是要练刀意!”
“刀意,连绵不绝,感悟到刀和自身的融合,劲气的协调,要做到出刀之后,刀意连绵不绝,这才能在万军从中,杀入杀出而自身毫无伤损。”
“这些桩,高低不同,你踩在上连练桩法,边练刀法,桩边吊各式大小轻重不一的铁球,来回撞击,等你从桩上下来不伤不损,而刀刀俱能砍中球身的时候,刀法就算小成了。”
在吴惟贤隔三岔五的教导之中,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惟功的劲力,箭术,刀法,无有一日不在进步着!
……
“大哥!”
“惟功大哥!”
一转眼已经是五月中旬,暮春时节。
从城西宣武门出城,一直往西北方向不远,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香山和八大处等风景名胜区了。
张惟功一身箭衣便装,头上戴着一帽灰色毡帽,腰间佩刀,大步流星的走到香山山脉的一种山道起点的时候,十几个少年从路边的草丛中一跃而起,一起叉手行礼。
时隔数月,张惟功的个头又长高了一些,已经接近成人,肩膀宽厚厚实,两手布满了茧子,双目炯炯有神,看人的时候,目光直视,毫不掩饰自己的眼神,不骄狂,也不退缩避让,很多人在他的双眼注视时,哪怕是成人,也是情不自禁的扭转过头去。
他的步伐,不快不慢,成稳有致,哪怕是赶路的时候,也是身形凝渊如山峦,不晃不摇,令人感觉稳重,油然生出信任之感。
现在的惟功,虽然还不到八岁,但望之已经如十四五岁的少年,而杰出的仪态,有时甚至叫人忽视了他的年龄,待他如成人一般。
听到众人的叫唤再看到人,惟功没有直接说话,只是用平静的姿态和冷静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少年们。
与几个月前相比,这些少年的模样和神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个头或多或少都长高了一些,脸上也长了肉,原本又青又白的肤色变的红润起来,头发也从枯草一般的模样被梳理整齐了,虽然他们还都很小,头发没长到可以用簪子或头巾网巾固定起来的地步,但好歹都用布囊包裹起来,不再是那种看着恶心的脏兮兮的样子了。
身上的衣服也都换过了,虽不是什么锦衣华服,但都是干干净净,也没有什么补丁,浆洗的挺立笔直,像个样子了。
每人都是穿着大小合身的衣服,都裁剪过了,类似布的比甲或是箭衣,方便行动,也算是武人服饰的变体。
每个人看向惟功的眼神,都是毫无矫饰毫无保留的恭谨神色,那种佩服和尊重的眼神,只能在这些少年没有保留的尊重一个人的时候,才能看的着。
“晋材,最近督促他们站桩可有松懈?”
“大哥,每日半个时辰,哪怕是在这里做事回去后也要轮班站,不曾放松过。”
“好,很好。用诚督促练刀,如何?”
“每日挥斩不断,请大哥放心。”
“很好,你们做的都很好。”
至此,惟功终于点了点头,笑道:“没有叫我失望。”
“多谢大哥夸赞!”
周晋材黝黑的脸孔居然涨出了一丝嫣红之色,颇有妩媚之感。虽是比惟功大好几岁,但是能叫惟功夸赞自己这么一声,就能叫周晋材高兴成这样。
每个人都叫惟功为大哥,这种称呼和当年跟随朱国器这个老大时不同,当时周晋材一伙,更多的是叫朱老大,或是朱会主、会首、或是称为朱团头,而称呼惟功,各人都是叫一声大哥,却是叫的情真意切,十分亲热。
这几个月来,这群少年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变化,都是仰赖惟功的指导和带领而产生,这些少年人心思单纯,又怎么会不从内心深处,将惟功视为天人神仙一般的人物呢?
“做的好自然就夸,做得不好也要骂,不成就打,你们知道我规矩的。”
众人听了惟功这话都是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还情不自禁的摸摸自己的屁股。
惟功自己也是微笑起来……他教这些小子练武才知道自己的资质确实好,可能是两世为人后对身体的掌握确实比一般人强,他学武真没有什么障碍,这些小子们就不成了,开始学站桩时被他操练的死去活来,几乎人人都挨过他的揍。
甚至被他打急眼时,一群少年还组织过反抗,不过七八人一起上被他抽飞了满地找牙,到那时众少年才明白过来两边的差距有多大!
第040章
管束
“咱们分成三个小队,我和晋材各带一队十五人,王勇和国峰带一队,周思进带着人在冷铺看家。”
闲话说毕,张用诚就向惟功汇报起现在的情形来。
“这几日我们在山上不得下去,打得野猪六只,兔子皮三十五张,狐狸皮五张,野鸡五十七只……惟功大哥,这比上次可少多了。”
“已经不错了,我还以为会更少一些。”
当时的北京,香山还不像清季那样被完全开发,成为京城贵戚和百姓踏青或是秋游的纯粹的旅游景点,在大明时,西城一带城外人家不多,到香山山脉一带时,人家就更少了。
后世赫赫有名的圆明园,现在才刚开始修建它的雏形,园子的主人就是当今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一直到清季时,圆明园附近几十里的地方所居住的人家也是不多,抗击英法联军有名的女英雄冯婉贞,武功高绝,就是因为整个村庄的人都是猎户,就在圆明园附近打猎为生,所以练就一身高明的本领,杀敌很多,后世只要上过小学的人,便都知道她的事迹。
京城西南到东南这方圆百里的地方,在大明时人烟更加稀疏,人一少,野物就多,当然,也就是獐子兔子狐狸野鸡一类的动物,老虎一类的猛兽是早就被打绝或撵跑了。
张用诚白净的脸上满是笑意:“是啊,这一次端了一窝子野猪,够咱们吃一阵子的,想想吃野猪肉便是开心呢。”
“皮子仍然是剥了卖给私店,不过要小心官店和皇店的人……一切情形,你们自己照旧就行。”一边在山路上前行,惟功一边随口吩咐着。
“是,这不消大哥操心。”
众少年也是纷纷答应着,大家的神态都很放松,步履也都很从容。
三个月前,在苦思了很多种法子都感觉不成之后,终于也是叫张惟功想到了现在最唯一的办法:打猎。
这东西也是他的旧营生,在山村里时,他才四五岁就跟着大孩子进山了,边塞居民,会骑马,会骑射,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当然,种地也是必须的,但是和内地那些纯粹的自耕农比起来,边塞这里毕竟是有射猎的条件,有自然条件的话,百姓们自然全利用起来。
在进入英国公府之前,惟功已经是个合格的猎手,困境之下,重拾旧行当是无奈之举,好在无心栽柳却成荫,京西南一带虽有一些猎户,但地势广袤,惟功一伙人多,又被他调教的身手不凡,打猎收益,已经足够养活他们这一伙小孩了。
看到这一群叫自己大哥的少年们在茁壮成长,惟功的心中也充满欣慰之感。
到半山时,终是和王勇和王国峰等人会合,四十多名少年聚集在一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疲惫之色,野猪是用藤条捆了,用扛子抬着,兔子和狐狸则是各人扛着,野鸡是三五只绑在一起,有一些猎物不是弓箭射得的,而是陷阱套住了,现在还是活物,还在不停地扑腾着。
众人见到惟功过来,都是纷纷问好行礼,露出十分孺慕和亲近的笑容。
没有惟功,他们不知道怎么强身健体和习武,更不懂怎么打猎,京郊的猎物再多,也是同他们没有关系。
每个人的感激都是发自内心,这几个月,他们的命运已经发生了转折。
“留五个人继续下套,其余四十人回转,继续在冷铺苦练,不能松懈。”
人已经汇集齐了,惟功每隔几日就抽出时间来查看西山这边的情形,还曾经派出小队往圆明园那边去查看,结果那边猎物虽多,但猎户也多,看到有外来人打猎就全村出动撵人,代价太高,只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