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619

  “在下明白了。”孙承宗脸上显现凝重之色,他有些想不明白,这个计划很好,算是引蛇出洞,后发制人,为什么惟功被人一说,就要轻易的取消这个计划?
  难道自己的猜测,真的没有错?
  大丫看到孙承宗的眼神瞟过来,心中又是羞又是恼,不过更多的却是担心。
  李佑也是呆了,他没想到,自己豁出命来求情,结果却是这样。而眼前这位青年总兵并不是不顾军户死活,只是借由此事,想引出异已来加以铲除,如果真的听了自己的,此前的计划和打算,岂不就是落空?
  看到众人的眼神,惟功呵呵一笑,抚慰众人道:“大家放心罢,还有备用的计划,既然这个打算我弃之不用,将备用计划拿出来就是了。”
  他又对李佑道:“李老哥,既然是你惹出来的麻烦,捅的娄子,少不得你要效力了。”
  “小人没有什么可说的,总爷就算叫我现在去跳河,小人也不会往后缩半步。”
  “哈哈,那可不成,大丫就不给我沏茶了。”
  ……
  ……
  五月初九,林家和王政和约定发动的前一定,大队的辽阳镇兵,自简陋的营房驻地里头开了出来。
  从无敌门到武靖门,再到安定门,肃清门……每个城门处都站了兵,摆了一长列的桌子,重点则是钟鼓楼为中心区域,各卫的指挥衙门为次核心,然后就是定辽左卫到中卫,前卫,后卫,各卫的库房和营房生活区附近也是核心地区。
  每个点都有最少一个旗总的镇兵站队,整齐的军容容姿,出众的仪表,二十左右的平均年纪,当然都是神采奕奕,一看就知道是十分精锐的兵马。
  老实说,以前的曹簠在辽阳时也不是软蛋一个,家丁和正兵营的骑兵都很强悍,敢战之士层出不穷,辽土上生活成长的汉子,骑射功夫和彪悍的性格不比北虏和东虏差什么。
  但论起军人的仪表和整体感,曹簠的兵就差的远了。那些营兵和家丁,挺胸凸肚,横冲直撞,除了十分偶尔的校阅时能站个队之外,更多的时间都是练习个人的战技……个人战技才是辽东男儿在军中吃饭的本钱,武艺骑射功夫越强,地位越高,赚的银子当然也就越多。
  李宁和李平胡这样的家丁出身的武将,已经俨然成为全辽东的偶像。
  惟功这里,却是一条崭新的道路。
  军容虽然出色,获得的喝彩却是丝毫没有。
  整个辽阳城超过二十万的居民,现在对辽阳镇心存好感的怕也只是少数明白人了。更多人,哪怕是与军户无关的商人和士绅,对辽阳镇和张惟功这样的胡来也是心存疑虑,甚至也是与军户们一样感同身受。
  毕竟有一个这么强势胡来的总兵,未来数年之内,大家的日子都会很不好过。
  看到一队队气宇轩昂的士兵很快布满全城,东鼓楼下往西几百步,坐北朝南的一座酒楼之内,二楼和三楼上,很快就聚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这里是十分繁荣的商业街,辽阳这里,最多的就是皮货,所以皮货商人也是最多。鹿皮和牛皮羊皮,驴皮,各色兽皮,层出不穷,一张鹿皮从辽东辗转到关内,最少也值五六两银子,在这里,也就是两条鱼干就换的到,倒手到这些商人手中,最多也就一两钱银子一张,辽东现在地广人稀,茂密的大森林里是数不清的猎物,北虏控制的广大地域之中,更是有数不清的猎物,那些鹿群,羊群,动辄是大规模的数百只和过万只的规模,大规模的黄羊群甚至绵延数十里,超过十万只以上!
  皮货商人,人参商人,然后是收松子、榛子等土货的商人,关外的人很难想象,辽东密林深处,每到收获季节,不论是汉民还是女真,北虏,有不少人深入密林,除了射猎之外,就是不停的收这些干果类的果子,到了初冬大雪封林之前出来,每人最少都好几百斤,然后就可以拿这些货物换银子了。
  当然,还有东珠等各色珍珠,海东青等珍禽特产,这个就少而贵,只是少数商人在经营这种较为异端的商品了。
  辽阳城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志大,艾可中,李昭祥这三位大商,前两人是皮货商,李昭祥是干果和人参商人,三人都是身家数十万,跺跺脚便影响辽阳到沈阳到抚顺,宽甸一带商业活动的巨商,此时此刻,三人也是躲在三楼雅座之中,叫了一桌菜,却是无心动筷子,只是看着鼓楼之下各处的情形发呆。
  “这张总兵大人是要派兵动手?”
  “这两天风声传的凶,我只当是人们无见识瞎说,现在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啊。”
  “这样做法,辽阳城恐无宁日。”
  三人各说一句,都是感觉到对方眼中的忧虑之色。在此之前,他们对张惟功和新辽阳镇的进驻感觉是欢欣鼓舞……上次各商行进献大量的银子和物品,虽说也是因为被慑服于辽阳镇的武力,这三位大商人的主动决断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商家是无利不起早,这三人这么主动,当然是因为顺字行的即将进驻。
  从物流这一块来说,放眼整个大明,有哪一家能和顺字行相比?如果顺字行进辽阳,生意规范这一块绝无问题,物流费用最少也能省三成,时间久了可能省的更多,而省心这一块来说,更加不必提了。据唐志大的消息,顺字行在辽镇现在一共三家分店,广宁店和锦州店,而前屯和宁远两地算是一个店,都可以发货,收货。
  顺字行除了粮食托运外,沿着京师四处辐射开来的物流托运业务已经开展的蒸蒸日上,不论是从安全性还是运力,还有服务质量,都足以叫任何一家商行放心。
  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有一年超过百万的利润可言。
  整个北中国,南到保定和河间以北,西至宣府大同,东北至广宁,锦州,蓟镇和京师算是腹里,这是多大的地盘掌握在手中?不要说唐志大这种层面的大商人了,就是身家在万两以上,经营范围超过千里的商人,谁不知道顺字行?庞大的如同一只怪兽,偏又是一头不吃人的巨兽,不论是经营的手法还是做生意的诚信上都没有问题,也亏顺字行的背景雄厚,在山西镇也好,宣府也好,还有蓟镇,辽镇,都没有叫地方上的官绅和那些武官们给剥了皮,要是一般的商行,早就被吃的骨头也不剩下了。
  所谓的大明时有资本主义萌芽,其实都是梦话,苏杭一带的巨商海商,做到几十万的规模就开始大量的买地,储存银子,将银子埋在地底藏起来,家族开始大量的培养子弟读书,考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不是他们蠢,不知道扩大生产规模,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是根本不可能!
  苏州的商人依附某个大人物或某家族获得了巨额利润,但如果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本家族就一定要有进士官员,这样才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些打主意的官员士绅们才会在动手前有所考量,不敢随意下黑手。而想扩大规模,苏州的大商人到了扬州,虽然相隔才几百里,但扬州本地的官绅自有势力范围,地方官也要重新收买,根本就是一张破不开的关系网,耗费大而获利少,没有这么干的商人,本地的丝织厂,工人数百就很难管理,过千人的大规模工厂凤毛麟角,从商人自身和地方的多重安全考量,都不会投入扩大再生产了。
  所谓的资本主义,根本不可能诞生在这样的官本位和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
  隆万大开海,带来的不过是少数地方和少数人的富裕,商人想形成欧洲国家那样的势力和组成商会,根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顺字行的出现,当然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正因为是一个奇迹,吸引到的商人也多,只是眼前发生的一切,叫三个辽阳商人变的踟蹰起来……顺字行的主人行事风格是这样蛮横霸道的话,他们是真的要考虑一下,未来与顺字行大规模合作的必要性了!
第400章
海路
  “唐老哥,”艾可中一边看着酒楼下的情形,一边向唐志大问道:“若是陆路不行,我等设法走海路怎么样?”
  他和唐志大原本安心在辽阳为核心的地方做自己的皮货生意,收货是在开原和抚顺关,还有宽甸三处,出货就是从辽阳往关内出,当然一层层的剥皮,过了锦州到前屯一带,他们就不管了,往京里更是不敢想的事。
  象京里的六家做皮货生意的大商行,比如宝和店这家大型官店,一年的皮货进货量都接近十万张,但这个数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大明士绅阶层和富裕阶层对皮货的需要。
  当时的大明,到秋冬之时比后世冷的多,春天也是,除了烧炭取暖就是火坑,要么就别出门,这导致稍微有些钱的,肯定想买皮货御寒,而富贵人家,不仅要御寒保暖,还要美观,甚至斗富,你有玄狐皮,我便是有白狐皮方可,所以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皮货都是当仁不让。
  当时棉花的种植只是江南一带,以松江府为最多,山东的济宁府也有棉花种植区,除此之外,全国没有第三个地方能大规模种植棉花,出产少,还被大量用为军事物资,皮货的重要性自然就比后世重要得多了。
  唐志大和艾可中原本是有了雄心,他们是辽阳到抚顺关一带的大商人,如果能搭通往京城和北直隶到山东河南的路子,一路杀过去,一年获利最少要翻一番上来,要紧的就是物流要杀破地方的关系网,平安到货,最好是顺字行还能代售,否则自己开店,到处典铺子,雇伙计,还得被地方牙行为主的地方势力敲诈,大明的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现在看看有些要黄,艾可中有些急了。
  “老实说,我在复州和金州中左所都有一些小船,不过那里几乎没有商人落脚,只有一些小船用来走私货物到天津,那边的守将都十分贪婪,小宗货物送些贿赂还敢过去,要是大宗货物,只怕会血本无归。”
  大明的海洋贸易现在是南方特别发达,北方仍然处于沉寂期,最为关键的就是嘉靖到万历年间,屡次有河漕改海漕的呼声,如果成功,从南方到登州,天津这样一条长长的海运水道就会贯通,也会带动起北方沿海的船运和海洋贸易。
  结果在张根生居正的主持下,高拱主持的海漕被中止,这件事上,张居正失分颇多。
  当然,这几个商人不会知道这一点,对他们来说,海路不通是现实,只有复州和金州中左所一带的渔民,还有小型的商船会往来于海峡对岸,但规模太小,而且山东按察司根本不会过问地方之事和海贸的事,就算被洗清货物甚至被杀害,以辽东行都司和山东按察司现在的德性,估计被抢了或杀了,根本也就没有人过问。
  “海路亦不通,罢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辽阳赚一份安稳银子吧。”
  “倒是林家倒了,叫我等有些难受。”
  “是啊,喂饱了的大虫被打死了,再来一群饿狼,我等又要大出血本了。”
  说起这事,三个商人也都只能是苦笑连连。他们是辽阳坐商,当然不止林家一家的关系,但林家是辽阳都司,其实正经的称呼是辽东行都司最强的势力,林家一倒,再来新的都指挥,怕又要重新贿赂拉关系了。
  在辽东,和文官保持密切关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武将集团,抚顺关,宽甸,哪一处都是武将驻守和当家作主,文官大佬们才不会去那样的地方受苦,是以真的换人的话,对商家来说确实不是好消息。
  “好了,他们似乎要开始了!”
  三个大东主当然不会闲的跑来看热闹……最要紧的,还是要看清楚辽阳镇和张惟功是怎么行事,这才能真正推测出辽阳城和辽东都司的未来走向……李成梁虽然是辽镇总兵,但势力在广宁,辽东都司就在辽阳城中,可想而知,未来张惟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辽东都司落入他的掌握之中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位被护卫的大官想必就是总兵官了?”
  “是他,衣着朴实无华,神情怡然自得,护兵也多……辽阳镇的参将也没几个护兵,能这般多护兵的,只有总兵官一人。”
  “唉,但愿风平浪静,但愿这位总兵官大人,如传闻中那样,行事谨慎而爱民。”
  “呵呵,唐老哥你这可真是善祷善祝,罢了,我们也一样吧。”
  在这样关键时刻,大明政治版图里根本没影的商人只能双掌合什,默默祝祷了。
  ……
  ……
  惟功自然不知道,他在钟鼓楼下经过时已经被三个大商人密切关注着,现在的他,心思自然是用在眼前之事上。
  四千多将士除了一个局留守总兵衙门,还有几个局看守城门和军需之外,其余的将士全部分散在城中,在这样的武力震慑之下,原本人心不服,群情汹汹的辽阳城立刻冷静了下来。
  人们当然处于爆发的边缘,但在强力之下,这种汹涌的人心也会被迅速给压服下去。
  在大槐树百户这里,杜忠感觉嘴里含了整支的黄连,真真是说不出来的苦。
  一个旗队的辽阳镇兵负责这一片,四十名穿着军服的士兵,加上他们手中精钢所制的武器……长枪,腰刀,铁戟,当然还有弓箭,有一个小队十来人,每人手中拿着的是五尺左右的长管火铳……听说就是这东西一举灭了林家的家丁,十分的凶狠霸道,每当那黑洞洞的枪口转向众人这边时,每人都感受到了真切的恐惧和害怕。
  不少人家,都是一家大小聚集在一起,脸上的凄苦之色十分明显……在众人聚集在一起,没看到这些全副武装的士兵之前,似乎所有人都有信心与强权抗争,一定要争出一个事非曲折出来,到看到这些强悍的不象话的军人站在自己家门前不远来回巡视着的时候,众人才猛然惊觉,自己这一方太弱势了……人家若真的铁了心去做,怕是自己这一边,真的是一丁点儿机会也没有。
  “百户,一会儿要强叫咱们离开,你任事不理,只说听命便是。”大槐树下,杜老爷子和一群老人聚集在一起,不少人都是须发皆白,甚至十个有九个腰都是弯了下去,大半都是驼背,这个年头,营养不良,年纪不大的人就早早弯了腰,杜老爷子是杜忠的长辈,平时都是用排行叫他,今日此时,老爷子却是正儿八经的用官职相称,杜忠心里着实不安,吞吞吐吐的道:“二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话是正理,所以叫你们不要争,老老实实的听他们的安排,受人家的教。”
  “那您老呢?”
  “我们这群老不死的,跟你们到城外去吃苦?”杜老爷子呵呵一笑,笑容里有从容,有看破世情的沧桑。
  “叔,这不能!”
  “听你叔的没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