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江山(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09

  “跪见!”
  张守仁将欲跪下,却听上首传来一声低喝:“免!”
  宣赞官明显迟疑了一下,待张守仁堪堪跪到地下,方才喝道:“枢使有令,张将军免礼。”
  这么一小会的功夫,张守仁的后背已经沁出一层细汗。他不敢抬头,只是恭声谢道:“末将谢过枢使大恩。”
  却听那声音笑道:“在这堂中,本枢使还是第一次免人叩拜。张将军,本使非是敬你职衔,委实是你军功赫赫,威震大江南北,甚至白山黑水,草原大漠,现下也知道你张守仁的威名。本使掌印十年,大楚开国百年,也没有人立下过你这样的功劳。听闻你从东京安然回到襄城,本使那晚痛饮三大白,当真痛快!”
  第三卷帝都风云(三)
  这声音说话,又重又急,又有一股文人没有的痛快,听的张守仁激动不已。他心中明白,此时说笑不忌的,自然是在枢密使院掌印,曾经在军中服役位至校尉,枢使中的异数,枢密院掌印使,石嘉。
  “院使大人过誉,末将不过是侥幸罢了。”
  “抬起头来!”
  张守仁听命抬头,虽然不敢打量,却见这大堂虽是宽广,却是别无长物,空空如也。只有大堂正中,悬挂着太祖画像,画像之下,并立着五张坐椅,坐椅上端坐的,自然是五位枢密使。
  以空旷的空间和直面而坐的办法,使得站立在大堂中央,接受盘问的下属,感受到一股绝大的威压。当初设计这个大堂的人,想必也是用心良苦。
  枢密使不着军服,均是身着一品文官的紫色袍服,头戴长角蹼头,脚踩黑色官靴。坐在正中,年约五十,身材壮实透着一股军人才有的气质与坐姿的,自然就是石嘉。
  石嘉见张守仁依命抬头,两只眸子并不躲闪自己的眼神,而是坦然而视,细细一看,只觉这年青人的眼神晶莹发亮,深不见底,眼珠转动间,一股灵气自眼中发散而出,令人见之而心折。
  他心中暗自欢喜,却故意板着脸道:“张将军少年成名,又如此谦逊,实在是少年老成。”
  张守仁老脸微红,欠身答道:“末将不敢。”
  石嘉闷哼一声,怒道:“你以为我在夸奖你么?”
  张守仁心中一凛,急忙答道:“不敢。枢使大人有何训斥,末将一定洗耳恭听。”
  “大楚军人,地方与京城驻军,共八十万三千有奇。上将统制使十三员,兵马使、转运使、防御使三百七十五人,其余指挥使、校尉、兵曹过万人。可有一人,能够带兵四渡黄河,迫数万敌人固守东京,不敢出战;又可有一人,纵横四十万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又可有一人,所得资财,与兵士平分,使得属下军人,爱之如父母?”
  他嘿然一笑,盯视着张守仁道:“这些都是侥幸不成!”
  见张守仁并不答话,石嘉却又笑道:“这侥幸一说,倒也不是你一个人有此胡言。那吕奂上书枢院,说是不可对你褒扬太过,年青人,需要抑扬,再打磨一下,方可大用。就是适才,这堂内尚且有人,说你不过是侥幸罢了!”
  他适才对张守仁大加训斥,张守仁知道他并无恶意,是以从容听训,并不紧张。待到此时,他已经满头大汗,大惊失色,心道:“这老头得了失心疯么!”
  要知道这堂内并不是石嘉与张守仁两人而忆,象石嘉的话,原本是秘密不可告人,只适合在私下里言说。象他这样大喇叭一样,当着各人的面叫嚷开来。那么张守仁势必知道是谁迫害,是谁与他做对,将一切撕破开来,摆在明面。如此这般,吕奂等人反道没有顾忌,可以一意与张守仁做对。以他们的能力,纵然是张守仁名动天下,又能如何,还不是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
  他眼见石嘉还要再说,哪里还敢再听,急忙躬身,打断他话头,苦笑道:“大人训斥的是,末将知道。日后再有人说起,末将不敢自傲,却也不再妄自谦抑了。”
  石嘉显是对他的态度很是满意,当下轻轻点头,微笑道:“很好。守仁将军年少有为,将来必定是我大楚军中的栋梁。北方的蛮子一年比一年嚣张,这次襄城可差点儿就守不住,老夫意欲调派兵马援助,却偏偏有人在其中做鬼,说什么一城一池之得失,无关大局。若是大动干戈,反而会危及根本,这真是可笑之极。襄城若失,大江失守,敌人顺流直下,建康城一失,南京又能挡住敌人的铁骑么?到时候,大家一起往海上避难吧!”
  京师中关于和战的争执,一直未停,这些张守仁到是清楚。此时襄城大战,原本驻在樊城和合肥的驻军合该前来援助,怎料一直到敌人退走,援兵却是一个末见。而襄城主帅吕奂,却也似乎对守城全无信心,将最精锐的背崽军调为亲军,随时准备逃走。
  战事结束之后,襄城上下回想起来,无一不是捏一把汗。大帅可以随时倚仗着背崽军的战力保护逃走,全城五六十万的百姓,还有六万守军,势必将玉石俱焚,无一幸免。蒙兀人凡遇坚城抵抗,一定要屠之而后快,象襄城这样力抗蒙兀二十年,使得其精兵强将战死城下过数万人的城市,只怕连年轻女子与工匠,都不会脱难。
  各人原来只是以为吕奂无能,胆小怯战。待到后来细思起来,这吕奂虽然属于庸人一个,却也不曾无能到这个地步。况且以前襄城每遇战事,朝廷必定大军云集,与守军互为犄角之势。此次竟是一个援兵不见。再想想朝中太师一向主和,对主战派坚决抵抗的态度很是不满,曾经数次暗中派遣使者求和,却也是多次被主战的守将以通敌的罪名斩杀。两边的势力恶斗致此,什么国仇家恨,却也是顾不得了。襄城虽然重要,主和派却想着城池一失,可以借着襄城之失,大弹求和之调;主战派,却也要借着襄城之失,搬掉吕奂,激励全国军民抗争。两边均是同一个想法,于是一拍既合,竟将诺大的襄城置之不顾,只待城池失陷后进行自己的计划。
  若不是张守仁误打误撞,只怕这时候的襄城已经成为鬼域,蒙兀大军横冲直撞,攻城掠地,奸淫抢掠,无所不为。
  张守仁想到此处,一口气终就按捺不住,冷笑道:“大宋天子一心和蛮子求和,结果弄的国家板荡,本朝太祖立国时,曾言:敢言与敌议和者,立斩。今时此日,若是还有人敢言和事,枢密大人何不遵循太祖遗命,将其立斩!”
  此语一出,石嘉当即大喜,堂内其余众枢密,或是击节赞赏,或是面带不屑,表情各异,心思不同,倒也令旁观者好笑。
  “好,我朝就是要有张将军这样的好汉子,好男儿!象张将军这样的军人,就应该得到重要,这样,国家不愁无人矣!”
  石嘉击节大赞,转头四顾,向众枢密笑道:“如何?”
  众枢密皆点头道:“但凭掌印决断。”
  “既然如此,老夫就托大一回。适才咱们议功,张将军是临敌陷阵,破敌斩旗的头等大功,再加上是深入敌境,大长我军士气,甚至民心也为这次大胜所动,国朝四百军州,皆是传颂张将军的威名。如此名将,是我大楚立国后少有,合当大加奖赏。我的意思,是授以京城禁军第一军的兵马使一职,各位以为如何?”
  大楚军制,最高一级是统治一方,统辖大州名城,甚至有民政权的节度使一职。不过此职自开国后,为了防止武将坐大,已经不再授人。节度使下,便是统管一城军事的统制使,统制使的副手有防御使、转运使、统制之下,便是属下有一万到一万五千人的军兵马使,兵马使下,是指挥三千人的厢指挥使,其下便是校尉、别将、兵曹。
  这石嘉轻飘飘的一句话,立时令堂内所有人大惊失色。
  张守仁亦是瞠目结舌,惊道:“末将如何敢当!”
  禁军身负守备京城,护卫帝室的重任,每军都有足额的一万五千人,兵马使全是朝中世家权贵的子弟担任,张守仁在数月前不过一个队正,如何能担当的起兵马使这样的职位。
  石嘉如此处事,倒教原本一心与他唱对台的那枢密使停了话头,微微冷笑,倒只要看他如何收场。
  其余几人,或是石嘉心腹,或是他的好友,都知道此人脾气很是执拗,越是相劝,越是难以说明。倒不如闭嘴不言,静观其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