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江山(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09

  待兵士与战马都恢复精力之后,这一小股军队又如同出柙猛虎一般,迅猛而出,在敌人防线最薄弱的西面,撕开一道口子,直插而出,又往东京方向返回。
  除了张守仁外,再也没有人知道,他原本的突围路线,就是他带领着属下千辛万苦刚刚厮杀出来的东京。
  敌人的大股军队,少量的精兵,还有蒙兀人的骑兵,全在邓州一带搜索着这一小队楚军,却怎么也想象不到,他们竟然敢断然回头,二百人轻骑而奔,直往东京方向逃去。
  待敌军上下反应过来,这一队楚军早以日夜三百里的速度,三天时间就回到了东京城外。与上次相同,留守东京的仍然是老弱残兵,面对耀武扬威的敌军,只敢闭门自守,眼睁睁看着这股敌军绕城四周,呼喝叫骂,然后绝尘而去。就在当日渡河的地方,又从容离去。
  尾追而来的蒙兀骑兵,到底是反应慢了两天,等他们渡河一路直追,张守仁早又再次渡河,与方达等部成功接头。六百人的背崽军加上两千游奕,纵是相同数目的蒙兀兵也不是对手,轻骑直追的敌军如何敢与他们接阵,只得眼睁睁看着他们一路南行,终于平安返回襄城地界。
  如果说,上一次张守仁保住襄城的灵机一动,尚且不足以让他名闻天下,这一次的洛城及东京之战,却已经足以使他成为一个传奇。
  距离襄城尚有十里路程之远时,全城的百姓早就全数出动,在官府的维持下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边,欢迎他们心目中难得的大英雄。
  自本朝太祖逝后,汉人一向被异族欺凌羞辱,偶尔得胜,也是守城或是以多打少。只有张守仁这一次行动,来回纵横数千里,两百人在数十万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不但打的敌人丢盔卸甲,整整两队的背崽军士,死伤的人还不到十人。
  如此大胜,如此光彩、干净凌厉,完全没有枝节的大胜,在汉人的历史上,已经数百年没有过。
  不但是身为主将的张守仁,每一个随军出征的战士,都得到了从末有过的尊重与欢迎。整个大楚虽然仍是重文轻武,身处前线的襄城百姓却深知军人对国家及百姓的重要性,无论如何,这一仗扬眉吐气,将数十万敌军及蒙兀人戏弄于股掌之上,这是值得骄傲及尊重的。
  每个人身上都披上了百姓奉上的红绸,吹鼓手在前鼓吹引导,数千城卫军在周围警戒护卫,众星拱月一般,将张守仁一行送至城下。
  待到得襄城城门处,由襄城兵马统治使吕奂领头,六军兵马使、各厢的指挥使,再有襄城知府、推官,各县知县,全数来到城外,一见张守仁到来,吕奂面露微笑,伸手虚按。
  一时间乐声渐止,原本吵嚷不停的百姓也停止吵闹,静等着吕奂说话。
  吕奂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二十年经营襄城的心血,并没有白费。不论朝廷也好,军人也罢。只有他吕奂,才是这一方土地真正的主人。
  只是这一丝笑容转瞬即逝。
  张守仁。这个年青人,二十一二的年纪,已经立下如此的战功。自己要如何安置他,将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遏制这个年青人孜孜向上的野心。
  不及细想,张守仁头顶着正午耀眼的阳光,已经行到他的身前。光线是如此的强烈,刺的吕奂双眼微微一闭,脸上却又呈现出一缕亲热的笑容。
  “统治使大人,末将方达、石鄣、张守仁,前来缴令。”
  “好好好!诸将将军战功赫赫,扬我大楚国威,真是可喜可贺。”
  吕奂迎上前去,亲手将方达跪呈的军令接去,然后方又将三人一一扶起,微笑道:“方将军,此次背崽军得了如此大胜,皇帝陛下也很是欢喜。听闻诸位将军获得如此大胜,陛下天颜大悦之后,诏命内使送来牛酒、彩果、绸缎,用来颁赐全军。至于三位将军,还别有赏赐。”
  他终于扭转头去,目视着张守仁,轻捊自己仍然乌黑的胡须,向张守仁笑道:“守仁将军,了不得啊!现在朝野上下,均是在议论将军的大功。将军如此年轻,已经立下了与卫青,霍去病等名将一般的大功,此时荣华富贵必定跑不了你的,将来青史之上,也必定会留下将军大名。”
  张守仁到得此时,方能抬头。与吕奂对视一视,只见对方面孔上满是亲切温馨的笑容,只是双眼黑不见底,闪闪发亮,自己不过看了一眼,就已感觉到对方眼神中的冷意。
  他微微一颤,心道:“来了。”
  木秀于林,风必揣之。
  这一条古训,不论放到任何时候,任何朝代,果然还是适用的真理。
  张守仁心中暗自感慨,却并不敢怠慢这个威权自重的统制使,吕大帅。他低下头,以诚挚的语调向吕奂道:“大帅,末将些许功劳,算的了什么。不过是侥幸进入敌境做战罢了。象是方达校尉,在邓州附近与十数万敌军周旋,不落下风。象是大帅,以六万余人依襄城抵抗蒙兀人二十人,使得这些胡人匹马不得过江。论说起功劳来,大帅才是国之柱梁。”
  他的头,越发的低垂下去,用低沉的嗓音总结道:“总之,末将不过是小胜,等若在敌人身上挠痒的跳蚤。只要大帅能保住襄城,大楚就安然无事。将来青史留名,被后人景仰赞叹的,还是大帅,而不是末将。”
  吕奂大是高兴。张守仁的这一番言辞,其实也正是他上表朝廷,力陈不可对张守仁提拔太速的理由。在他看来,他才是国家柱石。张守仁带着区区两百兵马,所得的荣誉却已经远远超过自己二十年来所得。
  这怎么能让人心服!
  况且,不但是他,城内六军的兵马使也是心中吃味,难以服气。大楚军中很重资历,两个月前,吕奂提拔张守仁一个小小队正为背崽别将,已经是越级提拔。现下听闻消息,朝廷中几位枢密使,再有各派的势力对张守仁都极感兴趣,只怕这小子进京陛见后,甚至可能被提升到与六军兵马使相同的地位,这如何能让众人高兴的起来。
  既然此人还知道进退,不但没有志得意满,言语间还很是谦逊有礼,吕奂忍不住在张守仁肩头一拍,微笑道:“很好,很好。”
  在这样的场合,到也不便多说。当下由吕奂牵引着张守仁的手,在城边与各级将领并文官见面。
  在夹杂着嫉妒、羡慕、敬佩、冷淡,甚至是仇视的目光中,张守仁绕行一周,陪尽笑脸。原本就是虚礼俗套,却偏要笑的如同发自内心一般,笑的脸都酸了,当真是苦事一桩。待过百的襄城文武官员介绍已毕,张守仁已经是汗流浃背,苦不堪言。
  此后一连三天,方达与张守仁三人,先是在统制府赴宴,与军方的要员把酒言欢,继而又是知府等文官邀请。可怜张守仁转战数千里,终于得回襄城,却每天都喝的烂醉,不得不在军营中留宿,连家都没有回过。
  直待三日过后,阖城上下有头面的官员富商又合请过一桌,在席间将这少年将军灌的烂醉,整车的奉承话全数浪费,待到黄昏时分,各人也眼见没劲了,主家命几个仆役将张守仁送出府外,其余人等,也乱纷纷作鸟兽散。
  张守仁脚踩着青砖制成的宽敞路面,眼前青葱翠绿一片,耳边是不远处传来的丝竹声响,身旁两个仆役小心翼翼的扶架着他,一直将他送到府墙侧门的乘骑处方止。
  “你们回去吧,我自己骑马便是。”
  “将军,不需要我们陪同照料么?”
  “不必。”张守仁大着舌头道:“向你们主人说,我多谢他的款侍。”
  那两个仆役见他虽然醉眼朦胧,说话到也还有条理,当下向他施一礼,便即退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