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江山(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209

  仗剑长安,意气豪饮,游侠人间,不过是诗人诗中美丽的传说罢了。
  张守仁知悉后事,心中每常郁郁。待自己稍有条件后,便仿当年唐朝府兵制度,在给境内百姓授田后,除了服劳役外,也挑选十八至四十的勇敢健二的男性,充为府兵。
  这一次飞龙军敢以大半军力远征江南,也是因为留在中原和山东境内,有着经过一年训练,随时可以担付保卫家乡任务的府兵队伍。
  待张守仁回到颖州后,河南境内十余州县,却已经集结起了三十余万人的府兵队伍。他们也是衣甲整齐,训练有素,只是在兵器和勇气,还有做战技巧上,远远不及正规的飞龙军战士罢了。
  用以征战则有不足,用来守城,却也足抵一时之需了。
  而吴猛本人,则率领本部骑兵,前往郑州援助守军。因围城的敌军过多,还有一万多蒙兀骑兵,几次交战过后,虽然在与蒙兀骑兵的冲斗中并没有落于下风,飞龙突骑的损伤却也不轻。
  张守仁得知消息后,心中甚是心疼。当即下令,命吴猛领兵回撤,不得再与敌人硬撼。
  因骑兵机动性极强,在知道张守仁已经回到颖州之后,吴猛心知河南大局无碍,便引兵缓缓后退,自郑州往南,州县密布,在一知道蒙人来攻后,王坚便以郑州防御和第一军兵马副使的名义,征调府兵守城,各州县设有县尉,也是守土有职,日夜登城戒备,是以敌人急切间攻不下郑州,却也并不能掩兵四进,攻州占府。吴猛倚城而退,那蒙兀骑兵在宗王巴春的率领下追击,却在孟州城下吃了吴猛反突,而突骑兵在城头箭雨的掩护下,也不再畏惧敌人轻骑兵的回射,越战越猛,若不是巴春见机的妙,断然后撤逃走,只怕要吃了他的大亏。
  待回到颖州后,吴猛不敢停歇,命令突骑宿于城外,自己只带了几个亲兵,孤身入城,至魏王府中,求见张守仁。
  他在厢房内足足等候了小半个时辰,方见张守仁行色匆匆,自内宅赶来。
  吴猛一见他入房,也不打话,急忙跪倒在地,向张守仁诺诺道:“罪将吴猛,叩见魏王殿下。”
  张守仁吃了一惊,急忙将他扶起,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吴猛浑身血污,却是孟州之战时染上,此时却也顾不得更换,张守仁看他如此,心中感动,忍不住叹道:“你可真是太过辛苦。”
  又笑道:“你是打仗打的糊涂了么?杀的跟个血葫芦似的,见面就向我叩头,得了失心疯么?”
  吴猛被他扶起,因他神色中并没有着恼的模样,仔细看去,竟似满面春风。他原本就该放心,却只是觉得眼前这人与当年在大楚京师中绝然不同,不可以表面来度之。
  因讷讷道:“末将有罪。没有请示殿下,便领兵往击郑州敌兵。激战十余次,一万多突骑死伤近半,虽然杀伤敌人亦有万余,却大多是关陕的汉人军队,算不得数。论起杀蒙兀鞑子,只有两千人不到。”
  张守仁也是心疼,脸上喜色消去,沉默半响后,方道:“这也是不得已的事。王坚守了很久,郑州城虽然表面上安然无事,却也是很吃紧了。如果不是你冒死带兵冲上几冲,几次搅乱了敌人的阵脚,使得他们不能攻城,王坚未必能守到今天。”
  这话却当真是情理之中,吴猛请罪,却也并非此事。因先释然,又道:“末将未得殿下之命,私自以节度副使名义,命各州县齐集府兵,此末将二罪也。”
  张守仁缓缓坐下,目视吴猛,苦笑道:“你一直口称殿下,又一直末将罪臣的。吴兄,咱们多年交情,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的。”
  吴猛低头道:“末将绝不敢当。殿下吊民伐罪,得大楚半壁,加之河南,山东,论起疆土、甲兵、声望,均当即正帝位,建国称号。日后,殿下就是陛下,是君父,末将是臣下,怎么敢当殿下这一声吴兄?这可万万是使不得了。”
  张守仁心中恍然,那一股在建康时常有的孤独和寂寞感,油然而生。他是魏王大帅时,属下的文臣虽然也自称臣下,末将,或称他为魏王,或是大帅。神情举止却是自然的很,也透着亲热。而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他称帝在即,神情举止间,都多出了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
  是的,是距离感。是敬畏,不但是畏惧他的人,也是畏惧他身后那一股子说不出来的“天命。”
  在他治下的百姓口中,他已经是一个半神半人的综合体。当年守襄城灵机一动,二百骑突进中原的豪勇,已经被渲染夸大了百倍千倍,原本残酷不仁的一面早就无人提起,代之而起的,确是他爱民如子,用兵如神。
  他要做皇帝,他是皇帝,他也得是众人心目中完美的帝王化身。加诸在他身上的枷琐和传说,是他自己也不能改变,不能加以影响的。
  呆了半天,两人一坐一站,对面无语。张守仁无可夺何,长叹过后,向吴猛道:“你先自请辞节度副使吧。”
  “是!殿下就要登基为帝,臣下如何敢当的起这个副字,殿下如此处置,臣当真高兴。”
  张守仁心中明白,吴猛粗中有细,虽然表面上粗鲁不文,有时候甚至脏话连篇,心中却是清楚明白的很。此次事态紧急,吴猛也是头一回以节度副使的名义下令。只是事急从权后,却又要提防害怕自己忌刻。
  是的,节度可以有副使,魏王能有么,皇帝还能有副皇帝么?若是有人象吴猛这样大权在握,威福专擅,那又该如何?
  将此事处置完毕,两人都去了一块心病。当下气氛和悦起来,张守仁命吴猛坐了,向他问道:“此次你以万余人,冲击敌人十余万人的大阵,有何得失?”
  吴猛端坐正容答道:“咱们突骑的斩马刀和圆盾,却实不错。身上的铁叶厚甲,也挡住不少刀砍箭刺。如若不然,也不能杀伤那么多敌人,自己损伤并不是很大。只是,咱们的骑兵毕竟是后出家当的和尚,念的却是歪嘴经文。论起骑术,与蒙兀人差的太远。两边的马都差不许多,只是人家纵骑奔跑时,马力节省了很多,速度也快上很多。自然,他们的盔甲很轻,一万多人只有少数分身上穿的是铁甲,拿的是大刀和狼牙棒什么的。其余的都身着皮袍,最多是牛皮甲,手中拿的也是短小的刀和铁鞭,临战时,只顾射箭,逼的近了,他就走,回头一箭,经常是正中喉咙。咱们有不少兄弟,就是这样被射死的。等咱们觉得太过吃亏,全军后退时,他们又返身追赶咱们,那箭矢不停的在咱们耳边擦过,运气稍稍不好,就被射中,骑兵奔跑时,一掉下马,不死也脱几层皮。他们的重骑兵衣甲比我们轻上许多,追赶咱们时,咱们往往很难逃脱,只得返身再和他们打过。”
  他满脸怒容,重重叹一口气,骂道:“他娘的,这些畜生当真是难以对付。”
  吴猛也是飞龙军中难得的骑兵将才。凭着他的经验和自身的魅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为飞龙军打造了一支骑兵强军。就是这样的猛将和大将,对着蒙兀人时也是这般的头疼,显没有办法。
  张守仁安慰他道:“你以一万对十万,杀死这么多敌人,咱们是赚的大了。还有什么好遗憾的。那蒙兀人灭金国、夏国、西辽、哈刺子模,常常以十万人灭有百万大军的强国,征西一战,以两万人来回征战,一直往西打了几万里路,一路上,灭国无数,常常以两万对几万,十几万。把敌人打的丢盔弃甲,没有还手之力。你自己想想,咱们汉人和他们对敌,吃亏吃的多不多?如果不是倚仗着长江和坚城,大楚早就被他们亡了国啦。”
  第十一卷天下一统(二)
  吴猛先是点头一笑,然后又是愁道:“鞑子这么凶横,现下不过一万多正经的骑兵,就打的咱们这么难受。若是将来他们内杠停了,十万蒙兀骑士渡河来战,也确实是很难对付。”
  “不妨事。他们是北人,害怕潮湿酷热,况且咱们打不过野战,还能守城,他们想一个个攻下我的几百个城池?一百万人来攻还差不多!”
  吴猛知他所言是实,其实历史上南宋被灭,攻打南方的主力是山东河北的汉人军队,真正的蒙兀人是少之又少。也正是因为骑兵不适合到水网密集的地方征战,而蒙兀人也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所致。
  心中明白,却只觉胸闷难当,不觉又拍腿怒道:“只是太过憋气!咱们汉人怎么就沦落到被鞑子欺付,没有还手之力的份上了!”
  张守仁也叹道:“总归是唐末五代时,藩镇为祸太烈,武人失了民心,从此立不住脚。良家儿郎,都不再愿意习武当兵。自五代时起,军人在脸上刺绣,直如犯人。这样一弄,谁愿意当兵习武,骑马打仗?况且,咱们汉人丢了幽燕,敌人的骑兵可以长驱直入。又失了河套,没有养马的牧场。又没有城池山川之险,也没有良马可以骑乘,更没有愿意骑马射箭的好汉子,不被人欺付,那才是怪事。”
  吴猛不免奉承道:“殿下现在对军人不薄,当兵几年,只要不是孬种,自行伍中回乡,就田产也有,地位也有,现下时日还短,看不出来太多,过上几十年,咱们中国就又多是好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2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