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校对)第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960

  这七家之所以能躲过洪武永乐两朝的风雨,主要是他们手段高明,而且明面上顺应柳淳的主张,放弃土地,经营商业……一句话,他们混入了新兴工商集团的内部,兴风作浪……不出意外,所有跟三义会有关的人员,被彻底拔除。
  朱高炽直接下令,诛杀各家首恶,其余人员,都被送到了草原,充作苦力,生生世世,除死方休。
  登上皇位朱高炽,展示出前所未有的果断,除了这些人之外,包括徐家在内,他也没有放过。一包鹤顶红,送到了徐钦的手里。
  这位攥着毒药,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骂骂咧咧,一直到了三更天,还是不舍得服下,结果被锦衣卫按着腮帮子,把药灌倒了肚子里。
  徐家长房彻底消失了,徐增寿也跑到了南非,曾经的第一豪门,就这样消失了。
  另外还有那个所谓方国珍的后人,经过彻查,她的身份十分可疑。她多半是个假货。真正的身份是明教的残余……
  朱高炽揪着每一条线索,展开了彻彻底底的清洗。
  肃清官场,整顿商界,教化百姓……一条条的措施,迅速落实下去。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最有感觉的不是这些,而是都察院主持下的肃贪。
  在这件事情上,于谦出力巨大。
  不到半年的功夫,就清查了两名尚书,八位布政使,其余州府以上官吏,多达五十余人,至于县令就更不计其数。
  除了这些贪官污吏之外,军中将领也都在于谦的监察之内。
  换成任何人,都没法做得这么顺利,可谁让是于谦呢!
  他的师兄们都是地方出来的,官吏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而在军中,朱勇又是他的死党,有这位帮忙,想不顺利都不行。
  凭着肃贪有功,于谦迅速跃升到五品,手握检查大权,俨然未来的新星。他不只是柳太师的弟子兼女婿,更是一位嫉恶如仇,替老百姓主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
  就连之前为了订婚,搞出来的举动,也成为了趣谈。
  那件事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于谦是真的有钱,想要给他送礼,寻常数目是不行的……或者说得干脆点,于谦就不是他们能贿赂的。
  有这么个狠茬子坐镇都院,当官的日子绝对不比永乐朝好到哪里去。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朱高炽给他们提升了一些俸禄,而且头些年柳淳许诺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了,入朝为官,总算不用租房子住了,可以安心做点事情了。
  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悉数上马,朱高炽使出浑身解数,要把大明朝变成一个工地。
  国内热火朝天,朱高炽同样没有忘记海外,毕竟人、钱、物,这三者的缺口,都要从海外补充,全都要看师父和老爹的本事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下得去手?
  朱大胖很焦急……此刻的柳淳和朱棣,已经到了马六甲,他们驻扎在了三宝村。
  没错,就是朱和用自己小名命名的一个村子。
  朱棣来到的第一天,就查看了位置,扼守海上咽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简直是天然的海上“税卡”啊!
  朱老四心情大好,“叫什么三宝村,太小了!直接改成三宝城算了!”
  柳淳笑着瞧了瞧朱和,“听到没有,还不快快拜谢太上皇!”
  这回轮到朱和为难了,他苦笑道:“那个太师……澳洲那边还有个三宝城哩!”说完这话,他的老脸都能煎鸡蛋了。
  处处拿自己的名字命名,也是没谁了。
  朱棣沉吟片刻,突然大笑,“有功就该赏,这样吧,这块改名叫三宝港,就这么定了!”
  太上皇真是体贴啊!
  朱和激动的无以复加。
  “奴婢拜谢太上皇……对了,太上皇,太师,有个老者想要拜见太上皇,不知道能不能让他过来?”
  朱棣知道三宝太监谨慎,这个老者一定有故事。
  “他是什么人?”
  “回太上皇,此老的祖辈是南明的人,据说还追随着陆秀夫来的!”
  朱棣大惊,“这么说,他的祖上经历过崖山之战了?”
  “嗯!他说祖上蹈海未死,被渔船搭救,他跟一些渔民不愿意给大元朝做臣子,就在南洋定居,算起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朱棣没有迟疑,笑呵呵道:“既然如此,那一定要见见了。”
  柳淳也颔首道:“前朝遗民,自然是要见见。”
  很快,有一个小老头来了。
  他的身材短小,脸被晒得黑红,脑袋上的头发都没有几根了,嘴里的牙也掉了许多,年纪至少在八十以上。
  不过小老头健步如飞,走进来之后,就趴在地上磕头。
  他的口音有些怪异,不过不难懂。
  “拜见大明天子,圣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哑然,“老先生,你果真是前朝遗民之后?”
  老者一听,连忙道:“那还有假!不只是老汉,还有好多人哩!鞑子不把我们当人看,过不下去,都跑到了南洋……可是到了南洋,这帮土人依旧欺负我们,弄得大家伙都不得不隐姓埋名,不敢说自己是汉人了。”
  老者垂泪,柳淳突然灵机一动,有什么不敢的?明朝的身份很丢人吗?老子偏要发个霸气道的小护照!
第949章
多子才能多福
  “老先生,这南洋的汉人,到底能有多少?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呢?”柳淳很好奇。
  因为自从唐宋以来,海上丝路就比较繁荣,外面涌入的人员数以万计,以此类推,出海的汉人也不会少。
  不然也不会孕育出,陈祖义、王直、郑一龙这些“海贼王”了!
  既然汉人的力量不弱,在海外又怎么没有多少动静,总是处在弱势地位呢?
  就没有想过,整合南洋汉人的力量,形成一个拳头?
  不光是柳淳好奇,朱棣也十分好奇。
  他们跟老者攀谈,聊了没有多大一会儿,君臣都了然了。
  首先,南洋汉人分散各地,在任何一处,都很难形成优势。
  这是明面上的,谁都知道。
  假如汉人能联合起来,至少在一处或者几处,能形成优势,建立个国家,是不成问题的。
  可为什么没有?
  老者的介绍,透露出端倪。
  他的祖籍是广州,在南洋的汉人中,他们不算最多,只能排在第三,在前面还有漳州,泉州……这些地方都是传统的侨乡,出海谋生的人员众多。
  他们大多数以家族亲属的形式,迁居海外,生根发芽。
  这样一来,海外汉人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
  各地的汉人语言不同,祖宗不同,甚至供奉的神仙也不一样。
  他们彼此之间的芥蒂,甚至比和蛮夷还要强烈。
  老者就告诉朱棣和柳淳,前些时候,漳州和泉州的移民后裔,还血拼了两场,死了好几十个人!
  朱棣听到这里,头发都竖起来了。
  这不是二百五吗?
  自己人打架算什么,有本事跟蛮夷打,从他们手里抢夺土地,抢夺财产,自己做这片土地的主人!
  朱棣实在是想不通这帮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内斗。
  真是不争气!
  “太师,你有什么高见?”
  柳淳同样很生气,但是他比朱棣要理智很多。
  像南洋这种情况,也不是那么不可理解。
  海外移民,他们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间不同,彼此出海的动机也不一样,谋生手段,更是千差万别。
  他们相继出海之后,又跟中原断绝,变成了失去文化母体滋养的浮萍。
  久而久之,自然会向当地占据优势的土著妥协,变成应声虫,只求能得到一点汤汤水水。
  即便偶尔有胸怀大志的英雄好汉,也很难扭转大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9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