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960

  “简直胡说八道!”
  朱允炆是不相信的,捕鱼儿海一战,蓝玉突袭北元,根本来不及把宝贝藏起来。而且当时北元已经十分凄惨,哪里还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宝藏,简直是笑话而已。
  别是敲山震虎,想要逼自己出逃吧?朱允炆觉得他的师父什么都干得出来,因此格外小心,把大门紧闭,绝不轻易出去。
  足足又过了十天,终于再度传来消息,官军分成几路,越过大宁城,进入草原区域,去追铺一个人。
  后来据说抓到了这个人,并且将他斩首,尸体扔到了草原上,提着人头返回了北平。
  一个寻常的小人物,竟然值得出动几千兵马,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等朱允炆开始正常教书,每日出入,听到的各种消息就多了起来。
  据说官兵抓的人叫做方继祖,曾经是北平的一个秀才,后来不知怎么弄的,在建文朝给锦衣卫当了密探。
  再后来燕王登基,他也暂时留在了锦衣卫,却只能坐冷板凳。
  这次朝廷迁都,他惶恐不安,生怕会被清理,因此主动逃跑,这才引来追杀。
  一个秀才相公,落这么个下场,真是够凄惨的。
  可是不对劲啊,他才多大的官,也值得兴师动众?
  难道他知道了什么秘密不成?
  就在一片猜测声中,出现了一个声音。
  方继祖为了能在蒙古部落立足,他探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关系重大,朝廷才不得不抓他。
  “的确是个了不得的秘密。”一个中年人闷声道:“给我十万两,我就把消息告诉你。”
  在他对面,坐着一个戴着瓜皮小帽的生意人,他把双手缩在袖子里,躬着背,有些猥琐,笑道:“说哪的话,十万两,够造个金人了,老兄,你值这个价钱吗?”
  这个生意人操着山西口音,一副不屑的神情,“老兄,你要再说这么不着边际的话,俺可就走了。”
  中年人冷笑,“我是不值十万两,但是我要说的人值,他可是成吉思汗,蒙古最了不起的大汗!”
  ……
  “北平的锦衣卫简直糟透了,怎么还藏着方继祖这种货色,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柳淳破口大骂,下面的人战战兢兢,有人只能仗着胆子道:“方继祖已经被拿下了,所幸没有逃到蒙古去,应该不会泄露消息!”
  “应该?”柳淳更生气了,敲着桌子怒骂:“你们都是猪脑子吗?连这点眼光都没有?方继祖好歹在锦衣卫多年,狡兔三窟的道理还能不知道?如果我没猜错,他早就把关键的消息传了出去,就算他死了,这些消息也会走露出去!”
  “那是多少的宝贝啊?你们想过没有!成吉思汗一生杀人几千万,灭国无数,从东到西,抢掠的财宝,岂是你们能想象的?这么说吧,我派人去过哈烈,那里曾经就被蒙古大军扫荡过。据说有一座黄金制成的宫殿,都被他们掠走了,其余的宝贝更是不计其数,光是在哈烈,掠走的宝贝就相当于大明十年的岁入,十年啊!”
  柳淳头一次暴跳如雷,气得抓狂。
  北平的锦衣卫千户,百户,无不战战兢兢,手足无措。
  其中一个人站出来,“大人,既然这么重要,卑职们这就去追查,把跟方继祖有关的人,全都抓起来。”
  “没用的!”
  柳淳恼怒道:“抓得越多,消息走露的可能就越大,你们这些废物,简直不配穿飞鱼服,所有人,悉数降三级留用,如果再出差错,就都滚去东番岛种甘蔗!”
  一句话,这帮人全都降级了。
  大家伙垂头丧气,又是无奈,又是冤枉,可他们有什么办法呢?
  蒋百户算是锦衣卫的老人,他唉声叹气,回到了家里,捧来了一坛子酒,从下午一直喝到了傍晚。
  直到掌灯时分,有人叩响了房门,又一个带着山西口音的人前来拜访。
  “百户大人,小的陪你喝点如何?”
  “什么百户?老子被降了三级,柳淳一个黄口孺子,欺人太甚,我看他早晚要完蛋!”
  山西人嬉笑道:“大人,你喝醉了,那辅国公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不是寻常人物。”
  “哼!我承认他了不起,可我也不是没法坑他,信不信,只要我歪歪嘴,就能让他的如意算盘,鸡飞蛋打!身为锦衣卫,要是连这点后手都没有,就别混了。”
  山西人顿时来了兴趣,急忙给蒋百户倒了一大杯,“您喝着,我这人没啥别的,就是嘴严,大人跟我说啊,保证不会走漏消息的。”
  蒋百户猛灌了一大杯,斜着醉眼,呵呵怪笑道:“光是不说出去就行了?想听这事,那要出银子!”
  ……
  柳淳擎着酒杯,对着徐增寿道:“我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将消息送了出去,接下来就看如何吸引阿鲁台上钩了……你看这样行不,让我派锦衣卫在前面探路,然后你再前去……”
  徐增寿一把夺过柳淳手里的酒杯,不客气道:“那么多钱,那么大的宝藏,不派个亲密可靠的人怎么行?你让锦衣卫去,那就是露怯,阿鲁台要真是那么谨慎狡诈,怎么可能上当!”
  “所以啊……接下来就要看我的了。”
  徐增寿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随手嫌弃地扔到了一边,抓起桌面的酒壶,大口大口,向喉咙里灌,豪迈洒脱,仿佛侠士一般。
  “我喝一半,剩下的一半,等我回来再喝!”
  徐增寿说完,就从柳淳的书房出来,他立刻点齐了五千人马,同时又征调了两万民夫,准备了五千武刚车,外加一千大车。浩浩荡荡,从北平出发,直奔大漠。
  徐增寿的速度极快,车辙都很浅,显然空车居多。
  带兵出塞,不准备足够的粮食也就罢了,拉这么多空车,还真有宝藏怎么滴?
  蒙古鞑靼汗廷,太师大帐。
  一个鼻梁高挺,胡须浓密的家伙手里捏着十几份急报。
  “成吉思汗的宝藏,十倍于大明岁入,脱古思帖木儿的遗言,定国公徐增寿亲自出马……看起来想不信都不成了。”
  他突然冷笑,将这些密报随手一扔,根本无动于衷。老子身为草原之主,要这些宝藏有什么用?明人是枉费心机!
第670章
太师杀大汗
  阿鲁台扔掉了密报,却抓起一卷古旧的书籍读了起来,封面上赫然有“易经”二字,真的很难想象,即便汉人读起来都有困难的经文,一个波斯出身的蒙古太师,竟然津津有味,摇头晃脑,仿佛从中能汲取到无穷的智慧一般。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哪怕很卑微怯懦,只要能活下来,就很难说对错高低。阿鲁台很欣赏龙,不是因为龙的强大威严,也不是因为什么真龙天子,而是因为龙在艰难的时候,可以变得像蚯蚓一样卑微。
  此刻的蒙古,就需要像龙一般,去掉峥嵘的龙角,隐藏起锋利的爪牙,躲在泥土之中,蜷缩着生存。
  任何事物都有兴衰起落,就仿佛天道变化一般。曾经的英雄结伴而来,把蒙古带到了令人目眩的高峰,同样的,摔下来时也会毫不留情。
  现在是大明得势的关头,洪武,永乐,两代天子都是雄主,他们手下名将云集,就如同当初的成吉思汗一般。
  所以,对于蒙古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躲避锋芒,让老天把这些人都带走,属于蒙古的时代才会重新降临……
  阿鲁台读着易经,深邃的眼窝里,闪着智慧的光芒,不管有什么动静,他都引而不发。
  明军的举动只能是多此一举而已。
  这家伙哪里是狐狸,分明是一只王八,就是按兵不动。
  徐增寿率领着人马,急行军,已经出来一千里,在向前,就是所谓“成吉思汗陵寝”的所在。
  自从出长城以来,就连小股的蒙古骑兵都没有遇到,柳淳说得没错,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格外难缠。
  既然如此,就看我的表演吧!
  徐增寿下令,继续快速进军。
  终于,在两天之后,大军赶到了一处所在,这里水草茂盛,背靠山峦,前面是一条河流淌而过。
  山河之间,是浓密的牧草。
  明明是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居然没人在这里放牧,真是咄咄怪事。
  此地向南三百里,是大明的东胜卫,距离长城一线并不算很近。只能说大明的军威的确了得,吓跑了蒙古牧民。
  徐增寿到了之后,立刻下令,使用武刚车和马车,结成营垒,散出人马,四处寻找,就围着绕周围五十里,进行探查。
  这一找就是半个月!
  不光是人,还弄了许多猎犬,到处嗅闻,更是不惜掘地数丈。
  徐增寿的举动,显然会传递给鞑靼本部。
  阿鲁台依旧无动于衷,可是此时蒙古大汗鬼力赤坐不住了。
  就在脱古思帖木儿死后,鬼力赤在阿鲁台的拥立之下,成为了蒙古大汗,当然谁都清楚,真正说了算的是太师阿鲁台,所谓的大汗不过是傀儡而已。
  “太师,明军所在的地方,正是当初成吉思汗驾崩的地方,他们绝对有野心!”
  阿鲁台终于放下了手里的书,淡淡道:“大汗,就算明军有野心,我们又能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9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