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99

  “嗯,我也是觉得比较稀罕,所以拿出来看看。”王观不动声色道。
  “这东西的材质,好像是……石头吧。”
  俞飞白伸手一摸,笑着说道:“颜色乌黄,和外面的石头差不多。年代嘛,不好判断,不过看起来,也老不到哪里去。唯一的优点,就是雕工还是比较精细的,把石头上的小坑,巧妙的修饰成为蟾蜍的皮……特别是蟾蜍吐珠的形态,十分自然,栩栩如生。”
第51章
三足金蟾(2)
  “这当然是好东西。”
  这个时候,店主走了过来,睁着眼睛说瞎话道:“这三足金蟾,也是我们店里的宝物。是用黄蜡石精心雕刻而成。黄蜡石你们知道吧,就是外面的那种,也叫黄龙玉……”
  “行了老板,真以为我们不懂啊。”
  俞飞白鄙视道:“黄蜡石与黄龙玉,可是有区别的。黄蜡石可能有黄龙玉,但是黄龙玉,绝对不可能是黄蜡石。”
  “而且,黄蜡石质地以润滑而细腻,不管透明还是不透明,石色都非常纯正。可是你外头摆着的石头,虽然是黄色的,但是质地一般,恐怕不是黄蜡石,而是上清河里的鹅卵石吧。”
  俞飞白轻笑道:“最重要的是,这只三足金蟾,石色乌中发灰暗黄,质地更加的粗糙了,连一般的鹅卵石都比这强。”
  “嘿嘿,你是行家,那何必要我多说。”
  店主也不觉得尴尬,反而笑道:“不过,你也别小看了这些石头。这些石头,的确是从上清河里拣回来了。但是,上清河已经流了几千年,更是龙虎交汇之地,加上张天师坐镇,河水有了灵气。那被河水浸泡冲刷的石头,多少也点了点灵性,或许能够驱鬼辟邪……”
  俞飞白笑而不语,涉及到张天师,尽管他不相信这个,但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是少说两句,免得招人白眼。当然,现在是新时代了,店主的年纪又不大,最多是打着张天师的招牌赚钱而已,实际上也没多少虔诚信仰。
  看见俞飞白沉默不语,店主也识趣地转移话题道:“这三足金蟾的石料,确实不怎么样,不过真的有些年头了。而且做工精细,寓意好,能够招财进宝、镇宅、驱邪、旺财。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家有金蟾,财运亨通……买回去准没错。”
  尽管,刚成交了一笔大生意,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有生意怎么可能不做。
  察觉王观似乎有意向买这三足金蟾,不管之前怎么不重视,甚至把它当成垃圾,摆在了木架的最低层的角落。可是这个时候,店主口中却天花乱坠,把三足金蟾夸得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的宝物。
  王观闻声,忽然微笑道:“你们看错了,这东西不是石头雕刻,而是红泥灰陶烧造成的。不信你们看底下,连泥都没有烘干烧透,快化成灰了。”
  “还真是这样。”
  俞飞白低头打量,伸手一摸,手指立时沾了点灰泥。
  “这东西应该是在烧窑的时候,放在最角落里面,低温烘烤。我估计在开窑的时候,这东西还没有完全干透,最多是半成品。”王观微笑道:“之后,工匠干脆动刀,雕刻修成这样,然后慢慢的晒干,才有了这种类似于石头的特性。”
  “有道理,我说怎么这样粗糙,原来是泥化了。”俞飞白恍然大悟。
  “说实话,这金蟾含珠的造型,比较特别。不知道是当地的文化风俗,还是某个历史阶段的造型。”王观皱眉,以商量的语气道:“你说,要不要买回去,请教下德叔?”
  俞飞白耸肩,无所谓道:“随便你了。”
  等的就是这句话,王观一笑,回头问道:“老板,这东西多少钱?”
  “这个数!”店主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十块?”王观笑道。
  “一千。”
  店主笑眯眯的,摆明了要宰一刀。
  “什么,这玩意要一千,老板你想抢钱啊。”王观皱眉,忽然放下三足金蟾,向俞飞白伸手道:“请你的手机用下,拍两张照片,回去请教德叔就可以了。”
  “没问题。”俞飞白轻笑,拿出了手机。
  店主见状,连忙说道:“哎呀,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你真心想买,价钱好商量啊。”
  “一百块,爱卖就卖,不卖拉倒。”俞飞白不耐烦地说道。
  “一百太少了,再加一百吧。”店主斤斤计较起来。
  “行,那就包起来吧。”王观淡然道,一脸懒得再计较的模样,在钱包拿了两百块递了过去。
  “承蒙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店主笑眯眯接过钱,随手拿了个简易的纸盒,把三足金蟾装起来,根本没有怀疑其他,更加没有看到,王观低头时眼睛掠过的一抹激动。
  捧着盒子,走出了古玩店,王观激动的心情,才稍微平复下来。
  “今天的收获不错。”
  这时,俞飞白笑道:“我要回去了。你呢,一起走,还是继续观光?”
  “回去。”
  王观毫不犹豫道:“人太多了,都感受不到宣传照片上的那种古镇韵味。”
  “旅游景区就是这样了。”俞飞白笑道:“但凡有点名气的景观,都是熙熙攘攘,热闹喧嚣。有的时候,旅游不仅没能让人轻松,反而更加烦躁。”
  说话之间,两人走到了搭车的地方,坐车而去。
  不久之后,两人回到游客中心,才到房间,俞飞白就迫不及待的拨打高德全的手机,想向他炫耀自己的收获。
  电话通了,听到俞飞白说明情况,高德全很感兴趣,一会儿就回来了。
  才进门,俞飞白就兴致勃勃的招手道:“德叔,你快来看。”
  高德全快步走来,只见在桌子上面,俞飞白已经按照玉带的组合规律,把二十块玉带板,整齐有序的摆放起来。
  一看玉带板上的晶莹光泽,高德全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再上手仔细触摸,认真的打量一番之后,立即赞不绝口道:“东西非常不错,看这云龙纹饰,就知道这是明代玉带的精品,至少是王公大臣一个级别的人,才有资格佩戴的。”
  “这么说来,我是买对了。”俞飞白笑逐颜开道:“一看这雕工,造型,玉质,我就知道,这东西准没错。”
  “飞白,很有长进嘛。”
  高德全夸赞了一句,拿起了一块方形玉带板,指着上面的龙纹说道:“其实,要知道这玉带板是不是仿伪玉,看这龙纹就知道了。现在的伪玉,大多数是用机械钻头雕琢而成的,然后再用酸洗腐蚀与烧烤、人为制残,所以看起来十分不自然。”
  “但是现在看这玉带板上的云龙纹雕刻,分明就是典型的明代特点。龙头较长,两只眼连得很近,显得呆滞。如意云纹大鼻向上翻卷,在两侧出现两条长须,随势向上伸展,发毛向上或向前冲……这种形态,也就是所谓的怒发冲冠!”
  高德全仔细评点道:“另外,还有一种螭龙纹,头圆略长,五官集中在脸的下方,额有二道月牙纹,脑后一缕长发随风飘荡。身长,四肢腾跃状,关节处刻云纹装饰,尾部分枝翻卷……等等,都是明代才具备的特征。”
第52章
三足金蟾(3)
  “二十块玉带板,就是一条完整的玉带,无论是玉质,还是做工,都非常的完美,在市面上也算是比较少见。”高德全笑道:“不管怎么说,你买对东西了。三十九万,花得不冤,而且有升值的空间。”
  “谢谢德叔。”俞飞白喜形于色,忽然问道:“对了德叔,这条玉带是明代的,但是具体的时间,能够鉴定得出来么?”
  “说起来,相对汉族,还是北方的草原民族比较喜爱腰饰。所以在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之后,这种带銙的玉带,才在中原地区流行起来。之后,蒙古族入主中原,这种形制的玉带更是深入民间了。”
  高德全沉吟说道:“实际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带的带銙形状和数量就已经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带銙数量还在十六到二十五块之间不等。一直到了中期,大明王朝的统治根深蒂固,皇权深入人心,带銙的形状数量才最终形成,没人敢逾越。不过到了明晚期之后,皇权不稳,逾越的现象又重新冒头了。”
  “不过,看这云龙纹的形态,十分的规矩,没有早期的随意性,更没有晚期的衰败感,就可以知道,这是明代中期的作品。”
  高德全微笑道:“所以说,这就是收藏的乐趣。从一件古玩上的微小细节,就可以知道,某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时代变迁。你看出来了,你十分高兴。你看不出来,在发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那更应该感到非常的开心。”
  王观、俞飞白似懂非懂的点头,有一点儿感触,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含义。
  高德全也没有在意,他年轻的时候,何尝不是什么都不懂,现在年纪大了,阅历逐渐的增加,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悟。
  现在,高德全只是想在王观与俞飞白心里,埋入一颗种子,至于种子是否能够生根发芽,就要看他们的品性与机缘了。
  毕竟,这样的感悟,都是比较主观的,明白就明白,不明白,高德全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观念,强行塞到两人的脑中。
  所以,看见两人若有所思的模样,高德全已经比较满意,随后笑道:“出去逛了一圈,飞白的收获不小,王观你呢,淘到什么宝贝了?”
  “一只三足金蟾,造型比较特别,所以买回来了。”王观笑道,顺手把那只金蟾拿出来,摆在桌子之上。
  “德叔,这金蟾还真的比较特殊。”
  这时,俞飞白也在旁边笑道:“人家的金蟾,要么是吐钱,要么是叼钱,要么干脆在底下镶了大堆铜钱,都是好寓意,好兆头。可是这只金蟾,却是含着一枚珠子,真是比较少见。我甚至怀疑,这东西是不是现代人的臆造品。”
  “金蟾含珠,或者叫金蟾吐珠。这样的造型摆件,确实很少见到。不过,并不代表没有。”高德全一边打量三足金蟾,一边说道:“这类东西,在明清时期,也算是比较流行的。特别是在文房书案上,经常有金蟾的纹饰。”
  “这个我知道。”王观微笑道:“传说月宫中有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所以就有了蟾宫折桂的说法,来比喻考取进士。”
  “没错。”
  高德全赞许道:“我记得前几年,集古斋收了一件金蟾含珠造型的镇纸,以及一方雕刻金蟾吐珠纹饰的砚台。两件东西,似乎还留着,你们有兴趣的话,回去之后,可以去看看。”
  “蟾宫折桂,我可以理解。”俞飞白点头,又有些迷惑道:“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吐珠呢?其中,又有什么寓意?”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高德全摇头道:“你不会看呀,珠子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
  才说着,俞飞白立即反应过来,恍然大悟道:“状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