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时代(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645

  她说道:“去年时,世卫组织还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对这些感染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但是自从一名苏格兰的护士在一对一护理后感染病毒最后死亡后,一对一护理就取消了,现在是隔离后集中护理。”
  “我们通过护士的死亡分析,我们得知护士并没有和患者有任何意义上的身体接触,也没有饮用过和吃过受污染的食物,但依旧被感染。”
  “后来,枫叶国的科研人员才发现,病毒在空气中也有传播性,这名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戴了医用口罩。”
  郑璇雨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埃博拉病毒的强致病性。
  高思绮立刻安排人了任务。
  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将按照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分别在取血样。
  郑璇雨则从医疗营地的工作人员了解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获取病例资料。
  所有的工作将在三个工作日完成。
  有了夏国医疗团队的申请以及世卫组织的批准,埃博拉病毒将可以被带离现场,进入盘古科技设在南安非的生命科学实验室。
  世卫组织现场的负责人,米国人坎贝尔热情地和高思绮握手,说道:“高小姐,十分欢迎你的到来!我真心的希望盘古科技能够在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坎贝尔十分清楚盘古科技的科研水平。
  高思绮说道:“我们一定竭尽所能。”
  郑璇雨开始忙碌起来,她结束了视野分享。
  萧铭躺在沙发上,打开科技目录。
  搜寻了半天,没有任何关于病毒方面的相关科技。
  科技目录只是一颗大型的科技树,不是每一个细节都有,大部分的科技的应用和开发,还是要依靠自己。
第501章
贫民英雄
  十二月二十七日,西方的圣诞节后几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们抵达南安非开普敦,随着计划署抵达南安非的还有大量的媒体记者。在南安非当地人员的陪同下,计划署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们调研了盘古科技在南安非当地的粮食援助情况。
  萧铭本次也大方将粮食工厂的情况对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开放。
  萧铭在法兰西之行后居然没有返回夏国,而是直接前往了南安非,这是西方记者们没有预料到。
  在盘古科技粮食工厂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将生产成熟的小麦颗粒和玉米颗粒倾倒在运输车中,这些小麦和玉米将被送往磨粉车间进行打粉,最后进入市场或者是流通向贫民区。
  在工厂的其他几组生产线,人们可以清楚看到,培养溶液中有一些淡黄色的组织的一片片的在溶液中生长着,这就是小麦和玉米的颗粒的组织细胞,只是因为太小了,所以只有连成片以后才能够看见。
  萧铭是要让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们清楚的了解工厂粮食的生产总过程,所以展示了不同生长周期的生产线。
  在另外一条生产线,小麦和玉米的颗粒正在形成,人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些颗粒。
  颗粒之间的培养液已经非常少了,当培养液全部消失之后,小麦也就成熟了。
  培养液的生产也加工也是较为复杂的工艺,培养液中含有农作物生产的必须元素也拥有促生长的微生物。
  为了节约成本,也是因为南安非当地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培养液的工厂也建立在了南安非,这样盘古科技生产的粮食价格非常低。
  以小麦为例,现在北美地区小麦的离岸价格为220米刀一吨,而盘古科技的实验室的小麦现在的成本为10米刀一吨,未来随着粮食工厂成规模的建设以后,可以做到5米刀甚至1米刀一吨,或者更低。
  在萧铭的计划中,粮食原本是不值价,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正常生活和行为的一种必须物质。
  在萧铭的定义中,食物对于人类,应该像空气对于人类一样简单,是无价也是容易获取的。
  盘古科技的成本低廉,这就是盘古科技能够大量援助南安非,而米国的ADM公司不敢长时间大规模援助的原因。
  这一次在南安非的粮食换资源计划也让萧铭看到了未来和多个国家合作的模式。
  如果盘古科技需要和哪个国家合作,只需要在该国建立粮食工厂就行了。
  全球两百多个国家,能够拍着胸脯说我吃饭已经吃饱了的国家毕竟是少数。
  粮食计划署的农作物专家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神奇的情况,小麦颗粒与小麦颗粒之间居然只有一层淡淡的麦麸隔离着,没有外面坚硬的那层皮。
  而市场上的小麦大部分是呈现粉状或者是不太成形的颗粒状,这里的小麦是一颗颗的非常饱满。
  “这是夏国的小麦品种,营养价值更高,也方便在实验室培养,非转基因。”萧铭在为众人解释的时候特意强调道。
  “我们的粮食生产不受环境、地理、气候的影响。”萧铭十分坦诚的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人员谈道:“我们的粮食工厂可以建在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即便在环境最严苛的地方,例如沙漠或者高原,粮食成产的成本都比现在最适宜生产粮食的地方低。”
  《纽约时报》和CNN等西方媒体用镜头记录下粮食生产的神奇过程。
  这些媒体的记者们看到过夏国媒体对盘古科技粮食工厂的报道,那还认为盘古科技是在吹牛。
  如今实施摆在眼前,这一个个的培养罐说明了一切。
  《纽约时报》的记者一开始还认为盘古科技是造假,但是整个工厂区有数万个这样的罐子这也是造假?
  如果数万个这样的罐子是造假,那么盘古科技对南安非不遗余力的粮食资源不会是造假了吧?
  在前往南安非之前,《纽约时报》的记者就计算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这近一年来,根据南安非官方的统计,盘古科技已经援助南安非500万吨粮食,如果全部是小麦,那么按照米国小麦的价格,盘古科技已经援助11亿米刀,这是真金白银的援助!
  而500万吨粮食的援助,已经超过了一些欧洲小国家整个国家全年的粮食产量。
  可怕的科技!
  整个参观过程,西方的媒体都是沉默不语,他们感受到了盘古科技的强大!这种强大已经超越了西方人对科技的认知。
  粮食的生产,不需要土地,不需要漫长的生长时间,短短的十天,十天远远不断的粮食就能生产出来。
  再做一个简单的计算,要是盘古科技多建造几处粮食生产工厂,那么就可以满足全世界对粮食的需求。
  米国当初说控制全球粮食的产量或许只是遥远的计划,但是盘古科技完全能将其实现。
  联合国计划署的工作人员们参观之后相当满意,署长希兰先生甚至非常激动。
  作为计划署的掌门人,希兰虽然是米国人,但是他完全没有米国政客的功利心,他从事全球粮食安全二十多年,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全球饥饿的人能够吃饱饭。
  为了这个目的,希兰先生就算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
  萧铭从希兰的生活看到了国际主义精神,他很是欣慰在如此复杂的地缘斗争中,还有这样可贵的精神存在。
  参观的最后,希兰在工厂的门口发表演讲。
  他说道:“在这里,我代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全球的贫穷人口对盘古科技表示感谢。”
  希兰当着全球媒体的面谈论道:“过去我们对贫穷人口的援助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援助他们一百吨,一百吨吃完之后就没有了。如今我们援助他们一处桑田粮食工厂,这里将会远远不断产生粮食供给他们。”
  希兰看着身边的萧铭,十分恳切地说道:“人类的最美好的设想里,我们时常幻想着能够拯救世界的英雄。我从事全球粮食安全工作几十年,也渴望自己能够成为全球贫民的英雄。如今,英雄就站在我身边,萧铭先生将让全球人口都能达到温饱线变得可能,他就是贫民们心中的英雄!”
第502章
领奖领到手软
  现场,夏国和非洲的记者们热烈地鼓掌,他们对萧铭和盘古科技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夏国新闻电视台记者还和身边的外国记者朋友们分享着盘古科技在夏国的一系列措施。
  他说道:“现在夏国正在每个城市大规模的建设这种食物工厂,在夏国,盘古科技的食物工厂里面不仅生产大米、小麦等主粮,也生产水果和蔬菜、肉类和乳制品。
  几年后,我们国家居民的日常食物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大量的农业土地可以节约出来,既可以还给大自然也可以用于城市开发。大量的劳动力也可以节约出来,投入到现代化的建设中。”
  非洲的记者们听着夏国记者谈论,只有仰望和羡慕。
  已经非常发达的夏国,是非洲国家仰慕的对象,夏国记者谈论的生活状态,非洲的记者也只有在梦里幻想一下而已。
  津巴布韦的记者说道:“我今天和粮食计划署一道参观盘古科技的粮食工厂,就是希望有那么一天盘古科技能够援助我们的国家,在津巴布韦建立几处粮食生产工厂,帮助贫穷的津巴布韦民众。”
  这名记者还在开玩笑说道:“现在一个津巴布韦少女只能换取10斤玉米,萧铭要是去我们的国家,可能整个国家少女都愿意嫁给他。”
  夏国记者笑道:“要看看萧铭愿不愿意在你们国家做一名酋长。”
  相比于夏国记者的自信和骄傲,西方的记者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有西方记者在现场对萧铭提问。
  CNN记者提问说道:“盘古科技是否会用粮食控制非洲人?”
  记者用了控制两个字。
  萧铭刚刚和西方的舆论打过交道,他十分反感西方媒体带有极度偏见的提问。
  这一次萧铭没有给CNN好脸色,他说道:“这个问题你应该回去问问ADM公司,当初他们极力援助南安非的时候是否也想着有一天能够控制非洲?”
  CNN记者尴尬至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6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