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帝(校对)第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49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褚慎一路高走,连他家当初被随风捡来的看门狗看上去,血统都名贵了许多,压根看不出曾经流落街头的痕迹。
  如今,巴结着褚家的人大有人在,哪里还管得哪个是褚慎的亲闺女,哪个又是继女啊!
  刘氏如今可是在京城里有脸面了。
  虽然儿子还未出仕,可是谁都知道,她未来的儿媳妇可是御前副指挥使的千金。
  而且为人能干,在娘家掌管着那么的府宅子。可见人品甚好,才得了父母的重视。刘家是褚家的姻亲,儿子又是个能读书的,以后的前程准错不了。
  一来二去,连盛轩妹妹盛妍雪的婚事都水涨船高,原先看中的,刘氏也反悔了,觉得女儿还可以再高嫁些许。
  不过儿子的婚事却要抓紧了。这些日子,刘氏可听到不少的风传,说是那笑娘被许多侯门夫人夸赞,直说这位姑娘的婚事定早了。
  刘氏可不想煮熟的肥鸭子跑了。就算儿子还没有省试,可是笑娘早些嫁过来,也正好伺候盛轩的起居饮食。只是到时候不准他们夫妻圆房,免得盛轩分心就是了……
  这么打定了主意,刘氏只待褚慎伤好,褚家搬迁完毕就提迎亲的事情。
  而等笑娘将府里的人事梳理清楚,内院管事和外院管事职责明晰起来时,已经两个月过去了。
  爹爹褚慎的伤势好了大半,虽然不可骑马射箭,但是也能去宫中交接差事,熟悉下同僚部下了。
  申阳郡主家倒是会选时候,眼看着胡氏清闲了下来,便邀了她带着两位女儿来参加茶会。
  虽然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但正是梅开得正好的时候。
  是以此番茶会的主题便是插梅映趣。因为恰逢外省的官员进京述职,也来了不少外省的官眷,一时间有不少脸儿生的夫人小姐。
  笑娘的插花一道,在经历了几次茶会,又加之卓红珊小姐的捧场,已经芳名在外。
  现在看褚家的管事姑娘总算清闲出来见人了,申阳郡主便笑着邀约笑娘来插梅开局。
  笑娘倒也没有退却,只问郡主府的厨下可有腌肉的热汤?
  等派去人问了说有后,她便邀了一盆,撇去了上面的浮油后,用漏斗倒入花瓶里,再命仆役端到廊下,不一会,那肉汤凝结冻在端入窝内。
  笑娘便就着凝结的白油将梅枝插入进去。
  她在现代便学过西式插花,而回到古代后,又受了中式插花的熏陶,倒是中西合璧,疏密有致,梅枝延展,便有种说不出的孤高韵味。
  而代替花泥的凝油雪白,其中的盐分既有封住插枝创口延缓腐败之效,再放上几枚扁石,又有了踏雪寻梅的意境。
  申阳郡一向喜爱插花,她看了笑娘玉手调弄的这瓶,顿时喜欢得不得了,只说:“快!谁也莫跟我抢,将这瓶放在我书房的案几上,看着就叫人心里舒坦,我描画累了,抬头看一眼,倒是可以歇一歇元神。”
  就在这时,一旁的萧月柔倒是轻哼了一声道:“不过是当年端王府的王妃用剩下的把戏,虽则意境好了些,倒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今日的宾客里,可是卧虎藏龙,尚有高手呢,母亲你可莫早早点了状元,错过了璞玉啊!”
  申阳郡主知道自家女儿心高气傲的性子,只笑了笑问:“哦,还有哪位是高手,何不来展示一番?”
  萧月柔指了指一直安静坐在她身边的一位小姑娘,道:“这位莫迎岚小姐,乃是淮山知府的侄女,也是我结交的一位小友,她的插花技艺也甚有意境呢……”
  听闻这话时,胡氏手里的茶盏盖子一个没有捧住,发出咔嚓的一声。
  笑娘正坐回到胡氏身边,伸手便将那茶盖子接住,并将胡氏的茶盏也接了过来。
  难怪胡氏失态,这位莫迎岚小姐比笑娘大了一岁,也是笑娘同父异母的姐姐。
  她的父亲,就是淮山莫家的二爷莫致闻。
第43章
  按理说,此番救下太子的是褚慎,并非莫家大夫人的小舅子。莫家就应该好好地呆在淮山,并不应该出现在京城里啊!
  可是这位莫迎岚却还是出现了,而且如原著一般,成为了萧月柔的闺中好友。
  笑娘再次感受到了原作引力的巨大作用。而莫迎岚的出现,直接威胁到的便是胡氏和她的出身可能会暴露人前。
  笑娘现在唯一庆幸的便是,因为胡氏和她见不得光的缘故,莫家的女眷们都不曾见过她们。
  是以莫迎岚此时也认不出胡氏和她这个异母妹妹。
  想到这,笑娘默默拍了一下胡氏的手臂,示意她镇定下来。
  接下来,那位莫小姐便开始插起个兰花的花盘。
  说实在的,莫家是请了宫中的教习嬷嬷教育着两房这几个女儿的,莫迎岚学的也的确有些真才实学,她对切口的处理,还有意境的调配都很有些建树。
  不过若是说比笑娘强过许多,那倒是不至于。很明显方才萧月柔的言语里,有偏颇着这位莫小姐之意。
  是以申阳郡主对着个外省官员的家眷,也是秉承着适度的疏离态度,仅是微笑夸赞了一番。
  而萧小姐却道:“我的兄长最喜兰花,这一盆便被我借花献佛,送给我的兄长便好了。”
  她这话说得,其实有些冒失,毕竟是莫小姐亲手插设之物,怎么好贸贸然赠给外男?
  可是莫迎岚带着些娇羞的微笑,似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就在这时,世子爷萧月河大步流星地从花厅外走了进来。
  众位小姐们纷纷起身向世子爷见礼。萧月河见过母亲后,随便挥了挥袖子,示意着众位小姐安坐。
  萧月柔似乎有心给小友争脸,便指了指已经插好的兰花问道:“哥哥,你看这盆花插得如何?”
  萧月河懒洋洋地看着,开口道:“那兰花本是清幽之物,偏用名贵的越窑瓷器盛装,稍显刻意,失了清高……倒是那梅插得不错,虽不知插花者何人,却一定是个矜持又清高之人,只是虽是美矣,却不大容易亲近,这般孤挂枝头,只怕会错过花期,与真正惜它之人擦肩错过……”
  笑娘方才回头之际,一早就看见了有黑影站在窗外的竹林旁了。这位世子爷不知道偷窥多久了,现在钻出来胡说八道。
  他点评那梅,分明是说给她听呢。大概的意思便是“姑娘你太不识好歹,我好心替你圆场维护了名声,你却连个谢字都不传达一下,你懂不懂真正欣赏你之人是谁啊?”
  由此可以看出大反派就算没有摔断腿,也是个天然的搅屎棍子,看见窟窿就要搅一搅,从来不是个怕麻烦的!
  不过那位莫小姐听了,显然上了心,只略显难过的轻咬嘴唇。
  萧月柔恼着兄长的品味,便扬声道:“哥哥,这你就不知了。越窑的瓷器配兰花乃是最清雅的,此乃莫小姐的大作,我方才与她说定,将这盆插花要来送给兄长您呢。”
  萧月河却站起身来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既然不配做个懂花之人,何苦来的附庸风雅,这盆花,还是留给妹妹你吧。”
  说完,萧世子来去一阵风,就这么的甩着宽袖潇洒离去了。
  莫小姐闹了个没脸儿,也不知是什么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她没有当场哭出来。
  卓红珊却是个善于圆场的,只笑着道,坐在花厅里太久,腿都麻了,却要走动走动。于是大家可以顺理成章散去,免得围坐的尴尬。
  插花之后,便是众家小姐们三三两两的饮茶时光。
  胡氏陪着申阳郡主去前厅饮茶。而卓红珊则挽着笑娘的手,跟着三五个手帕交一起在花园的暖阁里凑趣饮茶。
  因为莫迎岚方才在世子爷那碰得一脸的没趣,众位小姐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她来进行。
  卓红珊倒是知道一向眼高于顶的萧月柔为何结识这位小友的过程。笑着道:“那位莫小姐的伯父入京述职,她也是跟着亲眷一同来探亲,恰逢箫小姐在京城外的香山礼佛,吃素斋时,正是这位莫小姐主持的斋局。二位小姐倒是一见如故呢。”
  卓红珊说得含蓄,可是笑娘却听出来了。一个外省的小姐能京城的寺庙里主持素斋,又能被郡主府的小姐吃到,若不是刻意安排的,只怕谁都不信。
  在原书中,莫致闻因为没有大哥做官的本事,就另辟蹊径,将自己的小女儿莫迎岚送入京城暂住,最后几经辗转入了端王府给老端王为贵妾。
  如此一朝,便是攀附了权贵,鸡犬升天。
  可是现如今,有比老端王更合适的人选,便是申阳郡主的世子爷。
  他这一世没有残疾,自然前途无量。应该是申阳郡主要给儿子纳贵妾的事情传扬出去,被善于专营的知晓了,便一朝安排上了,来试一试水吧。
  也不知向来喜好渔猎女色的世子爷会不会让她的异母姐姐如愿呢?
  而其他的小姐们听了,却也猜出了一二,有那说话不留情面地,便径直道:“到底是个外省没有见识的,为了嫁入京中,无所不用其极了!不过这位莫小姐的眼光倒是高啊,竟是一眼便相中了世子府……敢情儿是不知世子爷未来准岳母的厉害吧……”
  卓红珊见那小姐说得没边,立刻阻拦道:“这都是哪里听来的散碎闲话,我怎么不知世子爷定亲的消息,这么香的茶都堵不住你的嘴!”
  那位小姐也自知失语,便是笑着转移话题道:“褚小姐,听说你的好日子近了,只是你要不要跟你的父亲说一说,女儿家的婚姻大事,可匆忙不得,如今你父亲高升,同僚里可有好些正当时的儿郎呢,前些日子,我在户部任职的姨父还替他的儿子跟我打听你呢,一听说你定亲了,只说可惜,还怪你父亲给你订得太早呢!”
  笑娘笑了笑,没有接话。她向来不是一山望着一山高的人,而且对于未来伴侣的理解也不同于在座的诸位小姐。
  侯门深深,她能掌管庶务,却无掌管大小通房妻妾的本事。所以那些贵族子弟,她敬谢不敏。
  从申阳郡主府出来回到府宅后,胡氏再也绷不住神儿,只拉着笑娘的手,小声问:“女儿,怎么办?莫家人也上京了。”
  笑娘倒是镇定道:“娘,您如今是御前副指挥使的夫人,我也姓褚,不姓莫。莫家人爱去哪边去哪,跟你我有何相干?”
  胡氏又道:“可如果那莫致闻的夫人走漏了风声,说出你我的出身,到时候你爹爹如何在朝中做官,你我岂不是给他抹黑?”
  笑娘用巾帕子替胡氏擦拭掉满面的泪水,柔声道:“爹爹的为人你还不知?那是顶天磊落的大丈夫,他既然知道娘亲的底细,若是有嫌弃顾忌,是绝不会娶的。既然娶了,便也不会在乎旁人的说辞。至于那莫家,当初不肯让娘和我入门,便是因为我们见不得光,躲避都来不及呢,如今就算认出你我来,怎么还会扯上关系?莫家的大爷在仕途上要好好前行呢,莫家的老太爷可不容许这等子丑闻传出去。”
  听了笑娘的分析,胡氏心内略略安稳了些。到了晚上时,她又说给丈夫褚慎听。
  结果褚慎的反应跟笑娘说得一般,只满不在乎道:“当初我已经跟墨家老太爷讲得清楚,你们母女二人从此跟莫家无关,老太爷也应下了,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可是胡氏心里并不安稳,结果没过两天,她又开始呕了起来,来给褚慎复诊的老太医切脉之后,恭贺胡氏添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