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9

  顿时两家都炸了锅,而柳家反应甚是迅速:幸好俩家的孩子都是十五岁,还未曾定下人家,琼娘也未见过太多的外人——沅朝的风俗,京城里都是小姐们十六及笄后才可跟随母亲出入各种茶会宴席,顺便定下亲事。是以除了亲友,大部分的京城官宦亲眷还未曾见过柳府的这位大小姐。
  柳家人觉得,一切的补救都还来得及!
  尧氏亲见了崔萍儿后,爱女心切同老太君商议一番,便让柳梦堂出面,与崔商定将俩家的女儿偷偷换了回来。
  毕竟女大十八变,就算有见过琼娘的外姓人,只推说长大变了模样也挑不出错处。
  只是琼娘听闻后,痛哭不已,直言不愿离开柳府。
  可是若是将她留下,那崔萍儿便无正经的名目留在柳府。毕竟尧氏晚来得子,年过四十才下这对龙凤胎,总不好说自己又生了女儿,或者说崔萍儿是妾侍偏房的孩子吧?
  虽然尧氏心里对于自己养了十五年的琼娘也有些不忍,可是看着萍儿乖巧肖似自己的模样,却身着满是补丁的衣裙,一时愧疚自己亏欠了亲生的女儿太多。最后干脆咬牙叫府宅里的两个婆子将琼娘硬推上马车,送还了崔家。
  琼娘到了崔家之后,哭闹不已,喝水嫌弃碗破,食饭耐不住粗糙。最后竟是高烧不起,一连昏迷了三天三夜。
  所以当琼娘睁开眼时,她的亲娘刘氏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总算醒了,忧的是她再哭闹下去可如何是好?
  不过这琼娘许是高烧烧坏了脑子,竟是问些稀里糊涂的问题,似乎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突然回到崔家。
  刘氏心里又拎提了起来,担心孩子被烧了邪病出来,只从箱底摸了自己当年陪嫁的一对银镯子,准备让崔忠典当些钱银,请郎中给琼娘治病。
  可是琼娘却拦住了她,平静地唤她娘,只说自己好了很多,根本不必浪费钱去请郎中。
  不管那是不是荒诞的梦境一场,能重活一世真好。
  崔将琼弄清自己的境遇后,除了最开始看似消沉适应了两日,倒是很快积极努力适应起以前曾经畏惧不已的市井生活。
  只是两位夫妻依旧放不开手脚,看着自己娇滴滴的亲生女儿,却始终觉得是老爷府里的千金小姐,与她说话也是处处刻意小心。
  琼娘可不想这么生分下去,所以今晨,在崔氏夫妻忙着烧火蒸糕时,她主动提着水桶出门打水。只是小姑娘个子娇小了些,虽然水桶是空的,可是拎到水井旁依然累得手腕子泛酸。
  也许是前世最后一刻跌落井底的记忆太不堪,她看着深深的井口有些踌躇不前。
  就在这时,有人凑将过来:“崔家小娘可拎不动?要不要旺哥哥我帮扶一二?”
  回头一看是个形容猥琐的年轻男子,她依稀记得刘氏曾经说过,这人叫张旺,是前街猪肉铺老板的独子。他仗着家里殷实,整日游手好闲,最爱跟街坊里倚在门户做鞋样儿的寡妇小媳调笑。
  看样子他是夜饮归来,清晨未及还家,布帽歪带,衣带松垮,满身的酒气。
  而张旺也识得琼娘,毕竟卖糕饼的崔家与某个富贵人家抱错孩子的事情传得满街都是。
  那新换回来的崔家小娘也不知是不是从小锦衣玉食的缘故,竟然生得娇美异常,紧着崔家夫妻二人的容貌长处,凑成了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儿。平日里只能在高车华盖下才能一见的仙骨媚姿,如今跌到了这市井街角里,满街的浪荡子可算是有了一亲芳泽的福气呢!
  张旺晨时从暗娼门子里出来,溜达到了崔家附近,突然想起崔家新来的小娘,便存了心停驻片刻,没想到还真是撞见了这位蒙尘的妙人儿。当下凑将过去,准备撩拨下这小娘。
  那崔家先前的崔萍儿也是朵娇花,加之眼皮子略浅,他隔三差五的弄些头花粉盒,就逗引得崔萍儿对他另眼相待。若不是崔家那凶婆子刘氏盯得紧,那崔萍儿不费功夫就能被他骗入巷子里解了亵衣。
  只不过,最近半年,那小浪蹄子倒端起架子,不大乐意跟自己调笑亲近。他本来有些恼意,没想到更好的还在后头呢!那拿腔作调的崔萍儿走了,却换回了个更娇媚的崔家琼娘。张旺自从垫着石头翘着脚儿,隔着院墙望见了琼娘一眼后,骨头都酥软了,觉得天仙下凡也不过如此。只等这小娘及笄,便叫自己的娘亲请媒婆上门提亲。
  乖乖,到底是金水里养大的水仙花!看她挺着纤细的腰条,若纤柳一般颦眉而立时,张旺只觉得昨日在暗娼身上泻下的邪火竟然腾得一下撩拨得更旺,隐隐要烧焦了裆裤!
  看张旺一脸馋涎地凑了过来。琼娘直觉往后一躲,当下连桶都不想要了,转身就想往回走。奈何张旺堵个正着,压根撤不开身。
  在梦般的上一世里,她虽习得功夫,也不过是较一般女子强健些,如今她年纪尚小,气力不足,更不是眼前这浪荡子的对手,
  眼见着他要上前动手动脚,琼娘微微提起裙摆,准备趁着他不提防,冲着裆部来一脚鸡飞蛋打。那张旺身后突然传来一声猛喝:“离我妹妹远些!仔细断了你的腿!”
  张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短襟青褂子的少年正提着一个水桶和一根扁担立在自己的身后。
  来者正是琼娘真正一母同胞的兄长崔传宝。他与琼娘是双胞胎,也是十五岁的年纪,但是遗传了父亲崔忠高大的身形,壮硕得如小牛一样,正瞪着一双圆眼狠狠盯着张旺。大有他动一动,便冲上来挥舞扁担之势。
  张旺见自己此时讨不得好处,悻悻地侧过身子道:“不过是街坊间,想帮你家妹子提水行个便利,怎的你这小子还冲着我嚷嚷,好心当做驴肝肺……”一边说,一边甩着衣袖恨恨离去。
  崔传宝懒得听他的嘀咕,只走过去来到水井旁,提起琼娘先前丢下的水桶,系好绳子顺到井下,再将自己带的水桶也打满水,然后用扁担穿好,自己一人挑起了两担水,头也不会的大步往家返去。
  琼娘踏着小碎步,一路疾走地跟在兄长的身后,一前一后往家中走去。
  回来的这些时日,崔传宝不怎么爱搭理她。琼娘猜测,大约是没重生前返回崔家的那个自己哭闹得太厉害,说了许多嫌弃崔家的话,不但伤了父母的心,也叫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心内生了埋怨。
  前世梦境里,琼娘因为感恩柳家的养父母将自己继续留下,所以刻意疏远崔家,不曾主动与他们联系。
  只是后来出嫁为人母后,渐也懂得了人情世故的更深层,心里后悔对待亲生父母太过刻薄,这才遣人辗转打听了崔家的境遇,想要暗地里帮衬些。可是打探来的消息却叫人担忧不已,大抵是她这个同胞的哥哥不争气,因为崔忠后来生了一场重病急需银子,他便为了捞取快手的银子偏走了歪门邪道,去赌场做了看场子的打手,更是娶了相熟酒肉朋友的姐姐。
  那女子乃是暗娼门子里出来的,嫁人后积习不改,仗着自己卖笑积攒的皮肉钱,在婆家里耀武扬威,更谈不上孝敬公婆了。
  至于后来崔传宝为何会打死自己的小舅子惹上官司,也应该跟她那位未来的大嫂有关吧……
  琼娘想到这,眉头微微打结儿。前世她一味纠结于自己的出身秘密,妄想着本不该属于她的一切,最后落得丈夫变心,儿女疏远的下场。
  上天待她不薄,让她重活一次,这一次,她不会好高骛远,去追求什么贤妇美名,将儿女扔甩给奶娘丫鬟,最后闹得孤家寡人的下场。在这人间烟火味十足的市井里,她要踏踏实实地做个商门小妇,孝敬自己的父母,嫁个品行端正如一的丈夫,更要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她望着前面倔强少年的背影,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开口唤道:“哥哥,等等我!

  琼娘天生音质清婉,加之妙龄,这一一声“哥哥”宛若黄莺。饶是崔传宝心内对她存有不满,也不由得顿住了脚步。
第4章
  待得身后的琼娘快步跑来,又掏出衣袖里的巾帕子替他擦拭额间的汗渍时,崔传宝面对妹妹娇憨的模样再也绷不住脸了。
  论起来,在他心里崔萍儿才更像是他的亲妹子。虽然萍儿的性子刁钻,吃穿样样都要争抢家里最好的,可是再怎么吵闹,十五年疼爱妹妹的感情,岂是说换人就能换人?
  不过叫人心凉的是,如此朝夕相处,吵吵闹闹一同长大的妹妹萍儿,听闻了自己的身世后,毫不犹豫地登上华车入了高门深户,没有半点眷恋之意。爹娘伤感之余,他心里也不好受。加之这换回来的妹子琼娘整日哭天抹泪,嫌弃着崔家的贫寒,少年郎心里更憋着邪火,只觉得这半路送回来的到底跟自家人不是一路,怎么看都亲近不起来。
  但是现在,琼娘收敛了前几日的怨毒冷漠,粉面含笑地望着自己,眉眼间依稀有几分娘亲刘氏年轻时的模样……崔传宝第一次觉得面前的这位千金小姐的确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再前行时,他的步子不由得放慢了几分。
  等兄妹二人一同进了院门时,刘氏正在灶上蒸制桂花糕。在蒸腾的水汽间看见琼娘回来了,刘氏连忙喊道:“刚蒸出的糕,先与琼娘吃,传宝,你把水缸灌满了也来吃。”
  琼娘听了娘亲在唤,便端来了木盆。刘氏煎熬了数日,也摸索出了刚刚返家娇贵女儿的习惯,许是官府里的小姐们都是这规矩,食饭前要用温水净手个半晌,水凉半分也不行!
  她连忙取了瓢,从大铁锅里舀了两瓢热水,又顺手抓了一把蒸糕用剩下的干桂花一并撒入木盆里,略带讨好地说道:“你先前嫌弃铁锅里的水有腌臜味儿,可大清早的,实在来不及再用小陶锅烧,娘用桂花瓣掩了味道,你且将就着洗一洗可好?”
  琼娘被刘氏小心翼翼的模样催生得眼角微微发热。自己先前到底是刁蛮成了什么样子,才能让这个素来泼辣干练的妇人对自己这般小心翼翼?
  可笑她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这般苛责要求,可是前世的自己,却处处谨小慎微地伺候着自己那严苛得不近人情的婆婆卢氏……还有那养母尧氏。对亲生母亲刘氏却从未尽过一天的孝道。
  可惜自己这般小心地侍奉,也没有落得婆婆卢氏和养母尧氏半点怜惜。最后竟然问都不问自己,便俩家商议着抬了崔萍儿入门为平妻。
  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可笑又可悲。
  “娘,以后不用撒花瓣,本就是蒸糕用的水,自带着桂花的香甜,再说糯米蒸粉的熟水最养人,我这几日的手都白皙了不少,这水是打来给爹爹和哥哥净手的,你撒了花瓣,他们若嫌弃太香怎么办?”
  刘氏听了琼娘温温软软的话不由得一怔,待看到她冲着自己甜笑的模样,不由得也笑开了眉间的皱纹:“你不早说,若知道是给他们用的,哪里用撒花瓣,只一把沙子下去也磋磨不细他们的粗手!”
  刚刚劈好了干柴的崔忠看到琼娘纤细的双手小心翼翼地端着一只粗苯的大木盆朝自己走来,连忙伸手去接放在了一旁的晾糕用的木桌上。
  琼娘从肩头抽下巾帕子,待崔忠洗了手后递过去给爹爹擦手,本想将水倒了再新打一盆让哥哥传宝洗。可是想到昨日刘氏喝骂崔传宝多用了一盆热水实在败家,便明白对于普通人家,柴草和热水都是当节省之物。
  于是,她便忍了下来,等父亲和哥哥都净手后,准备也用那盆水将就一下。
  刘氏看见了连忙道:“娘给你另外打水。”说着,倒水另外打了一盆,又撒了些花瓣进去。
  女儿的那双手,细白纤弱的叫人看了就心生怜爱,当得好好保养着,幸而家里有体壮的父亲和兄长,粗重的活由他们男人担着,只这女儿要慢慢将养,一点点适应小户的生活,不然那么娇弱的体格,再如前些日子病了,可叫人痛煞心肠了。
  不过等到吃饭时,却只有传宝和琼娘在吃,崔家夫妇顾不得食早饭就外出摆摊卖早点去了。
  传宝吃的是桂花糕切下的边角余料。崔家的桂花糕是带馅的——可是边角切下的糕是没有馅的。
  琼娘的碗里却是刘氏特意留下的方方正正一大块。夹带的馅料咬一口,祖传的蜜料入口香甜,唇齿留香。
  琼娘小口咬了一下,看了看哥哥碗里的,便转身入了灶房,取刀将自己的糕一切为二,将大的那一块分给了哥哥。
  传宝不要,只说自己平日总吃,已经吃腻了,要琼娘全吃了。不过琼娘知道他在撒谎。蒸糕的佐料都是有本钱的,崔氏夫妇精打细算,他夫妻俩连边角余料都舍不得吃呢!
  兄妹谦让一番后,那糕到底是被琼娘硬塞入了传宝的口中。传宝的腮帮子鼓鼓的,冲着笑开的琼娘直瞪眼。
  到底是年纪小,本来隔阂的小兄妹在谦让推搡间竟亲密了不少。
  食完饭,传宝让琼娘歇着,他将俩人的碗筷洗刷干净,转身便看见琼娘站在木凳上,在衣箱里翻找些什么。
  原来琼娘当日从柳府出来时,身上穿的是绫罗绸裙,头上的发钗不多,却个个是京城名铺的精工细作。回到崔家后,这些华丽的行头成了往昔最后的念想,她每天都要装扮在身上。
  可是这几日,琼娘重生觉醒后,便将它们全换了下来,让刘氏收到了衣箱里,倒是入乡随俗穿起了崔萍儿没有带走的衣裙。
  这些衣服其实并不见补丁,虽然衣服浆洗得发旧了,可是针脚细密,领口也被那爱美的崔萍儿绣上了花样,穿在身上也甚是合体。
  琼娘这几日听爹娘思念崔萍儿时,叹息闲聊,夫妻俩都纳闷那崔萍儿去柳府时,穿得的那件襦裙,是从哪里拾掇出来的百纳服,补丁摞着补丁,穿得那般寒酸,直叫尧氏直言讽刺崔氏夫妻俩刻薄女儿家。
  也许是因为这般缘故,琼娘回到了崔家后,柳家又送了不少的衣物过来,算是周全了尧氏与琼娘最后的母女之情。
  不过送衣物过来时,当时的琼娘冲着送衣物的婆子哭喊着要回去见尧氏,哭得厉害,叫婆子差点脱不开身。自那以后,再不见柳家人送来衣物。
  琼娘当时迟迟不见柳家派人来接她,一堵气,将送来的几包衣物都扔到了灶堂里,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