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位(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169

  失而复得的女儿不争气,败光了自己的嫁妆,搞臭了柳府的名声后惨死,便够让人开解不得的了。偏偏府里也不静心,那个姨娘凭仗自己生了个儿子,竟是越发的耀武扬威,隐隐竟有些想要主理掌管柳家钱银的迹象,越发的蹬鼻子上脸。
  是以当初自己唯一的儿子柳将琚出事时,尧氏犹如五雷轰顶,便是拼了脸面性命不要,也哭求着柳梦堂去寻琼娘帮忙。
  如今自己的傍身依靠总算是保全下来,却娶了个那样的姑娘进门。
  想到那公孙二曾经当着柳梦堂的面儿表示,就算成亲后也要随着柳将琚回归北地大营。尧氏就满心的不快。
  她既然嫁入了柳家,便是柳家的儿媳,怎么可以抛头露面,还撺掇着自己的夫君去北地那个刀剑横飞的乱地呢?
  是以当琼娘带着丫鬟婆子寻看了新房,又铺了新褥子,赏给柳家族亲压床的小童一小袋金花生后,她便有意跟琼娘过一过话。
  她见琼娘从新房转出来后,尧氏对琼娘说道:“好久不到家里,且到客厅稍坐,喝些茶水再走不迟。”
  琼娘心里实在不想再和尧氏有什么瓜葛,只是喜事当前,冲着大哥的情面不好拒绝,便随着进了客厅。
  侍女双手端盘将上好的恩施玉露茶水奉上,待侍女退下,尧氏说道:“既然王妃您是做了公孙二姑娘的娘家人前来,我便也可直言,我柳府乃书香门第,自有规矩。她既入了府,府外的一切便和她再无瓜葛。从此之后,她当守着本分,侍候夫君,孝顺公婆,若无准许不可随意出府,好早日为我柳家添丁加口。”
  琼娘微微一笑,道:“我虽然托大做了公孙将军的娘家人,但是身无官职,可不敢约束公孙女将军。以琼娘看来,夫人为婆婆,有什么话便直接和大嫂说岂不为好,何必由别人转述,反倒平添了生分?”
  
第209章
  尧氏被琼娘的话堵得一滞。
  这些话,
她原是跟儿子说过的。可儿子却连只绷着脸道,
如今边疆遭逢变乱,他跟公孙二都身负皇命,身为军人,岂可因成婚当了借口而临阵脱逃。
  尧氏被这忤逆儿子气得不行,于是又称病在床,
叫了儿子柳将琚和公孙二来。
  可是最后,来的却是只有公孙二,
尧氏便只跟她讲,
若是成婚后还要走,便无人在她榻前侍疾,到时看她这个不孝的儿媳妇,
还能在柳家立足?
  结果那公孙二却笑吟吟地道,若是婆婆真的病重,
她便叫人备下车马,
北疆的茅屋一间,
到时候带婆婆一起上北疆前线,
她白天上阵杀敌,
晚上衣不解带来病榻侍疾。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死也要死在一处。
  为了让婆婆放心,
证明她有能力保护尧氏的安全,她还当真尧氏的面,捏碎了尧氏当做嫁妆带进来的一个名贵瓷杯,表示谁要是敢惹,
就这么捏碎了他。
  尧氏当时气得浑身颤抖,差一点就要跟九泉下的柳萍川来个团团圆圆。
  这个公孙二到底是哪里养的野种?全没个教养!
  不过在这么个滚刀肉面前,尧氏以前的伎俩全失了效用。这才看见琼娘时,指望着琼娘能看中体统,约束一下公孙二。
  可谁知,琼娘不露声色便将这球囊踢了回来。怎能不叫尧氏气结?
  琼娘并不愿再柳家逗留太久,虽然柳梦堂欲设宴,酬谢她搭救长子,再重新叙一叙十五年的父女情分。
  可是琼娘还是推脱有孕在身,身子不舒服而离开了柳府。
  父女情若是心中尚有,何须修补?可是从柳萍川死后,柳氏夫妻的不闻不问里,琼娘只觉得心凉。
  若不是她现在贵为琅王妻,而琅王又深得圣宠,只怕养父连看都不会看她一眼。
  若是贫贱街市的商户女,柳大人还想叙一叙父女情吗?
  这样的虚情假意,就算是长袖善舞的琼娘,也懒得一顾。
  到了第二日,柳将琚和公孙二顺利过礼,结为夫妻。
  到场的客人并不多,大部分是柳将琚与公孙二的军中同僚。因为柳大人如今不得势的缘故,大部分的同僚贵亲,都是礼到人不到。
  叫原本柳家摆设下的大部分的席面全多空落了。
  这不光家柳梦堂脸面无光,面色暗沉,也叫柳将琚觉得对不住新入门的妻子。
  可是公孙二却是朗朗一笑:“叫人将座椅填满还不简单?”当下她便让传来了准备跟她一起押运粮草的三营将士。
  这下可好,不光是填满的座椅,还另外在花园护院里又另外支上了十几大桌。
  公孙二身穿大红嫁衣,将挡在额前的珊瑚流苏甩到一边,站在椅子上对着满院子的部将敬酒,大声呼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喝过了这一次的瘾头,便是奔赴战场之时,人道人生三大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我却说这三大喜都还不够!最喜的便是,男人证道,沙场为国时!我公孙二不才,虽是女儿身,却心怀男儿志!今儿虽然是我的洞房花烛夜,没法跟诸位同喜,可是没有媳妇暖被窝的也甭着急啊!都给我养精蓄锐!待沙场归来,你们个个都是有功之臣!到时候如花似玉的姑娘们都争着相嫁,到那个时候,本将军一准给你们个个送上大礼!”
  这一番类似话引得满院子的将士哄堂大笑,争相鼓掌。
  琼娘觉得这满是江湖习气的话,的确是公孙二的风格。只是她未来的公爹婆婆恐怕是难以承受。
  这么想着,拿眼偷偷打量,柳梦堂果然如雷劈一般呆坐原位,而陪着他的几个要好相熟的同僚,也是面露尴尬的微笑。
  想必柳大人内心是无比庆幸此次不是满朝文武尽来,看到他家儿媳的土匪模样。
  而那尧氏更是别提,简直面如蜡色,想来也觉得这样的媳妇实在是不好拿捏,她这婆婆的微风不好抖啊!
  不过琼娘更在乎大哥柳将琚的反应,若是以前那位一板一眼的柳侍卫长,定然是眉头紧锁,满脸的不赞同。
  可是现在的柳将琚呢?却是一脸无奈含笑地站在公孙二的身侧,手扶着她的腰,免得已经海饮了几大碗酒的娇妻从椅子上跌下来。
  也是有发自内心地在乎一人,才会改变自己以往的准则,包容接纳一位阅历风范与他完全不同的女人。
  看到这,琼娘倒是放心了。不过看着别人夫妻恩爱,她也越发思念自己身在前线的夫君。
  也不知楚邪在前线若何,是否能早些旗开得胜,返回到她的身边。
  只是这战事却是比想象的要多许多波折。
  前往边关调查魏家二爷私开矿藏一案的钦差,竟然在边关遭遇到了匈奴悍匪的袭击。虽然楚邪派去接应的人马及时赶到。可是前往的官员却死伤大半,连卢卷越是身负重伤,昏迷不醒。
  于是调查便搁置了月余,待得朝中再派去人员调查时,魏家该湮灭的罪证已经消减得七七八八了。
  魏家的二爷魏田将这罪名尽数推卸到了一个本关总兵的身上。而且好巧不巧的,那位总兵又在家中悬梁自尽,似乎是畏罪自杀。
  楚邪那一边,初时极为顺利,推进常州三地数百里。可是不多久,就迎来了匈奴人的负隅顽抗。
  此时,北地进入寒冬,气候恶劣,急需棉衣厚帐,粮食的补给,战事进入胶着的阶段。
  而这方柳将琚和公孙二的辎重补给已经集结完毕。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公孙二并没有与柳将琚一同回归北地,而是突然害喜,不得不留在了京城里。
  而柳将琚的辎重在过了三山关,直入北地时,遭遇到了盗匪袭击,那些盗匪也并不恋战,目标便是几大车的棉被棉服。
  密密的染着火的箭矢袭击,让几大车的棉服顷刻间化为灰烬。
  三山关的沿途,按理是有北地的兵将保守,当地的守军保证辎重大军的顺利通过,谁也说不出那些个盗匪是从何处而来的。
  当魏家二爷听闻那辎重里的棉服被烧毁殆尽的消息时,不由得仰天长笑:“那叫姓楚的猖狂!漠北的寒流马上来袭,到时候,将那龟儿子的卵蛋都要冻出来!”
  魏田所言并非夸张,漠北到了极寒的时候,若无有效的防护,连成群的牛羊都会冻死。更何况是人了?
  柳将琚的部将骁勇。想要抢夺粮草不易,二那棉被棉服却是易燃的。漠北三郡的官道早已经封闭。布商客旅不会来此,而朝中空虚甚久,国库的钱财就是那些,就算朝中筹集了足够的棉被棉服,制作加送过来又是一两个月的时间,足以将这帮楚家军冻死大半了!
  又过了几日,果然漠北的寒流来袭,广袤的大地被肃杀冷峻侵袭。吐一口唾沫,立刻变成冰碴。
  琅王大营从前线极速撤回派手下将官去漠北守将城中借些木炭,给部下士兵烧火取暖。
  魏田让琅王的将官酷冻之日在府外等了足有二个时辰,直到那将官冻得脸色发青,鼻涕都流到胸甲上,才将人请进来。
  那将官挪着已然冻僵的手脚慢慢挪到府里,见了魏田将琅王的请托说了出来。
  魏田脸上似笑非笑地说道:“琅王率军前来攻打匈奴,本官为地方主官按理当尽地主之仪,莫说木炭,便是棉服铠甲也当尽府库而供之。奈何,因为与匈奴交战,当地百姓不敢出门伐木,是以家中无炭。本官主政一方,岂能让百姓无辜受累,前些时日将木炭棉衣尽发给百姓,现在便连我部下士兵都是缺衣少炭。对于琅王所请,只能徒叹奈何。”
  顿了一顿,魏田复说道:“琅王能兵,本官亦知,对琅王殿下来说此乃小事尔,必能旗开得胜,大败匈奴,本官便在这等琅王的捷报了——送客!”
  这将官苦苦挨冻半日,不只差事没有办成,却是连茶都未喝上一口便派人送了出来。心中恼怒,只得怏怏而会。
  魏田在府中哈哈大笑,道:“柳将琚小儿,我魏田发自家财与尔何干,偏来与我作对,现在便是护送军资不利,依着楚邪的性情,必定拿你祭奠了军旗……至于姓楚的,嘿嘿,你吃不了兜着走,就冻死在这漠北之地吧!”
  是夜,他兴致勃发,连御前二女,一夜红浪翻滚。
  到了第二日,他酒足饭饱,穿着厚暖的皮裘,骑着高头大马,在众人护拥下来到城墙上举目向下望去,想看看琅王大营的惨状。
  却是远远望去,琅王大营炊烟袅袅,一副热气腾腾的景象,隐约能看到站岗和巡逻的士兵身上穿的俱是棉袄,一个个精气十足。
  魏田大吃一惊,忙派人去打探。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楚邪的兵马众多,就算是短时间筹集,也不可能筹集那么多规整厚实的棉服厚帐啊!
  不多时,便得人来报。说是楚邪的大营真的在昨夜接收了无数的棉被厚帐辎重。
  押送这批货物的,乃是那位女将军公孙二。不过他们走的并非官道,而是从海路绕行直到漠北,再一路返还潜行。虽然绕了个大远,却巧妙避开了魏田和匈奴的暗探。
  而那些个辎重,也并非朝廷置办。乃是一力由楚邪的那个富豪妻子全资采买。
  棉衣里夹的都不是棉花,而是保暖又轻便的羊毛。就连马身上的马衣都夹的是上好的棉花。而那些牛皮厚毡的军帐更是透着京城土豪的阔绰,据说将士们在那军帐里,盖着厚实的棉被,竟然睡出了满头大汗。
  而且他听人说,原来的这么多的物资,乃是那几十艘大海船上一半的货物而已。
  琅王妃扔下话了,若是又被贼人劫了,护送的将士不用搏命,扔下让他们烧,那船上有的是,再送一批就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1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