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校对)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24


莘奴看她双眼滚圆的可爱模样,便点了点头,示意启儿给她送去几片。
不过那少女却思踱着昨天白食了兔肉已经是过意不去,今日又来讨要艾叶,自然要“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所以她特意带了一盒燕国特产的花汁凝成的“燕脂”送来给莘奴。
昨日虽然并没有与这位花容月貌的姐姐说话,可是看她一身贵气奢华的衣物,加之昨日有奴婢服侍她坐在席上,是以少女直觉认定莘奴乃是这一群人的女主人。便特意拣选了时下女子的喜爱之物给莘奴送来。
莘奴倒是不能卷拂了她的美意,便走过来说了道谢。
那少女报了自己的名姓,她唤张华,乃是取自“桃树有华”之意。时下女子多无名,可她有这般灿灿美好的名姓,可见是来自有学识的富户之家。
“姐姐,你也是准备前往鬼谷拜师学艺的吗?”张华眨着大眼好奇地问。
莘奴却一愣:“我是女子,怎可学师?你……是要去鬼谷学师?”话说到这,莘奴不禁目光一沉,前往鬼谷的女子出身多是清贫不堪,眼前这个少女却是天真烂漫,又出身不俗,怎么会想着入谷拜倒在鬼谷的门下,以后仰仗那竖子的鼻息过活呢?
可少女张华显然是将鬼谷想得太过桃灼华华,竟然略带兴奋道:“鬼谷子才学天下闻名,引得各方男儿前来学师,其算术,纵横、兵诡、占卜、医道……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既然男儿可学,为何女子不能学?”这言下之意,竟然是准备如那些男人一般投入到鬼谷名下在外院的学堂里正式学课。
“对了,莘奴姐姐,你可识字?”张华又问道。
莘奴点了点头。张华眼睛一亮,将自己衣袖里的一卷竹简交给了她。
“这是新撰写出的后一百篇《论语》,是我哥哥千方百计才誊写到的,皆是儒家孔夫子生前之言,他的智语无数,所以亡故后,众位弟子将他的言行编撰成册,不断地修改,最近才算是要集结定稿呢,你且先看着,反正我们一路同行,看完后,我再借给你新的……”说完便转身蹦跳着走了。
要知道时下书卷誊写不易,在有学识的君子眼里,书籍的价值尤胜黄金,可是这女子却毫不吝啬地借书出去,可见,是个天生慷慨之人。
当她捧着书卷转身时,才发现王诩站在营帐口不知将方才的情形看了有多久?
莘奴心道:不好,这厮莫不是要毁了书卷?
鬼谷子王诩向来为儒生所不耻,甚至有儒生极尽丑化王诩之能事,居然描绘出一个额头生有肉瘤,秃顶猥琐的画像广为流传。是以谷内向来没有儒家的经学,众位弟子们也避讳着尊师的厌恶,向来不提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果然,王诩伸手接过了那书卷,微带厌恶地上下扫视了几眼后,本欲顺手扔甩进一旁尚未熄灭的篝火堆里,再好好用艾叶水洗手去一去死人晦气。
可是那手刚抬起了一半,不知怎么的,响起了弟子白圭的那一句“投其所好”来,便又缓缓放下,复递给了莘奴道:“有些还算可取,大多是昏腐之言,那孔仲尼生前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最后旅途中落得累累若丧家之犬,只差带着几个徒儿讨饭,原因便在于“不识时务”上,你权看着解闷,倒不用放在心上……
王诩自然是瞧不上乞丐头子的大作,相比于授业解惑,他实在是远胜于那位去世经年的孔夫子。不然也不会有这一路声势浩大的朝拜汹涌的人流了!
不过,他能让自己看书,真是大大出乎莘奴的意料。
她幼时喜好书简胜过投箸游戏,犹记得小时,还自不量力地充当起少年时王诩的夫子,用厨下的锅底灰涂抹在平坦的石板上,写着自己识得的七扭八歪的字给家奴启蒙。逼迫着王诩同她一起诵读。
那时的少年,一脸的木然,只是用方才瞪着儒家经学的厌弃眼神直瞪着她。那时她只当他愚笨得张不开嘴,甚至还逼迫他摊开手掌,效仿父亲惩戒弟子时的情形,用小木棍轻轻抽打着他的手心,一边打一边咯咯地笑……
那时的呆蠢女娃岂知,这家奴的学识早已远胜过父亲的高徒,他的世故讲求实际,更不是在山谷中久居得有些迂腐的父亲所能企及的。
许是小时的树棍抽打得太狠,后来贵为家主的王诩,甚是不喜她舞文弄墨,更是不需她碰触书籍……
往事不堪啊!若是细细回味,总是恨不得投身烈火,如凤凰一般涅槃重生。早早地规避了这生命里的祸星贼子。
第20章
这一路,果然是与张家兄妹的马车为伴,那张华好几次撩起车窗帘朝着莘奴伸着脖子喊话。
她的兄长在一旁觉得妹妹太过莽撞,只红着脸再一旁劝阻。
不过王诩却没有现身,一直隐身在车马里,安静地听着四周的车马喧嚣和人群路过时的交谈低语。
快到山谷里时,王诩像是突然想起一般,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扁匣子,轻轻扔在了莘奴的面前,然后下去了马车。
莘奴打开一看,只见母亲遗留下的那只玉镯正静躺在匣子的垫了棉花的软布上。她连忙拿出,仔细看了看,玉镯完好无恙。
当时因为激愤,一时不得细想,现在却疑窦顿生。王诩就算再无耻,也断没有窃取了她的私物给得宠的爱妾的道理。倒不是他为人品德如玉,而是因为他骨子是极其骄傲之人,这等下作的手段,就是市井里的游侠屠夫也做不来的。
可是……若不是这般,那玉镯又怎么会出现在申玉的手腕上?而且那夷光夫人当时未尽的话语又是什么意思?
莘奴将玉镯套在手腕上,微皱着眉头,心内一时雾霾重重,琢磨不清。
此时马车进入了云梦山的地界。原本就不是很宽阔的道路,如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有人拿着书本苦吟背诵,似乎是准备展露一番才华,让未来的恩师震惊一番。
不过早在一个转弯的路口,熟谙鬼谷路径的马车夫就拐入一处看似分岔的小径,然后顺着萦纡的山路直接入了云梦山的后院。
当莘奴下车时,依照往常的惯例,等待着家主先行入门后,她才尾随其后。可是入了三个进院后,莘奴的心内越发觉得怪异,只因为这一路上的仆人俱是生面孔,根本没有一个是先前熟识的。
刚开始莘奴只以为是自己又一次的私逃连累了院内的仆役,可是看这些新换的仆役看向自己时,面色如常,毫无戒备警惕之色,完全没有被耳提面命过,似乎并没有吸取上一任同僚的教训。
最重要的是,宛媪并没有让她回到原来独居的小宅院,而是命启儿替她收拾好了东西后,去前院的客舍暂居。
可是这客舍乃是为山下求学而来的游子们准备的,要她搬去是何道理?
莘奴突然想到一处关节。前几日同行时,有几辆异常华丽的车马,一看便是诸侯士卿公子。
王诩向来善于收拢人心,招待贵客的客舍必定不可太过素雅单调,难道……是要她……
耳旁似乎有隐约响起了那哀怨的楚地祭歌,莘奴微微打了个冷战,抬起头见启儿依然在忙碌着收拾东西时,莘奴一路径自来到了王诩的书房前。
父亲的书房原本是在后院内光线最好的正房里,整个书房都是用上好的檀木雕琢,味道清幽,书架一直通向屋顶。莘奴小时最喜欢来到父亲的书房里,爬着木梯子翻捡着大大小小的书简。
可是王诩却摒弃了莘子的书房不用,在另一侧开辟了新的书房。
事实上,王诩对曾经的家主莘子的一切,似乎都有一种说不出缘由的憎恶,所以继承了鬼谷后,更将前任家主的痕迹恨不得擦抹干干净净。
甚至父亲身故后,都没有能埋葬在鬼谷内母亲的墓旁,而是将棺椁迁回了老家安葬。当初她与老仆出逃后,回到了乡郊的老宅中,也是为了能够拜祭一下父亲的坟墓。
不过她在坟前祭奠时,却奇怪地发现,在父亲的坟墓旁还有一座坟墓。
那坟墓看上去不像是新坟,虽然看起来时时有人精心维护修缮除草,但是墓碑的缝隙里的青苔依然显示出年代的久远,而上面镌刻的字也变得模糊不清。
可就是这样一座无名的墓碑与父亲的并排在了一处。她当时好奇地询问了老仆,可是老仆也不知那坟墓里安葬的是何人。
当人来到书房前时,莘奴连忙收回了思绪,跪坐在门前的地板上,等待着屋内书案里的人抬起头。
王诩的书房不同于父亲的,他记忆力极佳,看书往往只一遍便过目不忘,于是少了些“韦编三绝”的勤恳,那些书除了常看的摆在书架之外,都是看完一遍后便放入大木箱里,然后堆砌在一旁。猛然一看,一排排木箱,似乎是来到了库房一般,总是没有书房该有的书卷汗青之气。
此时门口堆放的全是新烤制出来的竹片,一旁的书童在门廊处熟练地用工具将切细的熟牛皮将竹片编成竹简。王诩则在另一个书童的笔墨服侍下,在竹简上奋笔疾书。待得写完了一卷后,他才抬起头瞟了一眼跪坐在门口的莘奴道:“何事?”
莘奴挺直着腰板,咬了咬嘴唇问道:“求问家主,因何将我迁到外院客房?”
王诩挥了挥手,那两名书童拘礼退下。这时他放下了笔,晃动了下脖颈道:“过来替我揉捏一下。”
莘奴心里存着事,愈加笃定他让自己迁居客房,乃是存着不良的心思。虽然早就料到自己这番出逃被捉,一定是要遭受些责罚的,可若他真是让自己去陪那些公子过夜……
这么一想,手里揉捏的力气顿时下了狠劲儿。她毕竟苦练了些武艺,这一捏顿时让王诩一皱眉,伸手便将她从身后扯入了怀里。
“手劲儿这般大,是想要嗜杀家主殉葬不成?”
莘奴瞪着他,只觉得若是真能杀了这竖子,倒也是美事一桩,硬声道:“若是真有那么一天,但求家主赏奴婢个自在,还烦请移个坑洞,莫要同穴!”
王诩眯眼看着她,那脸上的神色一时有些说不准阴晴,不过最后倒是表情一松道:“这般没有城府,气急了便嘴无遮拦,难成大器!”
莘子微微挺着脖颈,敛着眉眼道:“奴婢不是丈夫,自然少了伟岸大器,一个贱奴罢了,何须如家主弟子一般胸怀韬略?”
王诩懒得与她口舌相争。这怀里的少女可不是个愚笨的,很有些眼色,人前都是一副谦卑恭顺的模样,私下里却会偶尔伸出手爪,如小野猫一般亮一亮獠牙,试探着他的容忍底线。
伸手捏了捏她的耳垂,又将刚刚写好的竹简放到了她的面前,只见上面乃是这次鬼谷收徒的榜文,他在她耳旁说道:“今年鬼谷新增了女院,招收一些才学兼优的女弟子,我看你在内院闲极无聊,便去客舍与那些弟子们一同准备应试吧。若真是有才学的,便可入书院修习,可若是真是蠢材,就老老实实呆在内院劈材打水吧。”
王诩语调说得清淡,莘奴的眼睛却瞪得滚圆。
要知道,自妲己乱国以来。女子参政历来被视为乱国的祸端。就算贵族中的女子喜好读书,也不可太过张扬,否则必被他人所唾弃。至于公学里更无女子身影。就连广开私学的孔夫子也未曾收过女子为学生啊!
这等荒谬的提议若是被那些个儒生知晓,只怕鬼谷子画像上的肉瘤又要凭空增添几个了!
王诩的想法却从来没有落空的时候。
当莘奴来到客舍时,发现客舍与男弟子们的暂居之地相隔甚远,此处已经有女子入住了。
“莘奴姐姐!”张华也是刚刚抵达,看见莘奴出现在门口,便一脸兴奋地扑了过去。
在求学的学子队列里,陪同的女眷也是甚多,甚至有些女子也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鬼谷此番要招收女弟子的传闻,特意慕名而来。所以这专为女弟子备下的客舍里并不空荡。
除了张华外,还有几个衣着华丽的女子,一看出身便是不俗,端坐一旁上下打量着莘奴。
不过其中一个模样清雅的少女甚是和煦,主动与莘奴招呼道:“又来了一位姐姐,我是来自齐国的妫姜,敢问您是……”
这妫乃是齐国诸侯的国姓,由此看来,这女子倒是齐国的王室众人。
莘奴施礼道:“我……姓莘……”不知为何,她有些耻于说出自己的名字。父亲去世时,自己年岁还小,为了好养育,并没有特意起名。只唤了小名“奴儿”,也是起了贱名,祛病驱邪之意。
待得后来,便习惯性地被唤作莘奴了。这本也无妨,可是现在一提及这名字竟有些妄自菲薄之感。
因为当下女子多无姓名,那妫姜倒是没有再问下去。只是询问了彼此的年龄,这么一问下来,只莘奴年纪最大,已经十八,而其他的女子多是十四五岁的年纪。
在妫姜的带动下,原先不熟悉的众位女子倒是渐渐熟络了。彼此都说起话来。
不过来自魏国的姬莹却有些不耐烦,她乃是那入宫成为魏王义女的姬姜的妹妹,因为姐姐入宫去了,父亲对于识文断字的二女的出路也寄以厚望,因为在大梁时听闻鬼谷欲招收女弟子,便迫不及待地将二女儿送了过来,只为了将来姬姜嫁入秦时,让这小妾生养的二女作为媵妾一同随嫁,帮衬一下姬姜,也可帮着出谋划策一番。
此时姬莹被满屋子少女们的话语扰了清净,满脸不悦道:“明日便要初试,鬼谷此番只招收四位女子,可是屋内现在却有八位,各位不用心准备,却吵闹不休,是想要明日打道回府吗?这鬼谷中也是太过简朴,为何不能每人各安排一间房舍,我还想多看一会书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