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长生(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955

  王若虚半真半假的叹了声,又道:“你们还真来对了,我们看风水,可不是封建迷信,都有科学根据的。人体有场气,植物有场气,建筑物有场气,万物皆有场气。所谓风水,就是寻察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这叫趋吉避煞。你们如果自己生产,势必大造杀孽,那怨气本就是一种强烈的煞气。”
  “哦?那该怎么破解?”小斋问。
  “风水讲究有气则生,无气则亡。其实很简单,只要找一处有生气的地方便可,这就叫顺乘生气。”
  王若虚的性格好像很虚荣,不免有些自得,笑道:“不瞒你们,这观势寻穴之法,全蜀州没有比我更精通的。”
  “呵,我们也是听了您的大名,才千里迢迢跑过来。”
  俩人存着试探的心思,一捧一逗的聊了半晌。小斋似乎略懂一二,每每能问到点子上,勾的对方瘙痒难耐,破例多说了几句。
  这王若虚或许不会道法,但在风水学上,倒是蛮有造诣。
  聊过之后,俩人借口要请示老板,便起身告辞。对方也没在意,这种生意本就随缘,不能指望每次都能成交。
  而他们出了客舍,还没走多远,顾玙忽然耳朵一动,就听里面隐隐约约的传来对话声:
  “你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出去。”
  “师父,这次去哪儿啊?”
  “不去哪儿,就在罗璧转转。”
  “那有什么意思,谁请的您啊?要不我帮您推了……”
  “闭嘴!这是你能问的么?”
  “……”
  顾玙听了,便对小斋转述,俩人边说边出了灵官庙。出来后又莫名其妙的顿了下,本来要回宾馆的,却抹身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待拐过一条街,他才开口:“那俩便衣为什么盯着这里?难道是警方找的王若虚?”
  “可能性很大,看来这事比想象中的还要麻烦。”小斋道。
  “那我们明天……”
  “回去再说。”
  他们确定无人跟踪,便晃了晃身形,转眼消失在街头。
  而与此同时,在灵官庙对街的一根电线杆旁,那两个人正低声商量:
  “他们是外地人吧?干什么的?”
  “好像是游客,查过身份证。”
  “要跟么?”
  “算了,看好那道士,别让他搞事就行。”
  ……
  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大体上是李肃纯和官方硬肛,可细分的话,又有王若虚师徒,以及那俩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家伙。
  旅店内,顾玙和小斋正在梳理思路。
  “大家的目的各不相同,凶手应该想逃出去,警方应该是捕捉,王若虚好像听命行事,不得不从……咱们就是看戏的,暂时摘除。”顾玙道。
  “别的同意,王若虚我总觉得不对。”
  小斋皱着眉,道:“据说他上茅山学过道,那可是上清派的祖庭。他学了这么多年,就会看个风水?”
  “你是说……”
  “反正我们多留意,不排除他有什么底牌。”
  “那我们明天也得早起了,先跟着王道长溜溜。哦对了,我们最好租辆车。”
  “嗯,租车一会就去。警方应该没发现那个凶手,如果在他们后面,就比较难搞。所以我们要抢在前面,先找到那个人。”
  “找到之后呢?”
  “再说,反正我们是吃瓜群众。”
  ……
  夜,月光如水。
  在一座矮山的外围,一块平坦破败之地,李肃纯正夹着一张黄色符箓,口中念诀:“赫郝阴阳,律令九章,敕收此符,万阴伏藏。急急如律令,去!”
  “蓬!”
  话音方落,那符箓竟无火自燃。
  一般纸张燃烧的速度,就已经很快了,但这个烧的更快。从符头开始,几乎眨眼间就燎到了符尾。
  似青似红的火苗迅速吞噬着符纸,却不见一丝灰灰落下。等那细微的“哧啦哧啦”声停止,这符箓仿佛凭空消失。
  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如果顾玙在此,必能感受到四周阴气飞快的汇聚过来。确切的说,是汇聚到前方的泥土中。
  那日李肃纯与警察交火,白尸中了一枪,虽是不死身,却在胸前留下一个弹孔,威力也有所下降。
  于是乎,他将其埋在阴气浓郁之地,又烧了道聚阴符,以便尽快恢复。照此情形,只要再过一日,白尸便可完好。
  “哗啦!”
  李肃纯从怀里摸出一块面包,撕开包装,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他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比乞丐还要乞丐,唯独那双眼睛,依然倔强。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经历如此的磨难还能挺到现在,实属不易。
  其实他什么都不想,能逃出去最好,逃不出去也罢,大不了拼得一死!
  ……
  次日,清晨。
  古城的船型街上冷冷清清,只有一家卖早点的店铺亮着灯光,不时有人进出,端着硕大的笼屉。
  “滴滴!”
  一辆黑色的老式轿车从远处驶来,嘎吱停在了灵官庙前,有人探出脑袋,招呼道:“辛苦了,快回去吧!”
  “没事,交给你们了!”
  盯了一宿的两个便衣摆摆手,疲惫的转身离开。
  而那人下了车,轻轻敲了敲庙门,不多时,有个道士打开大门,疑道:“你是……”
  “我找王道长,他准备好了么?”
  “哦,好了好了,请稍等。”
  那道士明显受过嘱咐,态度好的吓人,又进去了几分钟,便见王若虚带着胖徒弟现身。
  “道长,一大早打扰了。”
  “不妨事,走吧。”
  说着,三人上了车,直奔县中心。等到了地方,又加入不少人,最后变成一个小车队,连着串的向郊外开去。
第九十四章
看热闹不怕事大(二)
  风水之说,渊源已久。
  自魏晋开始大兴,并融于道门,主要流派有两个:一是唐末杨筠松开创的形势宗,一是宋代王伋开创的理气宗。
  前者讲究寻龙、察水、觅砂、点穴,以地气论吉凶。后者取八卦五星,定住宅三要(门、主、灶)、六事(门、路、灶、井、炕、厕)之生克。
  简单说,形势擅于打野,理气擅于看家。
  王若虚虽然胖乎乎的像个商人,但在风水学上的造诣确实不错,兼容两家之长。此刻,他就手捧罗盘,尽量通俗易懂的解释着:
  “罗壁东面是山,山峰过百步,始成山龙。西面是水,水源低空而不填实,便可为吉祥。当年建城就请了风水大家,设计了一条船型街,首尾东西,船身南北,这才有了乘风破浪之势,成为方圆百里的繁荣地。不过现在,东山开采破了地势,又建了水库,恰好在生、旺二气的星位。所谓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这山龙一入水,就成了泥鳅,坏了此地的风水局,这才一年比一年穷……”
  “哼!”
  那领导对此次行动非常重视,竟然亲自临场,听了冷哼一声:“照你这么说,罗壁的经济上不去,跟产业无关,跟政策无关,就是风水搞的鬼?”
  “不不,我一时口快,绝不是这个意思!”
  王若虚一缩脖,刚才又得得瑟瑟的瞎显呗,浑忘了对方身份。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