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长生(校对)第8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0/955

  青芽起初还很紧张,结果越听越古怪,七少爷一条条一项项,给她摆的明明白白,甚至精细到每日洗澡的时辰。
  “总之,那四人交给你管理,院中事务也交由你照看,但出了事,我也唯你是问!懂了么?”
  “懂了!”
  青芽连忙点头,又怕对方不信,道:“我都记下了,给您重复一遍么?”
  “不用,你是我亲手挑的,自然信得过。”
  顾玙摆摆手,道:“好了,我一会便去修习,这里就拜托你了。”
  他用了拜托二字,青芽一时慌乱,但未等开口,七少爷已迈步出去,咣啷一声,把自己关在了静室里。
  “……”
  青芽呆怔片刻,才喃喃道:“莫非这就是因祸得福,七少爷真不一样了呢。”
  其实说起来,如果小世界有数据化属性,她的福缘一定是满值——那特么不是位面之子,那叫位!面!他!爹!
  ……
  夜深人静,细雨缠绵。
  静室内,明珠悬顶,光亮柔和而不刺眼。顾玙坐在用柔韧的禾草编织的席子上,正研究这里的修行体系。
  道人入世,修行极昌,有些积累的家族皆有传承。而小世界以存想为根,符箓为本,衍化出了截然不同的东西。
  五个层次划分,简单明了:
  采气境,可自如调运内气。
  凝神境,存想高阶之意,直接作用于神魂。
  出窍境,神魂可短暂离体。
  神游境,神魂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天人境,小世界目前的最高战力,据说距飞升只差一步。但纵观修行史,还没有真正飞升的记载。
  陈家所传只有一篇采气法,名《春阴带雨诀》。听起来好像湿漉漉的不太正经,却是正儿八经的基础法门,虽然品级较低。
  据族中藏书记载,天下采气千百种,最高者为采天阳之气、采地阴之气、采五行之气、采慧光之气等等。
  中品者为采随游之气,采火神之气,采金津玉液之气等等。
  下品者为采飞瀑之气,采壁刃之气,采寒霜之气等等。
  《春阴带雨诀》顾名思义,在春天下雨的时候修习效果最佳,平日会削弱不少,正由于这个限制,应用狭小,所以落于下品。
  而此刻,顾玙拈起一张青碧色的灵符,滴上一滴精血。灵符青光一闪,没入脑中,遂坐在席子上闭目沉心。
  若是让爹娘看见,分分钟吓死,患有多动症的儿子居然只花了数息,就进入完美的虚静状态。
  在这里,存想是一切的根本,符箓是一切的载体。
  不是存想春雨之形,而是春雨之意。族中前辈曾留书教导,雨似愁丝,缠绵悱恻,故要存想其连绵不绝,润物无声之意。
  此说被数代族人信为真理,顾玙却不感冒。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不同人的眼中,春雨或孤冷,或伤别,或惬意……而他,只觉自己的神魂清晰无比,好似清晨出门,迎面细雨纷扬,草色青青,柳莺低飞,炊烟在远处袅袅升起。
  清爽,凉快,逍遥自在!
  “哗哗!”
  “哗哗!”
  刹时间,夜雨仿佛敲进了窗子,清脆悦耳。顾玙忽地一颤,自己存想出的意,竟化作了气,一点点在体内滋生,又轻而易举的抹掉了之前积累。
  所过之处宛如清风吹过,细雨洗涤,无不透着一股舒爽自在……
  不知过了多久,顾玙从入静中醒来,满是惊喜之色。
  夏国的入门功法,都是像炼内功一样运行周天,然后产生气感。而这里的采气,其实是虚指,真正的意思是存想其意,进而生成气。
  他现在就感觉到,体内的气息已非常明显,远胜之前的半吊子积累。
  这种转化异常玄妙,载体便是面前的青符。
  “据说每一种功法都对应一张符箓,法成符现,符现法成。”
  顾玙拿起青符细细品味,自言自语道:“不,不仅是法,还有术和神通……啧,这个套路有点意思。”
  他经过短短一夜的体验,已经明确了小世界的修行基调:意识流,大大的意识流!
  修士的主观占据了核心地位,极重天地之意,极重领悟。就拿施用体系来说,小世界最基本的是术,靠学。
  再往上,叫法和大小神通,靠悟。
  你悟性到了,采气期也能领悟法意、神通;你悟性不到,出窍期也只能修术,biubiubiu的各种平A。
  还有,这里重意不重形,重神不重身。他们觉得存想的同时能淬炼肉身,只要修为到了,肉身自然也会强大。
  话是没错,但在早期猥琐发育的阶段,有个精壮的身体能省去不少麻烦。
  “这是偏科啊,得改!”
  顾玙挠了挠脸颊,初步确定目标。
第七百八十九章
呦呦鹿鸣
  不大的院子里,曹化彰正在演练刀法。
  刀长三尺三寸,面宽刃薄,精钢所制,被体型高大的汉子拿在手里,舞起来虎虎生风,自带威猛之气。
  “呔!”
  曹化彰耍了一路,猛地向前一突,以右脚掌为轴借势转身,长刀以诡异的角度狠狠斩去。就听砰的一声,院子里的一块青石被劈成数块,刀刃丝毫不损。
  他脸不红气不喘,长相粗鲁却带着几分自矜,收刀拱手:“此乃三十六路断魂刀,让少爷见笑了。”
  “嗯?完了?”
  瘫在台阶上的顾玙猛地回神,问:“这断魂刀在江湖上算什么级别的武学?”
  “虽比不上一流高手,却也能闯荡一方,震慑宵小……”
  “哦,二三流么。”
  顾玙大为失望,嘟囔道:“看来江湖衰败,凡俗武学甚为低劣啊!”
  “少爷说的是,武功练的再好也抵不过修士的一根指头。就算采气期的修士,随便扔个术过来,武者都难以抵挡。”曹化彰连声应和。
  他本为江湖豪客,后被陈府收留做个护院,本事平平却极有忠心,宁愿自己拖后也要让陈七先走,便可见一斑。
  俩人聊了一会,顾玙忽道:“对了,你以前的江湖朋友还有联络么?”
  “有几位时常来往。”
  “品性如何?”
  “皆是好汉。”
  “那好,你去问询他们,愿不愿来我这里?”
  顾玙见他面露诧异,笑道:“没错,是来我这里,不是来陈府。”
  “呃……”
  曹化彰心生古怪,还有点滑稽。您这是话本看多了,想虎躯一震,广纳豪杰么?虽说您是陈府公子,但公子和家主是两个概念,何况年纪在这摆着呢!
  他想了想,委婉道:“少爷,那几位散漫了,怕是不喜拘束……”
  “呵呵,我懂。”
  顾玙摆摆手,笑道:“我也不让你为难,这样,再有几个月便是鹿鸣秋考,我志在必得。若我获得道箓,你再联系也不迟。”
  道箓,道人的身份凭证,入观即有,从无品到最高的正一品,也是贞阳国人人欣羡的地位象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0/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