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长生(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955

  吴山笑了笑,道:“我问你,你可能操纵神识?”
  “自然。”
  “那你可知,神识从哪里来,平日又存于何处?”
  “神识从意识中来,大概是自身意识的拟态化,平日么,是存于脑海之中。”
  “脑海?呵呵,也没错。所谓炼形难,炼神更难,修士打通周身窍穴,搭起天地桥,是为人仙之体。但你不知,其实还有一处秘窍……”
  虚影转到石凳上,似浮似坐,“道化生万物,自然也包括人。人不同草木金石,飞禽走兽,人是道化生的最奇妙的存在。不仅有灵性,有思想,更因为这具身体。
  头如天,足如地,五脏如五行,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精存于血肉,气存于丹田,那神到底在何处?
  你说脑海,实际上,是玄窍。
  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这个门,在人身四大不着之处,天地正中,虚悬一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号曰玄关一窍,又曰众妙之门。
  玄窍一开,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
  你现在的神,还是混混沌沌,不成形态。食气法虽能炼神,可你玄窍不开,一辈子也修不出元神!”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后半句,其实不然,这道门槛才是最重要的。有人指点和无人指点,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薄薄的一层,但你自己永远捅不破。
  顾玙恍然大悟,若将人体比作天地,神就是种子,只有放进子宫(玄窍)里培育,才能蕴化元神,修炼神通,晋升神仙,并感受更高一层的境界,炁。
  “……”
  他默然半晌,忽然起身,郑重拜礼:“谢过前辈!”
  吴山不动不闪,坦然接受,随后又问:“你修的是什么法诀?”
  “食六气法。”
  “嗯,道家正统,不错!以你的资质,只要不入歧途,神仙可期。如果真有那一日,还望你不要忘了今日之谈。”
  “前辈指点之恩,必不敢忘。”
  得,这就扔出去两个承诺了,一个谭崇岱,一个吴山,都是投胎重修的。
  顾玙自是激动,半天才平静下来,又道:“对了前辈,我一直很好奇,你说闾山众贤飞升而去,那飞升到了何处?”
  “……”
  吴山顿了片刻,道:“说来也无妨,你可知洞天福地?”
  “知道,据说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呵呵,哪里有这么多?都是为了宣传声威,夸大造势罢了。修士到了地仙境,可领会炁之妙用,炁衍化一切,自然也包括时间、空间。所谓的洞天福地,就是自行开辟一方空间而已。”
  “那从古至今,成地仙者有几人?”顾玙忙问。
  “这个我真的不清楚,想是极少的。像我闾山一脉,真人众多,也不过大法主一人成就地仙。至于天仙么,更是从未听过。”吴山道。
  “我懂了。”顾玙忽道。
  “你懂什么?”
  “天上没有仙界,地下没有地府,水中没有龙王,海外没有蓬莱,一切都是炁之所化,道法威能。”
  顾玙说了一通似乎是废话的东西,可他自己真的知道。
  东方为道,西方为神,科学为大爆炸,实际都一样。世界没有变,宇宙还是那个认知的宇宙,星球还是那个认知的星球。只是个人的理解,又增添了一些东西。
  物质,也是炁。所谓的平行空间,小千世界,都是炁所化,无非概念不同。
  “前辈,还有一个问题。”
  “讲。”
  “从东汉起,古修就察觉到了灵气衰退的迹象,那些大能为何不救上一救?”
  “……”
  一句话,问的吴山沉默良久,半晌方叹道:“天地自然,循环往复,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
  ……
  顾玙原本很兴奋的心情,临走时却添了几分沉重。
  自己跟吴山聊了一夜,有两个问题没得到明确的答案。一是,世上有没有神,二就是上面那个问题。
  前者,他或许不太清楚,含含糊糊的说世上有神,一种为实,一种为虚。
  后者,他只是满面悲戚。
  当然顾玙猜测,古修并非没努力,而是试过无数种方法后,发现没有效果,所以才做了最坏的打算。
  灵气从何时诞生,不得而知,暂从黄帝算起一直到明代,持续了数千年光景。而后又花了五百多年恢复,才重新现世。
  那现代社会,从十年前算起,好吧……估计等不到再次衰退的那天。
  顾玙摇了摇头,貌似生了无谓的担忧。
  与他相似,政府那边收到消息后,开始也是慌乱,后来恢复淡定。洞天福地便罢了,不是仙界天庭玉皇大帝就好。
  却说顾玙在道院呆了几日,带着六一泥的配方返回凤凰山。
  第一件事,就把宅在家的龙秋小堇都撵了出去,收集配方材料。第二件,闭关静修,按照吴山教给的方法,打通那玄关一窍。
  静室内。
  正是清晨,太阳将出未出,一缕缕的朝霞之气化作细线,缓缓涌入顾玙体内。这些细线在体内游走,一点点滋润着精气神。
  在普通人的时候,效果非常非常明显,如今已是人仙,日常修炼带来的提升已经极其微弱——这也是修士中后期依重丹药的原因。
  他闭着双目,一边让采食的灵气运转,一边内照自身。
  五脏仍是白、黑、青、红、黄五个气团,细线在一条条公路般的经络中游动,下面是丹田气海,剑种悬在气海之上。
  而往上观,却是混混沌沌,宛如开天前的迷蒙识海,神识似整似散,毫无规则的盘踞其中。
  他慢慢调整呼吸,进入了虚极静笃的状态,神识探出,在这片广袤识海中细细寻找。
  不知过了多久,突觉杳杳冥冥,神有所感,就在四大不着之处,混沌正中,虚虚空空的悬着一处窍穴。
  呼!
  刹时间,神识全部放出,凝成一束,不断冲击着那处玄窍……
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洞庭
  沅江市,东南五公里。
  这里有一大片湖泊,湘、资、沅、澧四水汇流注入,其属于洞庭湖水系,由于位置偏南,故称南洞庭。
  此处是典型的湿地特征,水浸皆湖,水落为洲,境内河汊纵横,小岛密布,广阔的湖面上散布着数百个湖洲和湖岛。
  正是黄昏时分,斜阳残照,波光潋滟,水面泛着金痕远远荡开,惊起了两只野鸭。野鸭扑棱棱的扇动翅膀,还没等飞走,就被一条突然窜出的大鱼吃掉。
  哗啦!
  大鱼落回水中,风平浪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倘若不知情的人来此,必以为是风景秀美的好地方。
  “堇堇,你等等我!”
  一声娇呼打破了寂静,湖面上突然出现了两道身影,瘦瘦高高,一个在前一个在后,速度飞快如履平地。
  “不等不等,我自己出来多好玩,非得带你这个累赘!”
  小堇巴拉巴拉的往前跑,龙秋也不生气,笑道:“我很开心呀,这是我们第一次结伴出门。”
  “呵呵,你成天开心!”
  她撇撇嘴,脚步不停,但慢慢的也被追上。
  话说俩人出来一个月了,除了收集六一泥的配方,还要找寻炉身材料。到南洞庭来,便是寻找其中的一样东西。
  她们跃过宽阔的大湖,很快到了西南角的一座沙洲上。这沙洲呈弯月形,半抱着湖水,对面也有一座相似的洲岛,二者距离较近,隔断大湖,围出了一块圆形深塘。
  “二岛相抱,位在西南,水成圆环,洲有高树,玉简说的就是这里。”
  小堇仔细辨认,确定无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