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长生(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955

  “唔……”
  随着一声男人的沙哑喊叫,女人也停止了动作,几滴汗珠顺着绸缎般的皮肤滑落,又滴到他的胸口上。
  “红红,你真是个小妖精,魂都快被你吸走了。”
  男人脸色蜡黄,眼睛浮肿,很剧烈的喘着粗气。
  “每次都是你想要,偏又来怪我。”
  杜红从他的身上爬下来,细细柔柔的清洁善后,白里透红的身子拧在床上,像极了一只熟透了的蜜桃。
  “谁叫你这么勾人?唉,我真的不能多来,来了就要命。”
  男人歇了好半天,才勉强坐起,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叹气。
  “哟,我晚上还想给你煲汤呢。你既然有节制,我只好自己喝了。”杜红抿着嘴,佯装生气,三十多岁的女人完全不显装嫩,反而有种奇妙的融合感。
  “瞧瞧,开玩笑嘛,你煲一锅泔水我都喜欢。”
  男人系好扣子,把她搂在怀里,道:“不过说真的,最近我可能特别忙,不能多来。你要是无聊就去店里转转,怎么说也是老板。”
  “哎哟,我就不是做生意的那块料,有小吴在哪儿看着,我挺放心的。”
  “放心归放心,财务账单什么的,你总得看看吧。”
  “好好好,我知道啦!”
  俩人腻腻歪歪的说了一通,杜红瞥了眼桌上的闹钟,笑道:“哎,你早上不是有会么,别耽误了。”
  “哦对对,你不说差点忘了。”
  男人连忙起身,先到客厅拎过一坛药酒,倒了一小盅喝下,然后才急慌慌的洗脸刷牙。
  这药酒是秘制补肾方,仙茅、蜂房、肉苁蓉、杜仲、牛膝、续断、锁阳等十几种药材,先用滚水浸透,冷却后倒入容器,加大量白酒泡熟,两周即可服用。
  没办法,他认识这女人以来,足足减寿三十年,不补不行啊!
  约莫八点钟,男人穿戴整齐,准备出门。杜红一直送到别墅门口,才似忽然想起来般,笑道:“对了,那个米快吃完了,你能不能再拿点过来?”
  “呃,我的配量也很少……我想想办法吧。”
  男人有些为难,但没一口拒绝,亲了亲她的脸蛋,推门闪人。外面有辆车等着,司机对杜红视而不见,一踩油门,转眼出了小区。
  “嘻……”
  杜红看着那车远去,意味不明的笑了笑,悠悠然的踩上楼。
  话说她离开会所之后,就跟着那个程刚,程刚又给她介绍了赵局长。赵局长嗨皮了一段日子,又把她送给了李局长,而没过多久,又认识了张局长……
  就是这个样子嘛,反抗不得。
  当然她也想开了,自己有这份资本,为毛不好好利用?于是乎,这女人凭借从那本小破书上学到的技巧,简直一路青云,不足两年,就杀到了乐州的核心领导班子。
  至于那个男人,叫唐宇,背景深厚,在班子里是最年轻的一位。大概几个月前,俩人勾搭到了一起。
  杜红晓得对方的潜力,使劲浑身解数,那哥们也不出意料的沦陷,几乎言听计从。
  而正是从他嘴里,杜红第一次知道了道法,知道了凤凰山,知道了灵米……还有幸吃过一点。
  她胆大聪明,很快联想到那本破书,尤其最后一页的那张图,并且照着练习。她隐约能猜出这东西的性质,并不敢肆意妄为。
  跟唐宇管鲍相交的时候,十次有一次会运用。即便如此,效果也非常明显:自己越来越美,男人越来越憔悴。
  甚至于,若非她顾忌对方的实力,自己早就出去浪了。那种滋味着实太美妙,恨不得天天都能吃到肉。
  ……
  乐州,市政府。
  不知不觉,上半年已经过去了。官方从发现灵气复苏到现在,从谨慎探查,到放开手脚,再到全面性的制定战略,大概经历了十五个月。
  今天是七月份的第一天,也恰好是周一。
  市府大楼里从早上就在忙忙叨叨,为一次重大会议做着准备。九点刚过,会议室大门紧闭,领导班子全部就位,其中就包括了唐宇。
  这是个很奇妙的词,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很难理清内部的成员关系。
  就乐州而言,里面就包括市里一二把手,若干个副职,主管OR分管组织、宣传、农业、文教、警务等等的大佬。哦,今年又新加了一位,巴省特异分局驻乐州行动处处长。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说一下。”
  大领导扫视一圈,清了清嗓子,道:“后天下午,中央的科研开发团队就要进驻峨眉山。相关的后勤保障和辅助工作,之前讲过很多次,今天我再强调一遍。那可是一千多人的大团队,人员结构复杂。峨眉山市的供给力,只能保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其他的如机械、建设,材料等需求,我们都要提前准备,免得到时抓瞎。唐宇同志,你就跟着进山,前线工作就由你负责,随时沟通。”
  “好。”唐宇点点头。
  领导又道:“还有宣传方面,这个非常重要。峨眉山已经封山,舆论的管控力度也与以往不同。王斌同志经验丰富,成立了一个,呃,那叫什么来着……”
  “网络特殊舆情督导小组。”下首的一位官员应道。
  “哦对,这个想法就很好嘛!”
  他敲了敲桌子,道:“网民中有个词非常有意思,叫带节奏。不要以为这是个贬义词,分谁来带,怎么来带?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要往好的、积极的方向引导,尤其是那些观念固定的中老年群众,让他们有一个平和的过渡期,来接受这些新生事物……好了,这些我不多讲,主要来看看第二项。”
  他简单说了一会,就打住话头,接着道:“文件已经下达,想必大家都已熟读。今天我们就集中讨论一下,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我们的新工作。”
  “啪!”
  随着话音落地,前方的大屏幕上闪出一张图片,白色底,上面印着一行鲜红大字:
  《夏国修行人员与社会发展三年规划》。
第二百二十章
峨眉
  火洲事件结束之后,那位老者就打了份报告给中央,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建议和担忧。上头也早有研究,趁此机会大批量的集中开会,总算拿出了一个初步纲领。
  别觉得滑稽,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规划,自然也包括修仙。
  这个三年规划较为粗糙,用整个下半年来过渡、完善,从明年开始,将会彻底施行。它的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即:社会、文化和修真形态。
  挺有意思的,因为抹去了政治和经济两大基座。它的发展理念,实际就一个词:稳定!稳定!稳定!
  主要目标有三项:
  在1-2年内,让民众平稳、有序、有思考性的认知和接受修行观念。
  在3年内,完全开发天柱山和峨眉山的各种资源,并建立成熟的供给制度。
  在3年内,初步培养出一个对修行热爱,有天赋,并能坚持长久的人才集群。
  以这三点为核心,再加上众多的辅助项目:
  比如交通方面,包括新建改造山区公路、城市轨道互通运营和高铁覆盖大城市率等,以各地的山川为重,建立畅通快速的公路铁路网,以保证第一时间到达。
  再如思想意识方面,如何通过网络、影视剧、课外读物等渠道,让民众逐渐对道教文化产生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等等。
  这一切,构成了纲领的主体范畴。不仅如此,它还是从上至下的,上头出一个总路线,各地要具体实施,还要出一个地方版的规划。
  现在的情势就是:对内,群众猜疑愈盛,异象还可能发生;对外,各国神神秘秘,压力巨大。
  官方的做法,算是较为稳妥又能保持竞争力的了。
  ……
  “跟上跟上,不要掉队!”
  “快点快点,让人先过,车辆殿后!”
  “前面路面很窄,小心不要摔下去!”
  正午,一条由人群组成的长龙缓慢在山间移动,队伍拉伸了几里地,一眼望不到头。十几辆大车落在最后,司机胆颤心惊,压着简陋狭窄的石板道,一点点的往前故涌。
  峨眉山节点的路况比天柱山要复杂,很多地方不适合修路,但不修也得修,不然机械、材料根本运不进来。
  他们清晨出发,到中午才走了一半,大家都生出了一种无力感,仿佛这群山无边无尽,自己会永困其中。
  这支队伍,除了部队和科研组,道院就来了两位:卢元清和王若虚。再加上隶属特异局的李肃纯,所谓的修行者,一共就三个。
  “师弟,我,我就搞不明白了……”
  王若虚汗如雨下,道袍的前后襟已经湿了一大块,喘道:“为什么偏叫我,叫我过来,我又不是先天,有,有什么用?”
  “你的风水造诣极深,说不定就很有帮助。能者多劳,师兄就不要再抱怨了。”
  卢元清伸出一只手,贴在他的后背,缓缓度过一道灵力,笑道:“怎么样,好些了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