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长生(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955

  他刚出了洞口,耳边就传来一阵“嗞拉拉”的怪响。
  起身回头,却是跟出的几只虫子被烈日一照,立时化为脓水,恶臭熏天。而后面的甲虫窸窸窣窣的用触角试探,似知前进不能。
  折腾了半天,终于不甘心的缓缓退后,又是一片黑暗寂静。
  邪门啊!
  顾玙各种后怕,这特么到底是啥地方?那些甲虫又是什么鬼?
  话说从他修行以来,几乎没有敌手,可在火洲几日,竟然连番遭怼,虽然都是被群殴的。一时间,还有点宝宝委屈,宝宝难过,宝宝心里苦的敢脚。
  此番逃生,连带着确定的是:张维跟洞中的神秘所在必有关联,指不定就是后代传承,他们要寻找的,也是祖先遗迹。
  “……”
  顾玙看了看前方,仍是茫茫红山,一眼望不到头。他有种直觉,此处不是最终的目的地,只是中途的一个地点,真正的秘密还在大山深处。
  只不过,他倒不敢轻举妄动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飞贼
  顾玙这边心塞郁闷,却不知女朋友那边,也是搞得鸡飞狗跳。
  少林寺,藏经阁。
  这藏经阁在三十年前重建,是寺内的重要景点,平时也对外开放。总面积600多平方米,共有三楼,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分为“少林寺”、“宗教”、“哲学”、“社会科学”等多个种类,还有阅览室、经藏密集室和古籍室多个区域。
  今儿举办佛事活动,正职僧人都去参加,只在楼下留着一个看门和尚。
  小斋直接翻到了二楼,只见空旷无人,厅堂冷落。她蒙着面,鬼鬼祟祟的溜了几圈,简直大失所望。
  “扫地僧呢?大欢喜菩萨呢?难近母呢?怎么连个毛都没有?”
  她嘀嘀咕咕的吐槽,没办法,除了高高的书架和一卷卷的经书典籍,神马都没发现。甚至说,还有一个多媒体的电子显示屏,就挂在正厅墙上,闪动着PPT解说词。
  拜托!
  你可是少林诶,禅宗祖庭诶!搞这种现代化的东西相当违和好伐?
  她摇了摇头,顺着走廊拐了几拐,又到了一个专门的小厅。
  “咦?”
  小斋眼睛一亮,见厅内供着一尊两米多长的白玉卧佛,面目精致,线条神逸,侧躺在莲花床上。而卧佛旁边,却是一扇紧闭的木门,上有名牌:古籍室。
  “阿弥陀佛,打扰了!”
  她冲着卧佛拱了拱手,装得跟真事似的。随即,丫身子一拧,就跳起来半米多高,小手往门上的监控摄像头一拍,那摄像头嘎吱吱响动,瞬间报废。
  紧跟着,她又贴到木门边,掌心在锁上一按,啪嗒!
  这古籍室是藏经阁的重地,专门设置了一个内外锁,要两个人同时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不过她暴力拆解,轻松松的推门而入。
  里面的书本也不少,一眼望去,皆是沧桑历史,各代孤本。最牛逼的,便是一个柜子上标注着:宋刻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堪为镇阁之宝。
  小斋对这些没兴趣,直接略过经卷,只查找功法秘籍。
  “十二坐像身。”
  “菩提刀。”
  “大普门杖。”
  她一排排扫过去,忽地一顿,伸手抽出一本泛黄破旧的古书,扉页上三个大字,《易筋经》!
  “啧,还真有《易筋经》啊!”
  小斋顿时来了兴致,这本书可谓大名鼎鼎,尤其被无数小说和影视剧演化之后,更是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随便在网上一搜,全是《易筋经》秘籍,真假难辨。当然,少林寺也从未公开过。
  她怀着强烈的好(ba)奇(gua)心,翻开书本,见开卷写着:
  “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这没啥好说的,继续往下看,又见:
  “易者,乃阴阳之道也。易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
  嗯?
  小斋摸了摸下巴,这特么是佛教典籍?佛教典籍你跟我说阴阳?
  而随后,她越看越神奇,越看越刷新三观: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
  “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脂膜,腔中物也。筋膜,骨外物也。”
  “此法必先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
  不多时,小斋看罢这篇总论,简直一脸懵逼。厉害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就知道膜????
  她对道门的历史轶事了解颇深,对佛家却不太熟悉。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易筋经》为达摩祖师所著,但就她看到的内容,去他妈的蛋!
  什么阴阳,精气神,有形之身,无形之气……这明明是道家的概念!
  她又往后翻了翻,这册子非常薄,十几页都是理论叙述,而到具体修炼的部分,书页却很突兀的残缺,就像有人故意扯去。
  “少林,哦不,整个佛门的水都很深啊……”
  她喃喃自语,眼睛又闪又亮。
  先捋一捋时间线,佛教自汉代东来,魏伯阳刚好著《周易参同契》,首次阐述了金丹理论。至南北朝时,达摩东渡。再至唐朝,玄奘西行,佛教完全的本土化,佛门十宗立。
  然后,吕洞宾引入佛家理论,奠定金丹体系。宋代全真教立,金丹为天下道统……还有这本古怪的《易筋经》,假借着佛名,通篇却是道家理论……
  啧啧!
  小斋摸不着头绪,索性掏出大手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无视男朋友的未接来电,啪的又重新关机。
  她将书本放好,正想再转转,忽听外面噔噔噔的脚步声响。
  “呼哧……呼哧……”
  一个穿黄色僧袍的胖大和尚,急慌慌的上了二楼。他独自看门,抽卡抽的正嗨,结果冷不丁一抬眼,哎呀我草,一个监视屏黑了,还是最核心的古籍室。
  他爬上来后,没看摄像头,直接往屋里奔。
  “咣!”
  那严实的木门被他一碰,忽悠悠的竟然开了。和尚一激灵,又见右侧的窗户大开,这是进贼了!
  他连忙跑到窗前,刚好看见一个蒙面人像只扑拉燕一样,轻飘飘的翻下楼去。
  和尚先是一蒙,有种时空错乱的敢脚,什么年代了还有飞贼?而一秒钟后,他反应过来,智障般的大喊:“抓小偷!抓小偷!”
  ……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前面的大雄宝殿内,释明宗带着两序大众和十方善信还在诵佛念经。《普门品》已经念到末尾,再有两段就要结束,正此时,忽听身后嗡嗡嗡的一片吵杂。
  这声音盖过了佛音梵乐,直戳戳的传到释明宗耳朵里。他偏头瞄了一眼,监寺也皱着眉,不得不起身查看。
  “谁丢东西了,怎么还有贼啊?”
  “好像是后面喊的,怎么回事?”
  胖和尚那一嗓子,在外面的游客听得清清楚楚。本来就无聊的某些人,立时精神起来,齐齐扭头围观。
  隔着偌大的庭院,在高树掩映之中,只见一道身影从楼上跃下,落地毫发无伤。那人身子一转,像只轻巧的狸猫,滴溜溜的绕过藏经阁,转眼消失不见。
  而左右两侧,呼啦啦的跑出护院僧众,一起向后面追去。
  “那位女菩萨是谁啊?竟然夜闯少林!”
  “你怎么知道是女的?”
  “看头发啊!卧槽,这趟没白来,这年头还能看着武侠人物!”
  众人议论纷纷,情绪高涨,这个逼,我能装一年……
  此时天色已黑,寺内灯光亮起,小斋踩着青砖地迤逦而行,不时回头瞧上一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