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校对)第5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4/861

  商务车消失在视线里,徐政委沉默了片刻,喃喃地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政委,您是说韩局会管金茂市场的事?”鲍双平多强势,林金鹏真担心今天所说的一切会招来打击报复,忐忑不安,愁眉苦脸。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徐政委权衡了一番,拍拍他胳膊:“金茂市场闹几年,都闹到省里去了,省领导如果不重视,韩局会亲自过问?这个所长你也别干了,我跟邹局汇报,看能不能给你换个岗位,省得到时候被殃及池鱼。”
  萍北派出所辖区不是最大,但辖区人口却是所有派出所中最多的。
  过去十几年,能当上萍北派出所长的人,几乎全进了分局党委班子,就这么调走,林金鹏不甘心。
  可想到金茂市场这颗炸弹一旦爆了,上级肯定会像对待去年那几起差点搞出的冤案一样彻查,他这个派出所长很可能会被推出去顶缸,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他担心前途,刑警四中队指导员更担心,想跟政委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能悄悄给中队长发短信,让在外地办案的中队长赶紧回来。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与此同时,金晓军则紧握着方向盘,不无兴奋说:“韩局,我爸在市场讨生活,跟商户们天天打交道,消息灵通着呢,大后天要出大事,不会有假!”
  大后天要出事,要出大事!
  两帮人摩拳擦掌,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这可不是两帮不好好上学的熊孩子学香港的黑社会打群架,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火拼,一旦让他们打起来,不仅会流血,甚至可能出人命。
  再说金茂市场是什么地方,是萍北市场群最中心的地带,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他们打红了眼,会不会伤及无辜?
  就算没伤及无辜,这个影响会有多恶劣,外地来进货或送货的客商,会认为东萍的治安有多么差?
  韩博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掏出手机一边翻号码一边说:“晓军,你这次立了大功,帮我感谢一下你父亲,顺便请他再帮我们留意留意。”
  “韩局,我虽然不是民警,但我在局里工作啊。我父亲用不着感谢,他非常支持我工作。”
  “好,这事回头再说。”
  韩博笑了笑,摁下拨出键,举起手机等了几秒钟,低声问:“孟书记,我韩博,我想汇报一个情况,您忙不忙,说话方不方便?”
  等了这么多天,终于等来小伙子的电话。
  孟卫东示意秘书先出去,俯身看看台历上的日程安排,问道:“方便,小韩,你要说的情况重不重要,如果重要,干脆来市委,下午正好没活动。”
  “好吧,我直接过去,大概二十分钟能到。”
  “我在办公室等,老朋友刚捎来一包好茶,等你过来一起尝尝。”
  “谢谢孟书记。”
  赶到市委已经是下午4点55分,换牌照时以市禁毒办主任身份管机关事务管理局要了一张通行证,商务车畅通无阻,直接开进市委大院。
  秘书小赵在楼下等候,能享受这待遇的并不多,政法委工作人员觉得很奇怪,当看到韩博跳下面包车跟小赵打招呼时也就不奇怪了。
  空降过来的市公安局正处级副局长,前几天省政法委林书记过来祭奠杨文进副支队长时点名要求他陪同的,不仅一起参加追悼会,完了之后还一起视察过好几个单位。
  走进三楼书记办公室,孟书记果然泡好了茶,笑容满面,招呼他坐。
  韩博立正敬礼,该有的礼节一个没少,象征性喝了两口,直入正题,简明扼要汇报金茂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问题这么严重?”
  “比想象中更严重,孟书记,已经露出苗头了,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后果极可能会不堪设想。”
  金茂市场的事早听说过,甚至见过。
  那帮租赁户不止一次来市委上过访,他们甚至越级上访到省里,上级信访部门转过来不少材料,作为市政法委书记孟卫东想不知道都不行,甚至作出过好几次批示。
  “这件事真巧了。”
  孟卫东放下杯子,沉吟道:“你打电话之前,萍西区长孙世勇刚因为这事来过,拉着邹长岭一起的,汇报综治维稳工作。汇报重点就是金茂市场消防改造工程,先检讨工作没做好,然后说那边租赁户的事,看样子区里也知道金茂市场是颗定时炸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涉及到利益,各执一词,各不相让。上级不知道具体情况,真以为我们工作没做好,真以为我们公安不作为甚至徇私枉法,十起上访,九起是这个情况,维稳工作不好做啊。”
  “孟书记,现在的问题是和稀泥不管用,必须想方设法解决。”
  不怕你管,就怕你不管!
  孟卫东等的就是他这句话,脸色一正:“你说得对,这件事不能再拖,说说,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怎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许多事全是因为种种原因拖出来的,如果能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就不可能引发更尖锐的矛盾。
  该怎么解决,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
  韩博坐直身体,侃侃而谈:“孟书记,这不只是一个因为经济利益引发的问题,其中还存在很严重的涉黑问题。金茂公司那帮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保安怎么回事,租赁户出资找的那些人员又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这些必须搞清楚。”
  “嗯,有道理,好好查查,如果确实是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且具有其它违法犯罪行为,可以借这个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谢谢孟书记支持。”
  韩博点点头,接着道:“至于市场本身的问题,我认为不难解决。市场存在消防隐患,这是不争的事实。等时机成熟,再让消防部门组织一次严格细致的检查,只要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其关门整改,不难再跟之前一样让他们边经营边整改。”
  “关门?”
  “是的,直接关门,金茂公司不是想谋取利益么,原来那帮租赁户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兴风作浪,想继续当二房东收高额租金么,让他们谁都没钱赚。先冷一冷,等真正的产权所有者、金茂公司、原租赁户及现在的经营户都坐不住了,再坐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韩博笑了笑,又补充道:“说不定到时候会由现在的四方,变成两方,如果金茂公司和原租赁户涉嫌违法犯罪,那这个问题会更好解决。”
  这倒是一个办法。
  孟卫东想了想,抬头道:“现在的问题只剩下鲍双平和区里的个别领导干部,鲍双平之所以瞎掺和,我们能想象到原因。他这个人原则性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喜欢交朋友,以跟社会上的一些老板称兄道弟为荣,人家找到他,一听还挺占理,就给人出头。区里的个别领导干部掺和,说明这个名不经正传的金茂公司有点背景,你留点心,组织警力秘密查查,看幕后的大老板到底是何方神圣。不管是谁,只要涉嫌违法犯罪,一查到底,毫不手软,绝不留情!”
  “是!”
  “怎么查你想好没有?”
  “有个初步设想,我下午去过萍北派出所,矛盾双方全知道,我出面不太合适,目标太大。我建议由江副局长组织国保支队介入,安排一些民警混入市场,盯住金茂公司和那些租赁户,搞清楚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准备出动多少人,出动哪些人。等情况全落实了,在动手前组织更多警力统一收网,不管他们出动多少人,先抓回来再说。然后组织审讯,只要能确定他们具有其它违法犯罪行为,能确定这是两个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我们就能顺藤摸瓜,一举将这个两个团伙摧毁掉!”
第669章
暗潮涌动(三)
  想在新单位大展拳脚,首先要树立起威信。
  既然是新单位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按部就班树立威信,所以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说,通过行动让上级领导看见你的能力,让部下对你产生敬畏,进而达到树立威信的最终目的。
  “韩打击”这个绰号这么来的,打出来的!
  哪怕打击出来的威信只有畏而没有敬,也总比上级对你心存疑虑、同事对你心存猜忌、部下对你阳奉阴违,成为一个渐渐被架空的有名无实的副局长强。
  得到孟书记支持,韩博信心满满,一离开市委便拨通江东富的手机。
  “金茂批发市场!韩局,那可是一个烫手山芋,闹几年了,我们公安没干什么都稀里糊涂被人告,这本应该是萍西区政府处理的事,我们掺和进去合不合适?”新官上任三把火,韩博准备把第一把火烧向金茂批发市场,江东富大吃一惊,急忙善意提醒。
  “江局,这不是我们想不想掺和的事,而是经过几年发酵,形势已经到了我们公安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如果坐视不理,如果再跟之前一样袖手旁观,极可能爆发一起数百人参与的流血械斗。”
  韩博看着车外下班的人流,凝重地说:“金茂市场是什么地方,是全市人流量最大的公共场所,每天有数以十万计的客商去进货、送货,一旦爆发大规模械斗,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孟书记也认为我们应该当机立断,采取措施。”
  继续小打小闹,让他们告告状、上上访倒没什么,毕竟这是经济纠纷引发的矛盾,说到底跟公安关系不大。
  两帮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就不一样了,上级三令五申要求政法系统维稳,真要是发生那样的大事件,上级肯定会追究公安的责任。
  江东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迟疑了一下说:“既然孟书记作出指示,那我们坚决服从,但行动由我来组织指挥不太合适,虽然我年龄比你大一轮还多,公安工作经验真没你丰富,还是你负责比较好。”
  带兵跟带警察办案是两码事,韩博知道他不是推诿,解释道:“江局,你只需要组织国保支队民警混入市场,搞清楚两边的情况,后面的行动我负责。”
  “国保支队跟刑侦支队一样没几个人!”
  “人不够从区县公安局国保大队抽调。”
  “韩局,术业有专攻,我还是觉得由刑警干这个比较稳妥。”
  他在部队带过数以千计的官兵,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转业到地方反而束手束脚。
  韩博相信他的能力,觉得他只是一直没这样的机会,故作严肃说:“江局,国保支队是干什么的,国保支队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职责的国内安全保卫部门!承担维护本地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内安全保卫基础调查、情报信息、秘密力量建设、重点对象和阵地控制等基础性工作等重要任务,可以说金茂市场这件事应该归国保支队管。”
  必须承认,从责职上看,这真是国保支队份内的事。
  要是再谦虚,人家真以为自己没能力,江东富咬咬牙:“好吧,我负责前期调查、情报收集工作。不过我对情况不是很了解,而且据说这事萍西区政府确实理亏。”
  理亏?
  他确实不了解情况,韩博苦笑着介绍道:“江局,你不能被那些租赁户的一面之词所误导,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当年物资公司是跟他们签过30年的承包经营合同,合同上也的确没不允许转租、不涨租金等条款。不过,这份合同是当年萍西区物资公司一个负责后勤的科长跟他们签的,而当时物资公司已经改制了,金茂市场的产权并不完全属于区物资公司,签这份合同时并没有得到产权所有者的同意,之后又改过制,可以说这是一份无效合同。更何况由于那个科长不懂法,甚至不太懂经营,导致当时所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租赁户到处上访喊冤,指责他指控你,说从区里到市里谁都理会他们的诉求,事实上金茂市场真正的产权所有人一样冤,过去十几年几乎没能从越来越红火的金茂市场获得多少收益。”
  “这么说金茂公司才是受害者?”
  “金茂公司只是受托管理,并不是什么受害者。要不是产权所有人的利益一直得不到维护,他们也没机会在不占股权的情况下拿到金茂市场的管理权。另外据我了解,按照他们现在的方案,就算把原来那帮占大便宜的租赁户赶走,大多产权所有人一样得不到多少收益。”
  “大多产权所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