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817

  裴友贞忙问:“所为何事?”
  王贵道:“皇爷正与几个大臣商议大事,问起了安南、占城、真腊等地的纠葛,没人能说得清楚。平素对外藩之事很精通的茹部堂,也没说明白。咱家便在旁边插了句话,兴许兵部尚书裴侍郎所知甚详。接着皇爷立刻下旨,叫咱家来传裴侍郎进去。”
  裴友贞低头看了一下自己身上的官袍,又伸手扶了一下乌纱帽,说道:“王公公请。”
  二人立刻出发。朝臣们从千步廊衙署去东暖阁,真的挺远;俩人尽量走快,也走了很久。他们要先进承天门、端门、午门,然后要过奉天门旁边的东角门,先后过三大殿旁边的三道门,然后进乾清门……这才走上了斜廊,来到东暖阁外面。
  王贵叫裴友贞随他直接进门。俩人到了地方,绕过一幅隔扇,果然见好几个大臣都在里面。
  裴友贞行叩拜之礼,便听得朱高煦的声音道:“裴友贞免礼。朕欲知占城国之事,有关暹罗(泰)、真腊(柬埔寨全境、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占城(越南中南部)的关系,你知道些甚么?”
  “臣以为,要说清南边诸国的关系,少不了安南国。”裴友贞从地上爬起来,说道。
  朱高煦道:“甚好。”
  裴友贞沉吟了片刻,抱拳道:“臣禀奏圣上。数百年以来,真腊国实际在东西两面树敌,同时与暹罗国、占城国有长期恩怨,相互攻伐。占城国亦是如此,与西面的真腊国、北面的安南国多次争战。而安南国则在不同时期,分别对付其北方的中原朝廷、以及南方的占城国。
  大明立国之后,真腊主要面临暹罗新起的大城王朝(又称阿育他亚王朝)的进攻,对占城的攻势已减。至永乐年间,因安南国被我朝攻灭,占城已向我朝称臣;占城在收复安南国占据的北方失地之后,便转向西面攻打真腊。
  当此之时,四国的关系是安南、占城之间平息了战火,而真腊正面临暹罗、占城的夹击。”
  朱高煦道:“裴侍郎说得清楚,简单明了。”
  裴友贞大受鼓舞,又道:“安南国与占城之间,在近数十年以来结怨太深。暂时的太平,不过是因我朝大军介入;一旦形势稍变,两国必定很快又会爆发战争。
  盖因自洪武初至今,两国多次相互攻伐,死伤军民不计其数,简直是血海深仇。占城曾三度攻陷安南国的都城升龙,大肆洗劫屠戮。
  安南国胡氏乱政时期,也曾攻破了占城都城毗阇耶(归仁),举城洗劫,并强占了岘港、会安在内的大片土地。待胡氏被大明官军攻灭,占城又夺回了一切,并反占了安南国的顺化地区。”
  朱高煦道:“永乐年间,我朝在安南国设交趾布政使司,安南国全境曾属大明辖地。占城国既已称臣,为何还要占据顺州、化州等地?”
  裴友贞拜道:“圣上明鉴。那顺化之地(岘港北)本有争执,起初是占城国的土地。
  到元朝时,元军威胁安南国,安南国调整国策,在南面结盟、北面抗敌。于是安南国将一个陈氏公主、嫁给了占城国国王;彼时占城也惧怕元军,遂以顺化之地作为聘礼,两国结盟。
  但后来元军放弃了远征安南国的打算,外部威胁刚刚消失,两国的旧怨立刻便因一件小事激化,再度发生战争。大致是安南公主没有殉葬,被接回了升龙;占城国认为是对王室的侮辱,遂发兵北伐。
  顺化之地,也几经易手,而今谁也说不清楚应该是谁的土地。又因‘征安南国之役’时期,占城国欲趁火打劫,帮助大明官军夹击胡氏甚是卖力,大明朝廷便未计较两城一地之得失。”
  “原来如此。”朱高煦点头道,“你所言之事,可有失误?”
  裴友贞想了想,抱拳道:“臣遍阅大本堂、文渊阁库楼之旧档,并有司礼监卷宗所记,归纳而成。细处或有疏漏不详之处,大致应无出入。”
  朱高煦道:“你尽心国事,朕甚欣慰。然日本国之事更为紧迫,本月下旬大军就要出海了。你把掌握的档案目录,移交给兵部尚书齐泰,先用心眼前之事罢。”
  裴友贞拜道:“臣遵旨。”
  他退回了官员队伍里,发现今日自己出了风头之后、同僚们的反应似乎有点冷淡。连齐泰也只是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并未当众抬举裴友贞几句话。
  裴友贞一时间心头颇有感概,却无从捕捉此时究竟是甚么心情。
第八百零六章
功德无量
  运载了两万三千余名陆师将士、军械弹药辎重无数的庞大舰队,已于二月底从各个港口按时出发。舰队有大小各式海船数百艘,其中包括了载员千人、装备数千斤重“天”字号汉王炮的宝船数十艘。
  所有舰船,将在东面沿海的海面上集结完毕,然后分成五个军进行编队,由水师大将陈瑄节制全军。接下去大军会沿着海岸缓行,等待季风顺畅之时,便离开沿海,分赴朝鲜国釜山镇、日本国博多湾。
  届时大明朝东部沿海的官民,也能亲眼目睹海上漂游的大船,感受官军海上军力的盛况。
  在十五世纪初的这个时代,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军事联盟拥有如此庞大的海军,以及一次性投送超过两万陆军和物资的能力。在东方西方,绝大多数国家的总兵力、应该也不超过两万,更不谈投放能力了。
  当然这一切成就,主要不是朱高煦的功劳。永乐年间,大明朝廷已经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海上军力。
  朱高煦觉得日本国之所以肆无忌惮、存在侥幸的幻觉,还是基于对一个国家远程投放能力的经验性判断。毕竟大明朝虽然拥有两百多万军队,但是从海上远征、出动两万多人,也只有永乐年之后才能办到。
  明军并未过多考虑水战的问题,在海上只考虑船只的抗风暴能力。毕竟以宝船的排水量,根本不需要火炮,径直撞击也能碾碎大多数帆船舢板。
  朱高煦目送战舰纷纷离港之后,剩下的事他便不能掌控了。征日大军的后续消息,最早也要等两个月之后。
  他开始与大臣商议南洋、西洋(文莱以西至印度洋)的事宜。
  君臣再度于柔仪殿议事之时,户部尚书夏元吉便开始了劝诫:征日的水陆军耗费糜大,朝廷决不能同时在南北开战。
  朱高煦却道:“夏部堂勿虑,即便朝廷有钱,现在也没船啊。咱们经营南方,并不是马上要开战。若是通过谈判和博弈、便能解决问题,永远不打仗更好。”
  他接着又道:“但咱们征日本国得到白银之后,如果不再进行对外贸易,提高国力的成效便会大打折扣,因为货币与物资流通只能局限于国内。
  控制马六甲以东的航线,货币发行、税赋、物价、贸易规矩,便都是大明朝廷说了算。朝廷商队可以从中获利,私人商贾有利润、市舶提举司才有税收,这便是开源。国库若无源头,诸位只顾哭穷有甚么用?”
  夏元吉听罢不再多言了。
  朱高煦道:“朕欲筹建南海总督府、西洋总督府,用两个衙门管理马六甲海峡以东的事务,隶属于内阁。南海总督府可设置于西贡港(头顿附近,名字来源于永乐年间的郑和舰队,西来朝贡之意)。西洋总督府可设置于旧港宣慰司。”
  齐泰作揖道:“旧港宣慰使乃汉人施进卿,接受朝廷册封、并曾立功,其麾下多是东南各地的汉人,此事尚可操办。然西贡港是真腊国的地方,真腊国怕不愿意割地。”
  朱高煦道:“咱们可以换个称呼,不叫割地,而是设立‘使城’。接受朝贡体系的国家,也能到咱们大明都城来设置‘使馆’。咱们去帮助那些藩国,减少争端、和睦相处,没有个据点怎么办事?”
  齐泰道:“臣怕此事仍不太容易。”
  朱高煦点头道:“因此我朝要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免得耗费国库出兵讨伐。正因不太容易,咱们得趁早开始着手,起初无非是靠口舌,只是太耗费时间罢了。”
  在朝的官员们议论纷纷,大殿里一阵嘈杂。
  朱高煦招了招手:“诸位坐过来看图。”他便指着铺在大桌案上的一幅大图道,“朕想了个方案,若是不妥,诸位也可以另想它法。”
  他敲了敲桌面上的一个位置,“安南国是我朝属国,咱们可替安南国出头、向占城国索要顺化之地;并提出将岘港作为‘使城’,以便在航道上成为一个补给港和贸易集散地。占城人曾多次洗劫屠戮升龙等地,安南国宗室贵族、庶民百姓都记着仇;有这样的机会,安南人必定十分卖力。占城国有了压力,便可能妥协。”
  胡濙提醒道:“占城国与我朝关系良好,国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称臣朝贡,据礼甚恭。”
  “他们只是因为我朝征安南国时、想趁机报仇,咱们别在意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朱高煦道,“占城国早就不是秦朝时的林邑了,朕看旧档上、各朝记载他们的国王大臣都是卷发黑肤的人,早已断了与大明朝的上下直属关系。吹捧咱们几句,又不能当钱花。”
  胡濙顿时无言以对。
  朱高煦道:“占城国目前正在进攻真腊国,如果其北面的安南国兴兵南下,占城国便要腹背受敌了。要是他们这样还不愿意妥协,那么我朝便去找真腊国、许诺提供军事援助。那占城国的处境会立刻变得十分危险。
  真腊国吴哥城(洞里萨湖北、暹粒市附近)目前正面临东西两面进攻,同时在抵抗暹罗、占城的攻打,他们的处境危急,急需外援。我朝可许诺以军火等援助为条件,提出在西贡港设置‘使城’的要求。
  如若真腊国不想理会我们的‘合理交易’,那么我们就支持暹罗。暹罗大城王朝摆脱了真腊的控制压榨之后,现在很想以牙还牙。真腊国王室如果想自取灭亡,那便可以继续不理睬大明。”
  大伙儿都安静下来了,神色各异、十分复杂地沉默着。
  朱高煦见状,不禁好言说道:“人的道德、与国家的道德不一样。我朝保持克制,没有像元朝那样进行屠杀征服,这便是道德。
  但为甚么那些小国、敢不理会我朝的诉求,甚至还敢杀咱们的使节?无非是我朝空有强大的国力,但势力没能真正进入这些地区,不能对诸国的切身利害产生影响。诸位可以审视,咱们驻军两万之后、现在的安南国还敢不敢杀大明的朝廷命官?
  何况这些小国相互攻伐,死伤不计其数,战争中野蛮的犯罪更是多不胜数。将来它们一旦进入我朝的总督府体系之下,有了审判是非功过的人,凡事都可以调停,杀戮反而减少了,岂非造福诸国各族百姓?”
  这时学士胡广道:“以道义论,圣上着实是功德无量……”
  官员们纷纷侧目,瞧着胡广,胡广立刻住嘴了。他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但是脸颊稍稍有点红。
  齐泰这时说道:“昔日太宗皇帝励精图治,欲建造海船下西洋、迁都北平等事,下旨朝中各人,即可操办。今圣上先与诸臣商议,臣等应尽力辅佐才是。”
  齐泰这么一说,大伙儿才陆续附和起来。
  不过朱高煦之所以要尽力拉拢朝臣,倒不是求稳妥;而是因为他办的事、不仅只为了办成那几件事,而是在试图建立成体系的国策。
  朱高煦道:“待确定了谈判的策略,内阁便举荐几个人,先去安南都督府;然后叫张辅调用船只,作为南下出使诸国之用……起初建立联系之时,使节的风险较大,可以提拔一些安南人帮忙,或许选用国内自告奋勇的士人。”
  “臣等领旨。”
  朱高煦转头寻见茹瑺,“波斯、以及更西边的那些海船,船体和风帆的构造似乎不太一样。你们派人找机会了解,以便取长补短,咱们在技术上应时刻保持优势。这件事,守御司南署也可以想想办法。”
  茹瑺和钱巽起身作揖道:“臣等遵旨。”
  很久以前他有过一条西方帆船的模型、花了几十元自己组装的。他现在才想起来那个模型的帆,与目前看到的大明海船的帆完全不一样,似乎一种是硬帆、一种是软帆;西方软帆更加复杂,大明的船帆反而简洁,使用滑绳(滑轮组)升降也很方便快速。
  究竟优劣如何,或者大型小型船舶适合什么构造,朱高也不清楚;但是水师和船坞里的官吏工匠,应能琢磨明白。相互学习才是正途,傲慢自大往往只会导致错误。
  时辰已近中午,大伙儿便行大礼,谢恩告退。
  朱高煦仍留在柔仪殿。这处建筑群是太祖读书燕居之地,甚么也不缺,再等一阵朱高煦吃了午饭,还能找张床午睡一会儿。
  他在大桌案旁边来回走动着,时不时看一眼刚才议事用的地图。
  整个大略的结构正在迅速铺开,但是真正成事的范围、仍旧很小,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等日本国那边的消息。
  朱高煦走出了大殿,在门外的台阶上站了一会儿。风声中,他似乎隐约听到了浪涛之声。但他稍微回过神,便意识到应该只是错觉。别说京师离海岸还有很远,即便是大江边的浪涛,在这里恐怕也听不见。
  朱高煦抬头看了一眼东边的天空,心道:只要季风到了东海岸,大明舰队航行的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8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