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仙(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只不过这般一来,这正统道术,不免也有邪异凶厉之意。
对此,清原自觉不曾动用邪法,问心无愧,而自身又不惧这槐木邪异之处,心中却也放得坦然。
……
清原收了木雕,与葛瑜儿回返明源道观之中。
道观后方也有一扇小门,两人便沿着小门入了道观。
走廊上无人来往,颇为寂静。
只不过清原和小瑜两人一言一语,说得也颇有趣,倒不觉如何。
转过一处小门。
清原忽然止步。
他偏头看去。
小门内是一座小院。
小院空旷,以石砖铺地,一旁有道走廊,尽头是另外一个院落,距前院不远。
小院中间有一口井,井上盖着一张铁网。
葛瑜儿看了先生一眼,问道:“怎么了?”
清原微微皱眉,没有回话。
这小院之中,清冷幽寂,有一股凄然冰凉之感。
沉寂无声,也无人气。
葛瑜儿原是有些冷的,但看先生在这里,倒是心中安定了许多。她看到院中那口井,不禁讶异道:“这里有井啊,离前院也近,怎么这些道士总是从前面出去,到溪边打水?”
闻言,倒提醒了清原,他微微皱眉,心道:“有井却不用?”
这般想罢,他拍了拍葛瑜儿的头顶,说道:“你站在这儿。”
小瑜点了点头。
清原手上握住铁棒,朝着那口井走了过去。
“清原先生……”
这时,前方传来声音。
走廊的另一个出口,站了一人,正是前两日为清原解惑的启元,张启铭的师兄。
他带着些许笑意,说道:“先生是走错路了吗?”
清原收了铁棒,笑道:“我先前沿着前门游玩,适才从后门归来,一时找不着路。”
启元微微施礼,说道:“是敝观思虑不周了,便请先生随我来罢。”
清原点了点头,朝小瑜招了招手。
小瑜小跑过来,站在他旁边。
清原随他离开,状若无意般地问道:“贵门既然打了一口井,如何还要去溪边打水?”
说罢,清原细看启元道士的反应,因清原身形稍微靠后,并未看到这道士的神色,但却发觉他脚步骤然一顿,然后又迅速恢复。
启元微微一笑,说道:“这水早年就已枯竭。”
清原平静道:“但我见那院子里,倒是有些水气的。”
启元眼睛闪过一缕异色,然后说道:“那枯井的水,前些年才涨了回来,只可惜污浊不堪,所以弃了不用。”
清原点了点头,露出恍然神色,又道:“这院子倒是清幽安静,平日在此读书乘凉,着实不错。”
启元勉强笑了笑,说道:“这院子里少有人行走,故而少了人气,按我们道门来说,这类地方阴气较重,不好久留。”
清原笑道:“道观之内,自有道祖护持,哪有什么不好久留的地方?”
启元咳了两声,说道:“那井院已经弃了,观主觉得不好,正要修缮,暂时还是不能去的。”
清原已知晓那院中必有什么问题,但他也不算太过好奇,便不再试探。
每个地方都有秘密,总不好一一探寻。
于是他便顺着启元的话,问道:“贵门观主似乎少见?”
启元低声道:“观主喜好游历,时常游戏人间,或又跋山涉水,采药练气,寻仙访道,故而少有归来。”
“倒是一位闲云野鹤之士。”清原笑道:“不知观主何名?”
启元答道:“本门观主道号为水源二字,人称水源道长。”
第二十五章
刀法凛冽,仙道难求
云镜先生院外。
“剑者多变,有刚正;有诡诈;有凌厉;有刁钻;有大气;有阴邪;有豪壮;又有细微,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至于刀则不同,剑有两面锋刃,而刀仅有一面,也即是一往无前,只有前路,而没有退路,仅有一面的刀锋,更为凶厉,更有杀意。”
“剑是君子,也可以是小人,更可以豪壮。”
“但刀,则杀机凛冽,不论样式如何,刀法如何,不论走的路子如何,是大气厚重,还是狭长轻便。但刀是一面刀锋,便比剑多了几分一往无前的杀机。”
葛老徐徐说来,侃侃而谈,加以指点。
山魈握着长刀,蹲伏在前,仔细倾听。
这些天它已修成真气,可以在这道观之中行走自如,手执长刀,也不怕刀上的锐气煞气,能够运用自如。
它学了刀法,便觉得跟短棒的棒法差不多,但相较而言,刀法有锋刃,更容易见血。
它乃是精怪出身,善于猎捕,如今觉得刀法易见血,倒是比习得棒法更为欢喜。
葛老见它如此,又觉此子乃是猿类成精,只怕性子不善,心中沉吟许久,告诫道:“你得了我传的刀法,不要作恶便好。”
山魈古苍嗯了一声,挠着头,然后拍了拍胸脯,嘭嘭作响。
……
清原在院外看了片刻,也不去打扰。
葛老近日时常与云镜先生许久,少有闲暇,难得今日有些闲工夫来教山魈刀法。
他归了房内,取出那宝函。
内中物事,便是有着广元古业天尊所说宝物的线索。
而钥匙,若无意外,应在源镜城这三家之内。
“凡事总有意外,只希望此行顺利,否则只怕又要奔波。”
清原心道:“我应努力修行,道行越高,应当能够撑得越久,那所谓死期便能延缓一些。”
他盘膝而坐,意想六月照身,显化九重玉楼。
第一重楼名为练气楼。
楼中简朴,四方全无物事,仅有一缕真气在内中游荡。
比之于当初,这一缕真气已经壮大了数倍。
当壮大到足够的时候,便可以去冲破第二重楼,借而凝形,便可出体。
如今,仅是修道入门。
“武学在此是气血,可以增长气力。”
“而真气在此,不能增长气息,只是呼吸延绵,脏腑运动,经络通血,从而延年益寿。”
清原想道:“我得了仙家真传,倒是还好……这人世之中,许多修道之人,不得真法,只得旁支末流,甚至自行摸索,兴许一世修行都未能成就,只在门外徘徊,甚至多年未得,不免质疑修道之事是否虚假。”
“多数自行摸索或传承粗浅的修道人,数十年苦修,才凝成一缕真气,得以延年益寿。但大多是碍于功法或是资质,少有更进一步的。”
他闭上双目,默默运功。
修道之路,他虽比别人看得清楚,不必在迷雾中摸索,但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实则也都不易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