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方道仙(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731

  秦先羽缓缓说道:“难道你这样做,便能让一个龙虎真人,为了梁家去拼死争夺?”
  梁婷儿只觉身子愈发冷了,她颤抖得愈发厉害,然后渐渐滴下泪来。
  秦先羽顺手一挥。地上的衣裙飞起。遮住了她。
  梁婷儿抱紧怀里。微微抽泣。
  “好了。”秦先羽说道:“穿上衣服,走罢……今日的事情,只当不曾有过。”
  梁婷儿依然抱着衣裙,咬着下唇哭泣,强抑住眼泪。
  “该尽力的,自当尽力。若事不可为,亦是无奈。”
  秦先羽说道:“你本是天真少女,如今不得已如此行事。心中委屈苦涩,贫道看得出来,亦可理解。”
  顿了顿,秦先羽叹道:“回去罢,此行只要遇上广林石,贫道便尽量将广林石带回来。”
  梁婷儿缓缓退去,脚步有些乱,神色有些慌,身上稍微颤抖。
  “夜里有些冷,你在这儿穿上罢。倘如出了房门,恐怕被人看见。那便不好了。”
  当穿衣声响渐渐停歇,然后便听双膝跪下的声音,又听一声响动,大约是梁婷儿叩了个响头。
  然后传来两个声音,像是房门一开,又是一关。
  待一切声音平歇,秦先羽才睁开双目。
  他叹息了声,眼里有些沉重。
  梁婷儿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心地善良童真,并无多少城府。若是在几日前,她必然是死也不愿意做这类事情的,但如今,她却来到了秦先羽房内,自行褪去了衣裙。
  这几日间,梁婷儿帮忙稳定家族局势,或许已经认识到了什么。
  现实总是十分残酷的,可以摧毁许多人心中美丽的场景,可以让心中童真毁去,取而代之的,则被称作是成长。
  为了她父亲的性命,为了梁家的传承,只在短短几日间,这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已渐渐变得成熟,变得懂事,变得有了想法,有了心机,甚至有了城府。
  这并不是秦先羽愿意见到的。
  “这里的气息极为纯净,没有尘世间那般污浊。但这里的人,与尘世之中勾心斗角的人,并无不同。”
  秦先羽自语道:“梁婷儿……比起眼前这个梁婷儿,我还是喜欢数日前那个天真善良的少女……只盼她能恢复过来,保持本性。”
  世上各类勾心斗角之事,其实便是无数色彩,人心纯净无色,但在世间活得久了,终究要染上这些色彩。若是没有染上这些色彩,便只能说明,那人心境高到了极致。
  而这类人,万事不拘泥于心,定然便是一颗赤子之心,又或清净之心。
  “梁婷儿来此,或许是她自身的想法,但恐怕免不了某些人看似有意无意间的引导。甚至,她来到我房中的行迹,也瞒不过梁家的人,但梁家上下俱是沉默。”
  秦先羽摇了摇头,低笑道:“不论是她的父亲,还是梁家的叔伯,恐怕是十分希望她与我能够攀上关系,故而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叹了声,然后秦先羽运气在双目,看出了窗外。
  有个少女,在月色下,蹲着身子,抱着双膝,不断抽泣。
  一个自幼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不曾受苦,不曾受累,不曾接触过人心险恶,其心中天真且善良。这数日间,从梁家上下所见到的,使得她成熟了许多,但她依然是个天真的少女,她仅仅是在这几天来,才开始懂事的。
  她来到秦先羽房中,褪去衣裙,不知鼓起了多少勇气。
  但这勇气被打破之后,便有无尽的委屈,无尽的心酸,甚至羞燥惭愧,乃至于对自身的鄙夷不屑,都在此刻迸发出来,迸发成了泪水。
  秦先羽推开房门,来到她身后。
  梁婷儿吓了一跳,忙起身来,显得极为慌乱,不断抹泪。
  秦先羽叹息道:“许多事情,不必你来承担……待你父亲好了之后,梁家上下,便还是由他承担的。即便没有了他,也还有其余的长辈,他们的分量比你重,能够担下的事情也比你多。总归是轮不到你一个姑娘的……”
  “人若是能一直那般天真善良,才是难得。”
  “虽然并非所有人都是天生的赤子之心,但修道之人,有修身养性之说,便也是修得真我,本我,得到本性之我。”
  “你本性善良无邪,不要走错了迷途。”
  秦先羽伸手一挥,有股暖意拂过。
  梁婷儿似是被这股暖意感染,抹去眼泪,嗯了两声,退出了这里。
  秦先羽在月色下站立许久。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难得的天生清净境,其实承担了许多东西。
  如若不是清净境,或许他年少时的诸般遭遇,困苦生活,早已让他变得仇恨偏激,何来这等平静淡然?
  “修身养性,求得真我本我,去尽心中的俗世尘埃。”
  秦先羽闭上双目,脸上仿佛有月光的冰凉感,心中道:“难怪林景堂那本书中,把赤子之心,清净之心,以及清净之境,都看得那般重。毕竟在这世上,能够保持本性如一的,太少了……”
  “正如佛祖所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个我,便是本性如一的真我。
第366章
眼前事
  两界山外,人来人往。
  此山乃是两界之间隔,唯有仙人可以来去,如今有大法力之人将之打通,令得寻常修道人也有穿梭两界的机会,于是便聚齐了许多人来。
  来到这里的,未必都是想要过去南州秘地的,也并非全是修道人。
  有许多修道之人,也有许多习武之人,另外一些,则是未曾修炼过的寻常百姓。
  有些人是抱着侥幸,来寻修道之人,试图拜师的。有些人则是来跑腿干活的,若是得以赏赐,今后积攒得够了,或许能以身上积攒的东西,跟某些修道人换取一本修道功法。
  这上界之中,修道之事并非奥秘,常人亦是知晓,因此便有无数人想要修仙炼道。
  但真正踏上修道之路的并不多,修炼有成的更是稀少。
  便如同凡尘百姓,都知晓状元郎会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而许多百姓也盼望自家有个读书人,盼望能够出一个状元郎,得以光宗耀祖,三代富贵。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谁都知晓,读书是极好的出路,但百姓之中,有多少识字之人?而识字之人中,得以科考中举的,又仅几人?
  同是如此,世人谁都知晓,修仙炼道乃是极好之事,不乏寻仙访道之人,但有多少人能够遇上修道的机缘?即便有修道机缘,又有几个得以修成道法?
  上界之中,修道人众多,然而一州之域。广袤无尽。分布之下。修道人便显得颇为罕见。
  许多寻常凡人,终其一生,都寻不到修道的机缘。或许见过修道人,但却极少有谁能够拜师成功,或者得赐功法。
  另有些人,得了修道的机缘,却无法修成。
  他们没有修道的缘份,便换了道路。
  要么有幸习得武学。要么便连武艺也学不得,也就只得认命。
  可他们心中终究还是不甘,于是便有了许多人开始拼搏,为了遇上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或许是他们自身要修道的机缘,或许是为后辈子孙谋求的仙缘。
  ……
  秦先羽立身于土丘之上,看着远处许多人影。
  许多人在寻求一个机缘,但却不知机缘何在,不知此生是否有幸能够获取一份缘法,因此眼中都有许多迷茫之色。
  在秦先羽眼里。这里的人其实与大德圣朝的百姓没有多少不同。
  但大德圣朝的百姓,不知世上有修仙炼道之事。便将希望放在读书科举上面。
  “大德圣朝之中,禁止修道人在世人眼前显法,勉强把控住了秩序,但在这广袤上界,却没有太多规矩了。”
  秦先羽想起这几日所见,暗自默然,“修为高深者,若心性不正,常是抬手便即杀人,不拘是凡人还是修道人,杀了便杀了,人命皆如草芥,更有甚者,一旦出手,便是成千上万的无辜之人葬身道法之下。”
  这里是云州边界,稍显乱象,但其实放眼整个云州,倒还十分太平。毕竟玄庭宗乃是仙宗,把控着云州秩序,对于云州修道人有极大约束。据说玄庭宗也立下了规矩,倘如有罪恶滔天之辈,便会派出门中弟子或长老,将之诛杀。
  秦先羽暗想,若非有玄庭宗把控秩序,恐怕这秘地之中的修道人,乃至于仙人,便如同荒野里的飞禽走兽一样,弱肉强食,全无礼仪规矩道德可言。
  传闻蛮荒疆域之中,荒州神宗虽也是无比庞大,但却不会约束修炼之人,于是便是一片蛮荒之景,弱肉强食。许多修炼之人,肆意屠杀,甚至有精修邪术之人,豢养人族,视作猪羊,任意宰杀。或有修炼鬼道之人,取人魂魄怨气,炼制阴邪法物。
  九州秘地之中,有仙宗坐镇,故而不曾有所乱象。
  只是秦先羽倒发觉,玄庭宗对于云州秩序的把控,并没有像大德圣朝钦天监那般严格,修道人只要不是肆意屠杀,罪恶滔天,便不会有太大麻烦。
  两相比较之下,秦先羽终是觉得大德圣朝有钦天监把守,是极好的幸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7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