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58

  丁铭含笑道:“震泽湖所产的吓煞人香已是好茶,且有天下第二泉之水,听来也令人觉得心旷神怡,云兄这般活法却是逍遥自在,在下枉称逍遥,却是俗事羁绊,不能自拔。”
  我自然知道丁铭话外之意,大笑道:“丁兄这是嘲讽我了,孰不知人生如梦,若是坚要清醒度日,最是痛苦难当,方才道长责我不为乡梓遭劫忧心,却不知我纵然肝肠寸断又有何益。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所差之处无非是以南统北还是以北统南罢了,不论谁人登上至尊之位,受苦者还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何况纵然战国鲁仲连在世,也不可能说服雍帝放弃南征之心,更是不可能说服南楚君臣束手就擒,无论如何,战乱兵燹已是难免,我非贤哲,只能随波沉浮,无力抵御尘世骇浪,这次雍军不曾血洗嘉兴,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想来还是我那位同乡尚念故土之情,否则只怕吴越繁华之地,将成修罗血海。”
  那道士闻言神色一冷,厉声道:“俱是你们这般世家子弟,豪门富商,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否则我南楚坐拥半壁江山,有蜀中、荆襄、江淮之险,又有宁海、定海两大军山水营,岂会落到今日四处受敌的下场。云公子可知道,我南楚水军与雍军在杭州湾已经大战两场,皆是未分胜负,而荆襄局势也十分紧张,南阳军再度围攻襄阳,蜀中雍军也是蠢蠢欲动。而我南楚世家却仍是醉生梦死,上元日天机阁在建业举行竟宝大会,一方水晶龙璧竟以二百万两出售,君臣上下,豪奢成风,坐视民间疾苦,南楚若亡,俱是尔等之过。”
  丁铭一皱眉,他知道苦竹子自从昔日返回南楚之后,便被解除军职,流落江湖,心性不免偏激许多,平时倒也罢了。但是此刻却不妥当,这神秘云姓公子想必在吴州有着暗藏的影响力,如果得罪了他,吴州募捐将成泡影。足下轻踢了苦竹子一下,歉然道:“云兄深明时势,豁然通达,想必这天下之争在公子来说只是无谓之事,我等都是世俗之人,实不忍见雍军铁骑,踏碎江南半壁,如今两国南北对峙,若论兵力,南楚不如大雍远甚,可是若论疆土财力,南楚并不逊于大雍,若是能够划江而止,倒也是一件幸事。何况我南楚虽然暗弱,却也有大将军这样的擎天玉柱,淮西、扬州两战,便令雍军重创,如今虽然雍军再度开战,可是若有大将军树起帅旗,南楚军民戮力助之,胜算可期,公子有意资助吴越义军,不也是心怀国事的表现么?苦竹子,云公子非是那些平庸之辈可比,还不谢罪。”
  苦竹子闻言只得起身谢罪,我也是起身还礼,笑道:“苦主道长所说也无甚差错,水晶龙璧长二尺,宽高皆是一尺,上面雕刻了一百零八条蟠龙,若置于灯火之下,璀璨夺目,群龙活灵活现,仿佛将要破壁而出,更有晶璧之中的细纹,宛似重重祥云,这样的龙璧,乃是无价之宝,在下曾得一观,也是难舍难分,只可惜如今已经被人购下,如今想必已经深锁重楼,不能再见天日,当真可惜可叹。”我一边打趣苦竹子,一边不由佩服这丁铭之才,先是委婉地指责我不关心国家兴亡,然后又暗示苦竹子我向义军捐资便是好的征兆,当真是面面俱到,南楚俊杰之多,当如群星闪耀,只可惜却为浮云遮掩,若是南楚朝廷政治清明,当真不可攻打啊。
  苦竹子听得一阵郁闷,却不愿再说什么冲撞的话,倒是丁铭目光一闪,能够有资格参与天机阁竟宝大会的,必是南楚有名的富商世家主事之人。
  这时候,小顺子已经取来紫砂茶具,两包茶叶,以及一坛密封的泉水,我便转移话题道:“品茗不可无乐,今日既有嘉宾,就让在下抚琴一曲,以助雅兴如何?”
  丁铭也正想暂时转移一下话题,便道:“正欲闻阁下琴音,尚请赐教。”他进来之时,便已看到舱内有琴台,他也是雅擅音律之人,自然知道乐声即心声,他本已觉出此地主人神秘莫测,故而也有心探测。
  我虽然知他心意,却不担忧,走到琴台之旁坐下,抛去俗念,一心只去想着淙淙流水,十指轻拂,琴音响起。丁铭仔细听去,只觉那琴音似是细细的雨滴自天际而降,继而流入山间清溪,漫过山石,越过树根草茎,如织的溪水汇成河流,河流汇聚成湖泊,应和着舱外湖水激荡,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令人听来只觉是天籁,不似丝弦之声,琴声中更是透着洒脱不羁,自在逍遥之意一听可知。
  这时,小顺子便在一旁慢慢地烹茶,每个步骤都作的精致无比,仿佛也是应和着琴音一般,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分明,优雅从容,待到琴音终止之时,茶香袅袅,已经溢满舱中,小顺子分了三盏茶,用晶莹剔透,几乎透明的雪色瓷杯盛了送上,趁着杯色,茶汤便似无瑕玉珀,或而绿或而深绿,深淡之中,烟雾如织、茶香泄泄,当中的茶叶却有的卷,有的呈片状。
  丁铭端起茶杯,便是微微一愣,他是吴越之人,又是常年四处游走,震泽湖东山碧螺峰所产的吓煞人香并不陌生,这种茶叶的特点便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可是如今这盏茶中却显然混入了另外一种名茶。心中生出好奇之意,将茶水一饮而尽,只觉滋味变幻莫测,更有一种香醇滋味。细细想来,那种茶香却是有些陌生,不由簇眉深思。
  苦竹子虽然今日多有心浮气躁,但是他本也是南楚秘谍中的魁首人物,听到丁铭暗示之后也变得冷静下来,他本是黄冠道士,平素多有品茗养性的时候,又是曾经走遍大江南北,天下名茶,他倒是知道不少,饮下茶水,思索片刻,道:“这是信阳毛尖混和了吓煞人香,好茶,好心思。”
  我也饮去杯中茶水,笑道:“李二最善烹茶,天下名茶,他见过十之八九,今次的吓煞人香采得过早,刚过春分而已,所以不免多些轻浮之意,故而他才以信阳毛尖相辅,道长能够一语道破,也是茶道中人。”
  丁铭目光在小顺子身上一转,只觉得这仆人面容平凡,虽然沉默寡言,但是双眸清冷冰寒,烹茶奉茶都是娴熟干练,凡是世家豪门,多有这种佳仆,甚至是世代主从,不离不弃,云公子身边既有这种仆从,显然身世不凡,而且他和撷绣坊主既是故交,理应有着相近的身份,但是嘉兴未听过有云姓大族,心中更添了几分疑惑,便出言试探道:“云公子既然是嘉兴人,想必见过如今正在攻略吴越那人,不知道公子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我笑道:“这倒是难为我了,我虽生于嘉兴,但是自幼家境贫寒,族人寥落如寒星,江哲其人,据说也是自幼离乡,且是荆氏旁宗,这样的身份地位,纵然同在嘉兴,又哪里有相识的机会。丁兄若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也不需问我,只需听听街谈巷议也就知道了,不过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娶得如花美眷,深得雍帝信任的,这样的好运世间几人能有?”
  丁铭眸中寒光电闪,道:“原来云公子也是出身寒门,想来今日能有这般成就,必是经过千辛万苦,只是公子身家基业想必都在江南,却不担心在战火中付之一炬么?”丁铭心中思量再三,这位云公子听他语气竟不是名门世家子弟,此人的气宇风标,绝不是庸碌之人,见他排场,又是豪富之人,那么这人身份就有趣得很了,不能轻轻放过。更何况他久在吴越,却不曾知道这么一个人,又怎会甘心含糊下去呢。
  我淡淡一笑,道:“不惜身家基业的又何止我一人,南楚数代国主,除了武帝陛下之外,都是最不惜基业的人?”
  丁铭沉声道:“公子何出此言?”
  我望向窗外,淡然道:“晋朝立国以来,朝廷选士以德行门第为主,所谓德行,皆是世家吹捧,所谓门第,更是将寒门庶人拒之门外,结果国力日益衰退,为蛮人破了国都,帝后皆自焚死。太子南渡,立建业为陪都,苟延残喘,人称其后的晋廷为东晋。如今的南楚王宫,多半仍是当日修建的陪都皇宫遗址。虽然最后中原将士将蛮人逐了出去,国都迁回长安,但是选士的方式仍未改变。其后不过百年,东晋便四分五裂,武帝陛下承袭了江南沃土,立国称帝,改以科举制度选士,选拔将领更是不拘一格。可惜为了大业,武帝被迫和江南世家妥协,放手部分权力,换取世家支持,但是以武帝的雄才大略,那些世家不敢过分阻挠,其时南楚朝中皆是俊杰,不拘出身来历,不问道德文章,乃是南楚最兴盛的时候。可惜武帝立国不到七年,便不幸崩逝,灵王继位之后,世家势力重新抬头。之后三代国主,皆是浑浑噩噩,只知平衡世家之力,以保王位不失,科举选才变成形式,更将以策论选才,变成以诗词歌赋争胜。而且就是高中金榜,若无世家支持,纵有惊人才能,也不能晋身朝堂,朝中人事更替,多半都是世家争雄的结果,贤能列为下陈,庸才却为高官,南楚人才凋零,多因于此。国主尚且不知奋发以守基业,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呢?”
  丁铭眼中闪过黯然之色,他本是寒门士子,读书不成方学剑,虽然成了有名的剑客,但是在世家眼中不过是个武夫,虽有报国之志,却无进身之阶,但是他仍然说道:“国主年幼,尚未亲政,尚相秉政,虽然才具平平,但是朝局尚称平稳,尚有陆大将军选贤任能,以保疆土,若得大贤相辅,未必没有转机。公子真知灼见,世所罕见,若肯为国家效力,必是一代名臣,为何还要沉埋民间,韬光养晦。”
  我冷笑道:“丁兄若真是这样想的,那么在下倒是要送客了。若说国主年幼,只是未亲政之过,丁兄想必不知道,水晶龙璧如今就在大内藏宝阁内。且自从显德二十二年建业被李贽攻破,朝中秉政世家皆遭兵燹,只有尚氏因祸得福,一统朝纲,这十年来朝廷上岂止是风平浪静,根本就是尚氏的一言堂,只可惜尚氏才能不足,目光短浅,不知趁机执行新政,削弱世家在地方上的影响,唯才是举,加强国力,反而任人唯亲,不问贤愚。当年朝堂上还有可观之人,如今除了一二人之外,不是尚氏附庸,就是碌碌无为之辈。陆大将军虽然如你所说,选贤任能,可是兵部掌握在尚维钧之手,在军中想要升任校尉,便需兵部文书,陆灿虽然有心,可是这些年来又有几人能够从士卒升为将军。而且陆灿也不过能够在他亲领的军中这般选拔人才,就是陆氏嫡系将领军中,升迁也多半和家世派系相关,这一点就是陆灿本人也无力改变。若非如此,丁兄这等豪杰,为什么胸怀报国之志,却不曾投身军旅,效力疆场,只肯在野襄助呢。”
  丁铭叹息再三,终于不语,这锦衣公子所说之言无一不真,却是没有办法辩驳,只能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公子所说虽然有理,但是现在局势紧张,我等也不能坐视雍军南下,尤其不能眼看雍军肆虐吴越,离散无数骨肉。只可惜吴越世家商贾未受波及者却多半畏惧雍军,不敢捐资筹建义军,当真可惜可叹!”
  我见他如此,便顺着他的口气道:“丁兄这却是不知道世家商贾之人的心思了,这些人心中只有利益二字,若非如此,怎会私航贸易成风,朝廷律令在吴越之地多半是一纸空文,就是尚维钧,不也是想尽办法将心腹之人安排到吴越主政,暗中进行私航贸易么?这些人心目中利益比什么都重要,若是出资筹建义军,义军再被朝廷控制,则吴越再不能像从前一般不受建业政令约束,这才是他们心中的忌讳。而且吴越世家最大的利润来自远洋贸易,余杭正是吴越之地最大的港口,如今却被雍军堵住,吴越世家在两军胜负未明之前,自然不愿过分得罪雍军。”
  丁铭心中原本只有社稷黎庶之念,对于这些世家商贾的私心自然考虑不周,但是他也是聪明之人,略一思索,已经明白其中道理,他蹙眉道:“可是定海为雍军所夺,远洋贸易必然中断,吴越世家理应有心逐走雍军,重开海运才是?”
  我笑道:“若是南楚可以在短期之内取得大胜,吴越世家自然会大力支持,但是东海水军名扬天下,一旦占据定海之后,纵然陆大将军有天纵之才,没有数年也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样一来,未来数年的僵持局面不可避免。这于一来,吴越海航也将受到极大影响,余杭海运断绝之后,吴越中小世家、普通商贾便要欲哭无泪,但是势力庞大的世家商贾却可以通过宁海进行私航贸易,当今天下两大船行,海氏乃是大雍势力,南闽越氏却仍然归属南楚,越氏自然会乐于和吴越世家合作贸易,就是海氏也不会拒绝这样的私航贸易,毕竟吴越所产的货物在大雍朝野也是极受欢迎的,而且因为货物数量的减少,价格反而会上涨数倍,对于那些人来说,利润并不会降低多少,反而有了垄断商道的可能。只是私航贸易不论是北上高丽,还是南下南洋诸国,都需经过雍军控制的水域,与雍军秘密修好,便成了重中之重,这种情形下,却让他们怎敢得罪雍军呢?”
  丁铭听到此处,心道,这位云公子必是出色的商人,才能对其中关节一清二楚,这些事情我却是闻所未闻,而且此人与“撷绣坊”关系非浅,见他气宇风标,那周东主又如此巴结,远远地取了惠山泉送来也就罢了,尚未到最佳时候的吓煞人香也赶着送来,说不定这人就是“撷绣坊”的后台。心中起了这样的想法,他越发有意问道:“那么以公子之见,应如何说服吴越世家支持筹建义军呢?”
  我毫不犹豫地道:“商人既然逐利,便需以利动之。陆大将军势必不能久留吴越,一旦他离去,若是没有义军协助楚军巩固吴越海防,雍军必然再度登岸劫掳,若是雍军在吴越连连得手,纵然肯开启私航贸易,吴越世家也只是为人作嫁罢了。敌对双方合作,一方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就不能在合作之时占据上风,所以对吴越世家来说,只有将雍军逼退到海上,才有商谈的可能。而且吴越世家本就各自有家将私兵,若是担心义军被朝廷控制,伤及他们的根基,何妨将私兵混入义军之中,这样义军就可以在吴越世家控制之下,不至于成为朝廷肃清异己的工具。”
  丁铭皱眉道:“这样一来,虽然义军能够成功筹建,可是却不免沦为吴越世家的私人武力,将来必有后患。”
  我笑道:“丁兄既然有意相问,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这不过是应急的策略,若不如此,难以令义军迅速成形,至于能够控制义军不过是说服吴越世家的借口罢了,真得实施起来,却有许多微妙之处可以斟酌,却不知到头来是谁占了上风。以在下想来,若是组建了义军,纵然人心不齐,凭着大将军的本事气度,想必也难不倒他。而且陆大将军文韬武略,都远胜于人,或者有更好的办法吧!”
  丁铭暗暗点头,觉得云无踪所说极有道理,抬眼望去,这位云公子轻摇折扇,神色淡定,眉宇间透着坚定自信的光芒,显然对自己的判断确定无疑,对陆大将军陆灿也是十分尊重敬佩,这样看来他对南楚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般失望透顶,若是用大义相责,或者能够说服他替国家尽力,最不济也可得到他的帮助指点。而且此人如此气度才能,若是埋于草莽岂不十分可惜。想到此处,正想出言劝谏,只见云无踪眸中满是笑意,挥扇从容问道:“以丁兄之见,吴越之战,雍军和南楚谁的胜算高些,我那同乡可真有本事鲸吞吴越之地?那人虽然是名声远扬,但是却多半都是阴谋诡计,这堂堂正正的征战,只怕他也没有什么法子吧?”
  丁铭闻言,越来想要说的话却咽了回去,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叹道:“云兄对朝廷弊政看得一清二楚,对大雍的强盛想必也是心中了然,大雍素来国力便在我国之上,七八年之前那场平汉之战,虽然交战双方也是死伤叠籍,但是大雍却没有伤到元气,事后又将北汉国力全盘消化,就连当初的嘉平公主,也成了如今的齐王妃,大雍国力有增无减,而趁势谋反,想要夺取天下的东川庆王,却成了最大的笑话,那一场莫名其妙的平叛,如今想来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谁会想到锦绣盟竟然在阵前倒戈,锦绣盟在旧蜀之地一向神出鬼没,就是大雍和我南楚多次清剿,也是毫无结果,更和两国都结下深仇大恨,这一点人人深信不疑。可是这样一个声威赫赫,极其严密的组织,却是早已被大雍明鉴司渗透掌控,轻而易举将庆王李康制住。声势浩大的锦绣盟转眼间烟消云散,明鉴司主事夏侯沅峰名扬天下,就连蜀中也为之震动。若非陆大将军趁着东川尚未平定之时袭取了葭萌关,只怕几年前雍军便已攻入蜀中了。蜀中如今虽然安稳,襄樊、江淮之地却是时刻悬着利剑在头上,大雍带甲百万,淮西、扬州两场大败并未损伤筋骨,一旦雍帝将从前驰骋北疆的猛士调到江淮来,只怕就没有这么容易对付了。更令人头痛的是,雍军却又别寻蹊径,从海上攻来,吴越危殆。我南楚徒有人口千万,半壁江山,却是处处都要设防,处处都有敌军,我虽无甚军略,也知道什么是备多而军分,武学中也有柔不可守的道理,久守必失,还击却又无力,如之奈何?大雍南楚孰强孰弱,已是昭然若揭之事。
  至于公子问及江哲江随云其人,其实就是在下不说,公子也知道此人厉害,虽然朝廷民间一味轻辱贬低此人,可是只要是有识之士,怎会忘记昔日攻蜀之时,此人献策献计,襄助德亲王连克坚城,最后更是逼死蜀王,除去蜀中隐患。虽然因为事后他卧病隐退,令人渐渐忘记他的光彩,但是天下谁又敢忘记他?我曾见过他因之被贬的《谏晋帝位书》,策中尽述南楚之危,其中便涉及吴越,指责吴越守军不修甲兵,吴越世家不奉建业律令,一旦有事无以对敌,只是若非今日之变,南楚恐怕无人能悟其中真知灼见。以在下之见,德亲王最失策之事,就是身后遣刺客刺杀此人,若非如此,这人或者还会顾念南楚,而不是今日带兵来攻吴越,毫无故国之念。”
  丁铭说及此处,已是不假思索,此言一出,舱中一声脆响,众人看去,却是苦竹子捏碎了手中茶杯。丁铭欲言又止,这时,小顺子已经提着刚刚煮沸的泉水准备前来续水,对苦竹子损毁价值不菲的茶杯的举动,他连眉毛也不曾稍动一下,只是又奉了一杯茶过来,这却是方才特意多分出的茶汤,还顺手递过方巾,苦竹子赧然一笑,用方巾擦去手上茶末,眼中露出歉意,小顺子却径自替众人续水去了。
  丁铭见状心中一宽,又接着道:“姑且不论此人军略如何,只是他一人在定海,便牵制了陆大将军不敢轻易离开吴越,这等威势,就是平常人也知道其中深浅。”
  我微微一笑,目视第二泡的茶汤,其色愈加莹碧,口中却道:“既是如此,吴越之地,多得是轻锐敢死之士,为何不仗剑除奸。此人曾在翰林院待了多年,又是博闻强知之人,想必对南楚各处地理郡治军事一清二楚,观此人行事,指顾之间翻云覆雨,又得雍帝信重,若是杀了此人,岂不是消去莫大隐患。”
  丁铭叹道:“谈何容易,此人虽然是文弱书生,却有一先天级数的高手侍奉左右,”说到此处,他看了苦竹子一眼,见他神色黯然,却没有冲动之意,方继续道:“更有雍帝亲派的虎贲侍卫保护,出入之时,前呼后拥,关防严密,岂有行刺的机会?”
  我看了一眼他身后佩剑,道:“虽然这人身边防范严密,但是若有人甘心赴死,效仿聂荆之流,也未必没有机会,那人身边虽有高手,但是南楚也未必没有可以匹敌之人,就如丁兄,一身剑气,含而不露,若是殚精竭虑,行博浪一击,也未必没有机会。”
  丁铭苦笑道:“我等学剑之人,首要诚心正意,此人虽然投了大雍,可是无论怎样看来,也没有什么过错。且不论他投雍是在免官之后,又是被俘虏至雍都,身不由己,就是别种情形,一个才华绝世的谋士,遇到雍帝那样的明君圣主,解衣推食,推心置腹,怎能不感激涕零,心悦诚服。这人投了大雍,在下反复想来,竟是想不出一丝可以责备他的理由,纵然是那人站在我面前,我也无法问心无愧地向他行刺。更何况若论武功,在下虽然小有成就,却也不敢和邪影李顺相提并论。我虽然习剑多年,但是却不曾转战天下,徘徊生死,如何能比得上那些历经生死的真正高手。江南武林无甚风浪,这些年来竟是没有先天高手出现,怎比得北地高手如云。那人身边,纵然没有邪影李顺,虎贲侍卫,难道就没有少林高手,魔宗弟子么?想要行刺此人只是痴人说梦。”
  我垂下眼帘,饮去杯中茶水,道:“丁兄果然是俊杰之才,行刺敌酋多半是想要以弱胜强的无奈之举,如今两军对峙杭州湾,若是陆大将军能够以堂堂正正之兵攻破定海,就可以消除祸患,这才是光明正大的战策。丁兄为国为民,乃是侠之大者,却令在下深深敬佩。”
  丁铭起身一揖道:“云公子既然也这样觉得,为何不替国家效力,陆大将军为人谦抑,礼贤下士,若是知道有公子这样的人物,必然倒履相迎。”他目中满是期望之色,令人几乎不忍心拒绝。
  我摇头微笑道:“在下本是闲云野鹤,生平不问国家大事,平日往来大江南北,惯了对月饮酒,临风听琴,若能遇到丁兄这样的人,品茗清谈,就已经是人生最大快事,至于那些征战杀伐之事,我实在无心理会。南北之战,不论谁胜谁负,都是一家一姓之争,和我们这些平凡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丁兄心意,我虽感佩,请恕我不能介入军国之争。不过我在江南还有些力量,若是丁兄缓急之时,可以前来求助。”
  丁铭心中黯然,举目望见,只见这锦衣公子神色淡漠,飘逸清雅之处宛似谪仙一般,心道,这样人物,果然不该牵涉红尘之事,罢了,能够得他一诺,已经是难得至极了。转头看去,苦竹子似有不悦之色,连忙使个眼色让他忍耐,自己却道:“是在下鲁莽了,还请公子见谅。”
  我见他知情识趣,更是生出好感,笑道:“丁兄体谅在下苦衷,在下甚感宽慰,只是还请丁兄不要对人说及在下之事,在下不愿多生事端。”
  丁铭微微一愣,这个要求虽然合理,可是这人神秘莫测,若是自己隐去此人之事,未免不妥,因此只是唯唯道:“在下自然不会对人说起。”苦竹子知他心意,只是默然不语,他们两人的小动作我自然看在眼里,我也不甚在意,这样的局势早已在我料中。
  故意露出欣然愉悦之色,站起身来,接过小顺子手中水壶,亲手替两人续水,滚泉入杯,虽然不如小顺子手法精湛,却也不致于水溅茶飞,然后更是亲手捧了茶杯递给丁铭和苦竹子,两人都是起身双手接过。
  虽然双方心中都有各自的机谋,但是此刻三人对视,却也是觉得今日一会,甚是畅意自在,相视一笑,各自饮茶。我们残茶入腹之后,小顺子开始撤去茶具,舱中颇有曲终人散的意味。我走到琴台之侧,轻拂琴弦,琴声铮铮,尽述离别之意。虽不言语,丁铭素擅琵琶,精通音律,自然听得出琴中送客之意,站起身来,正欲出言告辞,却突然觉得手足再无一丝力气。
  他目中闪过骇意,连忙运起真气,却是一丝也提不起来,只觉得浑身百骸如浴春风,有一种暖洋洋软绵绵的感觉,如饮醇酒,不能自拔。双足一软,跌倒在椅上,只觉得浑身的力量都在逐寸逐分地散去。勉强回过头去,只见苦竹子不知何时已经晕倒在椅中,面色微红,似是好梦正酣。
  眼中神光电闪,丁铭却想不出自己是如何中了毒的,困倦之意涌上,他恨不得立刻睡去,但是心中却明白自己是受了暗算,无论如何也要问个清楚,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晕睡过去。他勉力咬破舌尖,一口鲜血喷出,额头渗出滴滴汗珠,脑中一清,他艰难的问道:“云兄,你这是何意?”
  那背立抚琴之人回过头来,眼中似有惊讶之色,笑道:“丁兄何必这样苦苦支撑,只要放松自己,便可安然入梦,再无辛苦。”
  丁铭一手紧紧握住椅臂,道:“云兄是何时下毒的,为何在下并未发觉。”说到回来,疼痛的感觉渐渐消散,晕眩之感再度袭来,他睁大眼睛不肯合上,只怕一闭上双目,就会沉沦不起。
  只见那云无踪淡然道:“今日相逢本是偶然,品茗谈心也是平常之事,只是你我言语投契,在下不免多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若是往日,你离去之后,我便可以束装上道,纵然阁下想要追踪,也是有心无力。但是今日不巧,我尚要留此一夜,若是阁下有心探测我的行踪,不免多了许多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下在最后一杯茶中下了些安眠药物,请两位在画舫之上酣睡一夜,等到明日红日高起,两位便可回到人世间了,丁兄苦苦支撑,又是何苦来由?”
  丁铭只觉得意识渐渐向黑暗沉沦,他勉力向那锦衣公子看去,心中隐隐觉得,此次一别,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神秘莫测的云公子,更是不愿错过最后的机会了解此人。只见云无踪轻叹一声,怅然道:“今日一别,后会无期,丁兄人品出众,意志坚强,在下心中敬佩,在下承诺之事,绝不会失言背信,只是丁兄若是将我的事情到处宣扬,在下恼怒起来,可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为了丁兄着想,今日之事还请保密才是。”听到此处,丁铭终于再也支持不住,朦胧中只见那人缓步向自己走来,耳边传来那人淡漠惆怅的语声道:“天意从来高难问,相对陶然共忘机”然后,丁铭便陷入了最深沉的黑暗之中。
  第二十七章
还如一梦中
  还未睁开眼睛,丁铭便觉出异样来,昏倒之时本在画舫中,但是此刻却觉得湖风轻拂,身上冰凉,耳边就是湖水激荡之声,身下更有飘忽不定之感,他不敢轻动,先将身体调整到可以随时出手的状态,更是用六识去感受身边的情形。但是除了湖水之声,就只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个均匀平缓的呼吸声,确定身边并没有危险的存在,他缓缓睁开眼睛。只见自己躺在原本的轻舟之上,对面缩在船尾酣睡的便是苦竹子,撑船的竹竿仍然在他手中横握。而自己却是伏在船头,琵琶放在身边,佩剑仍然系在身上。丁铭心中生出莫名的感觉,好像昨日并没有人邀请自己两人到画舫上品茗,更没有人和自己争辩谈论。自己两人不过是在湖上睡了一夜罢了,那天籁一般的琴声,香气四溢的新茶,还有那优雅睿智的神秘云公子似乎都并未存在过,恍恍忽忽似是黄粱一梦。
  他翻身坐起,忍不住舔舔干涩的嘴唇,却觉得一阵刺痛,却原来是不小心碰到了咬破的舌尖,虽然鲜血早已凝固,但是仍然有疼痛之感,直到此刻,他才相信昨日发生的一切并非是梦境。运起真气,行功一周天,他能够感觉到身上并无任何异样,真气如珠,流畅自如,更是没有丝毫窒碍。而且他也丝毫没有中了迷药之后的头昏脑涨,反而觉得神清气爽,若非可能受了一夜寒风,伏地而睡的姿势又不甚妥当,只怕就连腰酸背疼的感觉也不会有。他伸展一些有些麻涨的四肢,准备去叫醒苦竹子,却有一物掉落在甲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他仔细看去,却是一块晶莹润泽的白色玉佩。
  丁铭下意识地拿起玉佩一看,只见玉佩正面是雕功精美的图画,绘的是云海茫茫中隐约矗立的仙山楼阁,而在玉佩背面,更有两行铁划银钩的小字,“天意难问,机深虑远”。丁铭心中一动,回忆起自己昏迷之前,听到那云无踪所念的两句诗,反复吟咏数遍,丁铭心中突然一动,眼中放出光彩。云无踪如此人物,岂能默默无名,想不到自己竟然有幸见到江南武林最神秘的天机阁主。
  天机阁纵横江南已经有十余年了,其势力却如冰山一角,令人永远难以揣测它的深浅,也只有云无踪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天机阁主的身份,而自己竟然有幸和这样的神秘人物品茗清谈,更得他承诺相助,丁铭心中激动难抑,只觉得天地间豁然开朗。对于云无踪使用迷药将自己制住,更是没有一丝怨言,就是自己身为天机阁主,也必会如此做的,虽然揭示了身份,却绝不会将自己的安全交给别人掌握。
  这时苦竹子也已经醒了过来,他却是不似丁铭那般生出错觉,曾经身为秘谍的长处显现出来,一睁开眼睛,他便森然道:“我们中了暗算了,丁兄。”
  丁铭笑道:“何止是中了暗算,我们简直是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呢?”
  苦竹子一愣,丁铭说出这话时,面上却是笑意盎然,完全没有一丝怒意,他也是精明之人,目光一闪,便已落到了丁铭心中紧握的玉佩之上,丁铭将玉佩递了过去,苦竹子目光闪动,不久,用略带试探的语气道:“莫非是天机阁中人?”
  丁铭也是颇为佩服苦竹子的心思灵敏,道:“我想定是如此,那云无踪十有八九就是天机阁主。”
  苦竹子想了半晌,只觉得那云无踪身上种种谜团都迎刃而解,既是天机阁主,能有这般豪奢享受更是理所当然。自称非是世家出身,却有着不亚于世家子弟的气度,身边有训练有素的忠仆侍奉,又有气度森然的高手护卫,能够被“撷绣坊”周东主奉若上宾,曾经见过水晶龙璧,对其下落了如指掌,这种种令人难以揣度之处,只要认定这人是天机阁主,便都是理所当然之事。而且此人气度见识,当世罕有能够匹敌之人,却又默默无闻,殊不可能,若是他是天机阁主,那么若没有这样的本事,反而令人怀疑他的身份了。最重要的一点,云无踪言谈之中,对于时事了如指掌,却对两国之争无甚兴趣,不偏不倚,这也符合天机阁的形象,天机阁历来不甚关心国家之争,虽然表面上倾向南楚,但是对于大雍似乎也没有过分的排拒。
  想通之后,苦竹子脱口而出道:“这件事情应该告诉大将军。”他这样说却是因为,早年他仍为秘谍之时,就曾经奉命探测天机阁之秘,毕竟天机阁巧夺天工的机关暗器,种种匪夷所思的奇妙构思设想,都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就是南楚和大雍的军方也不例外,可是十余年来,天机阁仍然时隐时现,纵然一时被人占了上风,损失了一些力量,但是接之而来的惨重报复,足以令任何人胆寒警惕。结果纵然有人发觉了天机阁的一些行踪线索,或者是不敢打草惊蛇,或者是投鼠忌器,都不敢随便出手,往往在极短时间之内,线索就会被人斩断。事实上,在无法将天机阁势力一网打尽之下,任何势力也不敢对天机阁动手。更何况天机阁虽然实力强大,却并不专横,也没有独霸某种行业的野心,与之合作,能够得到发展壮大的机会,与之为敌,却是家破人亡的下场,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人能够鼓起勇气和天机阁为敌。在南楚,天机阁就是这样独特的存在。
  可是如今却有机会将天机阁控制住,那从未露面的天机阁主居然露了真相,换了旁人或者没有能力对付,但是若是陆灿,南楚军方势力最大的将领,却有力量对付一个不再神秘的人。
  但是苦竹子话一出口,丁铭却断然道:“这万万不行,一旦如此,只怕就有祸事了?”
  苦竹子露出疑惑的神情,丁铭见状叹道:“苦竹子,你毕竟出身世家,虽然现在成了江湖人,但是有些事情你还是看不穿,对于天机阁主这样的人来说,自身安危是最重要的,他既然已经要求过我们不能说出他的事情,若是我们违背了他的意思,只怕他就会成为我们最大的仇敌,你也应该能够看出来,他对大雍并无恶感,如果他一怒之下投了大雍,只怕对南楚来说便是雪上加霜。”
  苦竹子反驳道:“可是天机阁一向不问身份来历,昔年有几份重要的兵械设计图便被大雍方面的人购去,与其留下这样一个难以控制的中间力量,不如将它牢牢控制在掌中。”
  丁铭摇头道:“苦竹道兄,小弟冒昧地问一句,是否昔年之事对你的打击太重,以至于你不能清醒地认识当前的局势呢?”
  苦竹子仿佛被人当头一棒,神情变得骇人,眼中冒出怒火,丁铭凛然道:“道兄当年死里逃生,却被容渊以此理由逐出军旅,这些年来,道长心结始终不去,我们这些朋友也不愿意伤害你,可是今日小弟要问道兄一句,天机阁主能够声色不动地将你我迷昏,若是他下的是剧毒,你我岂不是早已丧命?天机阁主若是那么好对付,又怎能纵横江南多年。若是我所料不差,只怕他早已鸿飞冥冥,更是换了身份姓名,甚至相貌也未必还是这个模样,否则他怎能多年来保持隐秘的身份。他若不防范你我会对他生出歹意,就不会用药物将我们迷昏了。”
  苦竹子的面色渐渐变得僵硬,昔年往事一幕幕从眼前闪过,最后浮现的是那个月光下容色如雪的少年,他颓然倒在船上,良久才疲惫地抬起头道:“小丁,谢谢你点醒我,我当真是被心魔所困,是啊,天机阁是什么样的势力,这种时候想要舍本逐末去对付它,岂不是自寻死路,不说别的,有了天机阁的策应,只怕吴越再无海防可言,吴越世家只怕倒有大半和天机阁有着生意上的往来呢。”
  见他已经醒悟,而且用当日初见之时的口吻唤他,丁铭心中一宽,笑道:“我们这就去吴州吧,我想撷绣坊周东主应该已经有所准备了。”苦竹子爽朗的一笑,将心中烦恼抛去,拿起竹竿撑船准备向吴州而去,但是他却突然惨叫起来。丁铭一惊,抬头道:“怎么了?”
  苦竹子哭丧着脸道:“这些没有天良的家伙,把我们丢在船上也就罢了,怎么却不将小舟系住,现在我们到底被湖水冲到了哪里,我却是也不知道了?”
  丁铭闻言,先是愣了一阵,继而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中满是愉悦之情,他心道,多半是那天机阁主故意而为,说不定就是惩罚苦竹子出言不逊。望向苍天云际,眼前再次浮现出云无踪的洒脱可亲的形容,“天意难问,机深虑远”,这虽是天机阁的来由,可是在那云无踪眼中,却恐怕真正的含义还是“天意从来高难问,相对陶然共忘机”吧。
  “阿嚏”我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摸摸鼻子,莫非有人在背后骂我么?不知道是姜海涛还是霍琮,他们两个骂我倒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霍琮,不过十几岁年纪,就被我丢到战场上,说起来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或者是呼延寿,从昨天晚上他的脸色就不大好,这也难怪,除非是我到了雍军大营,否则他的脸色绝对不会好看的。或者是小顺子在腹诽我,从昨天晚上我不让他杀人灭口之后,他就一直用冷冰冰的目光盯着我,如果不是我郑重警告他不能瞒着我下手,只怕那两人性命早就没了,现在他只是瞪着我,这已经是很客气了。
  这时候,我乘坐的轻舟正向无锡驶去,昨夜,我在南楚的属下全部到齐,就在震泽湖心之中密会,这也是我离开南楚之后唯一的一次,陈稹、寒无计自然在场,秘营弟子除了逾轮之外,也是全部到齐。早在今年年初,我便传令陈稹、寒无计,让他们安排这次会面,并特意说明了我会到场,当然时间和地点都故意含糊其词,更是趁机考验所有弟子的忠诚,这些事情他们本是驾轻就熟,全不需我费心提醒。结果也是令我欣慰,虽然这些年来几乎难以见面,但是他们的忠诚却是未减。
  和众人相见之后,我对接下来数年之内天机阁的宗旨策略给了明确的解释,这便是我一定要留在震泽湖数日的原因。虽然天机阁是我一手缔造,秘营更是我最可靠的力量,可是久离必疏,又是大战在即,我不能忽视任何微妙的因素,只有用自己的双眼确定他们的心意,当面说服他们接受我的决定,我才能确保可以如臂使指地控制天机阁,既能够对我有所助力,又不会损害到天机阁的根基。今后数年,两国之间必然是势成水火,消息往来将变得非常艰难,为了安全起见,我将无法像从前一样给他们详细的指令。所以这一次见面,我一定要他们明白我的用意,而这些事情,光用信件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我才要亲自前来。
  在我的决定下,天机阁在大雍和南楚相争其间,将要维持中立,甚至可以稍微偏向南楚一些,并不需要他们给大雍提供什么情报,更不用他们做内鬼里应外合,就连原本准备让他们挑动吴越世家支持陆灿组建义军这件事情,现在也有了接手之人,他们只需推波助澜就可以了。等到大雍步步推进的时候,他们只需主动一些合作即可。
  这样的决定令陈稹和白义他们都十分惊奇,甚至白义犹豫之后,委婉地说明他们并不介意楚人身份的问题,他们只忠于我一人,但是他们的心意我虽然感动,却不会改变我的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