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158

  龙庭飞心中暗笑,心道这段无敌果然对那青黛不能忘情,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恼怒,段无敌对北汉的忠心他是知道的,不计毁誉,舍弃私情,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他微笑道:“前些日子段大公子到军中见我,曾说及苏青之事。雍军犯境之初,他正在冀氏之南,见我水军在沁水上拦截雍军水营,又恰逢楚乡侯江哲也在水军之中,若是我水军全力攻击,或能擒杀江哲,则我军可以士气大振。段大公子见此情势,为了让水军有更多时间作战,便去刺杀了若干前来援救的雍军骑兵的将领,可是让雍军大乱一场,可惜仍然功败垂成,水军还损失了一位宗室出身的副统领。”说到这里龙庭飞神色有些黯然,但是他转而又笑道:“段大公子见行踪已露,索性决定刺杀一位雍军重要人物,那江哲身边虎赍如云,又有邪影李顺这种高手保护,他就盯住了苏青苏将军。当时苏青可能是被江哲召见,我水军退后,江哲应该是知道了雍军将领遇刺的事情,特遣苏青去向齐王报信,这是段大公子从苏青的行踪上面判断的,因此他决定将苏青当作刺杀目标,苏青在北汉多年,熟知军情地理,若能杀之,价值最大。可惜那江哲果然料事如神,设下埋伏,大公子追杀苏青之时落入重围,不过大公子武功高强,还是被他脱身而走,也算是扫了江哲的面子。而且大公子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那苏青的武功剑术竟然得自凤仪门真传,想来秋四公子应该是对凤仪门的剑术心法并不熟悉,所以才没有发现这件事情。若是我早知道此事,或许可以用计策反苏青,但是当时大公子为了脱身,索性将此事当众揭穿,哈,那可真是热闹的很,虽然大公子没有留下看后面的发展,但是我军在流民中的斥候有一两个侥幸逃生,他们亲见苏青昏迷不醒,被送到了江哲船上。哼,那江哲乃是雍帝心腹,与凤仪门必是誓不两立,凤仪门覆灭之后,凡是和凤仪门有关联的都被株连,虽然雍军中较为宽松,可是那苏青品貌才情都是十分出色,必定是凤仪门核心人物之一。凤仪门如今在大雍是最大的忌讳,那苏青恐怕是前程尽毁,即使念在她往日功劳,只怕也会被免去军职。其实我对苏姑娘也颇为痛惜,为了私仇家恨,她已对北汉不忠,如今身份被揭穿,她对大雍也有不忠,进退两难之际,或者会有回头的可能吧。若是无敌有机会重见此女,不妨出言招揽,若是她能够重归北汉,只要她能助我铲除大雍在北汉的谍报网,我可以免去她从前之罪。”
  段无敌犹豫了一下道:“苏姑娘心志坚毅,不是随便改变心意的人,臣觉得她重归我国的可能不大,不过若是末将没有看错,昨日她曾快马入雍军大营,应该并未被解职。”想了许久,他终究不想因为自己的隐瞒有害大事,所以直言不讳。
  龙庭飞眉头轻皱,片刻才开颜道:“我不信江哲会不追究此事,此人虽然外表温文儒雅,可是杀伐决断,更在常人之上,我听凌端说此人心狠手辣,御下严谨,就是那个邪影李顺,一旦他声色俱厉,也是噤若寒蝉,此人决不会轻易放过苏青,莫非是齐王的意思?齐王李显曾娶凤仪门女子为妃,倒是有可能余情未断,而且苏青可以说是他的直属手下,李显为人又是嚣张跋扈,不拘小节,即使屡遭挫折,仍然是性情不改,他若肆意妄为,江哲也难以阻止的。不过我可不信那雍帝李贽会将此事轻轻放过,凤仪门几乎夺了他的皇位,取了他的性命,他纵是量大如海也未必能够容得下苏青。此事事后必有后患,我会先派人去查一下,如果江哲果然因此事和齐王生出嫌隙,那么我们从中推波助澜,再将此事传入大雍朝廷,这可是最好的攻讦借口,有人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到时候李显不死何待?不过这事也不忙,现在对敌才是大事,若是能够将李显留在沁州,这些计策不用也罢,齐王毕竟是难得的名将,死在战场上才是不负英名。”
  段无敌虽然听得认真,可是并未对龙庭飞这番话生出多少共鸣,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他并不十分擅长,他是将领,非是阴谋家,若非是此事涉及苏青,他根本就没有兴趣仔细聆听。
  龙庭飞看出了他的心思,不禁暗暗苦笑,目光扫过身后,那种空空荡荡的感觉让他心中一痛,曾几何时,他羽翼日渐凋零。想当初,谭忌、苏定峦和石英还在生的时候,他不论在何处都觉得心中十分踏实。谭忌虽然不喜言语,可是很多狠毒的计策都是自己和他一起研究出来的,而且此人虽然落落寡欢,嗜杀凶残,可是有他在自己身后,龙庭飞总是觉得心中十分安定。而苏定峦之死最令他扼腕,这样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刃就因为擅自参与行刺雍王的计划而丧命在长安,虽然如今鹿氏三兄弟可以替代苏定峦,可是龙庭飞心中仍有不足,鹿氏兄弟虽然勇猛不下苏定峦,可是却少了苏定峦那种气魄,苏定峦一人就可以让全军上下舍生忘死,强大的战力几乎是无坚不摧,而鹿氏三兄弟却似乎总是做不到那样的效果。
  还有石英,这个是龙庭飞心中最深的痛,石英几乎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亲信更在其他三人之上,可是几乎是一夜之间,石英成了叛国投敌的逆贼,即使是现在,龙庭飞仍有不真实的感觉。当初他下令将石英囚禁,没有立刻斩首,也是心中隐隐希望能有转圜的余地,可是出乎意料的,石英居然自尽身死。龙庭飞初时心中松了口气,毕竟若是让他手刃这个素来爱重的亲信,还有些不舍,可是随着苏青身份的泄漏,龙庭飞心中不知怎地,有些怀疑自己是否误会了石英。可是证据确凿,而石英所做之事也确实令他头痛万分,所以他还是将这个心思深藏了起来。
  想到身边大将连续身死,龙庭飞忍不住怒火攻心,目光落到城下,看着那残破的景象,他想起了一个可以出了心中恶气的法子,他恶狠狠道:“现在雍军无处安身,必定四散奔逃,而无敌既然说江哲最先离去,他和雍军大营必定会暂时分离,我已传令萧桐,派出我去密谍大索乡里,一旦发现江哲踪影,一定要千方百计将其刺杀,段大公子也准备亲自出手,若是能够杀了江哲,雍军必然士气大损,而且齐王也无法向雍帝李贽交代,至于苏青的事情毕竟是小节,若是江哲侥幸逃生再利用不迟,最好的结果,就是先将江哲狙杀。”
  段无敌对此事却是并不重视,对他来说,刺杀敌人首脑虽然可以动摇敌人军心,可是若是不能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那么就不算是胜利,而且江哲身边有亲卫保护,刺杀未必能够成功,他当然不会扫龙庭飞的兴,只是岔开话道:“将军,雍军虽然落败,但是骑兵主力仍在,水退之后必然来攻,齐王李显生性猖狂,恐怕不会轻易退兵,不知道将军下一步准备如何作战。”
  龙庭飞精神一振,道:“我正要和你商量,雍军虽败,但是没有伤筋动骨,若是你我在安泽和沁源之前重重布防,虽然雍军可能会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攻破这重重防线,可是大雍拒敌千里,带甲百万,就是补充个十万八万兵力也是易如反掌,我军却是难以为继。而且若是我们两国两败俱伤,可能会让外人拣了便宜,虽然你我都希望大雍四面受敌,可是这时机也是很重要的。更何况安泽已经残破不堪,若是守安泽不免太艰难,我的意思是在这些日子不妨多多挑衅,让齐王急于进攻,而我们退到沁源。到时候雍军想要进攻,就必须穿越眼前这几十里泥沼和将近四十里的山路,如今他们水军损失惨重,辎重粮草运送十分艰难,而我们固守沁源,不仅背靠坚城,而且粮草补给也方便得很,此消彼长,我军便占了地利人和,以逸待劳,便可徐徐作战,就是不能取胜,也可以拖住雍军,大雍还有内忧外患,只需拖上一段时日,雍军就会陷入绝境,我们则可以从容消减雍军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段无敌点头道:“大将军此计使得,在沁源决战,一来可以拖长敌军的补给线,令敌军不耐久战,二来沁源深沟高垒,又有沁州城作为后盾,我军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末将请命立刻将安泽军民撤到沁源,两地之间山路艰险,沁水两岸又成了水乡泽国,若是不速退,被雍军缠上,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龙庭飞点点头,道:“无敌所说极是,不过我军密谍还是要多留一段时间,希望能够趁机搜杀一些雍军落单的将领,段大公子也会留下,可惜秋四公子被滞留东海,否则有他们联手,只要发现那江哲的行踪,就一定可以手到擒来。”
  段无敌眉头深锁道:“末将对此事颇为不解,四公子前去东海只是希望东海保持中立,东海只是要求四公子留在东海,就可以严守中立,这未免有些太古怪了,何况他们还支援了我军一批粮草辎重。东海归附大雍恐怕只是时间的问题,雍军监军江哲在东海数年,东海小侯爷又是他的弟子,末将总觉得其中有些不妥,现在粮草已经到手,不如传言四公子,让四公子早日脱身归来如何?”
  龙庭飞苦笑摇头道:“国师弟子毕竟是江湖人,首重信义,四公子尤其恪守信诺,就是国师令他提前归来,只怕他也会拒绝的,而且四公子性情冷傲,不习惯军旅生活,就是在这里也未必派上什么用场。何况大公子这次全力相助我等,四公子就是不在也没有什么关系,反倒是他若擅自离开东海,只怕东海大怒之下会和我国翻脸,不说别的,只要他们派上一支水军襄助雍军,我们就吃不消了。毕竟你也清楚,只需过几日,沁水水位就可恢复正常,到时候若是雍军有水军运送粮草,我们的如意算盘可就打不响了。”
  两人正在商量军机,突然城楼下传来一阵喧嚣声,两人都是眉头一皱,段无敌叱道:“什么人在下面喧哗?”
  只听见城楼下传来纷乱的脚步声,几个龙庭飞的亲卫扶着一个衣衫破碎形容狼狈的军士走了上来,那个军士嘶声道:“大将军,从十四日起,一支雍军突破太行白陉,猛攻壶关重地,刘将军亲自上阵,苦守关隘,可是攻城的雍军乃是雍军泽州大营副将荆迟,他带着骑兵三万,还有镇州守军四万相助,攻城日夜不停,刘将军已经令人向国主禀报军情,但是唯恐壶关不保,特遣小人前来向大将军禀报,求大将军速派援军。”
  段无敌听得那人禀报,心中一凛,镇州和沁州隔着太行山,原本只要守稳了关口,就可以安枕无忧,而且这些年来,雍军每次攻打北汉都是从泽州入境,镇州从无动静,想不到这一次齐王竟然将手下的副将派去攻打壶关,壶关和沁源不到二百里距离,若是荆迟在十日之内攻破壶关,正可以和雍军主力前后夹攻北汉军,而国内兵力主要集中在代州、晋阳和沁州三处,晋阳军守卫都城,代州军担负着抵御蛮人的重任,都不能轻易调动,其余各处关隘也都不能轻易调兵,除非是从沁州派兵支援。想到这里,他拱手道:“大将军,末将请命去支援壶关。”
  龙庭飞却是神色不变,冷冷道:“听斥候回报,说是不见荆迟旗号,我就想到可能他会走镇州,果然被我料中,壶关守将刘万利也是宗室将领,可惜只是中庸之才,若是他有无敌你一半的本事,我就不用担心壶关了。不过你不能去援救,雍军中也有擅守之人,擅守之人也必擅长攻城,若无无敌你在沁源,我军必败无疑。”
  段无敌急道:“可是若是壶关被破,我国西南关隘守将都非是奇才,恐怕会被荆迟势如破竹,到时候我军和雍军主力陷入苦战,岂不是被他们前后夹攻,恐怕也不免落败的,何况荆迟还可以直指晋阳,若是都城危急,我们岂不是罪无可绾。”
  龙庭飞微微一笑,道:“无敌你是过于忧虑了,只要传令各地据城而守,那荆迟就是攻破了壶关,难道还有精力一处处攻打么,他一定会直奔沁源。若是他发了疯去攻打晋阳,我倒要庆幸呢,晋阳城易守难攻,荆迟那几万人就是攻打上一两个月也没有可能攻破晋阳,不过据我估计,沁源才是荆迟的目标,毕竟消灭我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是不知道荆迟之事,我军还有失败的可能,既然现在已经知道,我自然有法子将雍军泽州大营毁在沁州。”
  段无敌皱紧了眉头,也想不出如何能够稳稳取胜,毕竟敌军有二十多万,而北汉军只有十余万,其中还有许多新军,对这如狼似虎的雍军,如何可以对抗雍军的前后夹攻呢?
  龙庭飞却是神色自若,道:“我会向王上禀报,虽然这个计策有些冒险,可是若是我军战败,那就是国破家亡的结局,我想国主会赞同我的决定的。”说到这里,他这些日子有些憔悴的容颜突然焕发出耀眼的光彩,那双浅碧色的眼眸深邃粲然,伟岸的身形如同山峰一样峻挺,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他终于冲破了这些日子笼罩在他身上的重重阴云,恢复了他的骄傲和自信。
  这时,那些闻知此事的将领正走上城楼,想探听龙庭飞的决定,见到龙庭飞那充满自信和勇气的身形,多日来心中的惴惴不安都如同阴云一般被阳光冲散,龙庭飞面上露出欣然的笑容,指着远处道:“诸位,雍军强大无比,诸位可有信心随我大破雍军?”
  众将不由同时高声道:“末将等誓死效忠王上,跟随大将军血战到底,定要大破雍军,保家卫国。”
  龙庭飞哈哈大笑,笑声爽朗而洪亮,令得城楼下忙着收拾残局的北汉军军士也都不由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见到龙庭飞如此神采飞扬,段无敌心中也终于安定下来,看到破出阴云的春阳,段无敌心道:“这是否我军大破雍军的征兆呢?”
  龙庭飞这里自信满满,晋阳宫中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兰台之上,魔宗京无极正和后主刘佑隔着棋坪对弈,刘佑神色凝重,每下一子都要仔细想过,京无极则是随手应之,看去似乎并不认真,可是两人之间陷入窘局的似乎却是刘佑,只见他眉头紧锁,眉间满是愁苦之色,不似在下棋倒像是受刑一般。良久,刘佑推坪而起道:“孤已经输了,国师棋道高明,孤自愧不如。”
  京无极微微一笑,道:“王上的心思不在棋中,却在沁州前线之上,焉能不败。”
  刘佑苦笑道:“国师毕竟是世外之人,莫非竟对前方战势毫不关心么?”
  京无极站起身来,走到玉栏旁边,伸手指向远处的崇德殿道:“金殿之上,文武重臣都在等国主前去议事,他们都对战势无比关心,为何王上不去和他们商议呢?”
  刘佑走到京无极身前,看向崇德殿,那是他平日召见臣子议事之处,可是那殿中之人却无益大事,他叹了一口气道:“如今除了庭飞和碧儿,还有谁能派上用场,国师,若是你肯亲自出手,必定可以将大雍主帅刺于军中,到时候何愁他们不退兵呢,如今大雍已经没有凤仪门主,还有何人可以阻拦国师出手呢?”
  京无极微微皱眉,道:“国主何不相信龙庭飞可以力挽狂澜呢,如今雍军主力被阻于沁源之南,雍军新近大败,若是无极出手,只怕会激怒大雍朝野。虽然凤仪门主已经身死,可是慈真大师仍然健在,他是佛门弟子,所以没有随军前来,若是他带领各派弟子到了沁州,我魔宗弟子毕竟不如他们人多势众,只怕反而会吃亏。何况凌霄、萧桐、玉飞都在为国效力,这已经足够了,何需本座亲自出手。”
  刘佑眼中闪过焦急的神色道:“虽然如此,可是雍军偏师已经攻打壶关多日,一旦壶关被破,那么那支偏师就可以从背后攻击沁州,到时候沁州两面受敌,庭飞纵有再高的军略又能如何。代州军不能轻动,晋阳城中虽有十万军队,却非是骑兵,一旦壶关被攻破,就有社稷颠覆的危险,还请国师垂怜,亲自出手一次。”
  京无极正要劝慰他,这时有内侍在台下高声道:“大将军有密奏至。”
  刘佑闻之大喜,他知道壶关守将定会向龙庭飞求援,现在龙庭飞上了密折,定然是有了决断了,连忙道:“快将密折呈上。”接过龙庭飞亲书的密折,打开一看,刘佑脸色变化万千,良久,才将折子递给京无极。京无极阅后微微一笑,道:“庭飞果然有了计策,王上还要担心么?”
  刘佑忧虑地道:“这也太险了,若是不如庭飞所料可怎么办呢?”
  京无极冷冷道:“家国将亡,还顾虑那么多做什么,若是大将军战败,北汉亡无日矣,如果王上还有疑虑,不如问问碧公主,若是碧公主也支持此事,王上应该不会反对了吧?”
  刘佑沉思片刻,道:“果然得去问问碧儿,不过纵是碧儿不同意,说不得孤也要勉强为之了,若是沁州战败,我国再无兵力可以对抗大雍,碧儿应该可以谅解此事吧?”
  京无极默默点头,负手向远方望去,御花园中花木已经逢春,如烟如雾的烟柳当中,金壁辉煌的宫室越发壮美,若是沁州一战不能取胜,只怕是无边美景顿成断瓦残垣,而魔宗在北汉的根基也将被连根挖起,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将毁于一旦。可是无论如何,自己绝不能亲自出手刺杀雍军大将。如今已经不是当年了,那时诸侯争霸,胜负未可预料,自己尚可以肆意妄为,如今大雍一统天下之势已经是难以阻挡,若是自己亲自出手,恐怕日后就会造成魔宗的覆灭,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只要自己不出手,那么碍于自己的存在,就是北汉亡国,大雍朝廷也不敢过分逼迫魔宗,甚至还有可能保住北汉王室的一脉香烟。
  轻轻叹了口气,走到兰台一角,那里放着一个装满了画轴的青瓷花瓶,他伸手抽出一卷画轴,轻轻展开,上面绘着一个白衣女子正在明月下舞剑,京无极自言自语道:“惠瑶啊惠瑶,若非你不肯退隐,不肯服老,又怎会有身死骊山猎宫的结局呢,却不知那迫死你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若是凌霄将他狙杀,也算是替你报了仇吧!”
  第十五章
败亦可喜
  〖隆盛元年戊寅,三月十四日,大将荆迟率骑兵三万,镇州军四万越太行白陉,攻壶关甚急,守将刘万利急报晋阳、沁州,三月二十五日,壶关城破,荆迟率军奔沁源,势如破竹。
  ——《资治通鉴·雍纪三》〗
  彤云蔽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可能滴下雨来,官道上百余骑士闷头狂奔,马蹄声如同奔雷,马上的骑士个个面沉似水,黑色的战袍上满是征尘,看上去就带着些狼狈,被这些骑士护在中间的一匹青骥神骏非常,上面却是坐着两个人,正是江哲和李顺。一口气跑出六七十里,马不停蹄,江哲骑术不精,为了加快行程,还是由小顺子和他同乘一骑,这匹青骥乃是千里挑一的神驹,虽然身上见汗,却是精神百倍。官道两边草深林密,小顺子一边小心地扶持着江哲,一边留心着四周的动静,在这种兵败逃难的时候,又是在敌国境内,他必须十分小心,这时右侧林中传来轻微的马蹄声和草木被穿拂而过的声音,小顺子抬起右手,百余骑战马同时停住,静悄无声,不愧是大雍最精锐的军队之一。不多时,苏青骑着一匹黑马穿林而出,她迎上众人,扬声道:“大人,今夜的宿处已经寻到,穿过树林十里处有个无名村庄,那里离官道很远,十分僻静,我在外面转了一圈,几乎没有看见人迹炊烟,里面的村民应该早就逃避兵灾去了,就是还有人家未走,凭我们的实力也可以一网打尽,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没有进去查探。”
  我疲倦地道:“我军一到安泽就开始攻城,还没有进行清野,不过冀氏那边的消息过来,这一带的平民不是逃了就是躲进安泽了,这庄子没有人也不奇怪,不过大家还是要小心一些,一会儿将这庄子围住,里面若还有人,将他们关在一起。大家小心一些,我军初败,想要重整旗鼓至少也需数日时间,北汉军若是有余力一定会大索四乡,捕杀我军落单的将士,这几日最是危险,这藏身之地一定要小心防备,不能走漏风声。”
  呼延寿提马上前道:“大人放心,苏将军前面带路,我们先围住庄子,然后再逐户搜索,不会让一人漏网。”我微微点头,这种事情他们绝对不会失手的,一个小小的村庄,别说可能没有人,就是有百八十人,对他们来说也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扫平的。呼延寿留了几个侍卫跟随保护我和小顺子,他们先赶过去了,我想着不会有什么问题,就让小顺子放慢了速度缓缓前行。林中道路崎岖,不能疾驰,小道两边枯草漫漫,几乎将道路都给掩盖住了。可见这是一个平日很少有人往来的村子,若非是为了逃避雍军,恐怕那里的村人还不会逃走呢,这也好,若是人太多,杀人灭口也未免太麻烦了,更何况杀害无辜,有伤天和。
  走了半晌,眼前的道路突然宽阔起来,而且也平整了许多,露出光溜溜的泥土表面,这里应该是村人常来常往的地方了,我向前一看,果然已经到了密林的边缘,小顺子催马加鞭,策马走出林子。我只觉得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密林之后是一片低洼的谷地,在谷地中心,有一个数亩方圆的小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冒着蒸蒸热气,我能够感觉到这里比别处温暖许多,想必这个湖泊乃是温泉汇聚的。
  湖边分散着三十多户人家,错落有致,屋舍之间阡陌交错,隐隐带着清逸之气。想来若是承平时期,必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世外桃源。只不过如今成了杀伐战场。四十多个虎赍卫将整个村庄四面围住,而在其中一座农舍前面,却是传来呼喝争斗的声音,我心中一惊,虎赍卫个个都是一流高手,怎么会在这个小村庄遇上对手,我的好奇心膨胀起来,连忙示意小顺子快些过去,小顺子大概也担心出了纰漏,策马片刻就到了那座农庄之前。
  这座农舍占地半亩方圆,正房有三间,两侧各有三间厢房,房舍都是青石搭建,十分宽敞明亮,农舍四周篱笆稀疏,院内有一个小菜园,种着一些青菜,还有两垄菊花,可见这里的主人并非寻常农夫。虽然天气还很寒冷,但是可能是因为温泉湖水使得这里气温较高的缘故,青菜已经破土,菊花也已经有了绿叶。此刻院中两个虎赍卫士正联手和一个青年农夫交手,呼延寿负手站在院门处,十几个虎赍卫士将这座农舍围得严严实实。见到我停在院门之外,呼延寿连忙急趋走来,禀报道:“大人,庄子里面都已经清过了,这里的村人想必是早就离开了,只有这家有人住,还是一个高手。”
  我点点头,仔细看去,只见那个农夫大概二十八九岁的年纪,相貌俊朗,鼻直口方,身材英伟,一见就知非是常人,他死死守在正房门前,手中一柄单刀,将两个虎赍卫士挡住,仍然是游刃有余,不过他面色有些苍白,显然已经看出形势危急。
  小顺子看到这种情形,皱眉道:“怎么不让人从窗子进去,前后夹攻,快些将人制住,公子还要休息呢。”
  呼延寿赧然道:“属下见这座农舍在整个村子里面最是格局开阔,景物也优雅,原本想请公子在这里休息的,所以不想破坏屋舍。”
  我心中一动,这座农舍果然清幽,也亏得呼延寿想的周到,这时呼延寿大概是见小顺子脸色不好,连忙道:“大人稍待,属下这就亲自出手。”说罢便退了几步,转身拔刀向正房门口走去,他气度沉凝,那个农夫眼中闪过绝望的光芒,手上的招式也有些散乱。呼延寿果然是虎赍卫中数一数二的高手,他的刀法刚猛凶狠,将那农夫迫得捉襟见肘,不过数招,那个农夫已经是气喘吁吁,大概是久战力疲,那农夫一个失足跌倒在地,呼延寿一刀斩向那农夫,这样一个高手留着,只怕会有麻烦,所以他毫不手软,决定斩草除根。
  这时屋内有人高声喝道:“刀下留人!”呼延寿原本也料到屋内可能有人,否则那个农夫不会死守正屋,不过那人声音沉稳威严,让呼延寿心中一动,手中的横刀骤然停住,刀锋停在那农夫脖颈上,那农夫已经是闭上了眼睛,但是觉察到刀锋停住了,虽然寒气袭人,但是似乎没有破皮见血,他睁开眼睛,怔怔地望着呼延寿。
  这时房门被推开了,一个身穿灰衫的老者站在门前,他神色憔悴,几乎是骨瘦如柴,手里拄着一根拐杖,看上去大概五六十岁的年纪,但是此人虽然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神情气度却是佼佼不群,颇有人上人的气度。
  呼延寿冷冷望着那个老人,厉声道:“你是什么人?快将来历说来,如果稍有隐瞒,休怪本人刀下无情。”
  那个老人漠然一笑,目光却落到院门外被几个侍卫护在当中的那骑青骥上,一个身穿青色大氅的文士骑在马上,神情带着淡淡的疲倦,两鬓微霜,发色灰白,看上去似乎是年纪很大,但是看他容颜,却是清秀儒雅,面白如玉,这种矛盾的形象让他周身上下透露出一种莫名的气质,还有一个青衣少年容颜似雪,神情如冰,牵着马缰侍立一旁,但是他气度清峻中带着森然,虽然神情恭敬,却不似一个普通的下人。
  老人叹了一口气,道:“诸位想必是大雍贵人,何必为难我们这些乡野草民,小徒抗拒诸位将军,实在是因为诸位来势汹汹,还请大人恕罪。”
  那青年农夫高声道:“你们要杀就杀我一人好了,伯父年迈,又病卧在床多年,你们总不能滥杀无辜吧?”
  呼延寿将手中横刀向前一送,那青年觉得咽喉刺痛,呼延寿冷冷道:“不问你不许多言。”那青年眼中怒火熊熊,却只能闭口不言。呼延寿再次看向那老者,森然道:“姓名,来历?我不想再问一次。”
  那个老者轻轻摇头,道:“老夫纪玄,将军想必没有听过。”
  原本神情疲惫的我听到纪玄的名字,神情一振,朗声道:“纪玄,纪子城,北汉立国之前,曾是太原令刘胜帐前长史,熟读经史,精通易经算学,素为刘胜信重,刘胜立国之后,纪玄不满刘胜悖逆,遂挂冠而去,令刘胜扼腕不已,想必就是先生了。”说罢,我翻身下马,缓步走向农舍,向那老者深深一礼,道:“末学江哲,拜见纪老先生,晚生久闻老先生学问高深,高风亮节,今日一见,幸何如之。”
  说完这番话,那倒在地上的青年农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只不过被人用刀抵住咽喉,不敢出声说话罢了。而纪玄目中闪过幽深的光芒,道:“原来是南楚状元,大雍驸马,楚乡侯江哲,老夫虽然蛰居乡里,也听说侯爷声名,想不到侯爷竟会屈驾到此。”
  我听他语气便觉得不善,这个纪玄只看他昔日因为不满刘胜立国,就挂冠而去,可见是一个恪守忠义之道的人,我虽有才名,却是先事南楚,后事大雍,又娶了长乐公主为妻,这个纪玄一定将我当成贰臣贼子看待,我看若非是为了那个青年的性命,这老先生还会把我冷嘲热讽一顿呢。
  所以我很知趣地没有表示仰慕之情,转移话题道:“那位兄台称老先生是伯父,莫非是您的侄儿么?”
  纪玄神色怆然道:“此子赵梁,字文山,乃是老夫挚友代州赵颐之子,老友夫妻死于战乱,这孩子自幼就在老夫身边长大,我和他父亲兄弟相称,这孩子便叫我伯父,实际上却是情同父子,前些日子闻听雍军攻沁州,沿途残杀平民,乡人恐惧不安,都已经北上避难,只有老夫身染重病,经受不起路途颠簸,只得留下待死,这孩子孝顺得很,坚持不肯自行逃去,还望侯爷看在小侄鲁莽无知和他的一片孝心份上,饶恕了他的性命吧。”
  我看了那个纪梁一眼,心中倒是很敬佩,这人的确是个孝子,为了伯父不顾生死,见他方才一直挡着门口,想必是担心我们伤害他的伯父,而且他既然跟在纪玄身边,必定也是熟读经史,见他武功也是不错,倒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们虽然是北汉人,可是纪玄对北汉王室应该没有什么忠心,耳濡目染,赵梁也应该不至于排斥大雍,这个赵梁倒是可以延揽的人才。想到这里,我便露出笑容道:“原来赵少兄是至孝之人,呼延将军,你退下吧,属下多有得罪,还请少兄见谅。”
  呼延寿收刀退下,那赵梁站起身来,连忙走过去扶着纪玄,刚刚从鬼门关拣了一条性命,赵梁面色也是十分苍白,他恭恭敬敬地道:“侯爷大量,赵梁感激不尽,还请侯爷手下留情,不要伤害伯父性命。”
  我正色道:“纪老先生乃是儒林大家,哲虽是后学末流,焉敢有加害之心,只不过我军新败,需要在此修整一段时间,还请赵少兄留在村中不要擅自行动,待江某离去之时,必定还两位自由。”
  赵梁面上掠过喜色,我见他喜形于色,知他乃是城府不深之人,心中越发喜爱,又道:“本来村中空宅不少,可是我麾下多是武人,唯恐他们不知礼仪惊动纪老先生,再说我也喜爱此处清雅,不知道纪老先生可容江某在此寄居么?”
  纪玄重重一哼,若非是担忧赵梁的性命,他怎会容许这样一个不忠不义之人留在自己家中,但是情势比人强,他也是无可奈何,冷冷说道:“侯爷有命,老夫焉敢不从,蜗居简陋,倒是让侯爷见笑了,梁儿,将东西收拾一下,我们到别处去住。”
  我几乎要笑出声来,这个老先生可是真有趣,这是在嘲讽我鹊巢鸠占么,不过我心中倒是挺高兴,至少这个纪玄还懂得退让,我最是不喜欢遇见那种油盐不进的狠人,偏偏这种人都有不错的才能和响亮的声名,若是迫得我杀了纪玄,传扬出去岂不是难听得很。不过芸芸众生,毕竟是中庸者多,心志坚毅,外物不可撼动而又智慧高超的人却是难觅,虽然偏偏却让我遇上了好几个这样的人。
  一个是小顺子,别看他少年时候似乎心性油滑,可是现在他可露出真面目了,他的心志可是无人可以动摇的,幸好老天保佑,他是一心一意守护我,将我当成知己骨肉。他绝对不容许任何人损害我的安全,包括我自己在内,否则那一次秋玉飞行刺于我,小顺子也不会因我自蹈险地而大怒了,让我吃了好几天的排头。
  另一个就是陆灿,这个我昔日的弟子,他是下定了决心效忠南楚的,前几日有江南的谍报到来,陆灿竟因为尚维钧代替南楚国主赵陇所下的旨意而放弃了趁机攻击大雍的计划,这在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可是他就这么做了,而且还心甘情愿被尚维钧软禁在建业,看来他是绝对不会做出违背臣节的事情了。虽然很高兴因为这个缘故而减轻了大雍南面的压力,可是我是绝对不会指望陆灿将来会投降大雍的了。
  其实还有一个人就是齐王李显,他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之所以现在对我言听计从,纯粹是因为他看我顺了眼,只看他当初一贯的作为,就知道此人若是拿定了主意,就绝对没有人可以改变,说起来我倒要庆幸万分,这人从来没有打算过自己去夺取大雍皇位,否则李贽就是取胜也是惨胜,以李显的心性,可以将大雍朝廷翻个底朝天的。狠狠的在心中诅咒了李显几句,原本已经心中有了警兆,可是无缘无故地就让李显退兵的话,他是不会听的,所以我就没有多嘴,结果害我落到这种地步。
  敛去心中杂念,我叫住这就要进去收拾行礼的赵梁,歉意地道:“赵少兄且慢,老先生不要这样说,哲乃是末学晚辈,怎敢将老先生逐出住处,哲见两侧还有厢房,就借一间客房暂住,不知尊意如何?”
  纪玄脸色缓和下来,我这样容让,他也难以恶言相向,便和颜悦色地道:“如此多谢侯爷海量,东厢客房梁儿常常清扫,就请侯爷委屈一下。”
  我笑着答应,骑了半天的马,我几乎有些支撑不住了,揉揉额角,我勉强道:“晚生体弱,不堪风尘,就先告退了,请老先生也回房休息吧,明日哲还要向老先生请教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