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19

  “都督,不能弃啊!”
  备御一听立刻跪下嚎叫。
  他们都是本地军户,这里一共两千户军户,是铁岭卫两个千户所,实际数量不详,卫所军户逃亡是普遍现象,懿路城周长四里,基本上也算一个不小的要塞,但这些世袭的军官实际上都已经地方豪强化,他们是舍不得自己产业的,宁可投降建奴也舍不得走。
  这都是金玉和的预备队。
  更重要的是之前这里并没丢。
  如果李如桢弃懿路,那么就是再一次失地了。
  “弃,必须得弃,咱们就这点能打的士兵,都督准备用多少人守?这样一座城至少两千人才有可能,那么还剩下多少人守沈阳,咱们不就眼下这五千还能打仗的,就这还有一千得还给贺世贤,难道回沈阳您靠那些壮丁?
  不但懿路城必须得弃,后面的蒲河城也得弃,附近各堡同样拋弃,把所有兵力全部收缩到沈阳死守。另外把各城百姓也统统收入沈阳,把所有物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直接点火烧,而且立刻就得走。野猪皮没有粮食,开原铁岭的粮食都没了,再把这些城堡的物资清空,让他得不到一粒粮食。这时候浑河还没封冻,足以将野猪皮阻隔北岸,打不开沈阳他就抢不到粮食,最多几天时间他就得撤退。
  但他的第一波攻势也必然是最凶猛的。
  守懿路挡不住他。
  五万建奴四面围攻,日夜不停轮番进攻,两千守军累也累死了,蒲河城也一样,咱们就算回沈阳也只能坐视,最后徒然耗费宝贵的堪战士兵,还给野猪皮提供了一定补充,就统统抛弃放他去攻沈阳,然后咱们集中精锐守沈阳,等野猪皮粮尽撤军,咱们再反击将各城重新收回。
  李家生死存亡就看这一战了。
  只要打退建奴您就是这辽东第一功臣,那时候再以年老受伤上书,基本上就可以回京城养老了。”
  杨信说道。
  那备御还在苦苦哀求,但李如桢已经完全被杨信控制思维,才不会管这样抛弃懿路,对他们这些地方土豪造成的损失呢!他在这里又没有可以留恋的,话说他可是在京城待了近四十年,他连口音都不一样了。
  紧接着李如桢下达弃城命令。
  当天晚上懿路城内及外围几个堡垒全部清空,建奴因为追的筋疲力尽已经在铁岭停下,无论野猪皮如何恨不能立刻把杨信抽筋剥皮,他也不可能让自己的骑兵一天一夜持续不断狂奔三百里。实际上追到铁岭的也只有少量建奴精锐,绝大多数追到中固城就跑不动了,他们和杨信猜测的差不多,都是昨天傍晚从叶赫城南下,然后用了一夜时间到威远堡。原本是想扈尔汉守住开原,他们在威远堡休整后发起进攻,结果刚进镇北关就遇上扈尔汉的信使知道开原丢了,野猪皮只能放弃在威远堡休整,直接南下进攻。
  然后杨信这个不要脸的,居然跑得比兔子都快,狂奔一百多里的建奴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追击,到中固城已经快两百里了。
  这是骑兵单日的极限。
  还能跑到铁岭那是累死一堆战马才换来的。
  但懿路城是真追不到了。
  而明军稍好点,从开原到懿路城还不到骑兵的极限,这些骑兵在懿路城吃饱饭,立刻就驱赶城内及周围几个堡垒的军户南下。这时候在开原带来的马匹发挥巨大作用,说到底就几千人而已,更何况民间马匹数量众多,黎明时候他们就到达了蒲河。然后略微休息,在李如桢或者说杨信的逼迫下,连同蒲河城及周围堡垒的军民,同样被驱赶着怨声载道地前往沈阳。至于这些城池和堡垒里带不走的物资,统统被那些京营士兵根据杨信命令给点上火,这些混蛋连人家房子都不放过,能烧的统统烧成了灰烬。
  他们打仗不行,但给杨信为虎作伥那是毫无顾虑。
  最终到中午时候,他们返回了沈阳。
  而这时候野猪皮到达铁岭。
  从铁岭启程的建奴前锋,则进入了还在燃烧的懿路城,面对什么也没有的懿路城,那些建奴不得不宰杀累死的马匹当食物,除此之外他们真没有别的东西可吃,就算带着干粮也在之前路上吃完了。
  当然,他们喜欢就好!
  这时候杨信也没心情关心野猪皮了。
  因为熊廷弼到了。
  “你是不是以为我不敢杀你!”
  熊廷弼尚方宝剑拔出半截,几乎是咬着牙说道。
  他现在真后悔了,后悔把这个混蛋带到辽东,虽然杨信给他带来了一场大捷,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捷,斩首超过两千级,斩杀野猪皮儿子,斩杀野猪皮最重要大臣。这样的大捷简直难以置信,连他看着眼前一堆建奴人头和阿巴泰的死尸都有点恍惚,然而问题是……
  现在也把野猪皮招来了。
  原本野猪皮在叶赫城和金台吉纠缠,他在南边整顿军队布置防御等待后续援军,可以说是最完美的,野猪皮就算打下叶赫城,也不可能再继续南下攻沈阳。接下来是冬天,大雪封山建奴也得猫冬了,可以说到明年开春前,辽东不会再有战事,这段时间足够援军到达,物资储备充足。
  事实原本历史上就是如此。
  野猪皮攻下叶赫城,然后双方再无大的交战,第二年开春后野猪皮恢复进攻,明军虽然八月丢蒲河,但野猪皮对沈阳的进攻却被阻挡在外围。甚至贺世贤还小规模反击夺回几个堡垒,接下来随着大明各地援军继续增加,形势必然继续转好。
  然后……
  熊廷弼就被参了。
  再然后就换上袁应泰了,最终结果一败涂地,再加上东林党老大的得意门生王化贞,东林两员干将彻底毁了辽东局势。
  而现在,熊廷弼的辽东战略已经被杨信毁了。
  “熊经略,野猪皮此刻手中没有一粒粮食!”
  杨信若无其事地说。
  “但他有五万精兵!”
  熊廷弼把尚方宝剑推进鞘里说道。
  他就是吓唬一下,哪怕真砍这个混蛋狗头也得先打退野猪皮再说。
  “那五万精兵每天至少得两千石粮食,五天就得一万石,只要他打不开沈阳就抢不到粮食,然后用不了几天就得撤,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顶住他的第一波进攻,难道连区区这一点都做不到?”
  杨信说道。
  “若建奴从下游渡河如何应付?你以为浑河真就是天堑?”
  熊廷弼说道。
  “虎皮驿的贺世贤,辽阳的柴国柱难道是摆设?辽阳还有一万多川军,这些人就算步兵无马,但守住浑河难道很难?”
  杨信说道
第079章
背水一战
  熊廷弼手下的确有一万多川军。
  不过不是川东土司军,秦良玉的侄子秦邦屏率领的那批川军,估计这时候才刚刚接到兵部的调令,他们会在明年陆续到达辽东,而且还得年底。
  而这些是刘綎要的。
  刘大刀靠西南两场大战起家,他的功绩始终与川军连在一起,他也只相信川军,战前曾经号称给他三万川军,他自己就能解决野猪皮。万历也的确给他调了川军,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没等到,萨尔浒之战后,这一万多川军才陆续到达。而从四川到辽东辗转超过五千里,这些士兵都已经疲惫不堪,目前很难说有多少战斗力,更何况熊廷弼连盔甲和武器都没法给他们配齐。
  但守城没问题。
  只要别在野战中和建奴硬顶,这些川军守住辽阳没问题。
  辽东防御以开铁为前沿,以沈阳为底线,这里算辽东的真正大门,背后就是人口稠密的农耕平原,而沈阳后面一边虎皮驿一边奉集堡,三城三角形,再加周围一堆大小堡垒填充空隙,辽阳是这道防线的后方支撑。建奴无论在浑河上游还是下游渡河,都无法直接杀向辽阳,而是必须面对这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在浑河的限制中被明军夹击。
  尤其是虎皮驿的贺世贤。
  这个家伙可以说是目前辽东各将里面唯一真正能打的,野猪皮在下游渡河首先就得面对他。
  更何况辽阳也不只川军。
  宣府,延绥,甚至山东等各地出关的援军多数都在那里,柴国柱以山海关总兵统帅,只不过这些人也是新兵为主,这时候各镇将领都是吃空饷养家丁,小仗直接由这些家丁负责,大战才仓促募兵,甚至募兵都继续吃空饷……
  不吃空饷怎么养家丁?
  不吃空饷怎么打点上峰升官?
  这个问题始终困扰明军,所以萨尔浒之战明军实际参战数字始终就是个迷,编制是七万多客军加一万多本地募兵,这还不算原本辽东镇各处城堡抽调参战的,后者总编制九万,虽说还得警戒蒙古人,但抽一两万还是没问题,理论上出击的明军不会少于十万,但实际上谁也不知道实数。不仅仅出击的人数是迷,就是死的那四万多也是看看就好,那是报兵部的纸面数字,但明军将领都喜欢多报死亡。是的,就是多报,他们会夸大死亡的数字,因为死亡的募兵抚恤金也是经他们手的,报的越多抚恤金越多啊!
  总之这时候的明军,只要牵扯到数字的,那就没有准确的,全都存在严重的造假,尤其是兵力,少一半毫不奇怪,少三分之一已经是很讲良心的了。
  熊廷弼看着杨信。
  杨信也很没礼貌地看着他。
  “我不会为沈阳增兵,但沈阳以外我会负责,而你最好守住沈阳,只要你敢逃出沈阳,熊某的尚方宝剑就等着你!”
  熊廷弼说道。
  他很有广宁之战时候风格了。
  “熊经略,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沈阳既然交给我,这里我如何处置您都得支持。”
  杨信说道。
  熊廷弼这个喜欢赌气的脾气很不好。
  “可以,你在沈阳城里想怎么做都行,我会任命陈于阶为监军,这里本来缺一个文职监军,五百京营也继续留给你们,曹文诏以游击统领,那个立功的黄得功授千总,也调给他当副手!”
  熊廷弼说道。
  这就可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