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8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5/819

  再说他敢动手的话,秦良玉,陇庆祥,白再香这帮女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让他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
  之前杨信顾虑的,主要就是杨嗣昌,不是说他担心杨嗣昌的实力,而是杨嗣昌一旦倒向弘光,他就必须得面对一场席卷两省的混乱了,一旦混乱起来,他也不敢说能控制。实际上在北方这次就多多少少有些失控,但北方失控危害小,江西湖广失控危害大,这可是大明目前最主要的两大产粮区,这两省的混乱会严重影响今年的粮食产量。
  现在他就可以放心了。
  至于如何收网……
  这个不需要镇南王操心,洪承畴就会解决好的,镇南王对洪承畴的能力没什么怀疑。
  “挖空了心,耗尽了力,却输给了天意……”
  镇南王心情愉快地哼着歌,然后拎着奏折转身走向后面的码头。
  他此刻正在太液池畔,实际上这些天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虽然还没到真正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太液池的水面也已经解冻,在码头旁一艘崭新的明轮船已经整装待发,竖立起的烟囱正冒着煤炭不充分燃烧的黑烟,随风飘向远处的皇宫。天启后宫佳丽们,这些天一直就这样忍受被污染的空气,之前天启主要在科学院,那里距离远还不至于飘到后宫,但这些天皇帝陛下移师太液池,而且就在玉河桥畔……
  也就是横穿太液池的桥。
  这里基本上在皇宫西北,冬天西北风一刮正好往后宫飘。
  实际上也不只是这里,如今的皇宫到处都是烟囱,都已经开始使用暖气,甚至建造蒸汽动力抽水机的皇帝陛下,自然少不了竖立烟囱,这些烟囱加起来让皇宫的空气质量已经堪比杨家在新城的工业区。
  不过皇帝陛下很喜欢这种味道。
  他就像十九世纪那些感受雾都强大工业实力的游客般,陶醉于自己制造的空气污染。
  杨信直接走到天启身旁。
  皇帝陛下明显已经有些等的不耐烦……
  “陛下,杨嗣昌的奏本。”
  杨信说道。
  奏本就是密奏,大明奏折有两种,可以公开的是题本,奏本属于密奏,六科禁止对外传抄。
  “这些小事兄处置即可,不要耽误时间!”
  皇帝陛下说道。
  镇南王赶紧闭嘴,旁边宋应星无可奈何地看着这对昏君与奸臣,然后在皇帝陛下的目光示意下,颇为用力地扳下手中的手柄,伴随着蒸汽喷出的汽笛声,新式黄铜汽缸内活塞在蒸汽推动下开始运转。蒸汽机的力量就这样通过对杨信来说充满历史气息的传动系统,传递到了小船两侧的明轮,木制的明轮缓缓转动,推动着小船驶离码头……
  “陛下,要不您看一下?”
  镇南王还不死心地拿着奏折问道。
  “你我兄弟一体,兄处置即可。”
  皇帝陛下说道。
  甚至他连看都没看这奏折一眼,目光始终盯着正在运转的蒸汽机。
  既然这样镇南王也就不再多事了,同样将目光转向了蒸汽机,而宋应星最终只能轻声叹息,叹息着主圣臣贤时代的最终落幕……
第686章
做内奸的感觉真好
  六天后。
  冀州城西。
  “奏乐!”
  伴着知州激动的喊声,两旁锣鼓声立刻响起,甚至还有吹唢呐的,嘈杂的乐曲声和周围那些冷漠的百姓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就是战线的前沿。
  旁边的衡水湖就是双方分界线。
  而衡水湖另一边的衡水城,是周遇吉部的控制区,只不过不是周遇吉的辽东铁骑,而是地方上的民兵,他们称之为县大队。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在对面真正的军队就周遇吉一个骑兵军而已,杨信根本没向南增兵,他也没有兵可以增,他在京城组建的城防军目前依然在恢复顺天府各地的秩序。而其他各地就是这些将领自己控制,孙守法保定,罗一贯真定,周遇吉半个河间,说半个是因为运河沿线归原本天津驻军和杨家家丁负责,他只负责从河间府向南面对冀州的这一路。
  毕竟这种事情不能吃独食,话说他的部下可是捞足了好处。
  但具体到县就是民兵了。
  也就是原本那些倒戈的团练和起兵的贫民,然后他派几个军官带着百十名骑兵过来坐镇。
  剩下全是民兵。
  但即便这样,这边的王师们也不敢向那里进攻……
  真不敢!
  刚刚完成打土豪分田地的民兵肯定拼死抵抗,然后只要两天攻不下来,驻扎深州的辽东铁骑就到了,虽然光冀州城就两万王师,而且枣强,新河,束鹿各一万,但真要在野外打起来,估计这五万凑上块,面对周遇吉的辽东铁骑也是一触即溃……
  实际上这五万里面还有三万本来就是这样一触即溃回来的。
  更何况还有那些伺机而动的刁民。
  “都打起精神,摆出笑脸来,忘了怎么教你们的了,你们这些刁民!”
  刘泽清挥舞着鞭子怒斥道。
  刁民们鄙视地看着他,但却并没什么人配合,周围维持秩序的士兵懒洋洋地催促着,不过这些士兵也是河南来的乌合之众,许定国这样的吃空饷都吃到丧心病狂,打仗时候就是匆忙雇炮灰充数,这些就是炮灰们,真正能打的亲兵都在许定国身边呢。
  而就在此时他们前面大批骑兵正在停下,这些半身甲的辽东铁骑盔明甲亮,气质和炮灰们完全不同。
  而在这些骑兵中间是一身红袍的洪承畴……
  洪大学士。
  “亨九老弟,可把你盼来了!”
  锣鼓声中成基命上前一步,一脸热情地拱手说道。
  他身旁许定国等将领同样行礼。
  洪承畴却没还礼,只是端坐在马背上看着他们。
  成基命脸色不悦,虽然现在洪承畴官比他高,但实际上他的资历比洪承畴高,他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哪怕之前他也是侍郎,同样比洪承畴这个佥都御史的巡抚略高。不过他也是官场老狐狸,不会这时候表露,至少目前洪承畴还是弘光的阁臣,而且还是前来巡视各军的,而他只是总督直隶军务。
  “洪阁老,快请进城歇息!”
  他笑着说道。
  洪承畴依然端坐马上不动,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洪阁老,您这是何意,看不起兄弟们是怎么着?”
  一同迎接的许定国阴沉脸说道。
  他可不害怕洪承畴,现在手握两万大军的许总兵已经是弘光手下的两大军头之一,恍若江北四镇一般,哪怕成基命也得哄着他才行,自从进驻冀州后,光士绅家的美妾就抢了好几个到自己的床上,手下骄兵悍将们搞得周围士绅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对面才是真正的敌人。
  “大胆,怎么跟阁老说话的?”
  洪承畴身后一名军官毫不客气地喝道。
  这个是辽东口音,应该是吴襄部下的,实际上目前弘光朝廷一样也迅速分成几大派系……
  时间短怎么了?
  大敌当前怎么了?
  咱大明的官员们在任何时候都是内斗优先的,弘光朝才建立一个多月,就已经该有的全有了,包括内部的党争,吴襄和洪承畴是一伙的,许定国和郭增光是一伙的,他们在朝廷内外明争暗斗。
  俨然原本历史上弘光时候那帮奇葩们的翻版。
  这名军官说完直接拔出短枪,他后面那些骑兵同样纷纷拔枪,许定国身后的亲兵门也不甘示弱,一个个同样拔出自己的短枪,隔着最近不过十几米的一个个枪口相对。那些迎接的官员士绅一片惊慌,倒是那些老百姓迅速来了精神,原本在维持秩序的刘泽清赶紧拔出短枪带着部下上前增援。不过这时候成基命一看也清醒过来,赶紧拉住了也要拔枪的许定国,同时伸出手向己方士兵示意他们赶紧放下枪……
  “哈哈……”
  突然间洪承畴的笑声响起。
  成基命和许定国愕然地看着洪阁老。
  “诏书到,冀州军民接旨!”
  洪承畴突然喊道。
  “快,都放下枪,都放下枪,收起来,都跪下!”
  成基命忙不迭地朝后面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