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819

  这就是我想要干的。”
  杨信说道。
  “你小心玩火玩大了!”
  皇后殿下说道。
  现在的形势的确让皇后殿下心惊胆战,转眼间半个大明就都站到福王旗帜下了。
  “玩火?我就喜欢玩火。”
  镇南王笑着说道。
  说完他直接向皇后殿下告辞,然后走向前面的乾清门,一个人正在探头向里面张望,看他出来赶紧站好……
  “属下李自成参见大王。”
  李自成在杨信面前行礼说道。
  他是押送信王回来的,不过天启不想见自己弟弟,所以信王被直接送到王府然后由锦衣卫软禁起来,李自成作为杨信的亲兵,完成任务自然过来,包括张献忠和侍卫营还有警卫旅全都进京,只有孙守法的骑兵军还在保定。
  “你们做的很好,要是信王出事我可就没脸见陛下了。”
  杨信说道。
  “大王忠义,天下无双!”
  李自成由衷地感慨道。
  就连后面站岗的锦衣卫都露出深有同感的目光。
  话说镇南王做到这个份上,谁再说镇南王是奸臣那真就是无理取闹了。
  “还是那句话,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不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了,我还有个任务给你,不过这个任务可是很危险,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杨信说道。
  “请大王示下,属下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自成说道。
  “要说也简单,如今三边总督王之采,宣大总督张晓这些人都附逆了,延安几乎成了孤岛,张九德虽说没有附逆,但他也没什么本事,故此我需要一支奇兵去增援延安。你此前就带着警卫旅,警卫旅也有不少陕北人,你依然带着他们另外还有一批携带物资的骆驼,从张家口出关,拿着我的手令走顺义王的地盘,然后从草原打回延安去。”
  杨信说道。
  “属下尊令,只是属下到延安后归谁指挥?张巡抚?”
  李自成说道。
  “张巡抚?不,他没权指挥你,你有权指挥他,我给你请尚方宝剑,你以钦差身份去陕北,总兵以下先斩后奏,文官除了张九德,剩下的延安府及榆林范围内你同样先斩后奏,许你便宜行事。我以前说过,要带着你们回去分田地,但如今看恐怕抽不出身了,那就由你代替我去,总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你办事,我放心!”
  杨信说道。
  好吧,闯王也该归位了。
  把他扔回陕北,给他五千火枪骑兵,给他尚方宝剑,剩下就看他自己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陕北那些士兵家属多,另外杨家也还有大量雇员,这些人加起来足够控制延安。然后最多半年这边就解决了,杨信没准备拖太久,他就是在等南方那几个督抚,朱燮元和杨嗣昌等人离得远,这时候还没做出决定,杨信倒不是说期待他们加入福王一伙,但终归要等他们做出决定再动手。
  真正动手就很简单了,所以他有自信半年结束这场混乱。
  李自成深吸一口气,瞬间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大王,陕北临近宁夏,若属下没猜错,宁夏巡抚白储召和宁夏总兵马世龙都会附逆,那时候少不了要大战一场。”
  他很冷静地说道。
  “那里就不用你管了,那里有人对付。”
  杨信笑着说道。
第684章
跳楼,跳楼什么的最好了
  宁夏那边当然另外有人了。
  “大王,属下不太明白,这种好事为何要给他们?”
  张献忠问道。
  他就是镇南王亲自挑选出来专门负责宁夏平叛的,但镇南王却并没有给他多少军队。
  其实给他也没什么用,距离太远,补给根本不现实。
  哪怕李自成其实也不指望他带着的那支驼队补给,驼队的物资只是确保他从京城走到榆林,并且攻破榆林城进入陕北的,剩下持续作战就得靠延安本地的补给了,无论延安府还是杨家的产业,都能够给这支总计五千火枪骑兵的军队提供补给,但后续从京城这边运输补给是不可能的。
  话说那也是两千里。
  因为他们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越过大同和山西,只能出关走牧区绕道,到榆林基本上就得接近两千。
  而宁夏更远,走塞外牧区过去得走近三千里。
  所以张献忠只有一个营,然后这个营带着足够的马匹和骆驼,就这样完成这趟漫长的征程,但真正负责宁夏平叛的不是他,他只是钦差监军而已,真正负责作战的是顺义王和他属下各部。这是大明皇帝平叛,顺义王作为大明皇帝的藩臣当然有义务为皇帝作战,而张献忠作为钦差进入宁夏后,再组织当地那些不肯附逆的军民,与顺义王共同对那些叛逆。
  “不要他们我们,咱们都是皇帝陛下的臣子,顺义王是,我也是,我与顺义王也是兄弟,你们与那些蒙古勇士都是兄弟,以后不要搞不团结,要与他们真正做兄弟。”
  杨信说道。
  “呃,属下知错了!”
  巫妖王赶紧承认错误。
  “还有,这是你的训导官,有些事情还得他告诉你。”
  杨信满意地叫过身旁一个年轻的部下。
  后者赶紧上前行礼,这是镇南王部下的标配,张献忠也没多想,很随便地和训导官认识一下,然后两人一起告辞,他们就这样踏上了征程。
  他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宁夏。
  接下来如果甘肃巡抚也附逆,那么这支大军还要向甘肃进军。
  不过应该不会的,这时候甘肃巡抚是毛一鹭,他虽然在浙江因为办事不力被撤职,但作为九千岁的干儿子,还是紧接着就重新启用,他是浙江人,完全不需要介入战场斗争。
  至于甘肃的卫所将领们……
  他们那地方从来不指望土地,罗一贯和手下那帮人的选择,就代表了甘肃将门的态度。
  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就甘肃那地方目前条件下那点可耕种土地,一年收成全加起来,也未必赶得上罗一贯这帮甘肃人的军饷,甘肃巡抚辖区就是陕西行都司,相当于河西走廊和西宁一带。最早那里是藩王理边,肃王镇守甘肃,但建文时候肃王移藩兰州,甘肃以总兵挂平羌将军印统辖,永乐时候派遣太监镇守中官,正统年间设文官参赞军务,天顺年间一度裁撤,但遭到愤怒的文官围殴,朱祁镇赶紧改成文官巡抚才让文官们满意。
  藩王理边,总兵统辖,镇守中官,文官参赞,文官巡抚,甘肃这一系列最高权力的变化,同样也是大明朝权力斗争的路线。
  “西边就这样了,现在就看南边了!”
  看着杀向宁夏的巫妖王背影,想象着他的那些传说,镇南王不无唏嘘的感慨着。
  南边……
  南边正在吵架。
  九江,刚刚重建的锁江楼顶楼。
  “弘光,必须是弘光!”
  一个官员振臂高喊。
  “对,南北唇亡齿寒,杨逆若得逞于北方,则次第祸及荆湘,唯有南北一心与之决一死战,我等兵精粮足,怕他作甚。”
  另一个官员高喊。
  “胡闹!
  他们都疯了,咱们也跟着疯?连废立这种事都能做出来,还有没有点忠义之心了?他们闹归闹,可陛下终究还是陛下,做臣子的终究要有个分寸,杨信如何且不去管,但陛下并无失德之处,至于什么换血妖法纯属笑谈,咱们都是读圣贤书的,又不是那些巫婆神汉,岂能相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更别说以此来废立帝王。
  这与巫蛊之事何异?”
  一个官员义正言辞地说道。
  “阁下欲献媚杨逆,别带着我荆湘千万忠义!”
  旁边人怒斥之。
  “荆湘千万忠义?民间蜂起之时,不知阁下还能否再说出这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