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7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5/819

  杨信说道。
  好吧,洪承畴明白了。
  这个混蛋的目标不只是这些,他是准备让信王一路逃跑,然后带着一路哭声。
第663章
已经打起来了
  一个阴谋就这样确定。
  洪承畴迅速离开京城,前往吴襄的驻地。
  后者驻光州。
  至于吴襄是否加入……
  这个毫无悬念,因为杨信就算均田也均不到关外,虽然吴襄,祖大寿这些辽西将门的确侵占卫所的土地很严重,但他们的那点土地根本不值一提,镇南王还不至于连这仨瓜俩枣都惦记。在他之前把广宁和辽阳两大将门集团清洗后,剩下无非就是宁锦和辽南也就是复州一带,但因为这时候气候条件导致那里土地收入很少。
  那里又不能种冬小麦。
  一年就那一茬,哪怕种玉米也产不了多少,这些将门更多依赖和杨家的工商业合作。
  木材。
  渔业。
  罐头制造。
  ……
  他们也在脱离土地。
  吴襄会听话的,再说他也没胆量不听话。
  至于孙传庭那里,这个派人去跟张神武说一下就行了,顺便也跟孙传庭暗示一下,孙传庭会知道怎么做的,也不需要叫太多人,有张神武和周遇吉两部南下就行,他们离着也近。
  两万骑兵啊!
  再从炒花那边凑些满三万。
  这样一支大军入关,对外散播清君侧的谣言,实则就像当年在辽阳玩的那样,搞一场军事演习,也算检验关外各军的战备情况,但对外放出风就是来清君侧的。他们三万大军入关然后南边吴襄部北上,有这样的声势应该就足够哄着那些督抚们真正举起清君侧的大旗了,只要他们清君侧就行了。剩下就是清洗,抓一个反贼带出无数反贼,反正这北方士绅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放手杀的,杀的人头滚滚时候再均田,哪些官员士绅不干就是反贼一伙的。
  同时驱赶着信王继续逃亡。
  保定待不下去,他肯定要向太原逃亡的,那么山西士绅怎么办?是老老实实等着镇南王均田,还是奉信王利用太行山天险再做坚决的抵抗?
  最好是后者。
  然后杨信就可以再清洗一处。
  然后信王再继续南逃。
  这个游戏可以玩很久,就算那些士绅把他绑了送过来,也一样耽误不了镇南王均田……
  送过来就是认输。
  最多对于认输的不抄家了。
  “我真是太邪恶了!”
  镇南王端着酒杯说道。
  邪恶的他不知道就在此时,这场战争已经开始了。
  苑口。
  “桥呢?”
  孙守法愕然地看着前方。
  他前方封冻的大清河上,永济桥已经变成了一片焦黑的残骸。
  他是骑兵军的统制。
  同时也是镇南王离开后,整个江浙人民志愿军的统制,统辖他的骑兵军,警衣卫旅,侍卫营,总计一万五千骑兵,两万匹马及骆驼的庞大军团北上。为了节省时间,在运河已经封冻的情况下,他们从青县走京南的大路直插京城,而这条路上最主要的咽喉就是苑口永济桥。
  “玛的,不但桥烧了,连河面的冰都被凿开了!”
  张献忠怒道。
  他们前方横亘的大清河上,不但永济桥被烧毁,就连河面本来可以通行的冰层都被凿开,虽然已经重新冻结但却更危险……
  更不敢走。
  谁也不知道那些明显破碎后重新冻住的冰面,会不会在马蹄下突然间裂开。
  这地方水可是很深,大清河在这里收缩成一个咽喉,夏秋季节水流湍急甚至形成浪涛,苑口秋涛也是当地一景。
  而此时对面的苑口驿,不少人正聚集着眺望这边,甚至居然还架起了几尊弗朗机,剩下也都是些旧式斑鸠铳,很明显是当地团练,烧桥的是他们,凿河的也是他们,这些家伙就是故意阻挡他们进京。实际这一路上遇到士绅刁难的情况也不少,比如不卖给他们酒肉,故意把道路挖断之类的,但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要隘,所以也就是给他们添点堵。
  这里明显升级成阻挡了。
  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说到底这北直隶士绅都已经开始大办团练了,难免会有些不理智的,毕竟谁都明白他们到达京城意味着什么,有些团练反应强烈很正常,这些团练又没有统一的指挥。众正们保持理智,并不意味着所有士绅都能保持理智,实际上克制不住愤怒的士绅数量众多,话说也不能怨他们,这种事情真的没法克制,要不是杨信的凶名太甚,沿途士绅早就抄家伙,让这支孤军尝尝什么是众怒了。
  “可这也挡不住咱们呀,我就不信他们有本事把几百里的大清河都凿了!”
  孙守法无语地说道。
  “我去上游看看,估计也就一两里。”
  李自成说道。
  紧接着他招呼了一队骑兵,转头沿着河岸直奔上游。
  而孙守法和张献忠继续在那里,举着望远镜看着对岸的那些团练,那里一个青衫的中年人也在举着望远镜看他们。
  “这个人看着有几分眼熟!”
  孙守法说道。
  说话间他把望远镜递给自己的亲兵。
  后者接过望远镜,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立刻就找到了目标。
  “刘汉儒,天启二年的进士,信王的老师!”
  那亲兵说道。
  “哼,看来这就是他搞出的了。”
  张献忠冷笑道。
  在他的望远镜视野中,信王的老师,原本历史上咱大清左副都御史,名列贰臣传的刘汉儒,也带着自信的笑容,和原本历史上自己主要面对的流寇,隔着宽阔大清河冰面静静对视着。在刘汉儒身后,包括增援的保定团练在内,数千名团练严阵以待,那些仓促拼凑起来的士绅家丁们,支着老式斑鸠铳,架着明军淘汰的弗朗机,战战兢兢看着这边的铁骑洪流。
  好在他们面前还有一条宽阔的大河,近百丈宽的河面为他们隔绝这些可怕的铁骑,让他们还能保持镇定,不至于望风而溃。
  而此时李自成依然在向上游寻找渡河点。
  这些团练不可能把整个河道都凿开,实际上也就凿开永济桥附近,这根本就没什么用处。
  这一带的确属于沼泽区。
  这里实际上就是北宋水长城的核心,前面就是北宋著名的三关,杨六郎那个三关大帅的三关,前面从西向东,从雄县开始直到信安,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一字排开。包括著名的北宋地下长城,也在这片河水对岸,只不过得过了河以后,这项堪称奇迹的国防工程,应该依然沉睡在地下,不过民间的确有一些古老的传说。
  这片现代已经收缩为小小一个白洋淀的水网沼泽,从保定开始一直绵延到天津,三角淀,得胜淀,五官淀,白洋淀,再加上串联他们的大清河及一条条支流共同组成天然屏障。
  北边还有卢沟河分支。
  可以说完全形成一片横亘三百里的水网沼泽。
  中间最主要大路就是苑口,而苑口唯一的桥梁就是永济桥。
  但是……
  现在是正月。
  气温都到零下十几度,甚至偶尔突破零下二十度了。
  这样的气温沼泽什么的不提也罢,最多也就是芦苇比较深,就跟老电影里面的白洋淀一样,两岸都是广袤的芦苇荡,甚至整个苑口驿都在芦苇荡中,南岸其实还好点,因为前面就是保定县城,距离苑口十几里。保定县,这个和保定府无关,并不属于保定府,而是属于顺天府,而北岸的芦苇荡则一直绵延到北边的霸州城。
  李自成带着近百骑在芦苇荡中小心穿行着,很快就已经走出近一里。
  这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被凿开的冰面边界,迅速转头踏上了大清河,小心翼翼地踏着坚固的冰面向前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