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819

  为何不把他们的地分了,像我一样把粮食控制在自己手中?”
  杨信说道。
  “可他们要是造反怎么办?”
  九千岁纠结地说道。
  这次他的确被伤了心,他的阉党卖他毫不犹豫啊!
  “敢造反更好,敢造反咱们连他们的银子一起拿过来。
  大爷您就放心吧,有我在,谁也翻不了天,先让他们闹着,咱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反正这朝廷咱们说了算。
  谁敢造反就灭了他!”
  杨信说道。
  既然这样九千岁也就不操这闲心了。
  其实他侄子说的也对,这些年他们爷俩顶着骂名,辛辛苦苦捞的银子真的都被北直隶这些阉党给以各种方式瓜分,但即便这样,这些白眼狼也没真正对他有什么忠心。
  他可是差点就被弄死。
  而且在士绅控制土地的情况下,他手中那些银子的确也没什么用,最后还是会像以前一样,被这些家伙用粮食弄到自己口袋,他已经完全相信杨信所说的天灾会降临,他也的确准备好了赈灾,但银子不能给灾民当饭吃,最后终究还是要拿银子买粮食。
  这些银子还是要落到士绅手中。
  只有这些士绅手中才有足够的余粮,杨信能够提供的终究有限,更何况杨信也说过,江浙同样会卷入这场天灾。
  说到底均田的确是最简单有效,而且对皇帝来说最有利的方式。
  既然这样杨信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反正他也管不了……
  这京城的军权,警权通通都在他侄子手里,甚至五千杨家的家丁都已经进入京城,更别说还有一万五千大军正在日夜兼程赶来,九千岁很清楚这座城市已经算是落入他侄子手中,他侄子事实上已经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劝说他侄子可以,但他侄子想做的事情,他是没有能力阻拦的,哪怕就是皇帝也一样,不过好在他侄子还是忠心的。
  九千岁老怀欣慰。
  这就可以了,他都眼看着六十了,没必要管这些了!
  爱咋咋地吧!
  杨信目送他大爷返回乾清宫。
  这时候天启还得继续静养,九千岁也一直在乾清宫伺候着。
  经历上次的事情后,他已经不敢信任手下那些太监了,话说无论涂文辅还是葛九思,可全都是他真正的亲信,结果这些人还不是在关键时候背叛他?不仅仅是九千岁,就是天启都心有余悸,太子都差点被杀了,要不是曹变蛟能打而且够忠心,这时候太子早死了。既然外面的事情都扔给了杨信,那么还是把九千岁放到乾清宫最保险。
  天启也怕再被灌毒药啊!
  “这得给他们点勇气啊!”
  杨信自言自语着。
  他当然希望那些士绅造反了,现在他大义在手,军权在手,只要这些士绅敢造反,立刻就开动起来在北直隶搞土改。
  而且这些士绅明显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可他们就是不动啊!
  张凤翔的确至今没有解散之前以勤王旗号召集的军队,同样鹿正那些人也没解散勤王的团练,甚至其他各地督抚也一样,而山东山西这些地方的士绅,也依旧无视战争结束的事实,在各地默默组建团练。可他们只说不练,或者说只积聚力量但不敢动手啊,这些家伙一到动真格的,明显又开始习惯性萎了。
  这就很尴尬了。
  得想办法让他们真正下定决心才行。
  “大王。”
  一名家丁走到他身旁低声说了几句。
  杨信意外了一下。
  “走,回府!”
  他立刻说道。
第660章
末日浩劫
  保定,巡抚衙门后堂。
  “妖法,绝对是妖法!”
  宣大总督张晓义正言辞地说道。
  他是颜神人,虽然颜神镇属青州府益都县,但实际上颜神官绅属于以淄川为核心的官绅集团……
  颜神就是博山。
  和青州府治的益都县隔着一百多里崇山峻岭呢!
  但去淄川只有四十里水路。
  还是顺流直下。
  明清之交以淄川县为核心,包括后来变成博山县的颜神镇,以及附近的邹平,长山,新城三县,再加上周村,就像苏锡常一样,简直就是个进士窝子,有一堆依靠八股文发迹的世家,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实力庞大的官绅集团。
  比如王象乾家族,他后面象坤,象蒙,象斗,象恒,象节,象晋,象春,象云全都是进士,还有张至发,毕自严,自肃,李化熙,翟凤翀,孙之獬,还有和黄澍一起挖黄河的河南巡按高名衡等等,仅目前还在的隆万天启三朝进士就好几十。而张晓这个宣大总督也不是最高的,最高是刚刚接替亓诗教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原本历史上还有首辅张至发,这些家伙都是互为婚姻,比如张晓一个儿子娶翟凤翀侄女,一个女儿嫁给了他侄子,张晓还有一个儿子娶了淄川王氏的通政使王孟震的女儿……
  不过老王已经被九千岁贬官扔到云南去了。
  这就是世代簪缨。
  但世代簪缨的意思也很简单。
  他们都是掌控地方几乎绝大多数土地的超级大地主,对他们来说镇南王的进京无异于噩梦了。
  他们的确都是齐党。
  过去他们跟在杨信和九千岁这个系统后面闷声发大财,全都捞的金山银山一般,后者在江浙荼毒士绅,他们跟在后面捡宝贝,所以他们默默看着杨信祸乱江南,最多偶尔仗义执言一下,但实际上是推波助澜的。
  但现在杨信终于把江南士绅祸害完了。
  然后轮到他们了。
  “把他自己的血输入陛下身体,陛下身体里流着他的血,那陛下还是过去的陛下?连血都换成他的了还不是变成他的傀儡?血都变成他的了,陛下还算太祖血脉?这个妖孽处心积虑,就是想以此鹊巢鸠占,名为忠臣实为窃国,什么割股奉君,分明就是谋夺江山!陛下已非陛下,血脉不再,正统已失,何颜窃据帝位?如今唯有信王才是先帝真正血脉,我等身为大明之臣,此时唯有奉信王正位,否则九泉之下何颜见先帝!”
  河南巡抚郭增光庄严说道。
  此时这座后堂上坐满了人,不仅仅是张晓和郭增光,此前上奏的李精白,曹尔桢,王点,还有张凤翔,甚至保定知府等地方官,以鹿正,孙奇逢等人为首的士绅,可以说众正盈堂。实际上信王也在,只不过他在内室没出来,得这些人商议出结果之后他才能出面,理论上他还是被软禁的,田尔耕率领的一千锦衣卫就在保定。
  但被阻挡在巡抚衙门外。
  不是张凤翔阻挡的,而是保定的团练。
  所以与张凤翔无关,他还象征性出去劝了一下,但团练们的正义感太过于强烈,坚决不允许这些阉党爪牙来迫害信王这样的贤王。
  所以田尔耕也没强行进来,说到底天启没做出决定,他要是强行闯进来造成什么意外,那信王就是被他害死的了,万一皇帝生气怎么办,这终究是皇帝一向疼爱的亲弟弟,所以像他这样的聪明人,是肯定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而这些督抚们秘密集会的原因很简单。
  他们怎么办?
  杨信已经进京控制了朝廷,而且杨信的军队正在赶往京城,从徐州启程到京城以骑兵行军正常也就二十天,强行军能到十五天内,这时候这支一万五千人的精锐军团已经过临清。
  虽然杨信的确不是非得要这支军队。
  但这支军队到达京城的象征意义不同,他们代表着杨信正式接管京城。
  那么北方的士绅们怎么办?
  杨信是肯定要均田的,他在江南怎么干的有目共睹,这个混蛋不是突发奇想或者就为捞点银子,他是有一整套制度的,一套以均田制为基础,从政治到军事再到经济甚至包括教育等等,一整套很完善的制度。不论这套制度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什么妖魔教的,他的这套制度都是很可怕的,它彻底推翻了旧的体系,彻底把土地士绅踢进了垃圾堆。
  他在江浙已经完成改革。
  接下来肯定要向江浙以外扩散,而他到京城就意味着下一个目标是北方。
  北方的土地士绅们,必须得面对这场末日浩劫。
  真是末日浩劫。
  他们的一切都将彻底失去。
  土地没有了,家奴没有了,高利贷不能玩了,甚至都不能考科举做官,杨信的官员选拔又不是科举,他的那些大学就代表着他抛开了科举,据说他计划实行的是吏员考试。所有识字的都可以参加考试,合格的成为吏员,然后吏员根据考核晋升官员,旧的那些功名,在他那里是没用的,别说秀才,就是进士举人也得先去考吏员和那些连童生都不算的一起考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