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7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3/819

  “九千岁,这种小事何劳您亲自动手,交给小的就行了!”
  他的亲信太监陆荩臣,突然伸手抢在他前面拿过药方,一边看着上面的内容一边卑躬屈膝地说道。
  “蠢材!”
  九千岁直接踹了他一脚骂道。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陆荩臣赶紧跪倒说道。
  说话间他把药方奉上,九千岁拿过药方瞪了他一眼,不过他也知道,这是拍马屁心切,没有再多说什么,带着几个小太监匆忙离开,混乱中也没人注意这点小事。同样更没人注意到,在九千岁离开后,陆荩臣以最快速度离开,紧接着出乾清门抄一条近道直奔东华门,而九千岁则乘坐轿子走午门的大路,两人几乎同时出了宫城。
  但陆荩臣却在东华门外上马……
  太医院不在皇宫。
  实际上太医院在皇城外面,在承天门那个巨大的瓮城东边,与鸿胪寺等官署挤在一片官衙区,不得不说皇帝看个病也挺麻烦,太医院距离乾清宫足有好几里路呢。其实科学院也有药房,但没有太医院齐全,这个衙门基本上能用到的药材都有,再加上九千岁也是习惯使然,另外皇帝服药还有一套严格的制度,皇帝也不是说想吃药就吃药的。
  理论上必须得走太医院这个程序。
  所以九千岁并没想过去科学院,毕竟按照程序就是煎药,也得太医院判在场监督甚至试药。
  就在九千岁沿着皇城一道道门,最后出承天门,紧接着出长安左门转向太医院的时候,纵马狂奔的陆荩臣已经在他前面穿过东长安街,一头扎进了南熏坊的一处民宅,然后一把抓住了迎出来的人……
  “快,记下药名!”
  他急切地说道。
  好吧,他是霍维华的小舅子。
第619章
镇南王要进京
  九千岁丝毫不知道,一个隐秘的行动已经在进行中……
  陆荩臣是他的亲信。
  真正亲信。
  霍维华这些也是阉党,而且都是阉党的核心,就靠着他才有现在地位的,他真的从没想过这些依附于他的人居然会背叛他。
  没有他就没有这些人的一切。
  虽然改革触动这些人的利益,但只要继续跟着他,这些人终究还是继续享受富贵荣华,申报隐田交税,这算得了什么,一亩地就那几升,他们的地租都是几斗,顶多损失十分之一。盐业改革的确让走私很难,可最后也不是这些盐商掏,还是要落在那些吃盐的老百姓头上。
  他真没想过,这些人居然就为了这点事情背叛他。
  至于太医院……
  太医院的制度本身就有无数的空子可钻,这座负责整个皇宫医疗的医院实际上是官衙,甚至还是文臣控制的官衙,因为太医院的考核升迁全部由都察院负责。每一个候选医生能否成为御医,医官,甚至吏目,统统都掌握在都察院手中,而目前都察院说了算的是左都御史王绍徽,也就是原本历史上编东林点将录那个。
  同样太医院这座衙门也和所有衙门一样,具体事务操纵在吏目手中,这些人真正控制衙门的一切,他们可以轻易做任何事情。
  也和其他衙门一样管理混乱。
  就在九千岁到达太医院,并且召集院使和院判,拿着武之望开出的药方前往药房亲自监督配药的时候,一个在药房做事的小吏,已经将其中一味药偷偷换成了新的……
  一样的药。
  但不是太医院原有的。
  加了料的。
  陆荩臣的任务就是拿到药方,知道开了哪些药,然后以最快速度通知外面的人,后者早已经准备好大量常用药材并提前做好手脚备用,知道药方后只需要立刻拿出一份送到收买好的吏目手中,后者把它替换药房原本的药。
  整个过程神不知鬼不觉。
  至少在配药时候,除非进行最细致的检查,否则根本不可能发现。
  同样加的剂量也不多。
  因为这剂药煎出来后,监督煎药的九千岁,院使,甚至开药的武之望全都得试药,这是制度,任何给皇帝的药必须由内官,院使或院判,开药的太医监督煎药,煎好之后同样也是这三个人必须替皇帝试药。
  加多了就试出来了。
  但加的料很少,不会让一个健康的人感觉出来的。
  喝了肯定有点不舒服。
  但那么一碗汤药,谁喝了也不会说是像冰镇的果汁一样,只要喝了身体没有异常就行,但一个健康的人喝了没有异常,不代表一个本来身体就被掏空,而且又在重病中的人喝了会没有异常。服了药之后的皇帝陛下当天晚上再次昏迷,而且出现咯血,武之望等人立刻慌了,九千岁同样以最快速度检查药材,但这时候太医院的药已经重新更换,所有药材都没有查出异常。武之望等人只能重新给皇帝开药,但很显然再想治好他已经不是那么简单了,这副药给了皇帝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沉重一击。
  现在他已经不是重感冒。
  本来他这段时间吃的那药里面就充满乱七八糟成分,体内毒素累积已经足够多,加上这一下狠的之后,哪还能受的了。
  不过要说致命仍旧很难说。
  毕竟他年轻。
  而且此前身体一直很好。
  总之他还有希望,至少短时间没什么问题,当然,如果这期间再被搞一下那就是真得神仙难救了。
  也就在这时候,王化贞迅速让小草以最快速度通知黄镇,紧接着黄镇派出最新式的飞剪通讯船,用了两天两夜把消息送到南京。
  老王可是老奸巨猾。
  “这里面有鬼啊!”
  杨信说道。
  戚金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这件事有没有鬼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镇南王接下来干什么,谁都知道这对他来说简直天赐良机。
  他要进京……
  “我要进京!”
  杨信说道。
  戚金的脑袋嗡的一声。
  “叔父,我去参谋部召集开会,准备集结各军!”
  杨寰激动地说道。
  “呃,你想干什么?我要进京你召集军队干什么?”
  杨信说道。
  “叔父,当然是集结军队,护送叔父进京了,您此时要进京,朝中奸臣必然阻拦,卢象升也不会放行,当然得集结军队打过去,以侄儿之见咱们无需走运河北上,干脆调集快船载着两个军登陆新城,从新城直接前往京城。
  卢象升必然无法赶回。
  剩下能阻挡叔父的也就是天津的一个军新军。
  满桂那里好办。
  只要派人去跟他说明白,让他知道叔父进京只是探望陛下,并且为陛下治病,满桂肯定不会阻挠的,那时候咱们一战打开天津,剩下就是长驱直入京城。
  京城的军户不会抵抗。
  咱们大军鼓行入城,剩下就是清扫那些奸佞了!”
  杨寰激动地说。
  这么眨眼工夫肯定不够他一下子理清整个过程,也就是说这些家伙其实早就研究过这个方案,他们早就想好了避开徐州的卢象升部,利用杨家控制大沽口,直接用那些快船运输军队登陆。
  这些快船正常速度,从吴淞口起航也就四天到大沽口,而卢象升部在徐州,哪怕骑兵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返回,实际上真要返回得几乎半个月。而两个军海运四天到新城,甚至连重炮弹药之类都不用带,新城本身就是军工基地,那里囤积着足够的弹药和大炮,然后最多两三天就能打开天津,剩下沿着运河用不了几天就能到京城。
  京城没有驻军。
  就是原本京营那些军户,但这些人根本不会抵抗。
  真正具备阻击能力的,也就是蓟镇的满桂部两万,那两万的确是真正身经百战的,战斗力丝毫不比辽东铁骑弱,可以说是威震草原,真要是拼死阻击,还真就有可能阻挡到卢象升的主力返回。
  但问题是满桂和镇南王是把兄弟啊!
  那就好办了。
  只要给满桂开价足够,差不多就能收买他。
  剩下就没什么可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3/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