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7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3/819

  话说他倒是想把淠史杭灌溉工程全搞起来,但问题是没那技术。
  但这个真没问题。
  “上次老朽来的时候,还是以寿州知州,如今一晃五十年了!”
  他身旁的黄克缵感慨地看着眼前正在忙碌的民兵。
  这些民兵正在加固堤坝,疏浚渠道,甚至用钢筋混凝土重修斗门,放眼望去整个工地一片繁忙,因为这是夏季,正是蓄水的季节,所以远处已经形成了广袤的水面。而且不只是男人,很多女人乃至老人小孩都参与建设,而且到处都插着旗帜,旗帜上分别带着民兵某部的番号。
  还有人在敲鼓鼓舞人心。
  不断有女人和小孩抬着一桶桶大包子在民兵间分发。
  场面还是很壮观。
  这一路走来他所有路过的地方大致上都是这种大规模建设,甚至还有不少新建的堤坝,尤其是那些小山溪上建设的堤坝人为形成一个个小湖泊然后引水灌溉。
  整个淮南到处都是。
  甚至一些地方还奢侈地使用钢筋水泥来修一些配套设施。
  不得不说杨信这个家伙,在种田上真得很热衷,作为五十年前的寿州知州,黄克缵可是很清楚沿淮这一带的萧条,但现在依靠着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已经称得上繁荣,原本荒芜的土地全都被开垦出来。能够引水的地方种稻,不能引水的旱田大量种玉米,最干旱的土地也都种上了地瓜和高粱,甚至贫瘠的沙土地上,都能种卢穄之类做饲料,可以说几乎看不到闲置的荒地。
  尽管绝大多数这类土地的亩产其实也不算高……
  当然,比北方高。
  淮南终究比北直隶要强一些。
  但关键是没有了地主收租,而杨信收的就那大致一到两成,这里和江南肯定不是一个等级,这样哪怕亩产平均只有一石,一个五口之家有三十亩地依然足够吃饱饭。
  毕竟这里是两熟。
  而且玉米在正经农田产量并不低。
  杨家在北方开荒种玉米都是那些下下田,亩产四五十斤看着不高,但在淮南是正经农田,实际上目前普遍都超过一百斤。而且杨信还在大量使用堆肥,部分引入鸟粪,还有各种黄克缵根本看不懂的,比如那些由杨家庄户充任,派驻的各处民兵营的训导官拿着昂贵的温度计,在粪堆里面测温度就很令他茫然。
  这片土地上的变化太多太快,已经超出了他这个曾经的知州理解能力。
  “老朽真得老了!”
  他叹息着。
  他已经告老还乡。
  或者说被最近京城剑拔弩张的气氛吓得跑路了,毕竟他都快八十,没必要继续留在那里,这些天里天启打着反腐,一连杀了十几个朝臣,甚至户部尚书亓诗教都被革职。
  孙承宗也遭到罚奉。
  从不上朝的皇帝,这段时间时不时上朝……
  文官们终于不用骂他不上朝了。
  但他一上朝就是文官倒霉,甚至开始学着廷杖了,十几个御史挨了他的廷杖,还有一个被打死了,原因其实都知道,就是文官们集体反对他的那些改革,导致除了派税监外其他两项都在僵持中。皇帝陛下这是故意用这种方式逼迫大臣们屈服,这种情况下快八十的黄克缵还不赶紧跑路,话说黄道周一帮可正准备以他为首结成闽党对付税监。
  他一把年纪不想这几根老骨头被这场斗争搅碎。
第610章
昭昭天命
  “我对福建没兴趣。”
  杨信很坦诚地说。
  黄克缵就是打着路过旗号,替福建士绅来跟他谈判的,毕竟他的军队都已经到仙霞关了,而且之前南洋水师刚刚按着福建水师暴捶一顿,福建完全靠海外贸易,若杨信真惦记福建都不用别的,南北二洋水师把闽江口和厦门一堵,福建士绅就得跪啊!
  不过杨信真没兴趣。
  “你们那里没有我要的东西。
  我要的就是能种粮的地方,你们那里人多地少,就连自己都快养活不了,那我要来有何用?
  其实我更想与你们合作。
  你们反对我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南洋公司,说白了南洋公司在海上占据太多的份额,挡了你们海外贸易的财路,但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们加入南洋公司就可以了。我欢迎福建海商加入,所有福建海商都可以加入南洋公司,以后我们有钱大家一起赚,说到底我也不是吃独食的人,我既然肯和广东那些海商合作当然也能和福建商人。
  是你们非要走私。
  你们非要像过去一样,连李家都和我合作了,我真不知道你们福建那些海商到底还纠缠什么?
  海洋很大,足够容纳我们。
  实际上你们根本不知道海外贸易真正赚钱的是什么。
  就那点生意?
  错!
  抢才是最赚钱的。
  西班牙人抢了美洲,直到现在一百多年了还在享用红利,福建茶农辛辛苦苦采茶制茶,人家用从地下挖出的白银买走享用,谁才是真正享福的,人家已经做出了表率,咱们就得跟着学。”
  杨信说道。
  “老朽可是读圣贤书的。”
  黄克缵笑着说道。
  当然,他也就是一说而已,话说他作为一个泉州人,而且还是大明引入红夷大炮的第一人,肯定很清楚海外情况。
  他引入的工匠可都是从马尼拉逃回来的。
  他不可能不知道西班牙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这与读圣贤书并不矛盾啊。
  圣贤也教导我们,要在需要的时候担负起教化四夷的职责,我们用枪炮教化也是教化,欧洲人就是这么做的,一边用枪炮教化,一边用那些传教士教化,他们已经很成功了,据我所知吕宋多数都信了他们。人家远隔数万里跑来的都能这么做,咱们既然饱读诗书当然不能落后,宣大明之教化于万国乃是我辈之责。
  这是我们的昭昭天命。
  想来您也想看到圣贤教诲远及蛮荒吧?
  您也想看到那些蛮夷都读四书五经,都言必称孔孟吧?
  据我所知福建人已经有很多在外面建立了聚居区,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扩大下去呢?
  光靠他们肯定不行。
  没有武力保护,早晚还会出现第二个马尼拉,钱越多越是催命的,李旦当年在马尼拉号称拥有金山,结果还不是最后便宜了西班牙人?
  但我可以保护你们。
  我的两洋水师,在东方的大海上就是无敌的。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又怎样?
  两洋水师加上陆战队,开过去足够打败他们。
  上次他们不是杀了你们不少福建人,抢了很多金银吗,您回去把那些逃回来的都找出来,让他们来找我诉冤,然后我上奏陛下,让两洋水师组成联合舰队开到马尼拉去,逼迫西班牙人对此进行赔偿。
  这银子不就来了吗?
  而且还要让他们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时重新允许咱们的商人回去,并且咱们还得派兵驻扎那里保护咱们的商人,要是西班牙人不答应,咱们就继续揍,甚至联合荷兰人一起去揍他们。甚至干脆派一支舰队,跨越大洋去美洲,去炮轰阿卡普尔科,咱们有战列舰咱们怕什么。”
  杨信说道。
  好吧,的确也该踏出这一步了。
  对福建他是真没兴趣,那里地少人多毫无垦荒价值,能垦的荒地基本上都开垦了,现代福建耕地两千万亩,这时候官方数字一千四百万,加上隐田恐怕也差不多了,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隐田数量肯定惊人。而且本来福建进士和人口的比例就高的吓人,人口不到山西的三分之一,进士数量是山西的两倍,这同样也意味着不交税的比例极高,话说福建一年交的田赋之类才可怜的九十七万石。
  剩下就算还有荒地也就是这个时代条件下无法开垦的了。
  福建和北直隶不一样,北直隶目前的耕地面积就算加上隐田,恐怕也还有几千万亩的可开垦面积,毕竟现代河北加上京津已经超过一亿亩了,而且还是大规模城市化之后的。
  这时候京城周围可全是农田。
  但福建真没有开垦价值。
  相反还应该把福建人想办法往面外哄,毕竟这是大明境内,唯一一群喜欢往海外跑,同时也是唯一已经开始殖民的。
  广东都比不上。
  这时候广东往外走的压力,远比不上福建,因为广东的在籍耕地面积差不多福建的两倍,而在籍人口只是略微多一点点。
  再说了,广东人可以往广西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3/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