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819

  这种同样拥有炮架,但却更像臼炮的新式火炮目前只有警卫旅和两个直属骑兵旅才有,因为它们打出的同样是昂贵的开花弹,其实更适合它们的是榴散弹,但可惜超出目前杨信的技术水平。的确能造出来,但可靠性悲剧,因为木管引信很难提供真正准确的引爆时间,这种东西最好使用药盘引信,那个就需要技术了,所以木管引信的开花弹是最适合的,如果不是面对骑兵,这种火炮也可以用霰弹来轰击步兵。
  但实心弹就很垃圾了,几乎没什么穿透力。
  开花弹立刻在蒙古骑兵中炸开。
  但同样无法阻挡他们,最多也就是造成一些干扰。
  全部由南京各卫军户组成的掷弹兵们一手一个手雷,就像两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一样,静静看着越来越近的蒙古骑兵,后者也像两百多年前的祖先一样肋下夹着长矛,不断催动着他们的战马加速……
  时空仿佛倒退了两百多年。
  “准备!”
  陈升吼道。
  所有士兵抬起左臂吹燃火绳。
  蒙古骑兵的前锋逐渐清晰……
  “点燃引信,投弹!”
  陈升的吼声再次响起。
  所有士兵以最快速度把右手的手雷引信在火绳上引燃,紧接着对准骑兵的洪流全力抛出,然后毫不犹豫地接过左手手雷以同样方式引燃抛出。完成这一切的他们,连看都没看自己造成的后果,摘下背着的燧发枪全速向后狂奔,然后在线列前方停下并转身卧倒,举枪瞄准前方。
  在密密麻麻爆炸声响起,火光和硝烟在骑兵的洪流中炸开。
  哪怕有过训练,如此密集的爆炸和硝烟,仍旧让那些蒙古骑兵一片混乱。
  不过大多数骑兵还是从硝烟弥漫中冲了出来。
  但是……
  “开火!”
  方阵的线列后面吼声响起。
  连同那些卧倒的掷弹兵在内,跪倒的第一排和站立的第二排士兵同时扣动了扳机。
  三十米距离的齐射瞬间让骑兵倒下了一片。
  一个方阵一个面的战线宽度也不过才几十米而已,两百步兵分三排密密麻麻拥挤还能排多宽,这样的宽度能够容纳的骑兵数量同样有限。骑兵冲锋需要的宽度可不是步兵能比,一个骑兵冲锋时候怎么也得占两米宽。更何况蒙古骑兵并不是骑墙,而是松散的骑兵进攻阵型,这个宽度能有三十骑就很拥挤了,而且之前还被手雷炸翻不少,此刻一个骑兵甚至要面对近十支燧发枪的射击,整个骑兵的前锋几乎全部倒下。
  后面一片混乱。
  本来就被手雷爆炸搅乱的骑兵又因为前面倒下的骑兵阻挡,不得不绕过或者跃过。
  原本士气如虹的冲锋节奏彻底被打乱。
  但还是有骑兵冲过……
  站立的第二排士兵默默和身后站立的第三排士兵交换了火枪,后者并没有开火,这就是后来英国人为什么改成两排空心方阵,因为第三排很多时候并没有足够的射界,但他们可以充当装填手。
  第二排站立的士兵瞄准前方零零星星的十二个骑兵开火。
  六十多支燧发枪对着十二个骑兵的三十米齐射。
  一个孤零零的骑兵仿佛祖宗保佑般,冲过了这一轮射击,甚至还不知道身后已经没人的他悍勇地吼叫着,但就在同时他前方的陈升一跃而起,手中作为哨长标志的斧枪凌空斩落。一尺长的斧刃正砍在马颈,巨大的力量瞬间砍断了这匹战马的颈骨,尽管马头没有落地,但也角度诡异地向下坠落。
  就在同时这匹战马猛然前腿跪倒。
  马背上的骑兵惊叫着飞出,然后他落点处十几支刺刀同时向上刺出。
  后续骑兵就像撞上砥柱的河水般,迅速分向两旁绕过,但左右两个面的线列步兵们扣动了扳机……
第594章
有进无退
  硕垒最终选择了败退。
  再打下去他的三千骑兵就该死光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靖难军的损失还远比他小的多……
  “李锦部伤亡两百,警卫旅伤亡只有五十。
  除了第一波试图冲击阵型,之后敌军就是在外围游荡,试图用弓箭朝咱们攻击,但他们都不敢进入到二十丈内挨子弹,隔远了的箭没什么力量。虽说警卫旅都不穿铁甲,但身上的军服里面也都有生丝的内衬,那些箭隔远了连这个都射不穿,就算射穿了最多也就是点皮肉伤。”
  被杨都督叫来充当参谋长的杨寰汇报战果。
  警卫旅包括陆战队甚至直属骑兵旅,这些虽然不穿铁甲,但也不是一点防护都没有的。
  军服里面都有多层生丝的内衬。
  这东西在江南又不贵,一斤生丝才不到一钱银子,这还是这些年江南丝绸产量下降后的,便宜时候吐丝或者土丝,也就是刚缫出来的生丝才四分银子一斤,经历了各种工序后制造出来的彩色丝线,一斤才八钱银子。而南京有无数高级织工,技术高超到令人惊叹,就让她们用生丝织到最密,然后多搞几层制作类似杨都督软甲的军服内衬,防弹的确有些夸张,但远距离射出的箭真得很难射穿……
  那是骑兵弓。
  那又不是神臂弓,本来就是五六斗级别的软弓。
  “斩获呢?”
  杨信问道。
  “敌军遗尸六百。”
  杨寰说道。
  “没有俘虏的?”
  杨信问道。
  “没有!”
  杨寰很肯定地说道。
  “我喜欢这样的结果!”
  杨信满意地说道。
  说话间他抬起头看着远处,淮北广袤的平原在他视线铺开,隐约还能看到骑兵激起的尘埃,很显然溃败的蒙古骑兵还在周围游荡,而且这时候数量应该已经有所增加。这些是卢象升的前锋,以顺义王为首的蒙古四部联军,原本总计一万五千人,不过水土不服减员两千,目前还有一万三千,这已经算卢象升照顾的很好了。
  当然,主要是夏天刚刚到来。
  这些轻骑兵此前就驻扎在蒙城一带,保持对战区的侧翼威胁,而且都是一人两匹马,任务就是对靖难军的北上进行袭扰。
  硕垒的惨败并不能让他们退却。
  他们还会继续攻击。
  而卢象升亲自率领四个骑兵军的主力正在从徐州南下,估计这时候应该已经到宿州了,这才是真正的决战力量。
  当然,他们目前也没法从宿州南下。
  因为他们得等待步兵,或者等待他们的大炮,而运输他们大炮的孙元化却被阻挡在了盱眙,所以卢象升短时间不会从宿州南下,他不可能依靠那些没有大炮的骑兵和靖难军决战。
  这已经不是骑兵决定战场的时代了。
  没有大炮是没法打仗的。
  这样在靖难军到达固镇前,基本上也就是这些蒙古骑兵的袭扰,不过卢象升很可能会在固镇阻击一下。
  靖难军必须抢占固镇。
  这个小镇将是接下来的主要战场。
  而另一个主要战场就是盱眙了……
  盱眙。
  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孙元化在四山湖一带登陆,但他想要进攻象山堡,则必须绕开挡在前面的大尖山。
  这座小山挡在象山北边,但又比象山矮的多,不但不能当做轰击象山的炮兵阵地,反而阻挡他从北边挖掘壕沟推进,所以只能绕过然后从东边进攻,尤其是进攻比象山更高的戚大山,然后居高临下炮轰象山。
  当然,首先他得打赢驻扎盱眙的靖难军第二军。
  “这就是辽东军?”
  靖难军第二军第三旅第一营火枪兵许安看着对面,很意外地低声对身旁好朋友于奇说道。
  他俩都是原本浦口军户。
  同样他们也熟悉朝廷的官军是什么烂样子。
  但此刻在他们前方列阵的步兵却超出他们的想象,在他们前方半里外,一辆辆战车正在组合成绵延的盾墙,盾墙中间一个个炮口隐约可见。尽管天空中开花弹在不断落下,但这些来自辽东战场的士兵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在爆炸的火光中默默完成他们的阵型组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