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6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819

  毕竟他们还有一张垦荒证。
  但此刻的他们真得有一种仰天长啸,高喊苍天啊大地啊的冲动,他们要用他们的哭嚎声向上天控诉杨信的罪行。
  虽然这没什么卵用。
  “那我们可以满足你们心愿,请看那边!”
  李自成笑着说道。
  说话间他向远处长江上一指。
  那里四艘战列舰一字排开,一百多个二十四斤重炮炮口隐约可见,而在战列舰后面是十几艘巡洋舰,同样超过两百个炮口也在瞄准镇江城。
  “再请看那边!”
  他又一指另一边。
  在那里无数炮兵正在忙碌,将一尊沉重的十八斤炮拖向炮位,而在那些炮位上,已经有十几尊同样的大炮架好,并且对着镇江城昂起炮口,随时可以射出凶猛的炮弹。
  这还是大同军的。
  虽然万斤巨炮因为太重,暂时还不能运到战场,但大同军在雨花台的十八斤重炮多达四十尊,这些可都是可以机动的,拖到下关码头装上船就能运来。实际上那些万斤巨炮同样也已经移出炮堡,只不过还在为它们制造炮架和双轮,而且拖到下关码头也得预先铺设木制轨道,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
  但也不是不能机动。
  那十二尊万斤巨炮很有用,接下来苏州外围那些棱堡就得靠它们来轰开了,不得不说张名振为杨都督解决了一个不小的麻烦。
  “我虎威军上下万众一心……”
  葛麟激动地说道。
  “我们有二十万众。”
  李自成平静地说道。
  葛麟哑口无言,只能用愤怒的目光继续瞪着他,而李自成则继续保持着微笑,很显然他已经找到了几分二十年后坐在金銮殿上,面对着衮衮诸公们的感觉。
  “镇江城内数十万健儿……”
  旁边身穿青衫的士子色厉内荏地说道。
  “您旁边的昭义有百万,南京城内还有百万。”
  李自成平静地说道。
  后者败退。
  “我们有江南千万忠义……”
  另一个同样的士子傲然说道。
  “你们的江南千万忠义正在为我们打开城门,要不要送你们去句容看看?我来之前那里的百姓已经打开城门迎接孝陵卫的骑兵入城。”
  李自成说道。
  后者悲愤地哀嚎一声,估计他家是句容的。
  不过句容的虎威军的确投降了。
  虽然那里有四千虎威军,但去接管句容的是两万南京新军和一万忠勇军,而且还没等守军做出是否血战到底的决定,城内百姓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城门。
  那守军还能怎样?
  扭扭捏捏地出城缴械投降呗!
  “诸位,看得出你们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从小就饱读诗书,一个个都是有学问的,那么我就不明白了,连我这样一个半年前还在当驿卒的,都知道你们已经输了,你们还在纠缠什么?
  难道你们觉得都这时候了还会有人来救你们?
  谁会来救你们?
  苏州那帮还是松江那些?或者江北的吕兆熊?
  不论你们指望谁,只要敢于抵抗那么也就别想活着见到他们了,小的就是个传话的,传完话就行了,本来不想废话,但我这个人心善,不想看着你们送死,还是劝你们一句,放明白点,你们已经输了。
  那就老老实实认输吧!
  那样命也保住银子也保住,毕竟你们不是附逆的。
  但抵抗就什么都没了。
  银子和命都没了,至于地,话说你们的地已经没了,就这么一座孤城还挣扎个屁啊!
  那就给我一句痛快话,到底打还是不打?不打,那就老老实实打开城门列队出去缴械,打,我立马掉头出城,你们就在这里洗干净脖子等着砍头吧!别在这里装腔作势了,还万众一心?信不信你们敢抵抗,不用天黑城里百姓就能给我们打开城门?
  痛快点。
  一句话,打还是不打!”
  李自成鄙视地说道。
  “你们这些反……”
  居然被一个驿卒羞辱了的葛麟怒吼一声。
  然后旁边一个士子瞬间把他的嘴给捂住了,葛麟愤怒地试图把他的手拉开,但紧接着旁边另外两个士子一下子抱住了他,还有人在招呼那些士兵赶紧把他们统帅拖走,不要在这里胡言乱语,万一激怒这个前驿卒,回去进谗言就麻烦了。
  “这意思是不打了?”
  李自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然后说道。
  “不打,不打了,这位兄弟说的对,都是为了皇帝陛下,打什么打!”
  一个士子陪着笑脸低声说道。
  “大点声,我没听见!”
  李自成很嚣张地说道。
  “这位兄弟,请回去禀报瀛国公,就说此前阻挡忠勇军进驻,皆是葛麟糊涂,镇江士民愿意并入昭义市,虎威军愿意缴械,欢迎忠勇军进驻!”
  那人强忍着屈辱,低着头卑躬屈膝地说道。
  估计原本历史上剃发易服时候他也是这样迎接建奴的,不过好在李自成不需要他跪迎。
  “哈哈,都是懂事的啊,我还以为都不懂事呢!”
  李自成笑着说道。
  然后他就那么大笑着转身走了。
  后面那些士绅们屈辱地面面相觑,紧接着一片哀叹之声,还有人干脆仿佛全身力量耗尽般,直接坐在了城墙上,很显然在挣扎了这么多年后终究失败的结果,还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
  但紧接着是城内百姓的欢呼声……
第564章
谋反第一步
  镇江和句容的投降,让杨信的控制区终于连成了一个整体。
  然后当然是继续扩张。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打着南京各卫旗号的新军,迅速将这个控制区向南扩张到了湖州,广德,宣城,芜湖一线。
  许都率领的三万大同军进驻湖州阻击了他的前锋,双方试探性交战后便各自止步,最终在东线形成以湖州为核心的战场。北线依然是望亭和常熟两个点,沈廷扬部堵望亭,从南京逃走的商周祚指挥杨肇基等部堵在常熟,而原本增援吕兆熊的湖广军与庐州团练分别堵巢湖和池州。
  吕兆熊部同样在一片鸡飞狗跳中,以最快速度南下扬州,至于凤阳那边这时候已经顾不上管了,同样滁州也被抛弃,紧接着就被之前浦口营的军户们迅速接管并开始打土豪。
  南线是大同军溃兵。
  从南京战场逃出的大同军顽固分子为了避免杨信南下,保住自己在浙江的家业,最终跑到徽州并在那里与徽州士绅万众一心,准备利用数百里崇山峻岭血战到底。
  毕竟他们没有选择。
  而这时候已经是天启六年的正月了。
  杨信又开始不思进取了。
  当然,主要是他也很麻烦,他这些天的扩张的确势如破竹,但扩张之后的治理却很麻烦,因为他手下的干部队伍严重不足。而且他的控制区还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肯定不能延续过去的,更重要的是,他接下来该以何种身份统治这片区域。
  或者说造反不造反。
  这时候他也知道了野猪皮被孙传庭炮毙的消息,这个老对手的死还是让他颇为愉快的。
  而且林丹汗同样兵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