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819

  实在不行干脆直接买。
  从荷兰人或者葡萄牙人甚至西班牙人那里购买,总之江浙沿海必须有一支能够阻击北洋水师的舰队。
  另外他就像对刘孔昭所说,在上奏的同时,以露布也就是公告的方式向各地描述杨信在南京的恶行,而且以公文形式邀请各地督抚共同讨逆锄奸,这算是正式抛开天启了。皇帝爱怎样怎样,你不是始终不肯承认杨信造反吗?那我们不用你承认了,我们自己来解决他,但解决完之后,我们是不是还认你这个皇帝,那就真得很难说了。
  我们能解决杨信了,干嘛还要继续忍受你这个昏君。
  大明又不是就你一个选择,随便找个符合审美的藩王就是了,正好桂王那些也已经就国了。
  你不好好干?
  你叔叔们都在等着呢!
  而且商周祚的邀请立刻就得到了福建巡抚朱一冯响应,泰兴籍的朱巡抚第一个在福州宣布讨逆。
  福建士绅坚决支持。
  他们迅速找来正在与李国助争夺李旦遗产的郑芝龙,由后者组建福建团练……
  这时候郑芝龙已经夺取李旦在倭国的绝大多数产业,他得到了荷兰人的全力支持,另外还有颜思齐等主要海商做同盟,他们更渴望回到过去那种随便走私的时代,杨信的插手毁了他们的好日子。过去李旦的威信足够压制他们的不满,但李旦死后,继承人李国助肯定没这本事,而且南洋公司逐渐挤压他们的份额,他们对南洋公司早就怀恨在心。
  李家无所谓,因为李旦的亲信许心素就在南洋公司当总办,李国助早就是股东之一。
  但颜思齐等人不是。
  包括郑芝龙。
  李旦一死,这些过去被李旦以积威控制的海商兼海盗,迅速结成同盟夺取李家在倭国的产业。
  李国助则与南洋公司结成同盟,尤其是和台湾的杨家势力合伙。
  这段时间一直明争暗斗。
  朱一冯就是看到这一点,才拉拢郑芝龙,颜思齐集团,借助他们讨伐杨逆。
  而福建士绅的目的同样是毁掉杨信建立的海关体系,尤其是逐渐做大的南洋集团,然后让沿海贸易回到大家最爱的走私时代。说到底福建士绅暂时还不用面对分田,原本不需要和朱巡抚一样着急的,没有足够的利益,尤其还得是核心利益驱动,他们原本不需要这么早跳出。
  可李旦死后失控的海上贸易格局,给了他们足够的动力。
  随着朱一冯举起讨逆的大旗,一场整个大明范围内的讨逆浪潮,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551章
分崩离析的大明
  朱一冯的讨逆大旗举起后,紧接着归德籍江西巡抚田珍同样举起讨逆的大旗。
  之前那个已经撤职。
  毕竟哪怕是九千岁的党羽,一连失败那么久也不能继续用,田珍不是九千岁党羽,准确说是中立派,但这种时候中立派也不行,就连阉党都一片讨逆声……
  毕竟杨信太招人恨了。
  他贪赃枉法,时不时抄个家,哪怕在各地垄断金融,就是那些商号在各地招诱刁民,这些大家都能忍,说到底谁也不想招惹他,只要不是逼急了,没必要惹这种疯狗。可杨信搞什么打土豪分田地,这个就真得忍无可忍了,哪怕无锡式的也不行,北方士绅其实更害怕,南方士绅好歹还有工商业,还有退路,但北方士绅除了土地还有个屁。
  之前的确不敢干。
  毕竟大家都知道杨信的战斗力。
  可现在江南士绅已经把他包围在南京城内了。
  打落水狗谁不干?
  实际上他们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商周祚坑了。
  商周祚宣传时候当然不能说打开南京很困难,也不会说北洋水师的大炮多么狠,他只会描述江南的形势尽在掌握,不日即可光复南京,用万斤巨炮将那逆贼万段。
  外地士绅很难知道真实情况,他们除了商周祚的露布外,也就是自己的信息渠道传播。
  传播过程中肯定有夸大。
  而且目前看事实的确就是大同军包围南京,将杨信困在里面,而忠勇军和荡寇军则被虎威军,大同军,朝廷的官军,共同包围在昭义,杨家在凤阳的庄户被漕运总督吕兆熊拼凑的两万江北军和淮安庐州等地团练盯死,杨家在北方的庄户同样也动不了,可以说这个逆贼完全孤立在南京城内。
  唯一的问题就是天启不承认杨信造反,还在继续保这个爪牙。
  但现在顾不了他了。
  再说这个昏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完全没必要指望他,实际上传说皇帝陛下已经根本不管外事了,因为他的那个什么蒸汽机已经到了关键阶段,甚至别说是外事了,就连乾清宫他都很少回,完全吃住都在科学院。
  就跟中了邪一样。
  外界事务全是魏忠贤在管,而魏忠贤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说杨信造反的。
  这个昏君完全没指望了。
  紧接着郧阳巡抚毕懋康就在郧阳举起了讨逆大旗……
  就是造自生火铳那个。
  不过这时候用不着他了,现在大明转轮打火枪多如狗,燧发枪都已经在两洋水师成为制式武器,毕巡抚专心讨逆就行,他在郧阳挑选官军精锐迅速组成一支三千人的讨逆军,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南下荆州。
  然后是总督湖广江西军务兼湖广巡抚蔡复一。
  他在武昌举起讨逆大旗。
  而且还逼迫楚王,荆王等境内一堆藩王,联名上奏为徐弘基等人诉冤,他在武昌集结包括郧阳巡抚和随即加入的偏沅巡抚派出的,总计两万大军誓师东下浩浩荡荡前往安庆。他不会参与进攻南京的,就是和吕兆熊一起盯住凤阳的那些杨家庄户而已,毕竟吕兆熊的两万人有点不够,那些庄户真造反,指不定是谁灭谁呢。
  而总督四川云贵军务朱燮元逼着蜀王上奏,而黔国公则主动上奏,同样为徐弘基等人诉冤,他和贵州巡抚王三善紧接着下令川贵滇各军进入警戒状态,缺饷的发饷缺粮的发粮,严防境内土司支援杨信。
  至此几乎大半个大明,都已经完全脱离天启自行其是。
  “这何止是东南互保,简直就是要玩各省自治啊!”
  杨信还挺得意的。
  “公爷,您就收了神通吧!”
  王体乾用哀求的语气说道。
  他是奉九千岁命令,前来拉住杨都督的,这个阵势把九千岁也真得吓坏了,整个大明几乎可以说正在面临着分崩离析。
  实际上已经算了。
  浙江完全落入大同军掌握。
  南直隶六部已经完全不管京城六部开始自己发号施令,现在就连其他各省也开始卷入,福建巡抚朱一冯以讨逆为理由,截流部分税款,湖广及江西等地,同样以讨逆为由停止向藩王支付俸禄用于军务,再继续下去这样的会越来越多,那时候皇帝就该号令不出京城了。
  “王公公,我如何收神通?”
  杨信说道。
  “公爷,九千岁的意思是陛下下一道大赦的圣旨,此前种种全都一笔勾销,大同军赦免,许都和张名振同样得到赦免,各地官员擅专之罪全都不予追究。公爷杀魏国公等人之事,无论对与错也同样不再提,重新从各家选人承袭,之前所分田产也依旧按照所分归民兵,另外在别处为魏国公等家重新赐田。
  各家抄没的金银算是陛下借用,剩余的归还,其他的以后由陛下以内库归还。
  但南京士绅的田产得归还。
  左右也没真分了,魏国公等人的自然不能失信军户,再说不少的确也是他们侵占的官田。
  但士绅的不能再分了。
  至于水师炮轰吴淞口打伤董其昌那个就算在黄胤恩头上,是他下令炮轰吴淞口的,至于水师副将杨益是阻止他,但他反抗被杨益击毙,至于其他各舰属于不明真相,根据旗舰命令行事,这个没什么可追究的。”
  王体乾说道。
  “王公公觉得他们会听吗?”
  杨信笑着说道。
  “他们若不听,那解决了建奴之后辽东十万边军南下。”
  王体乾说道。
  很显然九千岁也有全套计划,已经想好了该怎么收场,不过也的确有一定可行性,毕竟皇帝手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军团,如果辽东十万百战精锐南下,同时以归还南京士绅的田产,向天下士绅显示不会继续搞分田,那么士绅们会接受的。
  不过想真得回到过去也是不可能了。
  士绅们不会交出武装,最多停战,但大同军也罢,那些团练也罢,都会继续存在,然后在江南建立一个个自治政权,并且在需要的时候继续对抗皇帝,甚至其他地方士绅也会效仿。最终还是要打的,只不过晚些年而已,士绅们会在需要的时候,真正掀起一场类似英国内战一样的战争,彻底把皇权锁进笼子。
  尝到了甜头的他们,忍不住那种诱惑。
  火已经烧起来,想灭掉可不是十万铁骑能解决。
  天启有十万铁骑,人家也有一支支团练,真要算起来,目前的辽东军能不能打得过大同军都难说,更别说那些士绅还有一堆棱堡。
  而且没有了这些士绅交的税,天启恐怕也没有能力继续养活辽东军团,一年近六百万两啊,九千岁的内库最多也就维持一年,甚至没有了这些人交税,就连官员俸禄都不够。而且很快天启就得面对西北的饥荒了,那时候没了江南赋税支撑的他,更无法解决饥荒,最后的结果还得是造反的饥民席卷而出,但这次江南士绅更不会管他死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