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6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2/819

  不得不说大了也不好。
  还没等他们把大炮推过去,马道上进攻的刺刀兵已经到了。
  城台上混战开始。
  不过也不能说混战,毕竟天雄军和勋贵家奴数量有限,但城内涌出的是数以万计士兵,他们不仅仅是这里,包括附近其他几条登城马道上,全都有汹涌的士兵在登城。甚至就是其他几处城门,包括其他几个面,这样的士兵也在不断登城,他们从城内一处处宅院涌出,在街道上汇聚起来,按照布置各自冲向自己的位置。
  这些就是杨家那些工人。
  杨家所有的佃户和工人全都是军事化管理和训练,南京附近绝大多数都是之前在徐州接纳的灾民。
  他们主要是在马鞍山的铁矿和南京的冶铁厂,镀锡厂,制罐厂,沿江的罐头厂等等,光马鞍山的铁矿就五千多家,这次因为大同军打来,这些杨家产业肯定倒霉,所以全部被集中到城内安置,他们由杨家负责饮食,甚至一部分还是借用千步廊安置。
  城内的勋贵根本没想过,这些被视为难民的居然还是军队,而且还是战斗力丝毫不输团练的军队。
  实际上此刻在南京城内总共有一万五千杨家家丁,他们在一座两百万人口的城市根本就不起眼,更别说其中很多本身就是在南京城内工厂的。
  至于武器……
  杨家自己在南京城内就有兵工厂呢!
  甚至忠勇军的部分军火都是在南京制造的,在自己的仓库里备用几千支火枪算得了什么?
  这些可是正牌杨家家丁。
  训练水平的确不如团练,毕竟他们准确说是民兵性质,但要说战斗意志那吊打所有军队,哪怕忠勇军也赶不上他们,这才是杨信真正王牌,天津屯垦区,凤阳屯垦区,还有沿江工厂带,光这三处他就能拉出超过六万士兵。
  不过轻易不动用而已。
  这些人的价值比用在战场上要大得多。
  现在也是逼不得已。
  但这支军队用到战场上,一样也是无敌的,几乎转眼间他们就扭转了聚宝门的局势,登上城墙的天雄军在他们摧枯拉朽般的反击中毫无抵抗能力,甚至一些干脆投降,很快他们就已经控制了那些大炮,开始瞄准外面还正在懵逼中的大同军开火。
  尤其是长干桥上的。
  几尊以霰弹集中轰击的大炮几乎瞬间让长干桥上死尸堆积。
  而此时瓮城内的依然在忍受着手雷的轰炸。
  他们依然无法反击。
  这些天雄军都是斑鸠铳,实际上现在也没人用鸟铳,鸟铳根本打不动普遍使用的新式板甲,哪怕在欧洲这时候也开始完全向重火绳枪过渡。之前欧洲也是轻重混用,轻型的称之为火绳钩枪,实际上就是鸟铳,重的就是火绳枪,实际上就是斑鸠铳这类支架火绳枪。
  这东西很难对高处射击。
  它必须靠前面的支架,也就是一个丫字叉托前面,否则士兵是无法用手托着十几斤火枪射击的。
  但这样想打高处的就不容易了。
  要知道这东西准确射程就四五十米而已,超过这个距离就靠人品,这是指在战斗中,而城墙本身就得十几米高,想在下面射击这样的目标,恐怕得坐在地上才行。但上面的掷弹手可以轻易把手雷扔到每一个角落,而且炸了一阵之后,封闭的瓮城里面全是散不开的硝烟,恍如置身于早晨的浓雾中,一些天雄军甚至都被呛得喘不动气了。
  至于杨都督……
  好吧,他已经杀到主城门了。
  至于汤国祚……
  杨都督也忘了自己砍没砍死。
  当时都杀得一塌糊涂了,而且硝烟弥漫中也看不清,无非看到周围有人就砍死,这瓮城里面全都是敌人也不需要分辨敌我,灵璧侯是不是也被砍死,现在杨信也不是很清楚。
  包括徐弘基等人。
  他们这时候也在混乱的战场上冲得生死不明。
  “放千斤闸!”
  杨信吼道。
  原本金灿灿的他,这时候已经完全血淋淋了,只不过没有他的血。
  头顶上一队刚刚占领这里的杨家家丁立刻冲进城楼,紧接着放下了千斤闸,两吨重的闸门瞬间将城门洞隔断,外面的天雄军完全进不来了……
  “降者免死,暂停投弹!”
  杨信转身吼道。
第541章
一锅端
  十分钟后。
  “死了,我还想把这些逆党献俘阙下呢!”
  杨信不无遗憾地说道。
  陈名夏死了。
  倒不是被杨信的一记战争践踏给踩死的,而是他抛弃了人家后,昏迷在地上的陈名夏因为无人照管,被那些混乱的步骑兵给踩死了,毕竟整个瓮城内硝烟弥漫,那些被手雷炸成了没头苍蝇的天雄军士兵,连自己对面的人都不一定能看得清,哪还顾得上管脚下啊!
  混乱中都不知道多少大脚和马蹄从他身上踩了过去。
  咱大清陈大学士就这么没了。
  带着未酬的壮志,带着凌烟阁与万户侯的梦想,最终被踩得恍如一个遭到无数野狗蹂躏的布娃娃……
  “送去溧阳吧!”
  杨都督不无唏嘘地说道。
  这时候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他的突然袭击让进入瓮城的一千多天雄军全军覆没,死伤六百多,剩下四百多只好投降,不过受伤的绝大多数都是被手雷炸伤,真正死亡的也就才三百来个。
  手雷的威力很悲剧。
  真正炸死的其实也就一百多,被骑兵混乱踩死了上百,剩下全都是死于杨都督的巨剑。
  包括汤国祚。
  他是什么时候被杨都督砍死的连杨都督自己都不知道,清理死尸时候找到的就是两半,而且哪怕两半也和陈名夏差不多,都已经被踩得不成人形了。可怜大明灵璧侯,就这样像一堆烂肉般,死在了城门洞里的一堆烂肉当中,因为实在没法抬,已经去通知他家人,自己拿个洗衣盆什么的过来抬回去了。
  而城墙上战斗同样结束。
  连同城外长干桥上的,天雄军这支老牌团练精锐,损失超过一千五,而这支原本五千人的团练,跟随陈名夏加入大同军的总共才三千,另外以骑兵为核心的两千人跟着卢家兄弟在宜兴自保。估计是卢象升要求自己族人必须这样做,反正他们也知道大同军不会进攻宜兴,而这样北边的忠勇军也不会打他们,所以这样宜兴反而是最安全的。
  至于陈名夏是急于报毁容之仇,另外溧阳也是张名振进军南京的主要路线,他是肯定要投降的,甚至主动请缨担任主攻,结果却被杨信给坑了。
  被坑了的不只是他。
  “找到了!”
  头顶城墙上士兵们兴奋地高喊着。
  紧接着大批士兵从藏兵洞里拖出十几条大鱼来……
  “魏国公!”
  杨信抬头看着徐弘基。
  “瀛国公,逆党攻破聚宝门,幸亏瀛国公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赵某愿出五万两,以犒赏瀛国公部下将士!”
  徐弘基身后的赵之龙陪着笑脸说道。
  “对,张某愿出五万两!”
  “我也出五万!”
  其他几个勋贵纷纷出价,而且很快连最初的尴尬都没有了,那声音喊的越发大义凛然,虽然心中恨不能把这个奸贼碎尸万段,但此刻也只能虚与委蛇,想办法哄着他别下刀……
  至少下刀轻一点。
  “诸位,杨某喜欢自己拿。”
  杨信笑着说道。
  “瀛国公,何必呢?
  有什么咱们都好商量,银子,粮食都好说,说起来瀛国公率领援军解救我等,出些钱粮也是应该,十万八万我等都还拿得出来,何必非要揪着不放?
  我等终究与旁人不同。
  算起来瀛国公此时与我等才是一家人,咱们都是勋臣,若瀛国公对我们动手,恐怕首先就过不了朝廷这一关,陛下不会准,京城的勋臣们同样人人自危,我徐家可不只一家。我等的确失守南京,但细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罪,再说我等都有铁券在手,这铁券纵然陛下也得认,既然如此何必闹大?
  瀛国公需多少请直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2/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