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819

  陈子龙说道。
  “哈,笑话,为叔总督军务,持尚方宝剑节制各军,有临机决断之权,南京兵部可没权管我。”
  杨信说道。
  “但南京兵部有权管我们。”
  陈子龙说道。
  “贤侄,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敢阻拦不成?虽然咱们叔侄感情亲,可这军务上容不得马虎,军情紧急,浙江危在旦夕,若你们敢阻拦,叔父可要请出尚方宝剑了。”
  杨信说道。
  “叔父,请叔父也不要让我们为难。”
  陈子龙说道。
  “那若我一定要你们为难呢?”
  杨信说道。
  陈子龙犹豫了一下。
  “叔父,小侄只是军中参谋,并无决断之权,若叔父执意如此,小侄只能回去禀明常捷军徐统制,不过以小侄之见倒不如叔父与徐统制面谈。叔父的确军情紧急不敢拖延,但徐统制奉命守卫此地,也不敢违抗南京兵部命令,最好莫过于二位面谈。”
  他说道。
  “可以,我在此等徐霞客!”
  杨信说道。
  谈判啊,话说这时候还有什么好谈判的吗?苏州士绅大会已经明确,他们就是要以武力抵抗的,那么双方还有什么可谈判的?
  “叔父,徐统制不便至此。”
  陈子龙说道。
  “那你们想在哪里?难道还要为叔跑去见徐霞客?他是什么身份,我是什么身份?他虽说是常捷军统制,但这种团练职务不提也罢,说到底他终归不过一个童生,连生员都算不上,还想我一个堂堂侯爵去见他?简直是笑话!”
  杨信说道。
  可怜的徐霞客的确至今还是童生。
  “那就在前面税关如何?”
  陈子龙指着前面那座太监衙门说道。
第516章
来,让我们谈谈诗和远方
  谈判。
  然后埋上火药炸死杨贼……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谈判地点是太监的税关,紧接着一个营的荡寇军就把那里控制起来,并且对整个税关周围进行了严密排查,完全可以确定底下并没有埋上什么火药。
  也不可能有机会埋。
  毕竟驻守税关的是太监和税吏,而税吏是太监自己雇佣的。
  “侯爷,小的哪敢对不起您啊!”
  税监战战兢兢地说道。
  “你是王安的人吧?”
  杨信说道。
  “小的进宫时候的确得了王逆青眼,但随即就送到信王那里伺候,王逆罪行败露后小的受其牵连,被发配到了南京待罪,这次是刘公公需要一个熟悉江南民情的,故此得刘公公提携做了个税监,说起来刘公公是侯爷举荐,小的能有今日也是侯爷的恩典,小的对侯爷唯有一片赤胆忠心。”
  后者赶紧跪倒磕头说道。
  “起来吧,我也就是随便一问,毕竟王安一都死了那么多年。”
  杨信笑着说道。
  好吧,这也是名人。
  这是曹化淳。
  他是王安的亲信,这些年一直被九千岁扔在南方。
  “叔父!”
  杨寰走过来,向着杨信点了点头。
  而就在同时杨信抬起头看着前面,不足一里外的运河上,一艘稍微大些的排桨船正迅速驶来,而在这艘船的甲板上,徐霞客一身蓝色军服,顶着方巾改造的军帽,看着恍如民初的大帅般傲立船头,话说这样的大夏天他也不嫌热,这位著名地理学家已经完全顾不上诗和远方了,为了保卫桑梓,不得不挺身而出……
  当然,主要是为了家族。
  在徐经被禁锢后,徐家已经沉寂很多年,现在因为他再一次崛起,尤其是李应升家完了之后,徐家更是成了江阴士绅中当之无愧的首领。
  很励志啊!
  “霞客兄,别来无恙啊!”
  杨都督热情地打招呼。
  他这时候已经进入税关,但没有进院子里面,而是在院子北边一棵靠墙的大树下摆上桌子。
  这样就可以保证安全了。
  这里实际上在锡山炮台和惠山堡火力夹击中,所以为了避免双方开战时候殃及池鱼,曹化淳同样在外面修了高墙,虽说厚度不可能比得上棱堡,但足以抵挡那些流弹。而且还高达三丈,虽说是在射程内,但实际上距离两处都得近两千米,那些大炮也不可能故意攻击这里,所以这样高墙环绕的一个小院子就可以提供足够保护。
  而此时杨信就相当于有了两道三丈高墙保护。
  完全不用再担心了。
  “河间侯,您不会是想就这么谈吧?”
  徐霞客站在船头说道。
  就在同时杨寰率领锦衣卫登船,迅速搜查他们身上和船舱里,将所有武器全部收缴,必须得防止他们万一有个真汉子,敢携带火枪当面给杨信毁容,现在大明朝武器的科技水平暴涨,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可以随意浪了,真要是被哪个勇士近距离一枪爆头,杨都督很难相信自己还能复原。
  “为什么不呢?此处树荫清凉,正好欣赏眼前田园风光,咱们一起喝着茶谈谈诗和远方,听说你喜欢四处旅行,有没有兴趣听我讲讲海外风光?”
  杨信放下茶杯说道。
  旁边侍立的曹化淳赶紧给他倒上茶。
  杨寰的搜查完毕,徐霞客在码头下船,他身后并没跟着太多人,就是陈子龙,徐孚远和常捷军的参谋杨廷枢。
  后者是苏州的,同样也是复社核心,目前江浙总共算六支团练,南直隶四支浙江两支,其中除了天雄军和虎威军,剩下四支已经完全被复社控制,几个统制的确不是复社的,包括沈廷扬也不是。但下面的参谋几乎全是,副统制,旅指挥级别的一多半都是,比如常安军虽然统制钱士晋不是,但他儿子是,手下的参谋和旅指挥全是。
  毕竟复社代表着少壮派。
  而少壮派总是代表着昂扬的斗志。
  可以说短短几年时间,复社就掌握了江浙绝对的武力,原本历史上他们的确试图这样做,但因为党争被毁掉了,而这次江浙士绅在杨信一次次迫害下,最终同仇敌忾地选择了复社,可以说是杨信成就了复社,没有他对士绅们的迫害后者不会逼到这条路上。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支持复社以武力和杨信斗争。
  就像过去他们支持东林党。
  说白了谁能为他们代言他们支持谁。
  过去东林党通过朝廷党争为他们代言,但现在东林党已经事实上失败,而且通过党争的路子,也已经被一次次失败证明走不通,复社却借助大同国的思想纲领,提出了另外一条路线,武装斗争的路线,那么已经被杨信逼到墙角退无可退的他们自然选择复社。甚至不只是单纯的支持复社,连复社的更高级阶段,也就是许都的直接扯旗造反,以建立大同国来彻底解决问题,也已经在士绅的选项之中了。
  现在就已经到了边缘。
  是复社的朝廷框架内斗争,还是许都的踢开朝廷自立。
  江南士绅们已经站在墙头犹豫着向哪边跳了,这场阻击杨信的斗争,就是因为他们还在挣扎,其实就内心而言,他们已经在向往许都的方式,只不过信心还不足而已,他们还不敢保证自己能胜利,许都虽然目前势如破竹,但那是在杨信没有参战的情况下。
  如果杨信参战,许都就很可能失败了。
  士绅们没那么傻。
  他们不确信自己能够战胜杨信,是不会冒险跟着许都学习的。
  “海外风光?徐某已经顾不上了,桑梓之地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心去管什么海外风光。”
  徐霞客说道。
  说话间他走到了桌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