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819

  天启立刻说道。
  这个的确好,反正这年头根本不需要考虑隐私权,就在天空升起几十个热气球,让士兵在半空中监视,而且用牛拉着,两头牛背上弄个横木拴上一根五十米的绳子,然后拉着热气球在天空不断移动。
  风太大或者雨雪就不用升空了。
  这东西扛不住大风。
  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够监控整个京城了,再有偷偷挖地道的,就得随时面对头顶的眼睛。
  不仅仅是挖地道。
  估计这样以后任何犯罪分子都会提心吊胆的,就算不是抓他们的,头顶上有这么个东西飘着,也很容易让人心虚。而且还可以给上面的士兵搞个通讯系统,就是用一根细绳拴个瓶子,有什么异常情况,上面立刻写在纸上装进瓶子放下来,下面跟着巡逻兵立刻处置。
  无非烧油而已。
  杨家那些原本已经开始积压的煤油正好有地方用了。
  然后就是下一个提议了。
  “再就是改革五城兵马司,包括巡捕营。”
  杨信说道。
  这个必须得改革了。
  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的制度并不科学,前者相当于警察局,但却被巡城御史掌握,后者充其量就是个夜间联防队,而且两个系统还谁也管不着谁,各坊内是铺长总甲带着火夫,他们相当于社区保安。
  他们连执法权都没有。
  而且也没人乐意干,这种差事很多就是个义务工而已。
  必须得改成真正的警察制度。
  “五城兵马司,巡捕营撤销,取代以警察局,由陛下直接任命可靠之人为局长,在东西南北各城分设四个分局,各坊设派出所,户籍,治安,归派出所,刑事案件归分局。各分局下属巡捕队负责辖区的武装巡逻,总局下属骑警队和防暴队,前者就是一营新式火枪骑兵,后者就是一旅步兵,全部采用招募制,而且就是在京城本地军户中招募。”
  杨信说道。
  天启多少有些犹豫,这个改革明显规模不小。
  “陛下,今日在崇文门,近百守卫军卒阻挡三个逆党,不但被逆党伤了九个,而且还让一个逆党跑了,这样的守卫形同虚设,这还亏得只有三个逆党,要是有三十个,恐怕崇文门都能被他们夺取。
  不得不改了。”
  杨信很诚恳地说道。
第477章
诏狱大门常打开
  的确是不得不改革了。
  崇文门的战斗让天启也很无语,上百曾经堪称大明最强,南征北战打遍天下的京营后代,让三个贼人打伤九个,结果才打死两个贼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太监杀的,而且还让其中一个跑了出去。
  这就是群废物啊!
  就是一群普通老百姓,一拥而上也按住了啊。
  这样的军队守卫着京城,天启自己都感觉像是个笑话,而就像杨信说的,先别管改革后的警察制度在治安上怎样,防暴队和骑警队至少让这座城市有了可靠的武力,不是说用在对付外敌上,而是在京城有意外事件发生,皇帝能够迅速调动一支较强的武力来解决。
  当然,这个就不需要杨信去负责了。
  要改革也是九千岁管,这个警察局长肯定是太监,估计那些分局也一样,实际上这就相当于太监接管京城的治安,所以内阁那边还得反对,然后都察院六科又得闹腾,大明新一轮明争暗斗又开始。但好在这时候九千岁在朝廷已经开始占据优势了,所以应该还是会成功的,尤其是诏狱里还有一群新人,朝廷谁反对的凶大不了栽赃陷害一下,谁敢反对九千岁就去诏狱……
  “前赴后继啊!”
  离开皇宫的杨都督,站在诏狱的牢房前感慨地说道。
  他面前一个个小窗口里面,紧接着传出混乱的声音,咒骂,怒斥,喊冤还有求饶的,仿佛一个被惊动了的蜂巢。
  的确是前赴后继。
  这些牢房里关着从泰昌元年起,一批批被抓后死不认账的顽固分子。
  大明是法制国家,锦衣卫是讲法律的,不认罪就不能杀,像把人家打的血淋淋然后拿着人家手指头按手印这种事情,锦衣卫是绝对不能做的,实际上原本也没人这么干。锦衣卫经手的案子都是政治性的,相反比起地方官员,其实这里更讲究合法性,地方官那边伪造口供都不稀罕,但锦衣卫却不敢这么做,因为言官们可是就喜欢盯着锦衣卫。
  一旦被他们抓住把柄,反而搞得皇帝很尴尬。
  让人暴毙没什么大不了的。
  监狱又不是养老的,养尊处优的大老爷进来受不了,染病或者受刑时候熬不住暴毙很正常。
  但是,诏狱也没有关押期限啊!
  地方官的监狱里,还会有刑部定期检查,巡按也会管,关押太久的实在不行就放了,遇上大赦之类也就放了,可锦衣卫诏狱不一样,这里的犯人都是钦犯都是皇帝要抓的,皇帝不下旨释放,那就得一直关着。
  所以目前已经有点人满为患。
  “吵什么吵,再吵一人十鞭子!”
  崔应元喝道。
  他是这座监狱的监狱长。
  “不要这么粗暴,我们锦衣卫是讲法律的,不要动不动就抽人鞭子。”
  杨信说道。
  崔应元赶紧虚心接受批评。
  “不过,都督,咱们这诏狱犯人越来越多,其实像汪文言这些,已经没必要再留着了。”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的意思是,咱们是不是该让他们暴毙了。
  “留着吧,咱们也不缺那几个窝头。”
  杨信随意地说道。
  目前诏狱犯人严格按照他的伙食标准,就是玉米面混着野菜的窝窝头,一滴油都看不到的水煮白菜汤,不过也有稍微好一点的。
  比如说杨镐……
  好吧,杨镐至今还关着。
  不过这个老家伙是家里肯花钱,他不是逆案,就是丧师失地,所以杨家并没有动,他家里人打通九千岁,每年固定给锦衣卫一笔银子,原本王化贞那间牢房就归他了,反正他这个情况就是关一辈子了,杨信也没兴趣耽误手下发财。但东林党那些是九千岁的敌人,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统统就是窝窝头白菜水,而且也就是饿不死罢了。
  一个个在里面暗无天日地熬着。
  当然,杨都督不会让他们暴毙在诏狱的。
  “你们要明白,咱们这里犯人越多,意味着咱们的好处越多,如果咱们这里没有犯人,那兄弟们不就是一个月领那点饷吗?诏狱有了犯人,兄弟们才有好处可捞,那些来探视的,送东西的,让他们少挨打的,不都得通过兄弟们?可要让诏狱犯人多起来,得让外面那些对九千岁不满的都有胆子跳出来,他们不跳出来咱们如何抓他们?
  这些人就是一面面旗子。
  鼓励他们跳出来的旗子,那咱们为何要弄死他们?
  他们都死了,外面的人害怕了,那还有谁敢继续往外跳呢?”
  杨信说道。
  “都督一说,卑职茅塞顿开!”
  崔应元惊叹道。
  “阉狗!”
  旁边一声正义的怒斥。
  “杨兄,你都骂了这么多年,就不能留着点力气?”
  杨信无语地看着杨涟那张很有诸葛卧龙风采的面孔说道。
  “呸!”
  隔壁左光斗向外吐了口唾沫。
  当然,他们这属于日常操作,杨都督不会跟他们计较的,他和崔应元很快到了那批新人那里,然后就看见文震孟默默站在墙壁前用小石头涂鸦,隐约还有几分他曾祖文征明的风采。
  “这是画个圈圈诅咒我吗?”
  杨信好奇地说道。
  文震孟很有名士风范地鄙夷一笑。
  “咱们都是明白人,杨某不想对你动刑,此案已经定性,无论你们是否知道地道的真实目的,都一样按照知道处置,实际上我已经派人向南京的杨寰发去了命令,他会带人分头赶往你们各家封门,你们的结局已经注定,但我现在只是想知道个事实,你究竟是否知道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弑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