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819

  不过刚到就被天启叫了过去,杨信又转到科学院,到那里的时候九千岁和孙承宗也在。
  他们谈的正是林丹汗问题。
  “此事很好处理,四个字,管也不管。”
  杨信说道。
  “何意?”
  天启疑惑地说道。
  “首先,必须得管,哈喇慎部向来恭顺,拉西乞卜也是朝廷任命的世袭都督同知,顺化王无故攻破他的部落,他来请陛下主持公道,陛下当然不能不管他,再说这些年顺化王越来越不老实,陛下也该给他点教训,让草原各部都看到陛下的权威。
  但真为此和察哈尔部开战就没必要了。
  臣的建议是,派人去斥责顺化王,并且罚奉,命令顺诚王所部集结待命做威慑,另外赵率教部出五千骑兵进入顺化王辖区,但只是威慑,并不是真正与顺化王开战。
  命令顺义王全权处置此事。
  哈喇慎部是顺义王的辖区,这件事顺义王是职责所在,如果他不肯出兵解决此事,那么就罚他的俸,总之这件事主要靠他来解决。
  另外命令满桂从宣府出兵五千,先去保护拉西乞卜,防止顺化王继续攻击他们。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顺化王会屈服的。
  然后陛下给拉西乞卜划分牧区,也给他封爵,明确他和顺化王之间的界线并且给他们修庙。”
  杨信说道。
  说白了他就是鼓动顺义王跟顺化王开战。
  林丹汗这些年所作所为,早就已经让经棚以西各部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做了下一个科尔沁,但这边各部一盘散沙,哈喇慎,永谢布,鄂尔多斯,东西两支土默特都是各自为政,理论上的老大顺义王只是西土默特的老大。而且西土默特都不是说全听他的,这样天启给顺义王卜石兔一道圣旨,命令他带领各部去跟林丹汗武装对峙。
  打起来最好。
  就算打不起来,卜石兔也成了林丹汗的头号敌人。
  但林丹汗肯定会撤军的,因为他的老巢终究还是察罕浩特,而炒花和赵率教的联军会直接威胁他的老巢,他目前还不具备两线作战的能力。
  然后天启就显示了仲裁者的权威。
  同时给哈喇慎明确划分牧区,只要哈喇慎在这个范围游牧,他们就是受大明皇帝保护的,谁敢欺负他们就是得面对大明皇帝的惩罚。
  而且哈喇慎部其实也不是一家,他们连同和他们一伙的原朵颜部,总共被称为哈喇慎三十六家,拉西乞卜只是盟主而已,这样这三十六家全都可以各自分牧区,然后他们也就像内喀尔喀一样真正完全依附大明皇帝了。
  然后给他们修庙,给他们发俸禄,杨都督打着探矿修庙去他们那里垦荒,他们其实主要就是热河一带。
  这些地方是真有矿可探的。
  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零零星星的小块屯垦区还是可以,尤其是在有了玉米这种好东西之后。
  实在不行还有土豆。
  杨都督这些年也在试验土豆,虽然这个东西隐患很大,但在热河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最终用寺庙,农业区,把一个个游牧部落钉在他们的牧区,只要有这些他们就不会走远,而不游牧了的游牧部落就没什么威胁了。
  再有地方念经就更没有威胁了。
  游牧民族要解决,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按在原地。
  “那就依河间侯所说。”
  天启很干脆地说道。
  “不过还需要一个主持此事的,洪承畴是宣府巡抚,此事牵扯宣大乃至延绥宁夏等镇,宣大总督冯嘉会恐难以协调各处。”
  孙承宗说道。
  “王霁宇公呢,让他去,直接以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总督蒙古事务,先驻扎宣府,以后在归化城附近单独修一座棱堡,作为总督蒙古事务大臣驻地,话说咱们朝廷也该专门设立这样一个官职了,甚至在京城也应该单独设立一个理藩院来处理这些藩属事务。”
  杨信说道。
  好吧,跟顺义王这帮人打交道,没有比王象乾这个老家伙更合适的了。
  “霁宇公守制中。”
  孙承宗说道。
  他其实并不喜欢王象乾。
  王象乾的确在守制,但他从天启二年就开始守制,这时候也可以了。
  “夺情!”
  天启很干脆地说道。
第469章
下西洋
  处置完了蒙古人的问题,杨信随即把那本坤舆格致递给天启。
  “这是?”
  皇帝陛下很意外地翻看着。
  杨信把圆嘟嘟和汤若望的事讲了一下。
  “倒也有些可取之处,不过比起咱们的似乎还差些,如果说互有短长的话明显是咱们的长处多,他们居然连焦炭都不知道?”
  天启饶有兴趣地说道。
  “欧洲的冶炼被优质矿石惯坏了,咱们的铁矿含铁能有一半就算得上极其优质的矿石了,但他们的一半是低等,百分之七十才算好,这样好的矿石根本不需要过多考虑什么技术,块炼炉就能获得锻打后的优质熟铁。而我们因为矿石的差距太大,块炼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铁,毕竟我们得首先想办法除去比他们多一倍的杂质,最终我们走上了冶铁的正途。
  铁矿石冶炼生铁,生铁炒成熟铁,熟铁再次渗碳变成钢。
  而欧洲人学会这个过程,都得是永乐年间了,主要是为了铸炮,毕竟块炼炉无法一次冶炼太多,一开始他们甚至不得不用熟铁条箍成筒,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会用生铁铸造。
  但直到现在,他们那里仍旧有部分在使用块炼炉。
  铜也一样。
  我们有最好的冶炼技术。
  可我们的铜产量仍旧比他们低得多,因为我们没有大型铜矿,我们的铜不得不在一座座小矿,一点点开采冶炼,但他们仅仅瑞典一座铜矿,目前据说每年就能出超过一千万斤。”
  杨信说道。
  有的据说年均三千五百吨。
  而大明目前最主要的铜产地还是云南,每年也就几百万斤,十全老狗时候才能到千万斤,那时候滇铜就已经达到全国的百分之九十产量了,也就是说目前的每年产的铜相当于清朝的最高峰。
  难怪古二爷嚣张。
  有钱,任性!
  “都是好地方啊!”
  天启看着手中的坤舆格致叹息着。
  “陛下,臣说这些是想让陛下明白,您所拥有的虽然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但欧洲各国也并非弱者,虽然我们在此前漫长的岁月里,始终领先于他们甚至目前仍旧可以这样说。但他们也没有停止追赶的脚步,甚至现在已经可以追上,并且依靠着某些优势在某些地方超过了我们,如果我们的脚步放缓他们会迅速超越我们。
  然后他们就不会再继续敬畏我们了。
  甚至在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超出足够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战舰开到我们的海岸逼迫我们敬畏他们。”
  杨信说道。
  天启默然地点了点头。
  “兄欲如何处置这二人?”
  他问道。
  “袁崇焕只是邀功心切,而且陛下也的确下过旨,但他身为知县此举也的确有些失职,以臣之见申斥一下,把他贬到广西或者云南一个偏远些的县,也算以观后效吧。”
  杨信说道。
  既然圆嘟嘟不喜欢胡建人,那就让他回故乡吧。
  反正他已经落籍东莞,不再是藤县人,应该不用考虑回避了,他去广西做个小县官还是可以的,不行就扔到云南去,总之大明还有的是比邵武差的,邵武好歹也是府城呢,这次直接给他找个更幽静的地方。如果他还是不老实,那就只能扔到哪个王府当长史了,不过这样太残忍了,要知道去当长史就相当于给仕途判了死刑,当穷县知县还有点奔头。
  杨都督为了他能继续修身养性,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可怜的圆嘟嘟如果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悲愤地仰天长啸的。
  他的天空更加灰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