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819

  铅活字。
  专门调配的油墨。
  放上一张纸,就像电饼铛一样压下来再抬起基本就是一张印好的,这个的印刷速度就可以保证报纸的最大限度廉价化了。
  “这是怎么了?”
  印完一张正在满意地欣赏的天启,愕然看着杨信胸前窟窿说道。
  杨信赶紧说了史可法的行刺。
  “那就送诏狱,再给河间侯拿一身新的蟒袍。”
  天启说道。
  他也没当回事。
  短枪刺杀杨信?这也未免太搞笑了,杨信的丝绸护甲他也有一身,只要出门就会穿上,两分厚的生丝用铆钉压实,鸟铳子弹都打不进,只不过仍然会被撞伤,而杨信别说撞伤,就是拿刀割都不在乎。
  杨信也随随便便谢恩一下,然后两人继续看着宋应星印刷。
  “陛下,还有一种快速的消息传递方式,只不过需要很大的投入,如果能够建成,那么能够瞬息万里。”
  杨信说道。
  “快说!”
  天启立刻迫不及待地说道。
  “陛下,您找铁棍来。”
  杨信说道。
  皇帝陛下赶紧亲自给他弄来一根铁棍,而这时候杨信已经站在了那台手摇发电机前,并且拆下了炭棒两边的电线,宋应星也凑过来,还有王徵和也在这里的茅元仪。
  杨信打开桌子的抽屉,满意地看着里面仿佛沙子一样的细小瓷管……
  这是绝缘材料。
  这个时代没有橡胶,皮革终究还是不行的,既然这样就只能使用类似高温电线上的瓷套了,由皇帝陛下亲自下旨,专门为皇宫生产贡品的官窑精心制作了这种东西。甚至还有专门为接头处制作的,而且为了方便导线随便弯曲,这些瓷套都很小,杨信就这样一个个套上,然后开始绕着铁棒开始缠,很快就缠了五十多圈。
  他用目光示意了一下站在手柄旁的茅元仪。
  后者立刻转动手柄。
  杨信拿着那铁棍,笑着向皇帝陛下手中一指,后者还没反应过来,手中一个小扳手骤然飞出,一下子贴在相距不足两寸的铁棍上。
  “这是?!”
  皇帝陛下愕然道。
  杨信向茅元仪示意了一下,后者立刻停下,那扳手一下子又落回到天启手中。
  他示意茅元仪再摇动手柄。
  然后那扳手又被吸回去……
  “陛下,如果我们有足够长的导线并且保持足够的电流,是不是能把这个铁棒放到万里之外,然后在这里控制它的磁力产生或者消失呢?”
  杨信说道。
  天启毫不犹豫地点头。
  然后皇帝陛下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扳手不断起落。
  “但这与消息传递有何关系?”
  王徵疑惑地说道。
  “很简单。”
  杨信说道。
  紧接着他把铁棒递给宋应星,然间在另一边掐断银线,并示意茅元仪不断摇动手柄,他随即把两截线头一接触。天启手中的扳手被吸起,杨信断开,扳手落下,杨信再接触并保持住,顿了一下再断开,所有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看着……
  “我明白了。”
  天启说的。
  杨信笑着示意茅元仪不用摇了。
  天启随即拿过铅笔。
  “短暂接触是点,断开是空,持续接触是线。”
  他边画边激动地说道。
  “四个一组。”
  杨信说道。
  “点线线线,点点线线,点点点线,点点点点……”
  皇帝陛下继续奋笔疾书。
  “再四组为一组。”
  杨信继续教他。
  天启全神贯注地画着,同时在下面标注数字。
  而王徵依然不懂。
  “请恕老朽愚钝。”
  他不无尴尬地说道。
  旁边宋应星默默塞给他一本书……
  “第二页,第四行,第六个字是什么?”
  宋应星说道。
  “明。”
  王徵忙翻过去查到说。
  “呃,居然如此简单。”
  他目光随即落在了天启画的那些点划线上,然后看着手中的书愕然道。
  “也不能说如此简单,其实只需要零到九,我们就可以包含常用的几乎所有字,从零到九我们可以排列出上万种组合,每一个组合一个字,然后不断发送到另一边。另一边只需要根据收到的点和线换成数字,再通过四个数字一组的组合找出对应的字,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变成了我们需要告诉那边的事情。”
  杨信笑着说道。
第460章
奸臣的自我修养
  “但这么多字,如何查?”
  茅元仪说道。
  “那么我们就需要一本字典,这本字典对应着编号,当然,这是明码,也就是可以公开使用的,至于保密的就很简单了,就像这本书一样,我们单独编一本只有我们和另一边才持有的书。”
  杨信说道。
  至于有线电报能不能搞出来……
  这个关他屁事!
  他就是管杀不管埋的,他就是不断给天启提出一个个很诱人的奇思妙想,然后让皇帝陛下始终在科学的世界沉沦,没有兴趣管科学以外的,这些东西能实现属于惊喜,不能实现就属于达芬奇的那些手稿。一个科学家,必须让他每一天都在对新科技的思索中,至于国家大事,这个交给九千岁和河间侯这些阉狗奸臣们就好了。
  再说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现实的计划。
  有线电报?
  从京城到南京架一条线路,恐怕一万大军是保护不过来的,没个三五万士兵阻挡不住偷电线的。
  “不过这个的确有些太遥远,需要很长的时间研究,恐怕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完成,好在陛下春秋正盛,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但仅仅是加快消息的传递速度,臣还有另外一个方案。这个其实也需要不菲的投入,只是更容易,但真要建成,臣可以保证南京发生的事情,正常十二个时辰就能传到京城。”
  杨信说道。
  他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信号塔。
  用建在高处的信号塔,再加上托架上可控制的不同形状,来向另一边的高塔传递信息,互相之间用望远镜观看,最终这样接力向前传递,有线电报发明前欧洲人用这种方式传递了近半个世纪的信息。包括拿破仑横扫欧洲,就是靠着这个及时知道自己军队的情况甚至指挥他们,第一条线路从巴黎到里尔两百公里,二十二座高塔只用几分钟完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