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819

  “龙超兄,我又回来了!”
  他堆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杨都督,在下门第寒微,不敢辱都督双足。”
  华允谊很干脆地说道。
  “龙超兄,你要么请我进去坐坐,要么我请你去诏狱坐坐。”
  杨信同样很干脆地说道。
  华允谊深吸一口气,当年的一切浮上脑海……
  “有话直说。”
  他说道。
  “很简单,听说贵府去年收租四十八万石,如今水灾毁了麦收,在下希望贵府能以八钱一石的价格,对外出售十万石稻谷,不能掺沙子,每天最少两千石,我会派锦衣卫过来监督,直到你们卖出这些为止,如果你拒绝,那么杨某就亲自带着灾民登门,想来你一定不想看到这种场面哈。”
  杨信眨着无比真诚的双眼说道。
  华允谊咬着牙……
  杨信继续对着他很恶心地卖萌。
  “我卖!”
  华允谊仿佛一下子萎靡般靠在家奴身上说道。
  “这就对了嘛,这进过一次诏狱的人觉悟就是不一样,回头我亲笔给贵府写个匾额,良善人家。”
  杨信说道。
第432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无锡士绅还是很给面子的,毕竟他们和杨都督也是多年的感情……
  主要是都进过监狱。
  虽然京城的锦衣卫诏狱的确没有进去过,可杨信在无锡设立的临时监狱却都在里面住过,华家,邹家,钱家等等无锡数得上的世家,哪个这一辈的没被他折磨过了?
  谁敢抵抗?
  八钱一石就八钱一石吧,这个价本来就是正常价格。
  涨到一两六钱只不过是为了趁机捞一笔而已,正好他们也发现这段时间各地百姓有点情绪不稳,一不小心很容易再次爆发民变,那时候再被杨信趁虚而入就完了。八钱是一个不至于激起众怒的价格,再加上杨信带来的罐头,其他地方的米不断到达,也就逐渐稳住民心了。
  说到底他们也怕。
  “八钱银子。”
  杨信站在曾樱面前,后者小心翼翼地看着他。
  曾知府还是知府。
  毕竟常州府还有三个,准确说是两个半县,无锡,宜兴,江阴,但江阴县治迁到了祝塘,同样常州府治也迁到了无锡。
  曾知府其实还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文官。
  原本历史上他一直跟着隆武,清军攻破厦门后自杀。
  “这里是十万两会票,他们卖出的粮食你购入一半,然后送到各地赈济那些灾民,到秋收还得几个月,这期间不能饿死人了。另外这些粮食严格控制不准出境,实在不行我给你配民兵,绝对不能咱们压下粮价,最后反而便宜了那些奸商。”
  杨信拿出会票说道。
  这种事情必须防备,无锡粮价被他压到了八钱,周围一圈一两六的,那些奸商不趁机捞一把才怪呢!
  “都督,下官实在有些看不懂都督为人了。”
  曾樱拿着会票感慨道。
  “我的为人很简单,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哪怕你们认为狠毒无耻乃至丧心病狂的手段。需要栽赃陷害我就去栽赃陷害,需要勒索我就去勒索,需要杀人放火我也不介意杀人放火,但是,不能让老百姓饿死。
  我的原则就只有这一个,只要能保证老百姓不饿死,其他的都不值一提,杨某的确捞银子捞的金山银山,但老百姓需要银子救灾时候我也不介意全拿出来。”
  杨信说道。
  曾樱默然。
  “都督……”
  李忠进来欲言又止。
  “何事?”
  杨信看着他身旁一个陌生的军官。
  “都督,丹阳县监想把库粮卖给那些粮商,然后卖到苏州捞钱,被咱们的民兵拦截,这位公公气得要杀了拦截的民兵旅长,还说他是县监,在丹阳他说了算。”
  后者行礼说道。
  “他是不是刘公公的人?”
  杨信问李忠。
  “回都督,是奉圣夫人的人,刘公公也不太敢管他,自从到丹阳后的确有些跋扈。”
  李忠说道。
  “让他人间蒸发!”
  杨信很干脆地说道。
  这摆明了是客氏塞进来捣乱的,刘时敏是个懂分寸的,要说他们这些人不捞钱是不可能,但在红巾军的地盘上终究还得懂规矩,这种时候把本地粮食外运是激起众怒的。这种人必须迅速清理掉,正好也让其他那些跟随刘时敏来的内官都清醒点,这些人有九千岁的,这个最多送回去,有客氏的,这样的敢搞事情就直接弄死。
  那军官立刻行礼出去,倒是曾樱不动声色。
  “曾知府,您知道什么是人间蒸发吗?”
  杨信说道。
  曾樱淡然地摇了摇头。
  杨信拔出匕首,在外面接了一点雨滴然后放到蜡烛上,很快那雨滴逐渐化作水汽消失。
  “这就叫人间蒸发!”
  杨信说道。
  曾樱微微一笑。
  他知道杨信就是威胁他,敢贪墨救灾款就让他也人间蒸发。
  这里就交给曾樱了。
  这些地方官并不缺少处理此类事务的能力,只是做不做,有没有能力做而已,实际上无锡这样的地方有在这个时代能做到的最完善赈灾体系,和这次一个级别的水灾,万历三十六年就发生过一次。那次被称为两百年未有,但这次则被称为尤甚那一次,那次万历直接下旨先由户部发五万,紧接着又下旨南京截流五万税银,随后又下令调盐税十五万,再移山东税银五万,前后半年连续发三十万两赈灾。
  赋税蠲免。
  民间士绅捐粮,茅元仪那次自己捐出一万石。
  官仓发放存粮。
  操江都御史丁宾发数万石救济。
  湖广商人陈北畴带着八百石米原本是来出售的,最后看灾民可怜,一边走一边送,送完空船回去了。
  再就是种植能够迅速提供食物的粮食,比如徐光启在家乡种地瓜就是那时候,他还引种芜菁,这种水灾最难熬的不是这时候,这时候努力一下还是能找到吃的,比如说鱼,水生植物,野菜之类,都能充饥。
  真正最难熬的是粮食减产甚至绝产后,到了冬天什么都找不到,那就真是一家人等死了。
  所以必须种地瓜之类。
  杨信已经让人从福建和广东向这边顺便运输一批地瓜,然后在那些退水太晚无法种稻的地方种地瓜,主要是这东西可以吃地瓜秧,这样在收获之前这段时间还能补充些食物。再晚退水的就只能种芜菁了,一战德国最艰难的封锁期,就是靠这东西扛过去,一九一六年与一七年之间的冬天,被德国人称为芜菁之冬。
  不得不说徐光启是睿智的,他一下子就找到了最适合的两种渡荒作物。
  可惜推广的地方不对。
  地瓜和芜菁很难在江浙这种地方在灾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毕竟这里不遭灾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吃这个,甚至连大麦在这一带正常年景都不受欢迎。
  如果徐光启能够真正全力在北方推广这两种作物,说不定饥荒还能减轻。
  当然,他肯定没有这种能力,杨信目前无论天津垦荒还是推广新作物,全都是他想做而没能力做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