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819

  这个家伙太招人恨了。
  他带着团练登陆雪堰,根本就不是为了进攻武进,或者在雪堰建立基地,就纯粹是去杀人的,用屠杀来挑起战争,所以他登陆后就是真正鸡犬不留,所以活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光。这家伙招募的团练多数都是那些地痞流氓,本来也没几个好人,尽管雪堰的民兵殊死抵抗,但因为他们是趁夜偷袭,仍然有大量没来得及逃跑的老弱妇孺惨遭毒手。
  现在就用凌迟他,来祭奠那些遇害的老弱妇孺了。
  “至于你们,没杀过女人和小孩的把那些杀过女人和小孩的捆起来,反抗者格杀勿论,本都督不管你们是不是奉命行事,作为拿着武器的男人却杀手无寸铁的女人和小孩,那也就只能给她们偿命了。”
  杨信对剩下的团练说道。
  最近的几个团练脸色一变,急忙举起手中鸟铳,但还没等他开火,旁边几个团练扣动扳机,紧接着这几个人倒下。
  其他那些杀过女人和小孩的团练毫不犹豫地逃向山林。
  下一刻杨信蹿出。
  紧接着那些逃跑的团练人头落地。
  就在同时那些没杀过女人和小孩的团练纷纷动手,一场短暂而混乱的战斗后,三百多团练被拿下,他们的处置也很简单,同样交给那些等待的红巾军,但不是送雪堰,而是装船押往苏州。
  第二天,苏州。
  三百多团练在法场排开,四周是他们家人的哭喊。
  “杨都督,都督此举就不怕让那些为国杀敌的将士寒心?”
  应天巡按徐吉怒道。
  “杀女人和小孩的将士,本都督还真不稀罕,统统斩首,传令下去,再有杀女人和小孩的,无论谁的兵,本都督一律斩首。”
  杨信说道。
  那些刽子手们面面相觑。
  这些是苏州府的刽子手,他们后面徐吉,徐必达,苏松道,苏州知府,一堆文官在那里面沉如水的盯着呢,周围还有一堆本地跺跺脚颤三颤的士绅同样在盯着,其中一个刽子手突然惨叫一声晕倒,然后其他刽子手迅速清醒,一个个接连晕倒。
  “呃,都挺会玩啊!”
  杨信说道。
  “都督所为天怒人怨啊。”
  徐必达说道。
  “我就喜欢这种感觉。”
  杨信说道。
  说完他拔出尚方宝剑,然后在徐必达面前晃了晃,紧接着走到了那些团练面前,毫不客气地开始砍下一颗颗人头。
  他就要用铁腕手段,给明军明确立下这个规矩,接下来进入饥荒期肯定还会有老百姓造反,这一点可以说毫无悬念,实际原本历史上就连浙江都出现过造反的。
  这种全国性的饥荒,根本不是改革能解决。
  当各地大面积绝产的时候,他再努力也只能说是缓解,他不可能所有地方全都顾到,肯定还是会出现饥荒造反,那么明军清剿也是必然会出现,他现在需要明确立下一个规矩,至少不能滥杀无辜,尤其是这种无差别的屠杀绝对不行,这样还能减少一些人口损失。
  现在他也越来越感觉无力对抗这场堪称浩劫的天灾。
  真撑不住。
  因为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绝产。
  他这些年的努力,也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增加了区区几百万石粮食,但只要有一个府粮食绝产,那么他的这些努力就会被抹去。
  而明末的旱灾绝产范围不是府一级而是省一级。
  更别说还有北方的鼠疫。
  他终究不是神,他的能力终究有限。
  他几乎已经可以看到一个饥荒遍地难民蜂起的乱世在逐渐清晰,既然乱世终究会到来,那就必须想办法减少乱世中的杀戮,清剿造反的可以,但滥杀无辜绝对不行,打仗归打仗,屠杀老弱妇孺绝对不行。
  这就是他的原则。
  谁滥杀无辜就别怪他亲自斩首。
  无论是谁。
  无论多少人,哪怕就算一支军队全都滥杀无辜,他也一样砍光这支军队的人头。
  杨都督手中的尚方宝剑不断举起落下,鲜血喷射中一颗颗人头落地,而周围那些被他叫来围观的将领士兵一个个寂若寒蝉……
第416章
阶级之战
  三百多颗人头,和凌迟完之后送回来的金之俊那把骨头……
  他其实应该挫骨扬灰的。
  但挫骨扬灰很难让那些士绅有太直观感受,所以杨都督很重口味地保留他的那副骨架,然后运回苏州招摇过市让他家人给他收尸。
  这个效果很好。
  苏州的官员士绅欣赏过那副血淋淋的骨架后立刻清醒了许多。
  而且惠山前线团练拒绝继续进攻,无论那些士绅如何鼓动,那些领工资的团练都拒绝继续进攻,他们不想让杨都督也砍了头,而且他们其实也没有能力继续进攻,实际上无锡那边也再次转入了防御。这还幸亏有那些民兵区横在那里作为屏障,否则红巾军一样会兵临无锡的,那里团练不多,主要就是吴淞副总兵紧急招募的募兵和各卫征集的军户。
  他们更是一触即溃。
  而且那些将领还怕激怒杨都督顺手把他们也砍了。
  至于江阴……
  江阴依旧在激战当中。
  “还红夷大炮呢!”
  杨信站在他的龙舟上,饶有兴趣地看着前方江阴城。
  进攻这里的军队不是他指挥的,他的确是总督军务,但对面还有一个漕运总督呢,后者同样有军权,而吕兆熊以红巾军堵了漕运为理由,直接从江北搜罗所属漕运军,再加上泰兴,江阴东部,南通等地士绅紧急拼凑起来的乱七八糟武装,对江阴展开凶猛进攻。
  甚至动用了红夷大炮。
  而红巾军五千人和城内民兵坚守江阴。
  隆隆炮声中,十门红夷大炮不断喷射火焰,硝烟弥漫中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在包砖的城墙上撞击出一块块坍塌,在炮弹的不断撞击中,十丈宽一段城墙已经面目全非。塌落的城砖和夯土,在城墙下方堆积出一条宽阔的坡道,坡道顶端残存的一段城墙摇摇欲坠。
  这场景就仿佛原本历史上二十多年后的那场血战。
  城内城外两支军队都在等待着。
  不过士绅被逼出来的战斗力,还是让杨信颇为意外。
  这红夷大炮已经用的非常熟练了。
  还有,团练们的装备水平同样堪称精良,鸟铳,斑鸠铳之类比例很高,那些指挥的青虫们明显也不是弱不禁风,武器倒是没什么稀罕的,因为徐光启始终控制着工部,军火采购肯定大量转向这边。而且松江开埠一年,已经展现出了贸易中心的雏形,同样各地物资的云集,也让那里的工业开始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军火制造。
  芜湖那边冶炼的优质钢铁运输到松江,在那里的工厂变成火枪大炮,然后卖给以徐孙等家为首的工部买办们,这已经是很多人眼红的产业。
  而主要和他们竞争的是在三大殿建设中发展起来的河间那些铁厂。
  另外还有佛山。
  再就是杨信的葛沽工厂。
  大明正在形成四个民营军工集团。
  所以这些团练手中的大炮火枪毫不稀罕,而且质量都很好,毕竟他们还有很强的竞争者,徐光启的确控制工部,可河间的铁厂背后是九千岁,葛沽工厂背后是杨都督,佛山铁厂……
  佛山那些铁厂不参与北方竞争,但在民间它们依然是最受欢迎的。
  但仅仅装备好并不足以让杨信感受到士绅的改变,那些指挥团练的青虫们都有一点军事水平才是让他意外的。
  “这些团练都是哪些人指挥的?”
  他好奇地说道。
  “回都督,江阴团练实际上是逃出去的士绅组织起来,为首的是徐家的徐霞客,徐家是江阴世家,光徐霞客家就有五千亩水田,他们徐家在祝塘,自然拼命也要阻挡红巾军。至于泰兴团练是泰州各地士绅组织的,为首的是福建巡抚朱一冯的儿子朱长源,通州团练其实是通州,海门,崇明等地士绅拼凑,为首的是崇明监生沈廷扬,红夷大炮就是他从松江弄来的,据说还有西夷炮官。”
  他身后的李忠说道。
  “都是年轻人啊!”
  杨都督感慨道。
  很显然他这一把火烧出一堆熟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