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819

  杨信说道。
  “这个办法好,回头得让他谢谢杨公子!”
  郭提督说道。
  “还是不用了,我和他之间有点小过节,他调戏我表妹被我教训过,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之前他却带着西城兵马司的人伏击我,我们这种小老百姓还是惹不起这种官宦人家的,也算是我给他服个软,谢我就不用了,以后别再揪着我不放就行。”
  杨信叹了口气说道。
  “咱终究是个平头百姓啊!”
  他紧接着说道。
  当然,郭提督没兴趣管他的表演。
  都敢当众暴打一个七品文官,这还有脸说自己是平头百姓?
  “这人是?”
  看着他的背影,杨信问方世鸿。
  “巡捕营提督郭钦,晚上盗贼是他的责任!”
  方世鸿说道。
  “巡捕营多少人?”
  杨信问道。
  “那多了,一个提督两个参将十八个把总,下面一万兵五千马。”
  方世鸿说道。
  “这么多人,那怎么没看几个?”
  杨信愕然道。
  “一则他们是轮值,二则他们不光是城内,从通州到涿州都是他们巡捕范围,弘仁桥几个巡检司也是他们的人,三则他们就管坊外巡逻。今晚若不是出了这种事,他们早就交班了,但如今别想走了,回头言官少不了参他个玩忽职守。”
  方世鸿说道。
  说话间城楼上已经完成准备工作,两个绳套从上面放下,下面士兵拿长竹竿挑着套进十字架两端,上面拉紧然后割断吊着王公子的绳索,缓慢一点点地把他向下放。迎着东边初升的朝阳,王公子垂着恍如受难的天使降临,下面一片好奇的议论,不过很快有眼尖的就看到了他下面还吊着个东西,之前因为太高都没看见,这下子全都看清了。
  “这,这,这是谁干的,这还让王公子以后怎么传宗接代?”
  方世鸿愕然道。
  “不至于吧,不就是缀了锭银子?”
  旁边罪魁祸首说道。
  “这哪是缀了锭银子,这就是把他的命根子给毁掉,宫里小火者不少都是这么干的,小时候拿绳子系住,勒坏了就废了,用倒是还能用,可这传宗接代什么的就别指望了,话说这王公子以后倒是可以去宫里试试,他这样做个小火者还是可以的。”
  方世鸿幸灾乐祸地说道。
  杨信看了看周围,也全都是同样幸灾乐祸的目光,所有人都在看着王公子的展览……
  “你们这些人,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他义正言辞地说道。
  有本事你别看呀!
  四周一片鄙视。
  杨信并没注意到,自己身后还有一双赞许的目光
第040章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可怜的王公子就这样被救下来然后在夹道围观中被抬走。
  好在他已经昏迷了。
  这样他就不用面对那些足以令他崩溃的目光了,至于他的重要器官以后还能不能正常使用……
  “丧心病狂!”
  杨信义愤填膺地说。
  那都肿得跟个紫茄子一样了啊!
  当然,这不能怪他,主要是他科学知识不够造成的,他哪知道这时候做太监还有一个绳系法呀!这主要是咱大清公公们的回忆录误导,总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他绝对没想过让王公子和九千岁等人并列。实际上这时候公公并不一定全割,那样的死亡率太高,一般都是明军抓了战俘才这样蛮干。但民间自己解决的,就比如九千岁这样的,都是割蛋蛋,还有从小连蛋蛋都不割,就像他对王公子做的那样找个绳系上,或者找个老手从小时候给捏坏了……
  这样就很有隐患了。
  比如太监祸害民女,还有大太监卡在小太监里面出不来,这样的记录在大明朝非常完整,据说还有监军太监祸害军官老婆的,西院还有专门接他们客的,而且生意兴旺,甚至还吃霸王鸡被追到宫里要债的。
  至于像九千岁这样的那就更不稀罕了。
  到咱大清才一刀切。
  从这一点看咱大清在科技上还是有进步之处。
  而明朝像顺天府一带,尤其是杨信声称的老家河间府一带,有很多像九千岁一样胸怀大志的,都是自己先解决了,再走门路进宫伺候皇上,甚至很多人自己已经解决了,但因为没有门路都进不了宫。
  比如九千岁就在宫外蹉跎了很多岁月。
  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接受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更别说还是主动了,他们就是去贩私盐,当土匪也比割那一刀的死亡率低。而且公公有的是,出人头地的有几个?这么高的死亡率,这么低的回报率,根本不可能吸引人,都有给自己一刀的勇气,为什么不去干那些死亡率更低的?说到底九千岁能出几个?只有这种死亡率可以忽略的方式,才会真正吸引那些怀揣梦想的人们加入公公的大军……
  呃,公公怎么了?
  公公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大明朝的公公是内官,是官的一种,与朝臣并无本质区别,太监胸前一样是有补子的,而且还是斗牛补子。
  “的确丧心病狂!”
  身旁一个声音突然说道。
  杨信愕然转头,看着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男子,后者正一脸唏嘘的目送王公子离去,然后他摇了摇胸前的折扇……
  “孙传庭,字伯雅!”
  他转头微笑说道。
  “杨信,字……”
  杨信蓦然发现自己居然没字。
  虽然他天天穿得用汪汪的话说人模狗样,但却忘了这时候士子必不可少的。
  “字守诚!”
  另一边陈于阶突然冒出来同样摇着折扇说道。
  “松江生员陈于阶,字瞻一!”
  他对着孙传庭微笑说道。
  杨信很悲哀地发现他没有折扇。
  “王公子遭逢此难,众人不但毫无怜悯之情,反而围观如猴戏,这岂是圣贤教化?唯守诚兄能以悲悯之心待之,此诚可敬也,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直白而发人深省,此一句胜万言!”
  孙传庭说道。
  “我一向如此!”
  杨信恬不知耻地说道。
  另一边的陈于阶一脸无语。
  “伯雅兄,若在下没记错,伯雅兄乃新科进士吧?”
  他说道。
  “惭愧,只是附尾三甲!”
  孙传庭谦虚地说。
  陈于阶目光深刻地扫了杨信一眼。
  他提醒杨信大家不是一路人,别大嘴巴什么都说。
  尽管他也算书生,但他那个生员纯粹是为了行走方便,至于他自己早就不读四书五经了,本质上他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思想的新青年,而且至今还在看那本雅威,哪怕这本书遭到杨信的无情扒皮。正因为不同于八股文的书生,所以他才和杨信,甚至曹文诏这些人打成一片,但本质上他是书生中的异类,而腐儒们肯定不屑于和这种贩夫走卒粗坯军汉们为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