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819

  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如果杨信的阴谋得逞,那不但这片土地上出现数万民兵可以随时对付他们,而且还会让其他各府州县的贫民心里长草,一旦再有类似民变,天启和杨信肯定还会用这种方式夺走他们一切。实际上这是必然,之前无锡民兵区已经搞得人心惶惶,所有佃户农奴全都蠢蠢欲动,更何况现在武进这边比民兵区更狠。
  对于周围这些士绅来说这已经超出他们容忍的底线,这已经变成这天下是不是姓绅的原则性问题。
  他们可以容忍杨信栽赃陷害,偶尔抄几个忠臣义士。
  实际上也快忍无可忍。
  之前苏州事件就代表着士绅的耐心到了极限。
  而这是清洗,对一个地方士绅阶层的清洗,这是原则问题,没有任何退缩的可能。
  必须以雷霆手段剿灭红巾军。
  必须毁掉这个毒瘤。
  “那就杀,传令下去,登岸之后鸡犬不留,杀光所有匪军匪民,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漏过一个,就是石头也要给我过三刀。”
  金之俊拔刀吼道。
第414章
满门忠烈
  苏州团练偷袭雪堰失败……
  准确说是惨败。
  金之俊高喊着石头也要过三刀的口号,带着三千团练登陆雪堰,对当地无辜百姓进行凶残屠杀,但遭到民兵的殊死抵抗,紧接着漕桥等地民兵就集结起来,迅速完成了对他们的包围。
  最终金之俊死伤逾千,乘船仓皇逃到马迹山。
  但他们在雪堰屠杀上千老弱妇孺,甚至连小孩都不放过,此举激怒了各地民兵然后包围马迹山,紧接着在士绅支持下扩充到五千人的宜兴团练以红巾军挑起战端为理由反攻和桥。暂时代替顾起元主持苏州军务的南京兵部左侍郎徐必达和应天巡按御史徐吉,在没有通知杨信的情况下,以红巾军挑起战端,下令无锡的苏松副总兵越过锡澄运河进攻。
  漕运总督吕兆熊同样理由下令漕运兵反攻江阴,而且其中包括了靖江,泰兴等地的团练。
  红巾军毫不畏惧地迎战。
  所有刚刚得到了土地的民兵在妻儿父母鼓励下,拿起武器踏上保卫胜利果实的战场。
  江南水乡的战火再次燃起。
  南京。
  “我说话不好使啊?”
  杨都督愤怒地拍桌子。
  “杨都督,这是红巾军先挑起的,这些刁民作乱有什么信誉可言,他们不过是哄着都督,换取喘息之机,再重新挑起战端而已,都督别被他们骗了。”
  吕兆熊毫不在意地说道。
  “就是,陛下的确下旨都督总督江南江北军务,可这如今红巾军先动手总不能让士卒们任其杀戮吧?都督身为统军主帅,自己被人骗了贻误战机,难道还不准将士们为国杀敌?下官说话直率了些,也是为了这江南安宁。”
  熊明遇说道。
  他的操江水师兵同样加入了战场。
  “但据我所知是苏州团练先偷袭红巾军吧?”
  杨信说道。
  “杨都督,此时说这些有何用,如今各处战场都已经打起来了,难不成还再让将士们撤退?这些日子武进周围已经聚起五万大军,正好一鼓作气打进武进解决这些乱党,对这些狗东西招抚有何用,抚完了还不是再叛,统统都杀了才是正理,敢造反作乱就不能饶。”
  兵部右侍郎徐养量说道。
  一帮大员们深以为然地点头,剩下常胤绪和李明道继续当背景板。
  很显然这些家伙被逼急了,这次刺激他们刺激的有点狠,他们已经不准备再退缩下去,直接挑明了要和他斗到底,实际上杨信也没想到,这些家伙反应如此激烈,在他之前预计中,如果仅仅是以武进这一小块地方,应该不至于让这些家伙和他撕破脸。毕竟那只是一个县而已,而且他师出有名,是武进士绅先对他的手下动手,他才对其采取报复措施,这件事就是他的报复而已,但很显然这些老家伙都很聪明,并没被他的这种小伎俩哄住。
  人家不准备再退缩。
  抄家他们可以忍,但玩这个他们就忍无可忍了。
  这不行啊!
  杨信的压力也不小。
  他也有时间限制,就是不能耽误了漕运,不能耽误了今年的春播,接下来这一年还得面对江南的水灾。
  无论农业生产还是漕运都不能受影响。
  这已经眼看出正月了,实际上太湖已经解冻,最多还有两个月,北方航运就完全恢复,甚至还有一个月,北上的船队就可以启程,无论运河还是海运的船队都可以启程了。
  实际上现在已经耽误了一些事。
  比如他向台湾的移民,现在就已经耽误了,原本他计划中就是这段时间把那些移民送到台湾,紧接着所有运输船在各港装上南洋大米,直接北上驶往天津和盖州等港口,但现在这些土兵暂时不能动,他们和那些荡寇军是确保这场战争不会真正失控的最后保障。
  他只有一个月。
  一个月内他必须彻底解决这件事。
  否则的话这次搞事情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毕竟常州是重要粮仓,这里哪怕一季的农业生产耽误,对目前的大明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想了想他直接把尚方宝剑拍在桌子上……
  “诸位,我没兴趣跟你们扯淡,从现在开始,再有坏我事的,我就杀人。”
  他很干脆地说道。
  说完他直接拿起尚方宝剑离开。
  后面一帮大员们面面相觑……
  “怕什么,只要打开武进,他说什么都没用了,我就不信咱们五万大军还打不开一个小小的武进城!”
  熊明遇说道。
  然而。
  他的五万大军已经败了。
  和桥。
  “你们这些废物,顶住,顶住,一个月三两银子啊!”
  宜兴团练都监卢国云悲愤地吼叫着。
  他是卢象升的叔叔,原本历史上一起战死新桥,卢氏是宜兴老牌望族,茗岭卢氏北宋时候就迁到宜兴,属于士绅集团中最正牌的耕读世家,在宜兴算是排名最靠前的世家,不过他们这个家族还保留尚武精神,不仅仅是卢象升,他的三个叔叔都是跟着他一起打仗的,他的弟弟从弟也是之后抗清战死的。
  不过现在卢家不需要抵抗异族入侵者,却被顶在了抵抗红巾军的前线。
  然后他们又一次惨败。
  就像刚刚开始被暴打的曾剃头一样。
  五千宜兴团练反攻和桥,一开始倒是凭借突袭夺回和桥,甚至都一路打到了漕桥,然后对面民兵集结完成,一顿长矛又把他们顶回来,实际上他们和红巾军已经在这两地拉锯多次。之前就是他们从宜兴出击打到漕桥,然后被红巾军一路暴打逃过和桥,但却没站住脚,幸亏后面的堵胤锡镇压了屺亭一带民变,带着一部分紧急拼凑的团练增援,否则说不定就被追杀到宜兴了。
  但和桥被红巾军控制。
  现在只不过是上一次的战局重演而已。
  但他们必须顶住。
  因为背后就是宜兴了。
  然而卢国云却只能看着和桥上溃败而来的团练欲哭无泪。
  也就在这时候,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英勇的身影,此人一身青衫,手中拿一把宝剑,视死如归般吼叫着,恍如逆流而上般,迎着溃逃的团练冲向桥头。在这个人的感染下,几个还有良心的团练终于毅然转身,胡乱朝对面红巾军开火然后拔刀冲锋,原本纯粹的溃败终于变成激战。
  “堵家倒是出了条好汉!”
  卢国云感慨地说道。
  好吧,那是堵胤锡,当然,堵胤锡的英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家就在后面。
  过了桥下一个就是他家了。
  不过也仅仅如此了。
  对面汹涌而来的红巾军瞬间就淹没了堵胤锡。
  好在那些出身矿工的团练们,终究还是有几分英勇,而且他们也清楚如果保护住堵胤锡,堵家肯定少不了重赏,所以越来越多团练转头,举着盾牌和刀顶住如墙而来的长矛,连同堵胤锡一起奋勇厮杀。
  而另外一些团练则慌乱地装填子弹,在桥头两侧向着桥上射击。
  不过对面的红巾军多数都会水,在另一边他们的攻击范围外,大批红巾军跳入还有残冰的河水,英勇地冲向这边,卢国云赶紧指挥他弟弟卢国焄带着团练过去阻击。不过这仍旧很难说能否顶住,因为东边的万石桥还有一处战场,他的另一个弟弟卢国紘在那边阻击,而且红巾军还在不断涌来,全民皆兵的他们和团练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