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混在大明)(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819

  贵州在明末大旱中受灾并不重。
  明末大旱真正全程幸免的就四川,奇迹一样,所以接下来重点就是从西北向四川进行大规模移民垦荒,无非就是种玉米和地瓜。方式还是商业性的,也就是商屯,这个在大明早就已经有了,各处地广人稀的都司区过去都有商屯,也就是盐商种了就近供应粮食换盐引的。只是后来都荒废了,但这种垦荒形式是存在而且合法的,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从西北招募青壮南下垦荒种玉米和地瓜,大不了他收的少点。
  而云贵和两广都是受灾相对轻的。
  不过这些地方估计也是地广人稀,就算有也没有记录,毕竟以贵州为例目前官方记载民田土地才五十万亩,人口才三十万,当然,不算土司的,另外就算不加上土司的,这里人口也得再乘三,因为还有十一万账面上的驻军和他们的家属。
  最终突破百万应该没问题。
  加上土司的估计就得超过两百万了,毕竟这一次光安邦彦就搜罗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后面是至少四十万人口,而且这些还不是全部土司,还有一大堆土司没有卷入,甚至还有不少在山里不问外事的。
  而清末贵州近九百万人口。
  哪怕这时候贵州不含遵义,另外还有一部分在湖广,但总的来说,这片土地目前的人口数量,仅仅相当于它在农耕时代极限的四分之一,这里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唯一需要的就是玉米和地瓜。原本历史上这时候玉米已经很少量传入,但直到麻哥时候县志里才出现,明朝期间仅有的记录来自官员文章,所以就算有也极少。
  那么就完全可以进行商业垦荒,让更多适合的山区开垦出来以便容纳西北的人口,这里的气候比两广更适合他们,毕竟原本历史上李自成那些旧部就是在这一带坚持抵抗二十年的。但让那些陕北人去两广,他们就很难适应了,商业垦荒首先不能出现大规模疫病死亡,否则人家就不干了,云贵川三地最适合,尤其是川贵两地。
  除了这三省其他地方的价值都不大。
  湖南的确还有大量土地适宜开垦,但一则血吸虫没法解决,二则那里也是未来旱灾的重灾区。
  同样的还有江汉平原。
  而且这里从西北移民南下道路也最近。
  唯一的问题是地方士绅的反对,所以目前也只有这场战争破坏的地区可以这么玩,毕竟理由充足,商屯的目的是为镇压土司,同时就近为驻军提供粮食,要知道贵州一年收的田赋才五万石。这些肯定不足以供养军队,所以杨都督再次破家为国,承包驻军的粮食供应,但前提是让他大规模进行商业屯垦,在永宁,贵州,遵义这些地方搞商屯。
  这样就可以了。
  士绅们也就无话可说了,甚至说不定还欢迎。
  毕竟原本这些驻军需要他们交税养活,但现在改成杨都督的商屯了。
  “走了,去救遵义了!”
  杨信说道。
  他前面的战斗已经结束,阿成虽然是猛将,但也架不住群狼,在那些土目围攻中终于倒在血泊中,浑身中数十刀,被砍得鲜血淋漓,完全是失血过多才倒下的,倒在他哥哥身边,可怜他哥哥至今还没咽气呢。
  那些土目重伤一个,四个轻伤,也算是付出惨重代价了。
  那些轻伤的满怀恨意上前,直接砍下了他们兄弟俩的脑袋,就跟献上礼物般送到杨都督脚下……
第388章
大明的巾帼英雄们
  乌江关。
  “兄弟们,跟我上!”
  杨都督挥舞着铁挝,姿势标准地向前一指吼道。
  在他头顶密集的利箭恍如下雨,甚至还有用小型投石机扔出的石头,居高临下的守军占尽优势,他们的箭不用瞄准,高度优势可以让他们轻松杀伤着强渡乌江的进攻者……
  也是土人。
  在杨信那标准姿势旁边,顶着盾牌的水西土兵奋勇争先,虽然他们脚下只有一条二十四道拐那样山路,而且这条山路只有几尺宽,全是用一块块被磨得光滑的石头砌起来。环境的限制让他们承受巨大伤亡,不断有水西土兵被箭射死或者被飞石打死,但没死的就继续向前,他们身后的山脚下,他们的土目或者说奴隶主们带着一船船土兵不断渡过乌江。
  他们头顶炮弹呼啸而过。
  用驮马运输来的小弗朗机,虎蹲炮之类,正在对岸的半山腰,不断将炮弹跨越乌江打到他们头顶。
  当然,没什么卵用。
  一百来斤小弗朗机的炮弹飞五百米,连杨都督的防护都打不动。
  更别说乌江关岩石垒砌的城墙了。
  “冲,冲,冲,最先打进乌江关赏银千两!”
  杨信吼叫着。
  那些土兵士气瞬间暴涨,一个个吼叫着加速。
  囊括了汉,彝,苗,仡佬等族的大明平叛军,就这样强渡乌江冲向乌江关的天险。
  此刻的杨都督恍如被什么附体般,不停亢奋地吼叫着,他那巨大的嗓门在炮声伴奏中响彻乌江两岸。
  悍勇的进攻终究收获成功,很快最前面的水西土兵冲到了乌江关,开始向着关城强攻,然后在箭雨中倒下,后面的土兵继续,前赴后继的冲锋让他们最终登上城墙。第一个登城的土兵亢奋地吼叫着,挥舞一把长刀和砍翻两名奢家土兵,不过紧接着也挨了一刀,他向后倒的瞬间看到了不远处杨都督殷切的目光,然后他骤然大吼一声,重新挺直腰冲向敌人。
  他身后越来越多人冲上了关城。
  城楼上一个将领深深地看了杨信一眼,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很明显他犯了个错误。
  “樊龙,你弟弟还没死吗?”
  杨都督喊道。
  樊龙一下子怒火冲天,紧接着转回头。
  但这时候杨信已经到了城下。
  还没等他继续逃跑,狂奔到城下的杨信纵身跃起,双手铁挝钩住箭垛,双脚猛然一蹬城墙,整个人向上倒翻过去落在城墙,紧接着拿起铁挝左右一分,两名拦截的土兵瞬间被钩住甩出城墙。这时候逃跑的樊龙下了城楼,他惊恐地转头看着走向自己的杨信,杨都督一手一把铁挝,恍如一头镰刀龙般吼叫着,顾不上走台阶的樊龙干脆直接往下跳。
  但就在他准备跳起瞬间一把铁挝撞在了他肩头,巨大的重量砸得他一下子趴在了城墙上。
  紧接着另一支铁挝的钩爪出现在他面前……
  乌江关的打开,让遵义的大门同样敞开,紧接着源源不断渡过乌江的平叛军杀向遵义。
  第二天下午,遵义通贵门外。
  “冉夫人,久仰大名!”
  终于和川军会师的杨都督亲自迎接后者的统帅。
  在他面前是一个应该算风韵犹存的少妇,一身盔甲手扶着刀柄,而在后面左右各一个比她年轻,但也肯定嫁人的少妇,三个人容貌很像,一下子这样站在一起还是很令人惊艳的。
  这个就是白再香三姐妹了。
  实际上她们是从辽东战场回来的,她们三人和冉跃龙的几个弟弟,都是陈策部下川浙军的,不过和杨信没有见过面,她们在熊廷弼死后就撤回,因为当初在开原和建奴的交战中她们家损失最大,一千多酉阳兵伤亡,冉跃龙的弟弟冉见龙也阵亡。
  而酉阳土司兵总共才四千。
  杨信胡搞一通之后辽东局势稳定,自然没必要让这支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的残兵留在那里,在赏赐一番之后就让他们回来了,结果刚回来一年,就遇上了奢崇明造反,她姐妹只好再次上战场了。明末最忠心的就石柱,酉阳两家,无论对外对内都经常上战场的,冉家也是宋朝时候的汉人将领,这一带除了他们还有秀山杨家,唐末将领,思南田家,这个更远,都是隋朝的了。
  川东一带一直都是天下大乱时候,汉人避难的主要选择,不只是现在这些土司家族,再远汉朝,三国两晋都是如此。
  他们和奢安不一样。
  同样是土司,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怎么没见冉公?”
  杨信说道。
  “回都督,末将夫君染病留在思南。”
  白再香说道。
  “改日杨某去拜访一下,杨某对于治病还是有些手段。”
  杨信说道。
  当然,他也就是随口一说。
  不过他这些年关心医学也是真的,而且还准备搞个医院,毕竟接下来摧毁大明的还有鼠疫,而这场鼠疫重灾区就是河北,他可不想自己的那堆老婆们也染上鼠疫,所以一直在搜罗那些名医。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手段,倒是有一个办法已经在推广,至少在他的地盘上搞得很好,也就是养猫,作为一个猫奴症严重的国家这一点还是很容易。
  目前他的那些庄子全都猫多为患,老鼠已经不够它们吃,正在向外扩散,甚至已经到了影响其他物种的程度。
  比如它们已经开始狩猎野兔。
  “陇知府到!”
  说话间外面的喊声响起。
  紧接着陇孝祖陪着她妈走了进来,一看白家姐妹瞬间警惕起来。
  很显然她已经清楚杨都督是什么货色了。
  “冉夫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8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